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县位于太湖平原东侧,西部地区大小湖荡星罗棋布,是上海郊区水生作物特产基地,栽培茭白慈姑、田藕等巳有较长的历史。其中四月茭、夏茭、秋茭种植面积4万多亩。但由于没有认真实施高产稳产技术,茭白的产量不高不稳,上市时又过于集中。为了促进青浦茭白高产、稳产、优质,形成栽培模式,1988年市农业局根据农业部丰收计  相似文献   

2.
四月茭是苏州地区名特优蔬菜之一,又是解决旱生蔬菜淡季的主要品种。四月茭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在1.4%以上,脂肪达0.3%,醣类3.5%,粗纤维1.1%左右,还富含维生素及无机盐类。其味鲜美,且耐贮存,很受消费者的青睐,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我地目前种植的四月茭,其实是一年两熟茭白,先是秋季(9月底至10月底)采收的第一熟茭白称为秋茭,然后是秋茭的老茭墩到第2年春季发芽放青的茭秧称为四月茭秧。因为四月茭的产量,尤其是经济效益在一年两熟中占绝对优势,所以人们常把它们笼统地称为四月茭。根据我地多年来大面积生产实践表明,要取得667m~2产3000kg优质四月茭,必须走“以种好秋茭为前提,种好四月茭为重点”的高产栽培路子,从而达到四月茭高产高效的目的。 一、以种好秋茭为前提 秋茭与四月茭两熟茭白的种植是连贯性的,秋茭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第2年四月茭产量的高低与品质的优劣。因此,种好秋茭是夺取四月茭优质高产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我市于1987年引进无锡茭白试种。1987~1988两年秋茭栽培均获成功,亩产茭白(净茭肉)1000公斤以上,面积已发展近100亩。茭白肥大鲜嫩,品质优良。1989年又开展夏茭在淮北地区生长发育及高产栽培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1、供试品种无锡中介茭。1987年3月引进,  相似文献   

4.
詹成 《上海蔬菜》2011,(4):63-63
双季茭一般在春季或夏秋季种植,可连收两季,故又称两熟茭。第1熟在当年秋季(9-10月)采收,称为秋茭;第2熟在翌年夏季(5-6月)采收,称为夏茭。为获得优质高产,现将其主要施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宁波四九茭在福建地区种植具有上市早、品质佳、抗性强、产量高、效益好等优点,一般667m2产夏茭1500kg(壳茭),比本地茭增产60%以上,最高每667m2产量达2300kg,产值2100元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特征特性宁波四九茭原产于浙江省宁波市郊区。夏茭早熟,秋茭晚熟。株高1.6~1.7m,分蘖性强,长笋多,早熟,高产,优质,抗病,耐肥,采收期长。肉质茎长圆锥形,单茭重61~75g。2栽培要点①选好种苗,适时寄秧一般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秋茭采收的时候选种,要求选择健壮、高度中等、茎秆扁平…  相似文献   

6.
我省自1984年大面积引进优质、高产的无锡中介茭,开始二年产量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颇受茭农欢迎,但到1986年,全省普遍反映雄茭增多,夏茭竟一茭不收。我所调查结果:温州市郊松台大队32亩秋茭,雄茭达35%,九山大队1.2亩夏茭也无一收获。温州本地茭雄茭现象也很严重。由此,茭农不愿种植茭白,市场供应的茭白依靠外地运入。针对此情况,我们对雄、灰茭进行了四年系统观察研究,发现了雄、灰茭与正常茭在二间脉之间的叶脉数是不同的,并初步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浙江庆元县适宜种植反季节高山茭白。为获优质高产,除了要选择适宜田块、品种、茭墩和适时定植外,还要加强田间管理,特别是要注意合理灌水、科学施肥、正确防治病虫害,另外还应适时采收,以保持茭肉鲜嫩。  相似文献   

8.
茭白高产栽培一体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别名茭瓜、茭笋,是禾本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食用部位是基部肥大的肉质茎。在我国栽培较普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及台湾等地,近年来华北地区大量引种成功。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岩双季茭白大棚栽培面积14000 hm^2以上,传统的种苗繁殖是在夏茭采收期选留种株不采收茭白,保留茭肉,让其基部两侧萌发分蘖苗,采用带茭肉定植,俗称“带娘茭”。一般每667 m^2定植1600~2000墩,需要选留优质茭白种株1000株左右,按平均单株壳茭125 g计,种茭质量125 kg/667 m^2以上,以平均壳茭7元/kg计,种苗成本高达800元/667 m^2以上。为了提高种苗繁殖系数、降低种苗成本,作者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双季茭白“带娘茭”种苗二段扩繁技术,每个“带娘茭株”可繁殖茭苗100株以上,每667 m^2只需选留优质茭白种株20株,大幅降低了种苗成本,且植株更整齐、品种纯度更有保障。  相似文献   

10.
无锡茭白以其品质优良而闻名。据不完全统计,到1986年为止。全国各地来无锡引种4万余亩次。无锡市郊种植0.5万余亩。为了研究总结无锡茭白秋、夏茭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1984年省水生蔬菜协作组给我们下达了无锡茭白高产栽培的研究课题。经过三次重复试验,已完成了原订计划。并在上海、南京、武汉等地推广8000多亩,一般每亩可以增产100—150公斤。在3亩多的丰产试验田中,连续三年夏、秋茭亩产都超过1500公斤(净茭肉)。现就夏茭的情况作一介绍:从试验和推广的结果来看,要保持夏茭的高产、稳产,应做到种子纯度高,并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中低海拔山地双季茭白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地块及品种选择选择海拔400~600m,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力强的水田种植。中低海拔山地栽培双季茭可选用中熟类型的浙茭2号、梭子茭、浙茭911等品种。2整地施肥翻耕前要加固田埂,要求田埂上口宽40cm、高40cm,以利保水。667m2撒施优质猪牛栏粪3000kg  相似文献   

12.
钟晓斌  温永生 《蔬菜》2002,(11):12-12
“五月早茭”在福建地区种植具有上市早、品质佳、抗性强、产量高、效益好等优点,表现为分蘖力强、长笋多、早熟、高产、优质、抗病、耐肥、采收期长,从4月底~8月底均可采收,深受农民欢迎。一般667m2产1500kg壳茭,比本地茭增产60%以上,最高667m2产量可达2300kg,667m2产值2100元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选好种苗,适时寄秧选种时间一般在9月中旬~10月初,于秋茭采收的时候进行,选择植株健壮、高度中等、茎秆扁平、纯度高的优质茭株作为留种株,在茭墩上作标记。在11~12月,割去地上部枯叶,挖取茭墩,去掉雄茭株(叶脉…  相似文献   

13.
茭白高效栽培模式与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茭白又叫茭笋、茭白笋、茭荀、茭瓜等,是我国重要的水生蔬菜之一,其主产区为浙江、安徽、江苏等。我国茭白栽培形式多样,有常规露地栽培、设施栽培、高山栽培、冷水栽培及北移栽培等。但是,由于茭白常年连作栽培,植株病害加重,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
金茭2号茭白栽培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茭2号2种栽培模式进行对比,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金茭2号植株形态、生育特性及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一般单季茭白的栽培模式,金茭2号夏茭在7月上中旬上市,不仅采收期正处于茭白供应淡季,而且产量高,品质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金华市冷水茭白栽培面积大、分布广,主要栽培品种有金茭2号、六月白等,由于早熟性好,上市正值蔬菜淡季,种植效益突出。但是,冷水茭白常连作栽培,易导致植株病害加重,产量和品质下降,不利于茭白优质高效生产。为了克服连作障碍,金华市农科院在优质高效冷水茭白新品种筛选等试验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与优质晚稻等作物合理轮作的试验研究,初步形成了冷水茭白一优质晚稻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6.
茭白属禾本科菰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分布广泛,南至广东、北至北京、东至台湾、西至四川均有种植,但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浙江、江苏、上海、安徽等省市[1]。浙江省栽培面积约3万hm2,占全国栽培面积的40%,是浙江省栽培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2]。茭白按感光性和采收时间可分为单季茭、双季茭两大类,单季茭一年一熟,双季茭一年两熟[3]。双季茭一般7月定植,10~11月采收秋茭,翌年5~6月采收夏茭[4]。余姚市常年茭白种植面积2000 hm2左右,双季茭种植面积占茭白总种植面积的80%以上,大量双季茭集中上市导致茭白滞销和价格下降,农民种茭经济效益得不到保障[5]。  相似文献   

17.
富硒茭白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富硒茭白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阐述,指出在富硒茭白生产过程中应掌握好立地条件、品种选择、茭白培育、整地施肥、适时定植、茭田管理、科学施硒及采收留种等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茭白常规露地栽培季节与茬口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Zizania latifolia Turcz.)又叫蒿芭、茭笋、蒿笋、茭白笋、蒿芭笋、茭荀、茭瓜等,是一种重要的水生蔬菜,其主产区在浙江、安徽、上海、湖北、江苏、福建等地。我国茭白栽培形式多样,有常规露地栽培、设施栽培、高山栽培、冷水栽培及北移栽培等,主要为常规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9.
山地芦柑的高产优质栽培措施施永宗(永春县天马柑桔场362601)为探索一套山地芦柑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使进入盛产期后的芦柑多年保持高产优质水平,我场从一九九二年起进行“山地芦柑高产优质高效栽培”试验,为期三年。本试验设在本场第二生产队,海拔400~...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一种利用单季茭和双季茭轮作,实现茭白一年三熟的栽培新技术。其技术要点是将双季茭秋茭延后至9月定植,利用大棚覆盖延长适生期,于12月上旬前秋茭采收结束,再于5月底前采收大棚夏茭;6月翻耕茭田重新定植单季茭,9月采收单季茭,实现一年内采收三熟茭白,较大幅度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