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振中 《中国养羊》1994,14(2):17-20
槐山羊是河南省古老的地方优良品种,笔者于其中心产区对槐山羊的饲养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槐山羊产区系平原农区,可种植各种农作物及树木,饲料品种多且资源丰富,为槐山羊的养殖提供了优厚的饲养条件。目前,槐山羊少数为舍饲,大多数为半舍饲半放牧。秋季是槐山羊放牧的“黄金”季节。当地农民对孕羊的饲养管理特别细致,并重视母羊的接产和羔羊的哺育。羔羊出生后及时“对奶”;1月龄开始补饲,2月龄断奶。不作种用的公羔在断  相似文献   

2.
羔羊食毛症主要发生于舍饲的羔羊。由于舍饲的羔羊食毛量过多,除影响羔羊消化外,严重时可因食入毛球阻塞肠道形成肠梗阻而死亡。1发病原因一是母羊及羔羊日粮中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不足,特别是钙、磷的缺乏或比例失调,可导致矿物质代谢障碍。二是哺乳期中的羔羊毛生长速度特别快,需要大量生长羊毛所必需的含硫丰富的蛋白质或氨基酸如果这时此类蛋白质供应不足,会引起羔羊食毛。三是羔羊离乳后,放牧时间短,补饲不及时,羔羊饥饿时采食了混有羊毛的饲料和饲草而发病。四是分娩母羊的乳房周围、乳头、腿部的污毛没有剪掉,新生羔羊在…  相似文献   

3.
对传统放牧条件下的甘肃高山细毛羊开展季节性舍饲喂养,结果表明:舍饲组成、幼年母羊和当年羔羊体重比放牧组分别增加12.86、12.47和5.27kg;羊毛长度除当年羔羊两组间基本相等外,舍饲组成、幼年母羊比放牧组分别长1.08cm和1.06cm;舍饲组仔畜成活率、繁殖成活率和成畜保活率分别达到100%、94.90%和100%,比放牧组分别提高5.32、16.83和3.6百分点;舍饲组公母羔羊平均初生重为4.06kg±0.67kg,比放牧组提高26.88%;两组绵羊期末体高、管围变化不大,舍饲组胸围、体斜长比放牧组增长幅度明显;舍饲组各年龄段羊毛产量分别达到5.24、4.61和3.77kg,比放牧组分别提高57.83%、52.15%和39.11%,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
对北京西南山区绒山羊从出生到周岁龄的体重变化动态作了测定。结果表明,4月龄断奶对羔羊体重增长无不良影响,而秋末枯草期的到来根本上改变了放牧羔羊的长势,即体重由快速增长变为负增长。提出了根据羔羊正常发育营养需要和放牧条件下枯草期体重消耗特点,确定此间羔羊体重的适宜增长速度,进而研究建立在其上的舍饲半舍饲方案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分别选用本场繁育的萨陶寒F1、陶寒F1、特寒F1羔羊各50只,按照不同杂交组合分为3组,进行从出生到6月龄饲养试验,观察各组合羊毛生长速度及外观品质,测定6月龄剪毛量和羊毛长度,并且观察各杂交组合在全舍饲情况下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并就萨陶寒F1代羊相对其他两组杂交后代的饲养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萨陶寒F1代羊产毛性能优于陶寒F1和特寒F1代羊。  相似文献   

6.
正羔羊食毛症主要发生于舍饲的羔羊,是由于羔羊缺乏某些营养物质而食入大量羊毛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和皱胃阻塞的一种代谢病。该病冬羔、春羔均有发生,尤以冬羔多发。羔羊舔食羊毛,食入的羊毛结成毛球滞留于皱胃中,食毛量过多后,除影响羔羊消化外,严重时可因食入毛球  相似文献   

7.
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其病原为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在绒山羊羔羊中多为群发。在舍饲条件下,如果饲养管理不当,羔羊更容易诱发该病。笔者近年来在赤城县龙门所、三道川、云州等绒山羊养殖基地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现介绍给大家谨供参考。1诱发因素1.1圈舍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1.2冬春季节气候干燥,寒冷,畜主不注意绒山羊羔羊的适时保湿、保暖,易诱发本病。1.3绒山羊母羊怀孕期和泌乳期饲草饲料缺乏,尤其日粮中缺乏蛋白质,泌乳母羊产奶量不足,造成羔羊营养不良、体质下降、抵抗力降低,从而诱发…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20,(2):54-59
为阐明在极端寒冷缺氧的西藏羌塘高原,放牧和舍饲2种不同饲养方式对半同胞西藏绒山羊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和胃肠道组织发育的影响,将同期出生的50只羔羊平均分配到完全放牧和舍饲条件下饲养1年,随机挑选10只绒山羊(n=5),采集血液、瘤胃和小肠样品评估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显示:山羊血清中尿素氮、高密度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白蛋白、总胆固醇和葡萄糖的含量在舍饲组中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高密度胆固醇舍饲组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06);舍饲组中磷含量和镁含量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2种饲养条件免疫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舍饲组瘤胃背囊乳头高度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8),舍饲组瘤胃背囊乳头宽度极显著低于放牧组(P<0.001);小肠绒毛宽度、隐窝深度和肌层厚度受饲养环境影响较大。提示:冬季牧草干枯时期补饲精饲料可有效提高养殖效率,保证放牧条件下西藏绒山羊的机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为改变高山美利奴羊传统饲养模式,由放牧饲养向精细化、标准化、规模化转型,提高总体养殖经济效益。试验人员进行了不同海拔地区高山美利奴羊两年三产高频繁殖技术试验,测定了高山美利奴羊在全舍饲条件下母羊体重、羊毛品质、羔羊繁殖情况。低海拔比高海拔地区两年内多繁殖羔羊248只|双羔率提高了10.4个百分点|平均剪毛量提高了0.27 kg|毛长增加1.3 cm|羔羊初生重增加了0.4 kg。低海拔比高海拔养殖效益更加明显,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高山美利奴羊|不同海拔|高频繁殖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0.
羊生长发育最快的时间段是羔羊时期,这个时期羔羊的各种机能发育还不是很完善,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也较差。由最初的母体营养到出生后的母乳喂养再到喂食饲草,变化也很大。羔羊时期的身体发育状况与成羊的体重和生产性能等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舍饲羔羊的饲养管理,把好羔羊培育关,才能使养羊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笔者针对羔羊的生长特点,从羔羊的哺乳、饲养管理、防疫灭病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舍饲羔羊是羔羊生产的一种主要形式,投入少、饲料利用率高、方式灵活效益好,但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应加强管理。1加强羔羊出生期的管理1.1护理羔羊出生后,脐带以自然断裂为好。脐带未断,要用手指距腹部5~8厘米处拧断,然后  相似文献   

12.
羔羊育肥,就是对出生后的公羔羊采取前期放牧加补饲,后期舍饲强度育肥的办法,使其实现当年产羔当年出栏,以此提高饲养经济效益的饲养方法。1羔羊育肥的好处肥羔瘦肉多,品质嫩,膻味轻,市场俏,价格高,经济效益高。羔羊出生后最初几个月,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周转快,收益大。  相似文献   

13.
对以杜泊羊为父本,以当地蒙古羊或小尾寒羊为母本的杂交后代羔羊和当地蒙古羔羊、小尾寒羊羔羊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的生产性能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圈养舍饲饲养管理条件下,以同等营养水平饲喂杂交一代羔羊和当地蒙古羊羔羊、小尾寒羊羔羊,5月龄出栏重为"杜蒙"F1代杂交羔羊51.18 kg,当地蒙古羊羔羊36.76 kg,"杜寒"F1代杂交羔羊46.13 kg,小尾寒羊羔羊37.90 kg;从出生到5月龄,羔羊平均日增重的大小顺序为"杜蒙"F1代杂交羔羊"杜寒"F1代杂交羔羊小尾寒羊羔羊当地蒙古羊羔羊,说明"杜蒙"F1代杂交羔羊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4.
选择出生日龄相近、体重差异不显著的云南半细毛羊母羔120只,随机分为母子分隔、高低营养水平饲养,羔羊随母放牧、高低营养水平饲养四组,观测饲养方法对羔羊体重、毛长、毛量和毛囊发育的影响。结果母子分隔高营养水平饲养组各观测性状均高于其它各组,周岁体重较其它三组分别高1.03、2.23、2.93 kg,周岁剪毛量较其它三组分别高0.15、0.23、0.28 kg。高营养水平组毛囊密度、S/P较低营养水平组分别高2.89个/mm2和1.22。表明羔羊早期生长阶段的饲养方法对羔羊生长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周岁乃至体成熟,而羔羊出生后早期生活阶段的营养水平影响着次级毛囊的成熟和单个毛囊纤维发育成毛纤维的能力,从而对羊毛生产力产生永久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选择出生日龄相近、体重差异不显著的云南半细毛羊母羔120只,随机分为母子分隔、高低营养水平饲养,羔羊随线放牧、高低营养水平饲养四组,观测饲养方法对羔羊体重、毛长、毛量和毛囊发育的影响。结果母子分隔高营养水平饲养组各观测性状均高于其它各组,周风体得较其它三组分别高1.03、2.23、2.93kg,周岁剪毛量较其它三组分别高0.15、0.23、0.28kg.高营养水平组毛囊密度、S/P较低营养水平组分别高2.89个/mm^2和1.22。表明羔羊早期生长阶段的饲养方法对羔羊生长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周岁乃至体成熟,而羔羊出生后早期生活阶段的营养水平影响着次级毛囊的成熟和单个毛囊纤维发育成毛纤维的能力,从而对羊毛生产力产生永久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南方农区舍饲育肥和农田放牧饲养下的波徐杂交羊、波尔山羊和徐淮山羊3个类群的6月龄羔羊进行屠宰性能测定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舍饲育肥饲养的波徐杂交羊(Ⅰ)和波尔山羊(Ⅱ)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GR值等指标极显著优于舍饲徐淮山羊(Ⅲ)和农田放牧杂交羊(Ⅳ)(P0.01);舍饲育肥饲养的羔羊与农田放牧饲养的羔羊在肌肉失水率、熟肉率和嫩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舍饲育肥羔羊的肌肉保水力有增加趋势,肌肉嫩度也得到一定提高;农田放牧饲养方式有助于提高羔羊肌肉的红度(P0.05);两种饲养方式饲养的羔羊的肌肉在常规营养成分粗蛋白质、灰分和水分含量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肌内脂肪含量上舍饲育肥方式更具优势(P0.05),其风味和多汁性更佳;在肌肉中氨基酸含量方面,农田放牧杂交羔羊(IV)肌肉中17种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舍饲的各个组(P0.05),舍饲的3个组中,波徐杂交羔羊(I)和波尔山羊羔羊(II)肌肉中17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徐淮山羊羔羊(III),但差异不显著(P0.05),I组与II组之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肌肉中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舍饲育肥饲养的羔羊肌肉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及羊肉风味优于放牧加补饲的羔羊(P0.05)。在不同类群方面,同在舍饲育肥条件下,波尔山羊和波徐杂交羊比徐淮山羊表现出较高的胴体品质(P0.05)和肌内脂肪含量(P0.05),但肉色的红度值低于徐淮山羊(P0.05),其他指标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舍饲羔羊养殖技术为切入点,从接羔育羔、饲养管理、舍饲育肥等方面进行了羔羊舍饲养殖技术的探讨分析,以提高羔羊舍饲养殖的技术水平,实现舍饲养羊业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龙陵黄山羊在不同营养水平和饲养方式下的生长速度和生长潜力,笔者在龙陵县碧康牧业,庞龙牧业,乌木山基地3个羊场开展了全舍饲、放牧补饲、全放牧条件下供给不同营养水平饲料的断奶羔羊生长潜力研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全舍饲高精料条件下,断奶羔羊均表现出较高的日增重水平,全舍饲优于放牧补饲,优于全放牧;在相同饲养条件下,供给相同营养水平饲料的断奶羔羊公、母羊生长速度不存在明显差异,可同年龄同期育肥出售;在不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羔羊育肥经济效益全舍饲优于放牧补饲,优于全放牧;按照龙陵黄山羊最佳出栏体重35 kg计算,预期出栏时间完全可以控制在周岁以内。所以,龙陵黄山羊生长潜力和优势可以通过改变饲养方式,提供优质、营养平衡的精补料,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来充分挖掘和发挥,缩短出栏时间,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9.
羔羊从胚胎期到分娩出生,经历了3方面变化:出生前依靠母体血液进行的气体交换,出生后变为自己呼吸;出生前处于近似无菌环境中生活,出生后开始遇到大量微生物侵袭;出生前体温处于恒温状态,出生后立即受到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羔羊对这些变化需要适应过程,加之生长发育机能尚不完善,抵抗能力差,故对羔羊的饲养管理要特别细微。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农区枯草季节饲养泌乳母羊的方法,进行舍饲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舍饲组泌乳平羊及羔羊的日增重分别比放牧组泌乳母羊及羔羊提高181.70%、96.25%,差异极显著(P<0.01);期内,放牧组母羊发病5只,死亡2只,羔羊发病7只,死亡4只,而舍饲组,、对照组母子羊无发病和死亡;舍饲泌乳线羊日补代谢能11.135MJ,可消化粗蛋白49.83g,效果良好,对照组母羊(非泌乳母羊)补为舍饲组的一半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