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植生带草坪的建植及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 1998年对植生带草坪的建植及管理技术研究表明 :选择早熟禾、翦股颖及多年生黑麦草按 5∶4∶1的重量比混播制成的植生带 ,采取床土覆沙、充分压平、及时浇水、定期修剪 ,适当追肥、及时防除病虫害是植生带草坪铺设及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用植生带法建植草坪的研究表明:选择草地草熟禾、高羊茅及多年生黑麦草按5:4:1比例混播制成的植生带,采取床土覆沙、充分压平、及时浇水、定期修剪、适时追肥、及时防除病虫害是植生带草坪建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1997~1998年对植生带草坪的建植及管理技术研究表明选择草地早熟禾、翦股颖及多年生黑麦草按541的比例混播制成植生带,采取床土覆沙、及时浇水、定期修剪、适当追肥、及时防除杂草和病虫害,建坪当年的草坪其密度、盖度、色泽等各项指标均可达到5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运动场草坪质量主要取决于其坪床结构及其建造质量,其中坪床建造材料的选择对草坪的坪用质量、使用寿命和后期养护管理费用的影响最大。兰引Ⅲ号结缕草广泛用于我国南方运动场草坪建植。为探究不同坪床基质物理性质变化及对兰引Ⅲ号结缕草生长的影响,本实验设计了5种坪床结构:A(100%纯砂)、B(砂∶泥炭=85∶15)、C(砂∶土=85∶15)、D(砂∶土∶泥炭=85.0∶7.5∶7.5)、E(100%纯土)。实验过程中测定各坪床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毛管孔隙度、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土壤饱和导水率5种物理性质指标及草坪色泽、再生速度及地上生物量3种生长指标。结果表明,5种坪床基质的容重在建坪初期差异较大,至建坪后期趋于一致;砂基坪床的通气性和导水性都显著优于纯土坪床,但砂基中无论是加入15%的泥炭或15%的土,还是加入15%的泥炭和土(7.5%+7.5%)的混合物,在孔隙度和导水率上均无明显差异。纯土坪床的草坪表观质量优于砂基坪床,颜色、再生速度、地上生物量均表现较好。砂+泥炭坪床,砂+土坪床和砂+土+泥炭坪床表现相近,但略优于纯砂坪床。综合5种坪床的物理性质变化及草坪质量,认为砂基坪床通气好、排水性能强,适合建植运动场草坪,其中以砂与泥炭混合基质较好;纯土坪床通气不良,排水性能较差,不适合建植运动场草坪。  相似文献   

5.
1997~1998年对植生速草坪的建植及管理技术研究表明:选择草地早熟禾、剪股颖及多年生黑麦草按5:4:1的比例混播植生带,采取床土覆沙、及时浇水、定期修剪、适当追肥、及时防除杂草和病虫害,建坪当年的草坪其密度、盖度、色泽等各项指标均可达到5级标准。  相似文献   

6.
刘卓成  韩烈保 《草业科学》2018,(5):1030-1039
气候是影响草坪草生长发育的动态综合环境因素,草坪生态气候区划对我国草坪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择年均温、年均降水量、7月平均温度、1月平均温度、7月湿度、1月湿度6项气象指标作为依据,制定中国草坪气候区划表。在ArcGIS软件中完成中国草坪生态气候区划图。本研究将我国划分成9个草坪生态气候带,分别为青藏高原带、寒冷半干旱带、寒冷潮湿带、寒冷干旱带、北过渡带、云贵高原带、南过渡带、温暖潮湿带和热带亚热带。其中,云贵高原带、温暖潮湿带和热带亚热带最适合种植暖季型草坪草,寒冷潮湿带气候适宜冷季型草坪草,青藏高原带、寒冷半干旱带和寒冷干旱带的草坪业发展需要解决草坪草抗旱的问题,南北过渡带则需要培育优秀的草坪草品种及开发先进的养护技术。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氮肥对草坪观赏质量及草坪土壤的影响,本试验分析了速效氮肥和缓释氮肥的不同配比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草坪质量及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试验设六个处理:普通尿素与包膜尿素比例为7∶3(A),6∶4(B),5∶5(C),4∶6(D),3∶7(E),及对照为不施肥(CK)。结果表明,当速效氮肥和缓释氮肥配施比例为3∶7时,草坪生长速率稳定,地上生物量增长均匀,分蘖数增加快,地下生物量增长大,草坪的观赏质量高。当高羊茅休眠时,各处理0~60 cm土层硝态氮积累量占0~100 cm土壤剖面积累总量的百分比为48%~60%,硝态氮的淋溶风险顺序为A > C > B > D > CK > E。综合分析速效氮肥和缓释氮肥配施比例对高羊茅观赏质量和土壤硝态氮时空分布下的环境风险,合理的配施比例应控制在3∶7左右。  相似文献   

8.
选用最热月温度、最冷月温度、年均温、年均降水量、≥0 ℃积温、K值6项水热综合指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及世界草坪草气候生境类型进行了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草坪草生境类型可划分为五带:Ⅰ--亚热带、热带湿润带;Ⅱ--暖湿亚热带季风气候带;Ⅲ--冷湿海洋性气候带;Ⅳ--过渡带;Ⅴ--温带冷湿气候带.我国主要有Ⅰ、Ⅱ、Ⅳ类型带;美国主要有Ⅰ、Ⅱ、Ⅲ、Ⅳ类型带;欧洲主要有Ⅰ、Ⅲ类型带.在上述对应各草坪草气候带内开展引种工作,成功率较高.其中Ⅰ、Ⅱ带适于暖地型草坪草生长,在我国境内,虽然没有与Ⅲ带相似的草坪气候带,但是由于多数冷地型草坪草原产于欧洲,因此,我国广大地区适于从Ⅲ带引种建植.  相似文献   

9.
地被石竹嫩枝扦插快速生根的研究表明:选用成熟度较高的地被石竹带顶芽茎段浸醮200mg/LIBA+5mg/L间苯三酚溶液后,扦插于蛭石:河沙为2∶1的基质上,在地温20℃、气温25℃、相对湿度90%的条件下培养,6d后形成完整的根,生根成活率可达93.8%,培育60d后可用于建植观赏草坪。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基质配比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草坪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草坪的外观质量、坪用质量和可持续生存能力等表现,在上海辰山植物园对日本结缕草和普通狗牙根两种主要草坪草进行土壤配比试验,探讨各配比的改良效果及新型改良剂的合理施用量。结果表明:配比3(原土∶沙土∶草炭∶MVP=4∶4∶1∶2)改良效果最佳,其不仅有效改善土壤的孔隙度、渗透性等物理性质,还显著提高草坪的综合质量,且不会影响地形稳定,适于辰山植物园比较丰富的地形结构。兼顾成本与改良效果,MVP的最佳使用量可以控制在10%~20%之间。  相似文献   

11.
贵阳市高尔夫俱乐部草坪基地建植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贵阳市高尔夫球场草皮基地的建植和养护管理 ,从中总结了过渡气候带建植草坪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根据所建草坪的功能 ,选择相适应的草种应用于高尔夫球场。并对其适应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建植混播人工草地是修复三江源黑土滩退化草地的有效措施,但不同混播比例下植被和土壤养分特征的变化尚不明确。以垂穗披碱草、中华羊茅和青海草地早熟禾分别按1∶1∶1(M4),2∶1∶1(M5),1∶2∶1(M6),1∶1∶2(M7),2∶2∶1(M8),2∶1∶2(M9)和1∶2∶2(M10)建植混播人工草地,并以各组分单播为对照,研究生产力、物种多样性、超产效应、多样性净效应(包括互补效应和选择效应)和土壤养分特征的变化,并采用多准则决策模型-TOPSIS进行综合评价,以筛选最佳混播比例,以期为三江源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混播处理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中华羊茅和青海草地早熟禾单播的生物量,但显著低于垂穗披碱草单播处理,混播处理地上生物量在M5、M8、M9和M10处理较高。而地下生物量在混播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混播处理中,仅M5、M8、M9和M10处理存在超产,达40.4~71.1 g·m-2。M4和M6处理的多样性净效应均小于0,说明由于物种竞争导致群落减产。而M7~M10混播处理的多样性净效应均大于0,说明物种生态位的互补使得群落高产。M8和M9处理中互补效应和选择效应共同主导了超产效应,而M5和M10处理中主要由互补作用主导超产效应。表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M6、M7和M10混播处理中较高。TOPSIS模型综合评价表明,M10混播处理不但可保持较高的生产力,还可显著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是三江源区人工草地建植的理想混播比例。  相似文献   

13.
详细介绍了屋顶草坪的建植与养护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严慧琴 《青海草业》2009,18(2):50-52
通过在柴达木盆地区草坪建植与养护的实践,阐述了在柴达木盆地区建植草坪及提高成坪率和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不同土壤不同种植方式普那菊苣的产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砂土、粘土、壤土3种不同的土壤上以穴播、条播、撒播和育苗移栽4种种植方式种植黔引普那菊苣Cichorium intybus cv.Puna,测定其鲜草产量和再生速度。结果表明:黔引普那菊苣在各种不同质地土壤上采用各种种植方式均有较高的产量。在同质地土壤上,鲜草产量以条播为最高,穴播次之,育苗移栽产量最低。同一播种方式以在壤土上的产量为最高,砂土次之,粘土最低。再生速度在不同处理之间差异均不显著。黔引普那菊苣适宜在各种土壤上种植,但以在土壤肥沃的壤土上种植产量较高,条播、穴播为推广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6.
略论人工种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讨论了人工种草对防风固沙 ,控制水土及土壤养分流失 ,缓解温室效应 ,调节小气候 ,培肥地力、改良土壤 ,净化水、空气及噪音 ,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生态环保作用。结论出人工种草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更重要的是生态环保作用。人工种草和植树造林一样是保持生态平衡、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针对近年来羊草草地利用不合理,载畜量过大,出现不同程度退化和盐碱化的问题。为改善草地植物生存条件,对退化、盐碱化草地进行了种草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4种牧草后均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均增加土壤中的氮、磷和钾,其中敖汉苜蓿效果最佳,总氮和速效氮含量分别增加0.50%和31.91mg/kg,土壤中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0.252%和11.33mg/kg,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增加24.37mg/kg。含盐量和pH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最佳是碱茅,含盐量和pH分别下降0.058和0.9,其次为军需1号野大麦,含盐量和pH分别下降0.04和0.74。适应性强,抗旱、抗寒、耐盐碱,产量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18.
大通地区草坪建植与管理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成兰 《青海草业》2003,12(1):49-50
总结近几年在高寒地区建植草坪的经验,对在高寒条件下坪床的准备,草种选配,草坪建植及草坪的培育管理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心叶驼绒藜(Ceratoides ewersmanniana)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功能,在新疆荒漠草地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10个不同密度处理,探索播种密度对心叶驼绒藜生长性状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密度对心叶驼绒藜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等影响很大。低密度的个体生长发育好,能形成生殖枝,达到相对高产,故认为在无灌溉条件下最合理的密度为4~30株·m-2,留苗2 666~20 000株·667 m-2。北疆心叶驼绒藜人工种植和天然补播改良草地中可适当降低播种密度。以上结果可以为心叶驼绒藜人工种植和改良草地确定合理种植密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南方红壤区种植黑麦草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方勇  章红兵 《草业科学》2005,22(4):69-71
研究了种植越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对红壤N、P、K养分变化的影响,测定越年生黑麦草的营养成分及家畜饲喂的效果.结果表明:连续几年种植黑麦草的红壤,N、P、K的全量和有效养分的含量均比新开垦的红壤显著提高;黑麦草粗蛋白、维生素含量丰富,用黑麦草饲喂奶牛,奶牛日产鲜奶量可提高17.3%.同时对"草肥混播"的效果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