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结球甘蓝主要商品性状与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个甘蓝亲本进行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结球甘蓝的主要商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遗传同时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的作用,株高、外叶数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开展度、单球重、帮叶比、中心柱/球高主要受显性效应控制。相关分析表明,开展度-株高、开展度-单球重、外叶数-帮叶比等成对性状成显著正相关,利用株高可对帮叶比、中心柱/球高进行间接选择。  相似文献   

2.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9个越冬甘蓝杂交组合的11个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单球重关联度最大的为球高,其次为球径、中心柱长和株幅,关联度较小的为紧实度和外叶数。单球重与球径、球高、株幅、中心柱长、株高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外叶数、紧实度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与产量关联度最大的为球径,其次为中心柱长、单球重和球高,关联度最小的为外叶数。产量与单球重、球高、球径、中心柱长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根据综合评判值综合评价了9个甘蓝杂交组合的优劣,综合表现优良的组合依次为Y1、Y2、Y9,其中杂交组合Y1的综合性状最好(r′=0.7701),组合Y7的综合评判值最小(r′=0.5139),综合性状最差。综合评判结果与生产实际中的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越冬甘蓝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9个越冬甘蓝杂交组合的11个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单球重关联度最大的为球高,其次为球径、中心柱长和株幅,关联度较小的为紧实度和外叶数。单球重与球径、球高、株幅、中心柱长、株高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外叶数、紧实度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与产量关联度最大的为球径,其次为中心柱长、单球重和球高,关联度最小的为外叶数。产量与单球重、球高、球径、中心柱长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根据综合评判值综合评价了9个甘蓝杂交组合的优劣,综合表现优良的组合依次为Y1、Y2、Y9,其中杂交组合Y1的综合性状最好(r′=0.7701),组合Y7的综合评判值最小(r′=0.5139),综合性状最差。综合评判结果与生产实际中的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花椰菜单球重、球径、球高和成熟期等花球农艺性状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蛋白质含量、总糖含量和Vc含量等花球品质性状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多数性状间存在显著的协方差.其中,单球重与球径和成熟期与单球重、球径、蛋白质含量、总糖含量、Vc含量间主要表现为加性效应协方差,成熟期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间以加性效应协方差和显性效应协方差为主,球径与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其它花球品质性状间以加性效应协方差和加性×环境互作效应协方差为主.研究花椰菜花球农艺及品质性状间的遗传关系,有助于对这些性状进行同步改良.  相似文献   

5.
甘蓝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及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甘蓝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特点及其相瓦关系,以14个不同类型品种为试材,对甘蓝开展度、外叶数、球高、球径、球形指数、中心柱长、中心柱长/球高、紧实度、生育期和叶球质量等10个性状进行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甘蓝主要农艺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其变异系数(CV)范围为6.97%(球高)~25.44%(球径);遗传力为22.52%(球高)~97.79%(生育期);除球高外,其他9个性状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相关关系.因子分析表明:10个农艺性状集约于3个丰因子上,F1为丰产因子,F2为中心柱长因子,F3为球高因子,这3个主因子对变异的累汁贞献率达96.38%,保持了10个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宜宁夏南部山区露地栽培的甘蓝优新品种,课题组从区外引进10个甘蓝品种开展田间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优冠、慕兰丸美、绿甘405和世农2145的田间光环境适应能力较强;世农2145的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优于其他品种;世农2145的单球重、产量最高,分别为731.23 g和51 768.45 kg/hm2。综上所述,世农2145综合表现优于其他品种,可作为今后宁夏南部山区露地甘蓝优势品种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甘肃省临夏县北部塬区的川地进行了甘蓝不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以春天宝最高,晋甘蓝4号次之,其中春天宝的单球重最重,产量最高,分别为2.61 kg和102 933 kg/hm~2,分别较京丰1号高71.7%和60.2%,可重点推广春天宝和晋甘蓝4号。  相似文献   

8.
一、品种特征特性苏甘20属早熟甘蓝品种,冬性强,越冬栽培成熟期145天。植株开展度49.9厘米×50.3厘米,生长势较强,叶色浅绿,蜡粉少,叶球牛心形,整齐度好。单球质量1千克左右,667平方米产量3000千克左右。维生素C含量462毫克/千克,粗纤维含量0.7%,粗蛋白含量1.72%,可溶性糖含量2.06%。该品  相似文献   

9.
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糖度计对3个市售甘蓝品种和5个本研究室育成品种及组合进行可溶性糖含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甘蓝品种蔗糖含量很低,远低于葡萄糖含量与果糖含量;无论HPLC或糖度计测定的结果均表明糖含量呈现由外向内逐渐升高的趋势,即糖含量外部<中部<内部;葡萄糖、果糖及总糖含量与糖度计测定的糖度值均达到较强相关性以上,因此实践中用糖度计代替HPLC,也可获得较可靠的可溶性糖含量指标;本研究室育成的2个高品质甘蓝品种浙研甜宝和高丽菜可溶性糖含量较其他品种要高,且表现为外、中、内部叶片糖含量差异不大,其外部叶片糖含量达到甚至超过对照品种中、内部叶片糖含量水平。本研究为高口感品质甘蓝育种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影响春甘蓝单球质量的主要表型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份春甘蓝新材料主要表型性状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北中部九省区春甘蓝选育和推广提供理论参考。变异分析结果表明,这批新材料仍具有创新潜力。应用聚类分析把10份材料分为3类,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给出了每类的特点。运用偏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从多种角度研究影响春甘蓝单球质量的性状因子。结果表明,促进单球质量增加的主要表型性状是球横径,其次是球高;抑制单球质量增加的表型性状是外叶数和开展度。单球质量最优回归预测方程的可靠性为79.2%,说明还有影响单球质量的重要因素未被纳入试验研究中。  相似文献   

11.
利用包括基因与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6个花椰菜品种(系)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的2 a观察资料进行花球性状与植株性状的遗传效应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年份间的环境差异对亲本和F1的表现影响较小;单球重、球径、球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蛋白质含量、总糖含量和VC含量等花球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普通狭义遗传率较高(53.37%-74.45%),株高、株幅和叶片数等植株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且具有较大的环境互作效应,互作狭义遗传率较高(11.79%-37.27%);花球性状与植株性状间的各效应协方差分析表明,成对性状间的相关同时受到遗传主效应相关与环境互作相关的影响,相关性质和大小因性状不同而异,在间接选择时可加以利用,有助于对这些性状进行同步改良.  相似文献   

12.
低温弱光对西葫芦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西葫芦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弱光对其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弱光处理下,西葫芦幼苗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表现为茎粗增加,株高降低,下胚轴缩短,地上、下部干/鲜重及叶面积减小,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加;叶面积及地上部干鲜重及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可以作为西葫芦耐低温弱光的鉴定指标,株高与地上、下部干/鲜重及叶面积相关性极显著,可溶性糖与脯氨酸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大白菜叶球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应用 35 2个标记位点的大白菜AFLP和RAPD图谱和一套品种间杂交获得的重组自交系群体 ,采用复合区间作图的方法 ,对大白菜叶球相关的 7个农艺性状进行QTL有定位及遗传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在 14个连锁群上检测到 33个QTL ,其中控制生育期的有QTL 3个 ,控制外叶数的QTL有 3个 ,控制球高的QTL有 7个 ,控制球径的QTL有 5个 ,控制球叶数的QTL有 4个 ,控制球重的QTL有 4个 ,控制荒重的QTL有 7个。另外 ,估算了单个QTL的遗传贡献率和加性效应 ,其加性效应各不相等  相似文献   

14.
土壤盐胁迫对构树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盐胁迫下构树幼苗生理的研究有助于探明构树的耐盐机理为治理盐碱地和荒漠化的造林树种选育及栽培提供依据.以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当年生构树幼苗,对胁迫后叶片细胞质膜的伤害程度,渗透调节物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幼苗经盐胁迫,其叶片相对电导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叶绿素在中盐和高盐胁迫下含量降低;胁迫第2 d,叶片中的脯氨酸便大量积累;盐胁迫前期对幼苗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没有影响,随后,蛋白质含量下降并且盐浓度越大含量越低;可溶性糖在盐胁迫前期逐渐升高但到中后期的变化无明显的规律.实验结果显示构树在一定的盐浓度范围和时间内能够主动调整其生理代谢,通过合成有机溶质以提高适应能力而忍受逆境.  相似文献   

15.
李秋娜  梅曼  郭靖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9):40-42,67
研究了中华景天地上部分在自然降温过程中叶片和茎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华景天叶片和茎中的以上物质含量均会随气温的降低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当气温升高后,叶片和茎中的以上各种物质含量就会有所回落。叶和茎中各生理指标的含量及低温半致死温度均表明,中华景天叶片的耐寒性较茎低。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3种北美红枫秋季变色期呈色生理差异,进一步阐释北美红枫呈色生理机制,为北美红枫引种选择及适应性栽培提供参考,特对其叶色参数、色素质量比、可溶性糖质量比、可溶性蛋白质量比、相关酶活性、叶片pH值等进行测定,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者间差异,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寻北美红枫转色关键作用因子.结果表明,色素质量比、可溶性糖质量比、可溶性蛋白质量比、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叶片pH值等是影响北美红枫转红的重要作用因子.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在北美红枫秋季变色期对色素质量比及色素比例并无明显影响,不是影响其叶色转变的重要影响因子.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质量比下降是北美红枫转红的原因,但花色素苷质量比迅速增加、m_(Chl)/m_(Ant)值和m_(Car)/m_(Ant)值的迅速降低才是北美红枫转红更为重要的直接原因.北美红枫叶色a值与可溶性糖质量比显著正相关(p0.01),整个秋季变色期,可溶性糖质量比呈不断上升趋势,但可溶性糖过量积累可能会抑制花色素苷合成,进而影响北美红枫叶片转红.北美红枫叶色a值与叶片pH值显著正相关(p0.01),整个秋季变色期,叶片pH值不断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阐明外源钙对NaCl胁迫下西瓜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方法]在向培养西瓜幼苗的营养液中添加100 mmol/L NaCl模拟盐胁迫的同时,添加CaSO4使Ca2+浓度分别达到4、6、10和14 mmol/L.处理10天后对西瓜幼苗的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包括株高、茎粗、单株叶片数、植株最大叶的叶长和叶宽、鲜重、干重、丙二醛(MDA)含量、质膜相对透性、抗坏血酸(As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结果]100 mmol/L NaCl胁迫显著抑制了西瓜幼苗的生长,使叶片质膜透性、MDA含量显著增加,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抗坏血酸含量也不同程度增加;外源CaSO4可影响NaCl胁迫下幼苗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并有明显的浓度效应,其中6 mmol/L Ca2+处理显著促进了NaCl胁迫下幼苗的生长,使叶片质膜透性、MDA含量显著降低,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抗坏血酸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外源CaSO4可通过增强抗氧化能力和渗透调节能力,减轻胁迫造成的膜脂过氧化伤害,缓解NaCl胁迫对西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且以6 mmol/L Ca2+处理的缓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杨小舟蛾对4个杨树品种叶片取食的选择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杨小舟蛾对4个杨树品种(35杨、I-69杨、107杨和I-72杨)的取食选择性发现:杨小舟蛾对供试杨树品种叶片的取食选择指数为107杨>I-69杨>I-72杨>35杨,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为107杨>I-72杨>I-69杨>35杨,叶片含水率为35杨>I-69杨>107杨>I-72杨。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杨小舟蛾对不同杨树叶片的取食选择指数与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0.870),与叶片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0.775);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叶片含水率存在显著负相关(-0.682)。  相似文献   

19.
利用包括基因与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6个花椰菜品种(系)完全双列杂交实验的2年观察资料进行单球重、球径、球高、成熟期、株高、株幅和叶片数等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年份间的环境差异对亲本和F1的表现影响较小,F1农艺性状的平均值与其双亲平均值显著相关;单球重、球径、球高和成熟期以加性效应为主,通过早代选择可取得较好的改良效果,株高、株幅和叶片数以显性效应为主,且具有较大的环境互作效应,以高世代选择为好;单球重、株高、株幅和叶片数的杂种优势以正值为主,成熟期的杂种优势以负值为主,利用杂种优势可改良这5个农艺性状,球径仅测到环境互作优势,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球径表现影响较大,在本研究中未测到球高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20.
对6个不同抗性的大豆品种接种细菌性斑点病菌后12、24、36、48和60 h分别测定叶片中SOD、POD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抗感品种接种细菌性斑点病菌后叶片中SOD和POD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较对照增加,总体而言抗病品种叶片中SOD活性总体增加幅度高于感病品种.而感病品种叶片中可溶性糖的含量较对照均有一定幅度的增加,抗病品种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