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玉堂 《北京农业》2006,(11):38-38
1.选用抗旱作物和品种 不同作物和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对水分的需要量和利用效率往往差别很大,据各地调查,一般可增产20%~30%;抗旱作物(或品种)多具有根系发达、叶片窄狭、表皮厚、气孔小、呼吸强度及蒸腾作用弱等特点,能较好地适应缺水少肥的旱地环境.  相似文献   

2.
1.选用抗旱作物和品种。不同作物和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对水分的需要量和利用效率往往差别很大。抗旱作物(或品种)多具有根系发达、叶片窄狭、表皮厚、气孔小、呼吸强度及蒸腾作用弱等特点,能较好地适应缺水少肥的旱地环境。据各地对比调查,种植抗旱品种比种植不抗旱的品种,一般增产20%-30%。因此,在干旱地区或干旱年份,要注意选种抗旱、耐旱的作物或作物品种,以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1.选用抗旱作物和品种.不同作物和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对水分的需要量和利用效率往往差别很大.抗旱作物(或品种)多具有根系发达、叶片窄狭、表皮厚、气孔小、呼吸强度及蒸腾作用弱等特点,能较好地适应缺水少肥的旱地环境.  相似文献   

4.
1.选用抗旱作物和品种 不同作物和同种作物的不同品种,对水分的需要量和利用效率往往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5.
正如何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从作物栽培的角度上,可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选用抗旱品种作物品种不同,抗旱特性也有差异,如杂交品种比常规品种抗旱能力强一些。株型紧凑、叶片短小的作物品种抗旱能力要强一些,如玉米掖单13号、湘豆8号等品种的抗旱能力比较强。2.增施有机肥有机肥营养丰富,既能满足农作物各种营养的需求,又能调节土壤结构,增施有机肥能明显增强作物的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6.
毕节地区农作物生产抗旱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毕节地区农业生产抗旱现状、植物抗旱性生理机制和植物抗旱特点的分析,阐述了目前毕节地区农作物抗旱研究的对策,包括合理利用作物生产技术,搜集、保护和利用品种资源,加强农作物抗旱品种引种、改良和选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乌鲁木齐县农业生产抗旱现状、植物抗旱性生理机制和植物抗旱特点的分析,阐述了目前乌鲁木齐县农作物抗旱研究的对策,包括合理利用作物生产技术,搜集、保护和利用品种资源,加强农作物抗旱品种引种、改良和选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小豆(Vigna angularis)的抗旱能力及抗旱机制,于2016年在安徽凤阳以4个小豆品种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调查了干旱处理前后不同小豆品种幼苗的植株形态变化,测定了植株样品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生理指标,比较了不同小豆品种的抗旱指数。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后植株株高和鲜质量显著降低7%~26%,生理指标则显著增加12%~95%。通过比较不同品种的抗旱指数,认为绿小豆抗旱能力较强而另3个品种抗旱能力较弱。抗旱力强的品种在干旱处理后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更多,而抗旱力弱的品种丙二醛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15%和25%聚乙二醇(PEG6000)处理模拟自然干旱胁迫条件,对60个圆果种黄麻品种进行萌发期抗旱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黄麻品种对PEG干旱胁迫表现差异显著,其中根长、芽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抗旱系数随着PEG浓度的提高而显著降低。对黄麻抗旱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将60个品种划分成A、B、C、D和E共5大类群,C类群和D类群的品种抗旱性较强,E类群品种的抗旱性差,A类群和B类群品种的抗旱性差异较大;其中抗旱品种占16.7%,不抗旱品种占40%,相对抗旱品种占43.3%。PEG胁迫处理可以作为黄麻抗旱性资源筛选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作物抗旱鉴定及抗旱品种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作物的抗旱性是一种适应性性状,是指作物具有忍受干旱而受害最小,减产最少的一种特性。品种的抗旱性是一个复杂的性状,是在多种因素长期作用下形成的,也是对当地生态条件的一种特殊适应。因此,抗旱和不抗旱的品种在生态、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差异。这对品种抗旱性鉴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作物品种抗旱性鉴定方法简述鉴定作物品种抗旱性的方法很多,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方面。 (一)根据形态特征鉴定品种的抗旱性长期干旱环境下形成的抗旱品种,在形态特征方面一般都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因此,可根据作物品种的某些形态特征鉴定品种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干旱条件下田菁的抗旱能力及其生理机制,该研究于2016年在安徽凤阳以田选10号、盐菁胶1号、盐菁胶3号、田菁3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调查了干旱处理前后不同田菁品种幼苗的植株形态变化,测定植株样品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生理指标,比较不同田菁品种的抗旱指数。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后植株株高和鲜质量显著降低8%~20%,体内生理指标则显著增加15%~143%。通过比较不同品种的抗旱指数,得出田选10号和盐菁胶1号抗旱能力较强,而另外2个品种的抗旱能力较弱。抗旱力强的品种在干旱处理后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更多,而抗旱力弱的品种丙二醛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钙、钠离子对小麦、高粱抗旱性不同的品种叶片与根乙烯释放的影响。钙和钠离子对小麦和高架根的乙烯释放有明显的抑制效应。钠离子胁迫下,小麦根乙烯释放量多于高粱根;钙离子胁迫下则以高粱根乙烯释放量为多。钙或钠离子胁迫下,高粱或小麦不抗旱品种根乙烯释放量多于抗早品种。就叶片乙烯释放而言,高粱乙烯释放量少于小麦。两离子对高粱抗旱品种叶片乙烯释有促进作用,对不抗旱品种影响甚微。小麦不抗旱品种叶片乙烯释放为钙钠处理所抑制。胁迫下两种作物抗旱品种叶片的乙烯释放量高于其不抗旱品种的。这些结果表明,植物的乙烯释放对盐分胁迫的反应随组织器官和基因型而异。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与外界水势呈正相关;同一品种在不同水势下发芽率的差异极显著(P<0.01);同一水势下不同品种间发芽率的差异因作物而异;不同作物萌发期的抗旱力不同:高粱>小麦>糜子>谷子>玉米>大豆。  相似文献   

14.
双辽市自然条件干旱少雨,选择抗旱作物和种植抗旱品种已成为当务之急,2009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科技人员引入了耐旱谷子新品种TG118进行多点试验,经过1年的试验,该品种在双辽市表现高产、优质、抗病、抗旱能力强,可继续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5.
作物抗旱节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发掘利用抗旱节水基因资源,提高作物的抗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发展生物节水农业,对于缓解水资源危机,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作物抗旱节水的基础理论、鉴定评价技术、基因资源发掘与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问题,并探讨了作物抗旱节水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甘薯、玉米、花生等旱地作物抗旱研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干旱对花生、甘薯、玉米等旱地作物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品质及病虫害发生的影响,阐述了当前作物抗旱研究的对策,包括加强具有抗旱基因种质资源的发掘和创新,耐旱品种的引进与选育,建立节水种植栽培技术体系等。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作物综合抗旱性指标的研究进展、各指标应用的局限性。目前评价作物抗旱性的综合指标都仅仅是从产量方面去考察,为此,本着作物产量与品质并重的原则,提出了作物的“综合抗旱指数”(CDI),数学表达式如下:CDI=(DC或DI×100 I)/2。通过对两个水稻品种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程度的控水处理,发现长穗期综合抗旱指数最小,因此,长穗期不仅是水稻产量的水分敏感期,也是品质的水分敏感期。  相似文献   

18.
《新农业》2015,(19)
<正>谷子又称为粟,去壳后称为小米,是我国传统的优势作物、主食作物。谷子抗旱耐瘠、适应性广,又是重要的战略储备作物。不同的谷子品种在不同地区种植,其产量和品质均有较大差别。为找出适宜朝阳地区种植的谷子新品种,我们进行了多品种种植的产量比较试验,以便从中筛选出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良谷种用于生产,提高种植效益。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选用的谷子品种均为当前生产上的主栽品种,5个品  相似文献   

19.
干旱是影响旱作区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选择抗旱品种是保障玉米产量的有效措施。选取13个玉米品种在陇中半干旱区进行了抗旱玉米品种筛选试验,测定干旱胁迫和补灌条件下各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叶片整齐度、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水分利用效率、折合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指标,以产量为基准计算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评价不同玉米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中种8号、先玉335、晋单81号、吉祥1号抗旱指数高,分别为1.25、1.18、1.23、1.14,说明这4个品种抗旱能力较强,且在干旱胁迫后平均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6 682.35、6 310.20、6 438.40、6 339.60 kg/hm2,较对照品种郑单958分别增产10.55%、6.51%、4.88%、4.39%,可作为适宜在陇中半干旱区种植的抗旱玉米品种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4个不同水分梯度下对17个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的产量、抗旱指数和收获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梯度间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雨养条件下(耗水325.6 mm),农大108、中玉9号和东单60等3个品种的产量均值较其他14个品种平均值高980.2 kg/hm2,增产率为27.5%;在耗水363.6、421.6、469.1 mm条件下,先玉335和郑单958等2个基因型品种产量均值较其他15个品种分别高17.31%、22.17%和18.25%。各基因型品种的抗旱指数有明显差异,不同水分梯度下的抗旱指数与雨养条件下的产量水平紧密相关。先玉335的抗旱指数虽然处于中等水平,但由于其丰产性和适应性好,生产上应用广泛,由此证明:抗旱指数达到中等水平时,既有一定的抗旱性亦有较好丰产性,极端水分条件下的抗旱性没有生产意义,同时先玉335的收获指数可达到60%左右。在研究的17个品种中为最高,说明其光合同化物转化能力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