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杨派无性系引种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6年开始进行黑杨派无性系引种试验研究,经过6年无性系对比试验和区域化研究,初步筛选出4个新的杨树无性系。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4个新的杨树无性系的生长速度、造林成活率、干形、抗病虫能力、经济性状等指标都在不同程度上优于北京杨,适宜在河北北部、辽宁、内蒙南部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对21个杨树无性系用钻孔和传统方法造林的成活率、生长量、抗性、干形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适合本区生长的5个优良杨树无性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适合桓台县当地生长的杨树优良新无性系品种,对26个黑杨派杨树新无性系进行苗期生长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无性系的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广泛的遗传变异,苗高、地径、胸径3个性状均受强遗传控制,3个生长性状间表现出极显著的遗传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和综合评定,初步筛选出21个生长量较大、育苗成活率较高的无性系,可参与区域化造林试验.  相似文献   

4.
80年代初以来,全国杨树攻关协作组从世界杨树委员会17个成员国引入新无性系331个,我市攻关协作组从中引入新无性系86个,另加72、69、63三个对照共计89个无性系,参与全国国外杨引种及区域化试验研究。通过粗选和精选共计十年的艰苦努力,研究和筛选出了适合我地推广栽培和发展的新无性系有:南斯拉夫的725,意大利的408和2KEN83个,把我市杨树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5.
为做好川西南二半山区杨树无性系初步选育工作,进一步满足当地造林需求,加快杨树产业发展,分别引进28个杨树无性系,选取布拖县开展苗期试验;以地径和苗高两个主要苗期生长量为指标,初步筛选出适宜在该区域生长的优良无性系。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等方法,结果表明1年生各杨树无性系间苗期生长性状差异较大,以地径和苗高两因素为依据,南林312苗期表现最优,从而为杨树优良无性系在川西南二半山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杨树杂交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龙江省乡土杨树大青杨、小叶杨为母本,以美洲黑杨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育种,建立杂种试验林,筛选出4个优良杂种无性系,生长量较亲本提高20%。  相似文献   

7.
将筛选出的JP15、JP13和JP7共3个杨树无性系进行育苗试验,结果看出:①3个杨树无性系其生长期均比对照长1~2个月;②扦插成活率除JP7较差外、JP15与JP13均高于对照,达95%以上;③在育苗密度上,以40cm×60cm为最好,不仅苗木整齐,且壮苗合格率达80%以上。在试验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杨树快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鲁山杨等杨树无性系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从辽宁等地引进及湖北省内选育的共20个杨树无性系为材料,于2000年3月在中国杨树委员会良种繁育基地(武汉市黄陂区武湖乡,下同)进行造林试验,根据试验期间调查的结果,对其生长差异性分析及遗传力的估算表明:参试杨树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有极显著差异,特别是鲁山杨(辽宁杨),圣山杨(盖杨)、欧美46及欧美14等几个无性系显示出良好的生长趋向,极显著优于对照品种中嘉8号和中潜3号。试验结果有助于我们在营建杨树丰产林时,选择这些优良的杨树无性系,从而得到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我市1991年冬从开化县引进9个杉木天性系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经过5年的观测,有8个无性系生长量超过良种。从中筛选出的灰杉6号、那坡多系、21号的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与良种实生苗比达到极显著差异,材积分别比良种增加45.4%、70.4%、78.1%,这三个无性系可以做为优良无性系在我市推广。  相似文献   

10.
1995年,在河南省焦作市对18个杨树优良无性系进行了品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杨树优良无性系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差异;各无性系在树高、胸径指标上差异极显著或显著;杨树优良无性系G2杨胸径生长较对照有较大的速生优势;910--95和6--15杨在河南省焦作地区不仅生长快,而且干形好、抗虫。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 5个杨树新品种 7个优良无性系与北京杨对比试验 ,历时 7a ,初步筛选出N2 2 0 5、d山 ×P2 5、匈6 、N30 16 、N30 14 等 5个杨树新品种。它们在河滩地胸径、蓄积量生长均优于北京杨 ,适宜在河北北部、内蒙古南部、辽宁西部的河滩地 ,营造防风固沙林、护岸林、农田防护林及用材林  相似文献   

12.
洞庭湖区杨树引种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170多个杨树无性系苗期选择的基础上,在湖区内垸进行了3次共有56个无性系参与的对比试验,主要依据4或5年生的材积生长量,提出中驻6、中潜3、NL-8012l等6个南方型黑杨无性系可与原有的中汉17等无性系-同在湖区推广应用。对引进的极具增产潜力的新l等5个杨树新无性系的早期速生性能进行了测定和比较。  相似文献   

13.
从1994年开始,对引进的15个白杨派优良无性系,以易县雌株作为对照进行对比筛选试验,经过11 a试验研究,筛选出窄冠1号、窄冠3号、毛新80(三倍体毛白杨的无性系)和1414杨4个优良无性系,经多重比较,在材积、树高、胸径生长量及根系、冠幅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易县雌株(CK)和其它无性系,可作为华北平原地区速生丰产林、农林复合经营、农田林网和城镇及道路绿化的推广新无性系。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粮农组织造林、林业研究、规划与发展项目于1991年从比利时引进13个美洲黑杨和毛果杨杂交后代杨树无性系,经大凌河林场和奈曼旗林业局8a来的试验对比,我们可对其抗性和生长量作综合评价,并筛选出2~4个抗性好生长快的无性系在我国北方试种推广。同时在我国美洲黑杨和毛果杨引种较少的情况下,此批引种无性系是不可多得的研究材料,也可为目前我国的生态建设提供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15.
黑杨派优良无性系引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9年开始,对引进的9个黑杨派优良无性系,以107杨作为对照进行对比筛选试验。经过6年试验研究,筛选出1个优良无性系,经多重比较,在材积、树高、胸径生长量、抗病虫害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107杨和其它无性系,可作为华北平原地区速生丰产林、农林复合经营、农田林网和城镇及道路绿化的推广新无性系。  相似文献   

16.
<正>杨树是我国平原绿化主要树种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林业科研单位经过多年研究,选育出一大批白杨派优良无性系。为实现优中选优、适地适树的研究目标,1990 -1993年,先后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引进15个白杨派优良无性系, 以易县雌株作为对照,于1994年3 月开始在魏县苗圃场定植建立无性系对比试验林。现将进行11年的试验研究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我省杨树推广品系单一与防止品种退化和病虫害大发生的潜在危险,1989年2月,从南京林业大学引进美洲黑杨及其杂种9个新无性系,在湖南林校苗固进行扦播育苗试验。经试验,初步筛选出生长快、抗性较强的湘宁1号、湘宁3号湘宁4号、湘宁6号、湘宁7号和湘宁8号等6个无性系。并于1990年2月下旬,在洞庭湖区的沅江市苗圃和安乡县林科所,分别营造了多品系引种试验林,长势喜人。  相似文献   

18.
对23个参试品种和新无性系的造林表现进行试验研究;系统地研究了10个杨树品种的材性,旋切和制作胶合板性能;筛选出中菏1号、I-102、W1-141、L802等4个优良胶合板材品种和中菏2号、L324两个中档次胶合板材品种。  相似文献   

19.
将收集到的20个杨树优良无性系,在湖北省长江中游平原地区的监利县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通过10 a的试验选出适宜在湖北省长江中游平原栽培的长江杨、鲁山杨、303杨、中汉17、375杨5个优良无性系。以材积为主要参考指标,所选出的优良无性系生长量比对照提高20%以上。本试验为湖北省长江中游平原地区杨树人工林经营提供了无性系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杨树不同无性系长江中游地区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收集到的20个杨树优良无性系,在湖北省长江中游平原地区的监利县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通过10a的试验选出适宜在湖北省长江中游平原栽培的长江杨、鲁山杨、303杨、中汉17、375杨5个优良无性系.以材积为主要参考指标,所选出的优良无性系生长量比对照提高20%以上.本试验为湖北省长江中游平原地区杨树人工林经营提供了无性系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