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马铃薯庄薯3号为对照,对引进的马铃薯新品种(系)陇薯6号、中薯19、中薯22、天14-20-18、天14-6-55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系)在庄浪县气候条件下均能正常成熟,其中,天14-6-55综合性状优良,较对照品种庄薯3号增产17.11%,可作为晚熟品种示范种植;中薯22、天14-20-18综合性状好,较对照品种庄薯3号增产14.39%、6.39%,可作为中早熟品种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模糊综合评判在旱作春小麦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研究对引进的旱作春小麦品种(系)做小区试验,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将各品种的产量、与产量相关的性状和生理指标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评价,对品种优劣进行排序,其顺序为:C160,8275,8139,8624,8338,定西35,C4,昌春3号,会宁17.模糊综合评判法可以全面、综合、定量地评价旱作春小麦品种的优劣.  相似文献   

3.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小黑麦的抗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19个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品种(系)与抗旱性相关的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08草鉴15、07草品11、05草鉴2、08草鉴13和06草鉴5的抗旱性较强.参试大部分品种(系)经干旱胁迫处理后综合性状优于对照品种新小黑麦3号,表明大部分参试高世代品种(系)的抗旱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分析原理及方法,对10个不同加工番茄品种(系)进行了关联分析及关联度排序,较全面地比较了各品种性状的综合表现,选出X7为最优品种.评估结果与品种在田间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5.
以2011年陕西省烤烟品种区域试验白河试点部分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抗病性等调查记载数据为基础,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各参试品种(系)的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秦烟201综合表现最好,YN105和YN99次之,湘烟3号综合表现最差。两种综合评估方法的分析结果基本相同,且与品种实际表现相符。  相似文献   

6.
在渭源县旱地进行的5个春小麦新品种(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山旱901折合平均产量5 092.59kg/hm2,较对照品种临麦30号增产25.9%,高抗条锈病,综合农艺性状好,可作为临麦30号的替代品种在渭源半干旱区推广种植;品种96532折合平均产量4 444.44 kg/hm2,较对照品种临麦30号增产9.9%,可作为搭配品种;品种(系)AD-4、94474、2D-2均较对照减产,暂不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更加简便、快捷、有效分析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的方法。[方法]采用方差分析、灰色关联度、同异分析和模糊概率法,对2015年国家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品种(南片B组)试验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4种分析方法各有优点,方差分析法理论和方法虽然较成熟,但只能分析产量1个性状,综合能力较差;其余3种分析方法综合能力较强,对参试种评价较为客观全面。[结论]模糊概率法区分度较高,更有利于辨别品种优劣;其计算简便快捷、结论准确可靠,较适合用来综合评价夏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水稻品种品质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收集到的187个水稻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系)品质性状及其相互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系)的各外观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垩白度〉垩白粒率〉精米长/宽。其中,绝大多数水稻品种(系)的粒形都表现较好;而不同水稻品种(系)的垩白粒率变化范围较大;所选水稻供试品种(系)部分米质性状具有极大的品种(系)间遗传差异;垩白作为一项重要的外观品质性状,对不同水稻品种(系)的稻米粒形、食味及营养品质性状均有着较重要的影响。供试187份水稻品种(系)稻米RVA谱特征值7项指标均存在明显的品种(系)间遗传差异;RVA特征值与外观品质呈负相关性,且与稻米长宽比的关联程度大于其与垩白性状的关联程度。综合来看,辽宁省水稻品种的品质总体较好,在今后的品质育种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垩白度和垩白粒率的选择强度。  相似文献   

9.
陇东旱塬区复种不同藜麦品种(系)的适应性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不同藜麦品种(系)在陇东雨养地区夏播复种的生态适应性,以12个藜麦品种(系)为材料,对其物候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品质性状等指标进行考察,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其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12个藜麦品种(系)除LY-2无法复种成熟外,其余的11个品种(系)均能完成生育期;对其19个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单位面积籽粒产量与单株粒质量和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根倒率、茎倒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株高与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籽粒粗蛋白和淀粉分别与籽粒直径和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对其15个性状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提出的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04%,根据综合得分,筛选出适应性最好、得分最高的2个品种(系)‘陇藜4号’和‘Q2’;聚类分析表明,11个藜麦品种(系)系统聚为3大类型,各品种(系)间性状与遗传距离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第三类产量最高,第二类有矮秆、早熟等特性,可根据生产需要和育种目标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0.
为了鉴定青稞新品系在甘南州不同生态区域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及综合农艺性状,从中筛选出适合甘南州种植的青稞新品系,进行了第十轮甘南州青稞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卓尼试点的7个参试品种(系)中,0349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折合产量为4 250.25 kg/hm~2,较对照康青3号(CK1)增产13.1%,较对照肚里黄(CK2)增产26.1%,居第一位;0217-2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折合产量为4 102.95 kg/hm~2,较对照康青3号(CK1)增产9.4%,较对照肚里黄(CK2)增产21.8%,居第二位;0033-1折合产量为3 952.95 kg/hm~2,较对照康青3号(CK1)增产5.4%,较对照肚里黄(CK2)增产17.3%,居第三位。青稞新品系0349、0217-2、0033-1通过3年试验,在卓尼试点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丰产、稳产性较好,抗逆性强,可在卓尼县进行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1.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小麦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志均  薛鑫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025-5027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2008~2009年度河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8-3选、惠麦2号、周18、富麦1号、永丰168和开麦21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在此基础上对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优点和今后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引进中红系列红小豆品种9个,通过对其生长特性、农艺性状和产量等进行比较分析,鉴定新引进品种在德州地区的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结果表明,中红7号、中红8号和中红12号的抗病性、抗倒性均较强,产量较高,生育期适中,综合表现较好,在德州地区能够麦后夏播早熟,适宜在德州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个春小麦品种亲缘关系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5个指标性状,对20个春小麦品种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了品种归类,其结果表明是可行的。从三大类群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具有一定亲缘关系的品种,因选育的地理生态条件不同,则不一定能归到同一类群。但品种的性状表现与其起源和亲缘又确有密切的关系,而起源相同和亲缘较近的品种,一般可归到同一类群。因此,选配组合时,一般应选择不同类群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合甘肃中部旱地种植的高产春小麦品种,通过田间试验,在甘肃省会宁县进行了旱地春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参试的9个品种中,05052-1生育期为95d,出苗率81.43%,株高、茎粗、叶面积、穗粒数、穗下节长、穗长、穗粒重、千粒重,产量均高于对照,较对照增产4.86%,居参试材料第1位。A063-2的生育期为97d,出苗率66.57%,较对照增产3.71%,居参试材料第2位。说明05052—1A063—2-具有增产潜力,基本表现为中熟、中秆、抗倒伏、抗旱的品种,小麦成熟落黄好、产量高、色泽好,建议进入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5.
运用灰色模糊多维综合评估13个甘蔗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模糊多维综合评估方法对引进的13个甘蔗新品种在海南省儋州地区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新台糖26号、云89—151、新台糖16号、云59—62、川蔗3号等5个品种综合表现较好,云62—55、巴西5号、云62—166、川i蔗4号、云59—57、粤糖86—368等6个品种表现一般,新台糖25号与云75—644表现较差。综合13个品种的模糊综合评判值与产量排序,在海南儋州地区可以推广新台糖16号、云89—151、新台糖26号、云59—57、云62—55、粤糖86—368、云59—62、巴西5号、云62—166等9个品种。  相似文献   

16.
小麦品种生态适应性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长江中下游片冬麦区9个供试小麦种的10个主要性状进行生态适应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行之有效,在实践上具有指导意义,其评价结果与品种表现一致。其中宁9312、安农92484品种关联度最大,综合性状最好,生态适应性广且高产稳产,宜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合博兴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良小麦品种,提升小麦生产水平,于2021-2022年在博兴县庞家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园区内开展了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综合评价各参试小麦品种生育特性、抗逆性及产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7个品种中,山农46成熟期最晚,较对照晚2 d,但其产量最高,达7978.11 kg/hm2,显著高于对照,有较好的增产潜力;植株长势好、穗长、籽粒饱满,综合性状表现较优,适宜在当地及周边区域进一步示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全面概括节水型小麦品种的特征特性,明确不同小麦品种产量随灌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可为生产上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提供科学依据。以冀中南小麦生产上推广应用的22个小麦品种为试材,2009~2011年在赵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原种场,采取随机区组排列的方法安排参试品种,在冬前足墒播种的情况下分别进行了春季灌溉0水、1水和2水(该区域平水年壤土麦田主要灌水模式)3个处理,在小麦成熟期采取五点取样法进行测产。根据小麦品种对灌水反应的敏感程度,利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参试小麦品种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在不同灌水次数下的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2个小麦品种划分为高敏感型、中敏感型和低敏感型3个类型的品种;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逐渐缩小,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大部分小麦品种在正常年份灌2水情况下均能够表现出应有的产量水平。在不同灌水次数下,参试小麦品种的产量排位变化很大,因此全面衡量1个品种的抗旱能力,应考虑在旱栽培和不同灌水条件下的综合表现。一般生产上应首先选择既高产又对水分反应中、低敏感型的品种,可以保证无论是在旱年还是在平水年或丰水年均表现稳产、高产;对于水浇条件好的保浇地,可选用综合性状好、对水分反应高敏感型的高产品种,以确保获得理想产量和较高效益;纯旱地或扩浇地麦田,可选用抗旱系数高、产量表现好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9.
云南蚕豆品种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从云南引进的7个蚕豆品种的8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凤豆4号的综合性状表现最好,模糊加权评判集最大,B’=0.8140;凤豆7号次之,B’=0.6184。根据品种的模糊评判集排序可评价品种综合性状的优劣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