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之大,各国饮茶习惯各不相同。笔者爱喝茶,但却不讲究,不管什么品种的茶,只是渴了,想喝时倒上水泡好就喝。当了海员,有机会到不同的国家,细观察,发现各国有各自的饮茶习俗。  相似文献   

2.
我喝茶,以前从不讲究,不论新、旧,不管品种,想喝就喝。那次一位营养学专家朋友来家做客,讲了许多关于饮茶方面的知识.我觉得这喝茶里确实大有学问。专家朋友告诉我:不同的人群,喝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穗、港、潮”是从“一国两制”和地缘经济角度而言,“穗”是指广东省会广州市;“港”是指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简称“港、澳”分别与深圳、珠海毗邻;“潮”是指汕头经济特区、潮州市。从地理位置和环境来看,广州是珠江三角,洲的枢纽,香港和潮州位于南海之滨,与三地毗邻的佛山、东莞、深圳、珠海、中山、惠州、汕尾构成的三角地区(以下简称“金三角”,人口众多,超过广东省总人口(据近年人口普查广东全省常住人口大约有9200万)的半数,“金三角”经济很发达,居民都酷爱饮茶,而且所饮用茶类,非常广泛,饮茶方法多样化并存,品茗与速饮齐跨越,茶饮共兴大发展,“饮茶热”持续升温,历久犹兴,这个“金三角”销茶热区,每年销售茶叶(包括出口外销)少说也有8万吨,(广东省近年消费茶叶约7万吨),其中高、中档茶占相当大的比重,“金三角”不仅是岭南最大的销茶区(按:岭南的地理概念是涵括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而且超过国内其它省区);广州、潮州、香港三地的人均饮茶量分别是2000克、1650克、1360克,均高于全国其它大市(如北京800克、上海900克,天津、重庆二市的人均饮茶量尚无确切数据,一般了解是少于北京、上海的)高于广东省(人均饮茶量1000克)、更高于全国(人均饮茶量是426克)和世界(540克)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茶人有茶缘     
“以茶为荣向茶看齐将茶视作为人的标准,学做茶人树立茶魂把茶当成生命的清泉。”这副茶联道出了茶树和茶人的相互关系,是我们茶人、饮茶之人以及爱茶之人的共同愿望。我以为,大凡茶人总是与茶有缘的。这个缘就是心中有着茶,口中喝着茶,言中谈着茶,行中忙着茶。作为茶人,就要一生为茶奔忙,努力普及茶文化,提高茶的国饮地位,让茶为大众造福,让茶为人民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5.
周高明 《植物保护》1985,11(5):42-42
目前,在药效试验中,一般以绝对防效或相对防效计算防病效果。绝对防效法计算简单,但不能反映病情的发展趋势,因而多用相对防效法计算效果,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计算保护型杀菌剂对病害的效果,对治疗剂其防效可能超过100%(原因是处理区药后病指比基数病指小,增长率为负数),在理论上就不可理解。1983年,采用粉锈宁防治小麦白粉病就出现  相似文献   

6.
文人品茶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懂得茶叶是人类的良友.就懂得饮茶的益处.许多文人更是对饮茶情有独钟.并留下了一些与茶叶有关的故事与诗文。笔者选取了下面三位作家的饮茶趣事,让我们寻着他们的足迹一起来品茶吧。  相似文献   

7.
18.7%丙环·嘧菌酯SE(扬彩)不同用量在早稻纹枯病上的防效都较好,株防效和病指防效均达到82%以上。制剂用量50mL/667m~2株防效、病指防效与制剂用量40mL/667m~2、对照药剂两两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制剂用量50mL/667m~2的水稻产量最高,与其它个处理之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可大面积推广应用,建议用量50mL/667m~2。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几种药剂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效,2020年在宁波市镇海区单季晚稻上进行了5种药剂对水稻白叶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噻唑锌悬浮剂115mL/667m2、40%春雷·噻唑锌悬浮剂115mL/667m2、20%噻菌铜悬浮剂200mL/667m2三个处理对水稻白叶枯病均有较好的防效,其中以40%噻唑锌悬浮剂防效最高,病指防效达77.7%,其次是40%春雷·噻唑锌和20%噻菌铜,病指防效分别为74.1%、69.6%。  相似文献   

9.
6种杀虫剂对红花指管蚜的防治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茎叶喷雾法测试了6种杀虫剂对红花指管蚜的防效。结果表明,药后1 d,1.8%阿维菌素EC 500、1 000倍液、25%吡虫啉WP 500倍液、3%啶虫脒EC 1 000倍液、5.7%氟氯氰菊酯EC 1 000倍液及3%阿啶达EC 2 000倍液的处理防效较高,均在70%以上;药后3d各处理防效均明显提高,吡虫啉500倍液处理防效达92.28%;药后7 d,除阿维菌素和阿啶达处理外,其他处理的防效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试验中对天敌杀伤力较小的是螺虫乙酯、阿维菌素和吡虫啉。从总体防效、保护生态等方面综合考虑,推荐阿维菌素和吡虫啉作为替代药剂防治红花指管蚜。  相似文献   

10.
饮茶的习惯最早起源于中国,如今饮茶更成为世界性的风尚。茶,作为世界三大健康饮品之一,足迹遍布了整个世界。而各个地区的饮茶习俗、文化又有着争奇斗艳的特色。不同的茶俗,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价值理念和文化取向。  相似文献   

11.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管理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扶持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规范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行为,提升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以下简称“专业化统防统治”),是指具备相应植物保护专业技术和设备的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规模化、集约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化学防控一直是小麦主产区防控赤霉病的主要措施。为明确几种新型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和对小麦籽粒DON毒素含量的影响,于2018年进行了氰基丙烯酸酯类和三唑类杀菌剂单剂及其复配剂对赤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SC)1500 mL/hm^2处理对赤霉病病穗防效达92.40%,病指防效达93.20%,小麦籽粒DON毒素检出量较不用药对照降低80.38%;25%氰烯菌酯SC 2000 mL/hm^2处理对赤霉病的病穗防效达86.80%,病指防效达88.78%,小麦籽粒DON毒素检出量较不用药对照降低88.19%;48%氰烯·戊唑醇SC 900 mL/hm^2和40%丙硫·戊唑醇SC 600 mL/hm^2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防效分别为77.20%、78.00%,病指防效分别为80.27%和79.59%,对籽粒DON毒素检出量较不用药对照分别降低73.87%和81.42%。在小麦赤霉病较重发生的情况下,上述4种杀菌剂单剂或复配剂1次用药既能高效控制病情,又能有效控制小麦籽粒DON毒素不超标。本试验研究进一步阐明,氰烯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等杀菌剂及其复配剂均能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危害,并能有效降低小麦籽粒DON毒素含量;吡唑醚菌酯单剂及其复配剂虽然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和病指防效也较高,但控制小麦籽粒DON毒素含量效果相对较差。研究结果为小麦穗期赤霉病化学防控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笔者是职业海员,在海上工作生活了20多年,刚上船时,经历了漫长的海上生活后,由于缺乏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有经验的医生得知我不饮茶,说是得了维生素缺乏症,叫我养成饮茶的习惯。  相似文献   

14.
探讨大黄素甲醚对白粉病的田间防效。开展了0.05%大黄素甲醚悬浮剂对草莓、番茄、黄瓜、葡萄4种作物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药剂处理区病指是清水对照区病指的1/3~1/5,防效在70%~80%,可有效控制白粉病的危害。0.05%大黄素甲醚悬浮剂对草莓、番茄、黄瓜、葡萄4种作物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5.
在种植小麦赤霉病高感品种襄麦1321的田间进行施药试验。调查5种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25%咪鲜胺乳油、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分别喷施1~4次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药24h内降雨对氰烯菌酯的防效影响最大;咪鲜胺防效相对较差,不同施用次数的病指防效为42.51%~64.55%;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和氰烯菌酯施用3~4次的处理防效较高,病指防效均达70%以上;福美双的防效随施用次数增多而提高,施用4次的处理防效也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强植物检疫工作,交流经验,提高植物检疫理论水平。北京昆虫学会植物检疫害虫学组于1991年5月17日在北京召开首届植物检疫学术讨论会。动植物检疫总所、农业部植检所、北京动植物检疫所、中科院动物所、中国农科院品资所和生防室、北京农  相似文献   

17.
我在青少年时就学会了饮茶,并爱上了饮茶。因我家父母都爱饮茶,平时家里每天都要泡一壶茶供大家饮用,如遇上亲朋好友,那会泡上一壶品质尚好的元宝茶招待来客,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和小麦籽粒DON毒素(包括DON、3-ADON和15-ADON)的控制效果,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种药剂对禾谷镰刀菌野生型菌株PH-1的室内活性, 同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测定了这些药剂对DON毒素的抑制效果, 并开展了小麦赤霉病及籽粒DON毒素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12种原药对菌丝生长抑制活性强弱依次为氟唑菌酰羟胺>咪鲜胺>戊唑醇>丙硫菌唑>叶菌唑>氰烯菌酯>氟环唑>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吡唑醚菌酯>嘧菌酯>井冈霉素A。氟环唑EC50和EC90离体胁迫均刺激DON毒素产生, 其他杀菌剂EC50和EC90胁迫均抑制DON毒素产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30%丙硫菌唑OD和20%叶菌唑WP病指防效和DON防效为87.68%~94.77%; 430 g/L戊唑醇SC、25%氰烯菌酯SC、45%咪鲜胺EW、25%氟环唑SC、50%多菌灵WP和70%甲基硫菌灵WP病指防效和DON防效为57.63%%~85.49%; 250 g/L吡唑醚菌酯EC和250 g/L嘧菌酯SC病指防效分别为72.18%和51.98%, DON防效分别为43.06%和-7.96%; 24%井冈霉素A AS病指防效和DON防效分别为42.37%和62.87%。药剂离体和田间控毒效果不完全一致, 赤霉病有效防控是DON防控的前提, 病害防效与DON防效不完全一致, 本研究为小麦赤霉病及籽粒DON毒素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这是习近平"农民观"的新表述,与习近平先前相关表述是一脉相承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能用物联网,会操作无人机,深谙种田技术,还懂管理和营销,终生从事农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茶的祖国,从茶的发现到茶的利用、传播,悠久的饮茶历史和丰富多彩的饮茶习俗,茶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国饮”,这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璀璨闪亮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是社区进行茶文化教育的极其宝贵的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