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四川目前梨生产中存在品种杂乱的实际问题,为优化梨品种结构,促进梨生产科学、持续、健康发展,于2001年引进了10个早熟梨品种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从中选出适宜四川及南方温湿生态区发展的早熟梨品种。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我国梨面积、产量及品种结构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有关梨品种结构的几点思考,特别提出了恢复传统品种声誉,日韩梨的正确定位及应适当发展晚熟梨和制汁用梨。  相似文献   

3.
不同授粉品种对新梨7号的授粉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产上常用的几个梨品种为早熟优质梨新品种“新梨7号”授粉,坐果率显著提高,且表现亲“母”不亲“父”现象。不同品种授粉影响新梨7号果实外观和大小,但对果实内在品质无显著影响。综合考虑,鸭梨、砀山梨、慈梨、香梨可作为新梨7号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4.
所谓水晶梨并不是梨的一个固定品种,而是日本一系列梨品种的统称,是一个商品名,类似于美国蛇果。水晶梨称谓最早来源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东南亚果品市场,当时主要指廿世纪梨品种,其个大,色好,味甜,质脆而得名。后来又有新廿世纪、奥萨廿世纪,甚至有些果品...  相似文献   

5.
新育梨优良品种最佳授粉组合选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经过多年的梨杂交育种,连续推出一系列的优良品种,如七月酥、早美酥、中梨1号(绿宝石)、金星、红香酥、满天红、中华玉梨等。诸多新优品种的选育、引进和推广,改善了我国梨生产品种结构,推动了我国梨生产的发展,提高了我国梨商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梨是我国第三大水果。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梨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梨生产国。2000年以后,我国梨栽培面积趋于稳定,产量随着投产面积及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呈稳步上升趋势。除海南省外,全国其他各省(市、区)均有梨商品化规模栽培。河北是我国梨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省份,安徽则是单产最高的省份。我国梨品种资源丰富,几十年来,我国选育并推广了大批优质梨品种,并引进了一些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的西洋梨、日韩梨品种在生产中加以推广。品种熟期搭配不合理、出口和加工量少、苗木经营混乱、规模化经营水平低等是目前我国梨果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适宜地区适量发展10-11月成熟的晚熟梨品种,使早熟、中早熟、中熟、晚熟品种种植比例保持在20:25:40:15,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梨加工比例,加强苗木市场监管,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是实现我国梨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产业效益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水晶梨并不是梨的一个固定品种。而是日本砂梨系一系列品种通过套袋栽培惭生产的商品果的统称。它以其味甜、肉白、质脆、外观晶莹剔透而得名,是一个商品名称。水晶梨的最早称谓来源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东南亚果品市场、当时主要指世纪梨品种,后来又有新世纪、上了甘世纪、奥萨世纪、新兴、新星、新高等,有此果商县至把套袋栽培的“三水梨”也称为“水晶梨”。现将水晶梨主要品种简介如下。1、甘世纪。原产日本.为日本梨的传统优良品种。果实国或扁圆形,平均单果重136克,果皮绿或黄绿色,有光泽。果肉白色,肉质致密细软、…  相似文献   

8.
红梨是河北省魏县独有的梨树地方品种,起源不详,种植历史悠久,明末清初之前为魏县梨主导品种。梨果既可煮熟吃,又可加工。可在河北魏县鸭梨主产区作为鸭梨主要授粉品种发展,在新梨区可以作为主栽品种规模发展。  相似文献   

9.
南方早熟梨是南方种植的早熟梨类群,在福建指7月中旬前成熟的梨,浙江指8月初前成熟的梨,四川、重庆指7月底前成熟的梨。分析探讨了气候、土壤,早熟梨品种,种植规模、梨鲜果市场,栽培技术几方面因素对南方早熟梨种植效益的影响,其中栽培技术包括:配植适量的授粉树,花期人工授粉;严格疏花疏果;对部分品种实施果实套袋;解决早期落叶与二次开花问题。  相似文献   

10.
法国选育出许多优良梨品种、梨砧木品种,幵在世界广泛应用,对世界梨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简要介绍了法国梨主栽品种的生产情况、品种特点以及梨砧木利用情况、砧木特点等,幵对我国梨品种和梨砧木的选育迚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李健  郑惠章 《福建果树》1997,(4):24-24,28
福建为我国南方梨主产省,如何立足闽西北的自然气候优势,采取对策加速梨品种结构的优化调整值得认真对待。一、确立我省梨品种结构调整优化的中长期目标。根据一九九七年七月国家农业部在江西庐山举办的“南方优质早熟梨评选会”提出的我国南方梨发展方向的三项建议“①早熟(8月10日前)、中热(8月10—31日)、晚熟(9月1日后)品种结构比例为3:6:1,②大力推广早熟优质、绿皮、大果型(>200g)品种,③梨生产应立足本省销售市场,适当外延”,我们认为:我省梨的发展方向应在现有的生产及市场基础上,立足闽西北所占据的地理气候优…  相似文献   

12.
1生产现状开县梨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拔400~800m的铁桥、兼善、九龙山、大慈、大德、汉丰和竹溪等地区,其他地区多零星栽培。现有梨品种(系)0多个,其中蜂蜜梨、麻梨、桐子梨、奶浆梨等老品种10余个,52万株,占总面积10%,苍溪雪梨350万株,占对%,其他引进品种40多个,118万株,占四%。苍溪雪梨、早酥、早翠、新世纪、黄花、青云、金盖酥等品种表现较好。生产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将苍溪雪梨、金)OI雪梨等品种栽植在海拔1000rll以上地带,山区雾多日照少,阴冷高湿,花期易受低温阴雨影响,造成授粉受精不良。有的授粉构配置不合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梨品种的一个新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全国重点产区梨品种的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提出了梨品种的一个新疆梨系统。从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品种数量、品种分布、生态地理条件等方面论述了新疆梨成立的理由。根据不同品种形态上的差异又分为绿梨品种群和长把梨品种群,并介绍了新疆梨系统中主要种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
抗病优质梨品种──金瓜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病优质梨品种──金瓜梨李德章,李成新,邓贵义,李美华,于深荣(辽宁省丹东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18109)丹东地区的气候特点多雨、低温、日照缺乏,使引入的苹果梨、锦丰梨等品种黑星病危害严重,成为发展耐贮梨一大障碍。为解决这一生产问题,我们从1987年...  相似文献   

15.
不同授粉环境下鸭梨、金坠梨花序序位坐果率调查果树生产栽培中,品种配比方式各异,主栽品种在花期将面临不同的授粉环境,其坐果部位和坐果率会受到影响,为此开展了本项调查。调查品种为鸭梨和金坠梨,其授粉品种为雪花梨,但金坠梨也可自花授粉。调查结果表明:①毗邻...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育成的不同熟期梨优良新品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新育成的不同熟期梨优良新品种王琨冯月秀徐凌飞(陕西省果树研究所·杨陵·712100)梨是我国栽培历史久、面积大、产量多的水果之一。尤其近几年来,梨树发展迅猛。然而梨品种大多延用我国古老品种,品种比较单一,市场供应集中。为了丰富梨果类型、调节市场余...  相似文献   

17.
梨果实石细胞团的发育,分布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7年对梨果实石细胞团的发育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供试品种43个。通过对苹果梨、南果梨、丰水梨,伏茄梨四个品种的石细胞团形成过程的观察,及43个梨品种的成熟果实中石细胞团大小和分布的观察测定发现,梨果实石细胞团的形成从花后15d左右开始,花后2个月内基本结束,梨果实中石细胞团分布一般以近果皮处和近果心处密度高、直径大,中层果肉中石细胞团密度低,直径小,果实中石细胞团直径较大,密度高的品种肉质较  相似文献   

18.
梨是我国主要果树之一,也是唯一适宜南北栽培的果树树种。据统计,1997年全国梨栽培面积累计有93.266×104hm2,产量达580.66×104t,产量和面积增长幅度居各种果树之首,发展前景广阔,各省都根据自身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等因素,选定了一个或多个重点推广的梨品种,作为带动地方经济的新动力。经笔者调查各省重点推广的梨品种是:①红香酥:是唯一列入《“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殊荣的梨品种,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江苏等省市竞相引种,将其列入重点推广梨品种,其它各省也是不甘落伍,开始试种推广。②七月酥:是河北…  相似文献   

19.
十三个梨品种花粉量及花粉发芽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拟通过测定常见梨栽培品种的花粉量、花粉发芽率等指标,揭示中国梨与日本梨群体间及品种间的差异情况,为品种评价和生产上选择合理的授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梨园建立时必须选配授粉品种,才能提高座果率,因为多数梨树品种具有自花不孕的特性。因此,要求授粉的品种应选与主栽品种亲和力强、花期相同或相近、花粉量多发芽率高、能丰产稳产、经济价值高的品种相配。然而,在实际生产中,有的单位和果园经营者配梨授粉品种时,都不太注意了解它的亲本构成,例如金水2号梨是长十郎×江岛育成;黄花梨是由黄蜜×三花育成;二宫白是由鸭梨×真钅俞育成,湘南梨是由长十郎×今村秋而育成等等。忽视梨品种偏父本不亲和这一基本原则,往往选择主栽品种与原来父本作授粉树,如金水2号以江岛,二十世纪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