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蓖麻碱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蓖麻碱是一种类似吡啶酮的生物碱,是蓖麻的毒素之一。采用微波或超声波法提取,再用重结晶法可得到白色针状结晶物蓖麻碱。热榨蓖麻饼粕中含有蓖麻碱,采用化学法、物理法、生物法、微生物发酵法可脱除其中的蓖麻碱。蓖麻碱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包括肝保护功能活性、改善记忆功能活性、杀虫活性和杀鼠活性。对蓖麻碱的结构特性、分离纯化、分析鉴定、脱除、生物活性和应用前景等作了详细介绍,提出蓖麻碱作为一种天然产物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蓖麻花序提取物对粘虫的杀虫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蓖麻花序提取物对粘虫的杀虫活性、作用方式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蓖麻花序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粘虫的触杀作用以乙醇提取物最强,校正死亡率为16.9%;拒食作用以乙酸乙酯提取物最强,拒食率为41.5%;胃毒作用以乙酸乙酯提取物最强,其次为石油醚提取物,死亡率分别为42.5%和41.5%;生长发育抑制作用以石油醚提取物最强,3、4、5、6,7 d后生长发育抑制率分别为66.88%、66.98%、59.39%、55.63%和38.66%.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触杀作用以石油醚萃取物最强,校正死亡率可达53.1%.石油醚萃取物对Na+-k+-ATP酶的活性具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蓖麻饼粕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蓖麻籽制油后的副 产物-蓖麻饼粕中蓖麻蛋白、一纱以及蓖麻壳的综合开发与利用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蓖麻产品在农药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综述了蓖麻的一些有效成分在农药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蓖麻提取物作为植物源农药在杀虫、杀菌方面的生物活性,以及以蓖麻油为原料合成农药乳化剂等。蓖麻作为生物农药具有独特的优势,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5.
蓖麻饼粕作为蓖麻籽榨油后的副产物,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及矿物质元素,还含有蓖麻毒蛋白、蓖麻碱等毒性成分,是一种良好的食用、药用资源.对蓖麻饼粕成分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进行了简述,以期合理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推动蓖麻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蓖麻饼粕是蓖麻籽粒榨油后的副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以及矿物质元素等,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通过对蓖麻饼粕用作饲料、有机肥、杀虫剂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蓖麻饼粕的加工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周馥卉  兰时乐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461-8464,8544
[目的]为了降低蓖麻饼粕中蓖麻碱和变应原的含量。[方法]从自然霉变的蓖麻饼粕中分离对蓖麻碱和变应原具有较好脱毒效果的霉菌,命名为ZF-4,采用显微形态、特殊结构观察对分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并以蓖麻碱和变应原降解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单因子法研究蓖麻饼粕与麦麸的比例、葡萄糖、KH2PO4添加量、固水比、发酵温度、初始pH、接种量、发酵时间等因素对蓖麻碱和变应原降解率的影响。在此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选择对蓖麻碱和变应原降解率影响较大的固水比、发酵温度、初始pH和接种量4个因素进行正交优化。[结果]ZF-4被初步鉴定为根霉属。适宜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蓖麻饼粕与麦麸的比例为95∶5,葡萄糖1.5%,KH2PO40.25%,CaCO30.4%;适宜的发酵条件为:固水比1.0∶0.8,发酵温度28℃,初始pH 7.0,接种量10%,发酵时间6 d。在此条件下,蓖麻碱和变应原的降解率分别达到89.56%和96.79%。[结论]该研究为蓖麻饼粕的微生物脱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蓖麻不同部位水提物和醇提物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杀虫活性,采用浸虫法测定了蓖麻茎、叶、籽壳、籽粕水提物和醇提物对韭菜迟眼蕈蚊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为采用蓖麻提取物防治韭菜迟眼蕈蚊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蓖麻不同部位水提物和醇提物对韭菜迟眼蕈蚊3龄幼虫均有较高毒力,校正死亡率与提取物质量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用质量浓度为1 g/m L的蓖麻茎、叶、籽壳、籽粕水提物和醇提物处理72 h,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9.88%、52.84%、88.51%、68.77%和56.67%、53.33%、83.33%、65.56%。提取物毒力大小顺序为籽壳水提物籽粕水提物籽壳醇提物茎水提物籽粕醇提物茎醇提物叶水提物叶醇提物。  相似文献   

9.
蓖麻毒素粗提物杀虫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在室内条件下,用不同溶剂提取的蓖麻毒素提物对3种害虫进行的杀虫作用试验表明:蓖麻毒素粗提物对这3种害虫有不同程度的杀虫作用,主要杀虫活性物质为蓖麻碱和毒蛋白,毒蛋白表现为触杀作用,蓖麻碱表现为触表和胃毒的综合作用,并具有一定拒食作用。  相似文献   

10.
蓖麻饼粕经105℃烘干2 h并粉碎至40目后,采用中性蛋白酶对蓖麻饼粕蛋白进行酶解,采用响应面法对酶解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酶用量为6.2 IU/mg(以物料质量计)、底物浓度(物料蛋白∶水)为6.0%、温度为45℃、pH为7.4、水解3.8 h时,蓖麻蛋白水解效果较好,水解度达8.16%。经冷水浸提过滤及离心处理,所得蛋白酶解液中蓖麻碱去除率为83.19%,其他毒素未检出。该酶解工艺有效去除了蓖麻毒素,进一步拓宽了蓖麻饼粕的利用空间。  相似文献   

11.
蓖麻粗毒蛋白的提取及其杀鼠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蓖麻粗毒蛋白作为灭鼠药的可行性以及不同溶剂脱脂对蓖麻粗毒蛋白的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用石油醚、乙醚、二氯甲烷3种溶剂分别对蓖麻粗籽进行脱脂后,用醋酸水溶液从脱脂的蓖麻饼中提取蓖麻毒蛋白,通过杀鼠活性试验比较3种蓖麻粗毒蛋白的杀鼠活性。[结果]3种蓖麻粗毒蛋白均有明显的杀鼠活性,小鼠死亡率均达100%。采用不同溶剂脱脂对蓖麻毒蛋白的活性没有影响,但二氯甲烷脱脂的蓖麻粗毒蛋白平均致死速度相对较慢。[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分离和提纯杀鼠活性成分提供了线索,也为开发蓖麻作为植物源灭鼠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条件对提取蓖麻饼粕中变应原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变应原提取物的纯度。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变应原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5、搅拌时间6h、煮沸时间20min、冷却时间18h、提取2次;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的变应原提取物纯度为77.5%。  相似文献   

13.
蓖麻毒蛋白的改性与抗癌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蓖麻毒蛋白对细胞杀伤是非特异性的,因此有严重的毒副作用.文章对蓖麻毒蛋白的改性及改性后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综述,并对由蓖麻毒蛋白构建的免疫毒素在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的良好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es Russell是一种新入侵海南的重要害虫.运用超声波提取法对长春花、蟛蜞菊、含羞草、假臭草、蓖麻和三角梅6种植物中的活性物质进行提取,测定其对螺旋粉虱成虫和若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6种植物提取物均对螺旋粉虱表现一定的杀虫活性.其中长春花对螺旋粉虱的活性最高,其对成虫和若虫的LC50值分别为5.07 mg/mL和10.02 mg/mL.  相似文献   

15.
不同植物提取物对马铃薯茎线虫的活性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溶剂制备植物提取物,测定和比较了不同提取物对马铃薯茎线虫的生物活性及毒力排序;结果表明:银杏、马缨丹、曼陀罗、毛曼陀罗、蓖麻、苘麻和万寿菊提取物对马铃薯茎线虫具有较强的活性;不同提取溶剂提取物杀线虫活性存在明显差异.通过系统毒力测定,进一步筛选出了银杏的甲醇提取物对所试线虫活性高于其他处理并分析了一些提取物的麻醉作用.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蓖麻变应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张爱琳  刘金福  樊秀花  冯丽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72-14373,14376
[目的]对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蓖麻变应原进行研究。[方法]以蓖麻饼粕为试验材料,借助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蓖麻变应原,设定不同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微波功率对蓖麻变应原的得率进行比较。[结果]蓖麻变应原较佳提取效果的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300 s,浸提温度85℃,微波功率400 W。[结论]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蓖麻变应原,速度快、能耗小、溶剂用量小、回收率高,有利于极性和热不稳定性组分的萃取。  相似文献   

17.
蓖麻碱粗提物对石榴棉蚜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用水提法从蓖麻籽壳中提取蓖麻碱粗提物,采用浸渍法对石榴棉蚜进行杀虫试验。结果表明:100、50 mg/ml的蓖麻碱粗提液具有一定的杀虫效果,12.5、6.25 mg/ml的蓖麻碱粗提液杀虫效果不明显。蓖麻碱粗提液48 h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0.952 9 x+3.174 6,LC50=82.34 mg/ml,r=0.991 6**;72 h的回归方程为y=1.65 x+2.907 6,LC50=62.52 mg/ml,r=0.947 3*。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不同施肥水平下蓖麻饼粕肥对花生产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明确蓖麻饼粕肥的最佳施肥量,以四粒红为试验品种,设置不施肥(CK)、施化肥(HF1、HF2、HF3,施用量分别为175、350和700 kg/hm2)、施蓖麻饼粕有机肥(BM1、BM2、BM3,施用量分别为2 500、5 000和10 000 kg/hm2),共7个施肥处理,比较各处理对花生产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BM2、BM3处理增产0.35%~0.67%;HF1、HF2、HF3处理增产了1.55%~4.44%;BM1处理的花生产量最高,达到了440.22 kg/667m2,较CK处理增产46.67%;此外,BM1处理的单株饱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均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在幼苗期时,BM3处理的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和脱氢酶活性均显著低于CK处理,而在收获期时,BM3处理的6种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因此,BM3处理的土壤酶活性较CK处理变化效果最明显。综上所述,蓖麻饼粕有机肥2 500 kg/hm2  相似文献   

19.
以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桃蚜(Myzus persicae)为供试昆虫,研究云南鱼藤(Derris yunnanensis Chun)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提取物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云南鱼藤乙醇提取物对萝卜蚜和桃蚜的杀虫活性的大小顺序为:正丁醇提取物>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水提取物;除水提取物外,其他提取物均对供试昆虫有较好的杀虫活性,且浓度越高杀虫活性越强.推断云南鱼藤中对萝卜蚜和桃蚜有杀虫活性的成分主要分布在高极性的正丁醇萃取部位.  相似文献   

20.
蓖麻碱粗提物对麦蚜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吴雪平  单长卷  包冬蛾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450-2450,2495
用水提法从蓖麻籽壳中提取蓖麻碱粗提物,采用浸渍法对麦蚜进行杀虫试验。结果表明:1005、0 mg/ml的蓖麻碱粗提液对麦蚜具有一定的杀虫效果,12.56、.25 mg/ml蓖麻碱粗提液对麦蚜的杀虫效果不明显。对蚜虫48 h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1.342 7x+1.649 9,LC50=312.64 mg/ml,r=0.972**;72 h的回归方程为:y=2.629 4x+0.376 9,LC50=57.31 mg/ml,r=0.942 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