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内髓外造血(EMH)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胸内EMH5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5例均位于纵隔内,表现为脊柱周围向肺内突出的团块状边界清晰的软组织肿块。结论:胸内EMH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结合病史可协助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14岁。因发热、四肢关节疼痛伴红肿、活动障碍8d,右胸痛、心悸气促3 d于1988年12月 8日入院。患者于8 d前无诱因出现发热(39~40℃),双膝、右肩、右肘关节疼痛,红肿、活动障碍。无畏寒、皮疹和瘀斑。5d后全身关节和右胸疼痛,伴心悸气促、干咳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曾在当地和本院急诊科接风湿热治疗无效。发病前无咽痛、外伤和疖肿史。无关节炎病史。体检:体温38℃,呼吸42次,急重病容,贫血貌,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巩膜无黄染,唇无紫绀,扁桃体Ⅱ°肿大,无脓点,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左偏。右下肺叩诊实音,呼吸音减弱。无罗音和胸膜摩擦音。…  相似文献   

3.
患儿,女,12岁。轻咳4个月,胸片发现胸内肿块2个月,于1986年10月21日入院。患儿于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轻咳、带少许白色粘液痰,无血;伴低热、气促,消瘦,无胸痛。2个月前胸片检查发现右上纵隔肿块阴影,考虑纵隔淋巴结结核,并给予链霉素、异胭肼等治疗。10月初胸片复查时怀疑纵隔淋巴瘤,遂收入我院附院胸外科治疗。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体查:T38℃,R30次,P100次,BP13.3/9.3kPa。慢性病容,消瘦,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颈、右胸壁静脉稍显露,胸骨右缘叩诊浊音。心、肺、腹无异常。实验室检查:Hb100g/L,RBC3.5×10~(12)/L,WBC9.6×10~9/L,N0.38,L0.59,E0.03。二便常规检查无异常。胸片示正位右上纵隔半圆形  相似文献   

4.
患者罗某,女,19岁,农民。右腋窝及右锁骨上肿物伴瘘管形成10多年,分别于1988年1月和1988年3月两次入我院治疗。第二次入院经检查诊断为孢子丝菌病。曾用抗生素及抗真菌剂等治疗一个多月未见明显好转,遂于4月22日到我科申请理疗。体检见右腋前及右锁骨下布满多个蚕豆大小暗红色  相似文献   

5.
长管状骨巨大骨化性纤维瘤极为罕见,本例术前误诊为骨肉瘤,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患者,女,37岁,已婚农民。右膝部肿物8年余,近1年来明显增大,伴疼痛,不能站立及行走,门诊拟为右股骨下段骨肿瘤于1989年8月4日入院。1988年初,曾于本院及市内数家医院X线检查,均拟为右股骨下段骨肉瘤。  相似文献   

6.
肺内巨大神经鞘瘤1例胡荣敏(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心胸外科,湛江524002)1病例介绍患者男,55岁。因反复咳嗽、胸痛2年,加重并气紧1月余于1993年4月5日入院。体查: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右下胸廓叩诊实音,听诊呼吸音消失,双肺未闻及湿罗音。各项实...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36岁,因反复咳嗽2个月,咳血丝痰1个月于1989年5月2日入院。2年前曾因巩膜、皮肤黄染住我院,诊断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此后一直强的松30mg/d治疗.体查:无发热,贫血貌.心肺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Hb94g/L,WBC5.6×10~9/L。OT试验阴性,痰培养及涂片均未见抗酸杆菌或真菌.胸片:左上肺一直径3.5cm块状影.边缘毛糙,左肺门淋巴结肿大.提示左上肺癌伴肺门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72岁,因右下睑部肿物半年,变大10多天来诊。体格检查:右下睑触及一大小约20mm×15mm的肿块,无压痛,右眼结膜下方轻度充血,稍肿胀,无眼痛、畏光、流泪,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B超检R-EYE:右眼球;T:肿物图1右下睑部非霍奇金淋巴瘤查所见:于右眼球内下方见一大小约15mm  相似文献   

9.
输尿管异物临床较少见,我院于1988~1990年间遇到3例。现报告如下。病例介绍例1.男性,54岁。1988年6月因右输尿管中段结石入院。在硬外麻下行右输尿管中段切开取石术.同时放置F_6硅胶管作输尿管肾盂造瘘术.术后3周拔管时断裂.KUB片示相当于右输尿管上段位置有长12cm管状阴影.2周后经腰部小切口,作右输尿管上段切开,完整取出残留硅胶管,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7岁,农民。因发现右前胸壁结节2个月,右上腹胀痛10余天,于1991年6月7日来诊。患者2个月前偶然发现右前胸壁有一花生米大结节,硬而无压痛,后渐增大。10余天前,感觉右上腹持续性胀痛,较轻可忍。近1个月乏力、纳差、体重减轻约5kg。体查:消瘦、无黄疸、无肝掌及蜘蛛痣。锁骨上淋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69岁。近一年多来,常于劳动、上楼时觉心悸气促,休息后可缓解,先后经三间医院超声心动图检查,均诊断为右房粘液瘤。于1987年7月29日入院。既往体健,无关节炎、心前区疼痛、昏倒及下肢浮肿史。体查:自动体位,无颈静脉怒张,双肺无罗音,心界不大,心律整,三尖瓣区可  相似文献   

12.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38岁,因右上臂肿物2年于2013-11-25日入院。患者2年前发现右上臂内侧鸡蛋大小肿物,无红肿、疼痛、破溃,右上肢无麻木、肿胀、活动受限等不适,未行检查及治疗,肿物逐渐缓慢增大,就诊时已呈鹅蛋大小,无其它症状。查体:右上臂(近腋窝部)内侧可见大小约10cm×8cm×5cm肿物,呈半球状,突出皮肤,质地较软,边界清晰,活动良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右侧腋窝、锁骨上下窝、颈  相似文献   

13.
双阑尾畸形1例陈绪远(珠海市湾仔医院,珠海519030)患者,男,22岁,工人。因右下腹持续性疼痛伴畏寒发热6小时,于1993年4月6日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前6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持续性疼痛,但无向他处放射,伴恶心、呕吐、畏寒发热,无尿频尿急。1...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34岁,已婚。因停经40d,右下腹疼痛6d,加重1d于1999年3月11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1999年1月30日,停经后无不适。3月5日出现右下腹疼痛伴有低热,恶心,无放射痛,无呕吐。3月9日右下腹疼痛加剧,在当地医院予药物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疗效不佳。3月10日求治于我院外科门诊。查尿HCG(+)。B超检查:子宫前位,大小为7.5cm×5.7×cm×4.5cm,边清,宫腔波清,于子宫底右侧见一8.6cm×5.6cm混合性包块,边欠清,提示盆腔混合性包块?阑尾脓肿?宫外孕待排。因外科排除阑尾脓肿转我科。患者拒绝治疗。3月11日患者右下腹疼痛加重,难以忍受,…  相似文献   

15.
黄某,男,因咳嗽、气促3个月并加重伴下肢浮肿20余天,于1990年4月6日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咳嗽(多为干咳)、气促,无发热、畏寒,无咯血,经对症治疗,症状逐渐加重且出现双下肢浮肿,不能平卧。曾在某院胸外检查示;双肺野片状、小斑片状模糊阴影,心影增大,拟“隐原性双肺纤维化肺泡炎”收入院。曾用红霉素与强的松等治疗,用药2个月,症状逐渐加重转入本院。发病以来,食欲与睡眠差,体重减轻15公斤,二便正常,既往健康、无肝炎及肺结核病史。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7岁。1989年6月18日被汽车撞伤,当时不省人事。即被送当地医院住院,拟诊为“左锁骨骨折,右侧气胸”。经右胸腔闭式引流10多天和抗感染治疗好转。但伤后20多天开始出现咳嗽、气促,间有发热,经治疗未见好转。伤后3个多月遂来我院就诊,于9月27日入院。体查:气管明显右偏,右侧胸廓塌陷,右胸廓呼吸运动弱,肋间隙变窄,叩诊浊音,呼吸音消失,左肺呼吸音增粗。X线胸片显示右前胸廓塌陷,骨质完整,气管偏右,右肺不张。入院后胸透见被压缩之肺位于心膈角处,呈肺下垂征,考虑有支气管断裂之可能。作支气管碘油造影见右主支气管开口至0.8cm处阻塞,右肺不张,左支气管无异常。诊断为右主支气管完全断裂(见图1)。  相似文献   

17.
<正>犬阴道脱是指犬阴道壁部分或全部脱出于阴门口或阴门外,多见于发情前期和发情期,偶尔也可见于妊娠后期,多见于年轻的中大型犬。1发病情况2012年8月20日,文登市宋某携饲养的1只9月龄松狮犬前来就诊。主诉:该犬在发情1周时出现轻微阴道脱,发病初期脱出部分有鸡蛋大小,呈粉红色团块状,突出于阴门外,因见其站立后可自动复原,认为其自身可以康复,主人未予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128层螺旋CT检查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全部病例三维肺血管图像均能充分显示肺动、静脉的空间关系与解剖细节,不但能准确、直观地观察肺血管,而且能明确诊断肺动脉栓塞及有无侧支循环形成,41例患者累及74处肺动脉及其分支,其中右肺动脉栓塞8例,左肺动脉栓塞6例,叶肺动脉受累17例35支,其中左上叶动脉1支,右上肺动脉2支,右下肺动脉25支,左下肺叶动脉7支,肺段肺动脉14支,亚肺段11支。直接征象为部分性充盈缺损,附壁性充盈缺损,中心性充盈缺损即轨道征;间接征象为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肺动脉高压,右心扩大,胸腔积液,肺梗死灶。结论肺动脉CT造影(CTPA)具有快速、准确、无创等优点,可清晰显示肺栓塞的部位、范围及栓塞的肺动脉,应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25岁。因右上腹部闷痛1年,加重伴发热2周于1988年12月12日入院。1年前因右上腹部闷痛在当地医院做B超,诊断为“肝脓肿”,经抗感染治疗好转。1年来患者时感右上腹部闷痛,近2周疼痛加剧伴寒战、高热。体查:右中上腹部隆起,可扪及一大小为20cm×30cm包块,压痛、质较硬,边清,表面光滑。辅助检查:WBC13.4×10~9/L,N0.76,L0.24。B超见:于右侧腹部探及一29cm×17cm×10.7cm巨大液性暗区,该包块上界于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下界达右下腹部,边清,包膜完整,肝脏被推  相似文献   

20.
病例报告 患者,男,67岁,农民。因反复咳嗽、咳痰伴气喘30年,症状加重10d,于1988年8月12日入院。入院前未做系统治疗。患者无水肿、心绞痛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史。检查:体温36℃,呼吸24次,脉搏92次,血压14.1/10kPa,消瘦。肺气肿征,双肺散在哮鸣音和湿罗音。心界不大,心率92次,律整,P_2>A_2,各瓣膜区无杂音。肝、脾未触及。下肢无浮肿。血气pH7.38、PO_27.98kPa、Pco_26.69kPa、BE+1.6mEq/L。血常规、电解质、血脂、空腹血糖均正常。胸相示慢支、肺气肿并感染,右肺下动脉干无增宽,心影不大。入院诊断(1)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