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人工种植牧草应合理施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农户认为牧草也是草,不需要管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牧草与其它农作物一样,需要科学种植,精心管理。这里主要介绍一下牧草种植中的合理施肥问题。肥料是牧草生产中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牧草产量的前提。在一定范围内,施肥越多,牧草产量越高。但施肥不当,将会引起牧草生长不良而减产。因此,必须了解牧草的生长规律,进行合理施肥,以满足牧草生长的营养需要,提高种植牧草的经济效益。1合理施肥的原则1.1根据牧草的种类及生育时期牧草的种类不同,所需要的肥料种类、数量也不同。禾本科牧草无根瘤氮素吸收作用,对氮素需要量…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农区优良牧草引种与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于2000-2001年进行了31种多年生牧草,1种二年生牧草,2种一年生牧草和2种经济作物的引种栽培试验。试验表明,有13种豆科牧草,2种禾本科牧草,2种蓼科牧草和1种菊科牧草共18种牧草适应春旱气候,抗旱能力强;其中有16种牧草能安全越冬,其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高,达6134.0kg/hm^2;一年生牧草适宜当地种植,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高,由此认为,筛选出的牧草品种是吉林省建立人工草地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优质牧草。  相似文献   

3.
一、品种问题 牧草品种繁多,每一种牧草品种的正常生长发育都要有其相适应的生态条件。在品种选择上首先要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牧草品种,再从这些品种中选取产草量高、适口性好、饲用价值大的品种。其次在品种选择上要注意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同时选种。因为豆科牧草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元素,而禾本科牧草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两种牧草混播后营养成分提高且均匀,适口性好,提高了牧草的利用率。同时,豆科牧草的叶片集中分布在上部,禾本科牧草的叶片集中分布在下部,两种牧草混播能充分利用地上空间,提高光合…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我国畜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对牧草的需求越来越多,而人工牧草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变现状。开发优质牧草和培育牧草的先进技术先后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牧草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我国当前保护自然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所以人工牧草种植得到了普遍应用,积极引进人工牧草种植技术可以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本文首先研究了草生态功能、草原价值和人工种植牧草、退耕还林政策,进一步论述了大力发展人工种植牧草的意义以及如何推广人工牧草种植。  相似文献   

5.
发掘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提高退耕种草质量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成  王革平 《内蒙古草业》2003,15(2):17-17,21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国家退牧还草等生态建设项目重点地区,随着退饼人工种草的进一步开展,种植牧草品种单一,特别是多年生牧草品种单一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坚持引进优良牧草品种与开发当地野生牧草品种资源相结合,发掘野生牧草品种资源,大力推广种植野生优良牧草,调整牧草品种结构,形成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人工草地牧草种植格局,才能不断提高退耕种草的质量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不同科属的24种牧草种子的生活力进行测试。研究了参试牧草种子生活力变化趋势和有效保存年限,研究表明,随着贮藏年限的增长,禾本科牧草种子生活力下降程度比豆科牧草严重。藜科牧草种子的生活力下降最显著,试验也表明,藜科牧草种子的耐贮性差,禾本科牧草种子的耐贮性属于中等,而豆科牧草种子的耐贮性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7.
在牧区青绿牧草经乳酸发酵、加酸或加防腐剂等方法做成青贮饲料,广泛用以补充奶牛冬季青草的不足。许多因素,如牧草种类、牧草切割季节、添加剂、牧草含水量、牧草切割长度等都影响青贮饲料的质量。研究表明,切碎牧草可有效地促进青贮发酵过程和改善青贮饲料的饲喂价值。l牧草长度对青贮发酵过程的影响切碎牧草可有效地促进青贮发酵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上几个方面:1.1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新鲜的牧草乳酸菌极少,只有牧草被机械损伤或腐败时才产生乳酸菌。牧草经铡草机后,牧草汁液残留于机器部件,为乳酸菌传播创造了条件。据报道,牧草…  相似文献   

8.
湘南红壤区牧草生产的气候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湖南省祁阳县的长期气象数据,结合不同牧草的生长特性,建立了一个反映当地牧草生长状况的气候模拟模型,并据此气候模型评价了当地气候条件对牧草生产的影响,鉴定了牧草周年生长的限制性因子。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出温带牧草的最佳播种时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热带牧草最好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牧草生长气候模型还可用于指导牧草品种筛选及牧草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9.
稀土拌种提高牧草产量用200ppm的稀土溶液浸种和叶面喷施可提高牧草种子出苗率,增加分叶数。使豆科牧草根瘤数量增多,增加牧草高度与干物质积累,牧草产量增加16%左右。稀土拌种提高牧草产量...  相似文献   

10.
1 牧草的营养价值牧草的种类、生长阶段、施肥以及以前对草地的利用强度等都会引起牧草营养价值的变化。随着牧草植物的成熟,叶茎比例及茎的组成会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消化率的改变。在春天,牧草的消化率约为85%,但到了冬季牧草的消化率将下降到50%。因此,草地由产出大量的低纤维素高消化率的牧草转变为高纤维素含量的牧草,而且夏末气候条件的变化,会引起牧草的缺乏。通过施肥和改变育种目标,已使牧草的粗蛋白质含量超过25%,但是这些大多是非蛋白氮,无效的瘤胃活动将限制微生物蛋白质的流量,可能会引起瘤胃氨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1.
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技术,是在种植豆科牧草时,将牧草种籽进行丸衣化接种根瘤菌技术处理,使豆科牧草幼苗提早形成有效根瘤,增强其固氮能力,进而提高牧草产量和营养品质,增加养畜效益。  相似文献   

12.
青海高寒草甸草地生产力与气候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青海高寒草甸草地生产力与气候因素的关联程度作相关分析。以牧草各物候期产量为对照列。以牧草生长期月均温,月降水量,及月日照时数为对比列。经分析结果表明:牧草抽穗期产量与5月降水,温度和4月的日照关联度最大,而牧草籽粒成熟期产量与7、8月温度,日照关联度最大,因此,在牧草早期生长阶段牧草产量取决于5月降水,气温,而在牧草成熟阶段牧草产量取决于7、8月气温,日照,尤其是7、8月的气温,日照是决定当年牧草产量高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两种放牧制度下的牧草营养价值及绵羊对营养的摄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分析了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划区轮牧与连续放牧2种放牧制度下草地牧草营养及绵羊对牧草营养的摄食情况。结果表明:划区轮牧草地牧草生产力较高,且能够提供较多的牧草营养;在牧草供应充足时,连续放牧绵羊能够摄营养物质含量较高的牧草,但牧草短缺时,由于采食量的不足,会导致家畜摄营养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1.1牧草品种选择鹅喜食的牧草有黑麦草、齿缘苦荚菜、毛苕子、豌豆、甘蓝、籽粒苋、白三叶以及一些菜叶、藤叶和野生牧草等,其中黑麦草、齿缘苦荚菜是养鹅最好的牧草品种。但为了保证鹅的青饲料均衡、充足供应,必须搭配多种牧草,饲养种鹅更要注意牧草全年均衡供应。种植牧草应选择水肥条件好的地块或充分利用秋冬闲田,根据牧草的不同播期,安排牧草的种植,如秋冬闲田种植黑麦草、毛苕子、豌豆等冬性牧草,春季利用空闲田种植苦荚菜、籽粒苋等春性牧草。  相似文献   

15.
非生物胁迫(低温、高温、干旱、水涝、盐害等)是影响牧草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因而探究牧草抗逆性响应特征、指标、评价方法和提升途径,对于提升和稳定牧草生产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计量分析方法,综述了牧草对温度、水分和盐分等非生物胁迫作用的响应,概述了牧草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和生产性能抗逆性指标,总结了6类牧草综合评价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综述了4种牧草抗逆性提升途径,并对今后在非生物胁迫下牧草抗逆性方向上需开展的3个方面研究工作进行展望,以期为选取牧草抗逆性指标和评价方法,提升牧草质量和产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肥料用途:基肥(底肥),在牧草播种前结合耕地使用,以农家肥为主。种肥,在播种时同时施入播种沟或拌种使用,常用磷肥、复合肥或尿素作种肥。追肥,在牧草生长期内使用,一般以速效的化肥为主,如尿素、氯化钾等,也可用腐熟的农家肥。追肥方法有表面撒施、条施、带状施、叶面施及根喷施等,豆科牧草主要多施磷肥、钾肥,禾本科牧草主要重施氮肥、钾肥。追肥时间:第1次追肥应在牧草出苗到分蘖或分枝前进行,以氮肥为主,磷肥次之,以增加牧草的分蘖,促进禾本科牧草拔节和豆科牧草分枝。第2次追肥应在禾本科牧草拔节到孕穗、豆科牧草…  相似文献   

17.
牧草耐盐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0,自引:10,他引:40  
综述了国内外利用盐碱地种植牧草的概况,不同牧草种质资源的耐盐性,盐胁迫对牧草不同生育期、牧草吸收矿质营养元素、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牧草耐盐性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供需计算公式分析日喀则地区牧草供给量和需求量,用供需差值计算法计算牧草供给缺口,同时据此预测未来10年日喀则地区的牧草需求量及缺口,以期为促进该地区牧草产业发展提出建议。结果表明:2000-2019年,日喀则地区牧草供不应求,缺口较大,最大为222.87万t,最小为132.88万t。未来10年的牧草需求和缺口预测数据表明:日喀则牧草需求量维持在300~400万t之间,缺口虽呈逐年减小的趋势,但数值依然较大。因此,本研究从自然环境、制度政策、经济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为解决牧草供需矛盾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9.
牧草的刈割是牧草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择适宜的刈割时间,既不影响牧草的生长发育,又可获得高产优质的饲草。牧草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产量和质量均发生着不断的变化。牧草生长早期,蛋白质含量丰富,纤维素含量较少,营养价值高,但单位面积产量低;生长后期,产量提高,但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和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纤维素含量增加,牧草营养价值降低。确定牧草的刈割时间,必须兼顾产量与质量两个方面。试验证明,在适期收获的牧草中,由于干物质产量和可消化蛋白质含量高,家畜采食后所产生的畜产品产量也相应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
多年生牧草的抗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生牧草的抗寒性罗新义,李红,刘学峰,张少敏(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齐齐哈尔·161041)(齐齐哈尔市畜牧局)在寒冷地区,抗寒性是衡量多年生牧草生产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多年生牧草的冻害是牧草生产上的一大威胁,特别是高产、优质的牧草,由于冻害限制了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