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锡林郭勒盟天然草地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构成了京、津、唐地区仅次于三北防护林的第二生态保护带。锡盟草地退化、荒漠化已直接危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生态日趋恶化已已超出本地范围,加快进行生态治理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据青海省农牧厅消息,青海省草场荒漠化面积已达33.4万km^2,占草场总面积的46%;中度以上退化面积达733万hm^2,占草地总面积的18.15%,严重退化面积达440万hm^2,占草场总面积的10.9%,另有一定数量的沙化草场存在。对此,省农牧厅有关人士分析认为,青海省遏制环境恶化,保护自然生态链完整的任务相当艰巨。  相似文献   

3.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草地植被类型、特征及其生态问题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处湿润气候与干旱气候、农业区与牧业区的过渡地带,草地植被类型和生态景观极具特殊性。其总面积65.46万km^2,其中天然草地面积3165.1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8.35%。其天然草地植被主要包括疏林草地、灌丛草地和草本植被草地三大类,面积分别为100.29万hm^2、72l.11万hm^2和2343.7万hm^2,各占该区天然草地植被总面积的3.17%、22.78%和74.05%。由于长期受到人为强烈干扰,植被退化、沙化严重,生产力急剧下降,成为我国北方生态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草地植被的恢复重建应重点注意植被类型的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与适宜的封育期限和放牧利用强度,同时加强对传统畜牧业的改造,大力发展季节畜牧业和减轻草地放牧压力,消除草地退化沙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部草地退化原因及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86,自引:16,他引:70  
杨汝荣 《草业科学》2002,19(1):23-27
我国有草地面积近4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1.7%。在数量上中国是世界上草地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农业发展史上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草地资源进行畜牧业生产的国家之一。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我国草地又是全球退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5.
我国天然草原近4亿hm^2,占国土总面积的41.7%,是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和畜牧业发展的基础资源。但长期以来,由于区域人口增加引起开垦和过度放牧等,导致草原严重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目前全国90%的天然草原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并且还在以每年200万hm^2的速度扩张。生态危机同时引发草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危机,目前全国592个贫困县有266个分布在牧区,牧区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29.9%。  相似文献   

6.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区和畜产品生产基地,畜牧业是新疆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天然草地在新疆土地资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总面积达5725.88万hm^2,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4800.68万hm^2,占天然草地面积的83.43%。新疆属于干旱地区,生态系统极其脆弱,特别是近些年,牲畜超载过牧,加速了草地的退化,草地载畜能力由20世纪80年代的3200万只标准牲畜降低到目前的2600万只,  相似文献   

7.
草地资源是新疆生态安全及草地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面积的草地退化直接影响着牧民生产活动与牧区的经济发展。新疆有天然草原0.57亿hm^2,其中可利用面积达0.48亿hm^2,占全国可利用草原的14.5%。然而与上世纪50年代相比新疆80%以上的天然草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牧草产量下降35%~73%,退化草原面积为0.13亿hm^2。草地资源的严重退化已成为制约新疆畜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的主要障碍。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新疆草地畜牧业现状,找出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当我国森林生态开始呈现良性恢复时 ,我国的草原生态状况仍在继续恶化 ,2 1世纪初草原生态危机已成为我国第一号绿色警报。据各地权威部门 2 0 0 1年提供的资料显示 :内蒙古自治区—现有草原面积 0 .47亿 hm2 ,目前草原退化面积已达到总面积的 4成 ,并且还在以每年 66.67~ 1 33.33万 hm2的速度在退化、沙化。四川省—退化、沙化、碱化的草地面积达 0 .1 0亿 hm2 ,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 71 .6% ,全省草地超载率达到 48.6%。青海省—中等以上退化草场占草场总面积2 1 % ,并还在以每年 1 3.33万 hm2的速度逐渐恶化 ,而载畜…  相似文献   

9.
海南藏族自治州是青海省环湖片重要牧区,境内有天然草地299.1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7.50%,其中高寒草甸类和温性草原类是天然草地的主体,不仅具有极高的经济利用价值,而且是维护黄河、长江源头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近50年来,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双重影响,海南州天然草地出现了严重退化,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沙化和荒漠化的趋势。资料显示,目前海南州退化草地面积89.26万公顷,其中重度、中度退化草地占退化草地的35%以上,草场沙化面积达126.7万公顷,从根本上制约了海南州经济的发展,同时给依赖于海南州草地植被而存在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安全埋下隐患。导致海南州草地退化的最根本原因是超载过牧和不合理利用,要解决草地退化问题,单纯地大幅度削减家畜数量的办法难以奏效,因为这样做很可能会减少牧民的收入,而使其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在现阶段寻求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的主要途径,应在提高草地第一性生产力上大做文章。所以,在海南州这样一个草地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仍需大力发展草产业。  相似文献   

10.
甘南州发展草产业的前景与对策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朱建国  袁翀 《草业科学》2002,19(2):26-28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甘肃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牧区。境内有天然草地250.55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5.78%,其中亚高山灌丛草甸、亚高山草甸、沼泽化草甸等草地类型是甘肃草地的精华,不仅具有极高的经济利用价值,而且是维护黄河、长江源头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近30年来,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双重作用,甘南草地出现了严重退化,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沙化和荒漠化的趋势。资料显示,目前甘南退化草地面积己达草地总面积的70%以上,其中重度、中度退化草地占退化草地的30%以上,从根本上制约了甘南经济的发展,同时给依赖于…  相似文献   

11.
浅议同德县“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成因及其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德县43.54万hm2天然草地中退化草地约占45.4%,而严重退化的“黑土型”退化草地占17.7%,并且由于超载过牧、鼠虫危害等因素,呈逐年扩大趋势。因此,对这类草地进行综合防治的探讨势在必行。根据同德县实际,提出了限制载畜量、建立人工草地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1 石渠县草原生态现状 全县拥有天然草地3216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2862万亩,天然草地面积分别占四川省和甘孜州草地面积的15.33%和23.88%,以高寒草甸草地为主要草地类型。石渠县草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可用“三多”“三少”来概括:即:草地鼠害多、“三化”(鼠虫害化、板结退化、荒漠化)草地多、自然灾害多。“三少”是草地可载量少、可食牧草种类少、草地肥力回复少。  相似文献   

13.
新疆伊犁州农四师现有天然草原31万hm^2,是草地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根据近年来草地资源调查资料显示,农四师天然草原已有50%以上的面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突出表现为草场可食牧草产量下降,载畜能力降低,目前从全国范围而言,草业专家们一致认为在造成草原退化的各因素当中,毒草化是继荒漠化后第二大严重危害草原的因素,有毒植物在各类草地上的分布和大量滋生蔓延,使草群中优良牧草大量减少,直接影响了草地质量和载畜量,牲畜也因误食毒草造成中毒。毒草已成为当前草地畜牧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清除毒草是草原地区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同德县“黑土型”退化草地成因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德县天然草地中,退化草地约占45.4%,其中“黑土型”退化草地占17.7%,由于超载过牧、鼠类危害等因素影响,此状况呈逐年扩大趋势。因此,对这类草地进行综合防治的探讨势在必行。根据同德县实际,提出了限制载畜量、建立人工草地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海南州草地类型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6年,以实施海南州国际农发基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目的,对草地和牲畜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据调查资料,全州有天然草地334.43万hm’(不包括人工草地面积2.79万hmz),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316.25万hm’,占全州天然草地面积的94.56%,天然草地生产干物质总量2.40亿xg,占全州饲草资源总量的91.29%。天然草地的理论载畜量为328.91万羊单位,占全州饲草资源总载畜量的88.64%。海南州天然草地按中国草地分类标准可分为6个草地类,2个亚类,16个草地组,53个草地型。现将各草地类的基本特征描述如下:1高寒草甸类1·l地理环境高…  相似文献   

16.
天柱县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柱县天然草地资源十分丰富,有荒山草坡(草丛、灌丛、疏林)面积9.84万hm^2,占总土地面积44.5%。其中宜牧用草地6.83万hm^2,共计载畜量7.17万个黄牛单位,加上农作物秸秆利用、人工种草等载畜量4.12万个黄牛单位,总计载畜量11.29万个黄牛单位。因此,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  相似文献   

17.
加强草牧场基本建设发展牧区集约化畜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托克旗是内蒙古自治区较大的一个纯牧业旗,天然草场总面积171.7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3%,长期以来,由于人口的急增加,牲畜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全球性气候干旱的影响,草地沙化,退化严重,草畜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在旗委旗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随着“双权一制”的落实,防灾基地,草原建设项目,牧区示范工程和草地生态建设项目的逐步落实和实施,给草原带来良好的生机,以水为中心的配套草库仑建设蓬勃发展,人工种草,种灌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截止到1998年,畜均占有0.009hm^2灌溉饲料地1.1hm^2围栏蓄场,大大减轻了天然草场的压力,草场植被得到恢复,草地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使草原畜牧业逐步走上舍饲,舍饲集约化经营之路,牲畜头数稳定在140万头(只)左右(牧业年度),连续获得了第15个丰收年。  相似文献   

18.
傲英  冯立涛 《新疆畜牧业》2005,(1):33-33,64
乌鲁木齐市天然草原面积94.6万hm^2,可利用草原面积64.13万hm^2,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85.2%和67.3%。由于超载放牧,滥挖乱垦等因素,使草原牧草产量和质量大幅下降,全市90%的天然牧场存在不同程度退化,其中较为严重的退化草原面积占全部草原的40%。草原退化,植被裸露,导致大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接连不断。草原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功能严重退化,城市区域性生态环境恶化。为了深入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实现鸟鲁木齐市畜牧业跨越式发展,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加快农牧民奔小康步伐,乌鲁木齐市政府一切围绕发展、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务于发展。于2004年1月1日起对乌鲁木齐市城市周边5080万hm^2草原实行了禁牧。  相似文献   

19.
科右中旗全旗有天然草场面积约113万hm^2,其中,可利用面积约86万hm^2。到目前已有近46万hm^2的草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占草场总面积的48%,沙化草场面积为20万hm^2,占草场总面积23%,碱化面积约0.33万hm^2,占草场总面积的0.3%,分析原因主要包括不合理开垦,过度放牧等因素,因此根据全旗的实际情况,应做好以控制农田面积,推广草田轮作,以草定畜,严格控制载畜量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只有这样草原建设规划才能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20.
门源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祁连山东段,是青海的北大门,也是—个半农半牧、农牧结合的大县。畜牧业是传统优势产业,拥有天然草场面积45.77×10^4hm^2,存栏牲畜56.19万头(只),2006年全县畜牧业产值达1.32×10^4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3%。畜牧业生产不仅存在着后劲不足和季节不平衡的老问题,近年来又遇到了草地退化、人口压力增大、资源日趋衰竭、草畜矛盾日益尖锐的新问题。种植业是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耕地面积3.99×10^4hm^2(包括省属浩门农场、门源种马场面积1.03×10^4hm^2),2006年县属种植业总产值达到1.51×10^4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