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南川对地方特色产业的挖掘和发展,茶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作为金佛山特有茶树品种的古树茶产业尤为突出,古树茶产业发展成效凸显。通过研究地方古树茶产业发展的情况,总结经验,为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金佛山野生古树茶,俗称大树茶,是金佛山特有的茶树品种,属国家保护植物。近年来,南川高度重视古树茶产业发展,着力把古树茶产业发展为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树茶产业的高质  相似文献   

2.
勐海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勐海县茶产业在地方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发展茶产业的有利条件,以及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勐海县茶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勐海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到稳边固疆,提出了实现勐海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发展迅猛,竞争日趋激烈。只要气候适宜,地方政府几乎都将茶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加以扶持发展。一些并不具备优势的产区相继崛起的同时,一些传统茶区则在进行跨越发展。茶产业发展会不会过热?茶叶的质量安全如何保证?茶产业转型升级路在何方?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研究员。鲁成银是茶叶质量与标准化专家,近年来又致力于品牌化研究,他对我国茶产业发展提出七条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茶产业发展迅猛,竞争日趋激烈。只要气候适宜,地方政府几乎都将茶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加以扶持发展。一些并不具备优势的产区相继崛起的同时,一些传统茶区则在进行跨越发展。茶产业发展会不会过热?茶叶的质量安全如何保证?茶产业转型升级路在何方?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研究员对我国茶产业发展提出七条建议。  相似文献   

5.
茶叶是普洱市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地方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最近几年,受国际市场及地方产业体系影响,普洱茶产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如何合理利用自身优势、现阶段产业发展的机遇规避产业发展中的危机、弥补产业链中的不足对普洱市茶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立足于普洱市茶产业内部环境中的优势和劣势,就现阶段外部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提出科学可行的普洱市茶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张清改 《农业考古》2020,(2):247-25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茶产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不菲的成就。而各地的茶产业、茶文化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大潮,立足当地实际,充分发掘地方茶的优势,创造了地方茶发展的辉煌业绩,积累了地方茶发展的有益经验。本文以中国传统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茶为例,对其70年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进行研究,希望能对区域茶产业发展和中国茶产业发展都产生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给贫困山区茶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太湖县茶产业扶贫现状进行调查。调查显示:太湖县茶产业扶贫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存在产业融合度低、技术培训效果不佳、品牌建设与培育不足、茶农缺乏长远眼光等问题。提出加快产业融合,探索茶产业扶贫新模式;加强贫困户参与意识,创新技术培训形式;挖掘地方文化,强化品牌建设;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发展生态茶业的建议,以促进太湖县茶产业扶贫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8.
桂林具有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桂林又是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之一,文章通过茶产业发展现状及茶叶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进行了分析,就如何将传统的茶文化与优势的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将茶文化旅游与茶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提出了一些建议,将对促进茶叶产业的长足发展,促进桂林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乡村振兴的提出对农村的现代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进一步强化和规范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扶持,进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而茶产业作为农村发展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受到各地地方政府重视。通过研究万州区孙家镇茶产业发展分析。推进乡村茶产业的基地规模建设、产品质量提升、销售平台建立。  相似文献   

10.
从茶叶深加工视角出发,分析了信阳茶叶深加工发展状况及阻碍其发展的“瓶颈”,提出了搞好茶叶基地规划、实行生产加工管理机械化、调整生产结构、培育龙头企业、加快人才培养、强化政策扶持等促进信阳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地方政府制定茶产业发展策略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茶文化旅游是一项新兴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通过探索和研究它对茶业经济的影响,以进一步促进中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方法】从生态农业旅游中的茶文化旅游的背景、内容及其实践,探讨与分析茶文化旅游与茶产业的关系。【结果】茶文化旅游是将茶文化作为旅游资源,以物质性实体文化为载体.包括茶的发现、茶的历史、茶的生产、茶的习俗、饮茶艺术、茶的礼仪、茶的科技成果等,集茶叶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购物等为一体的新兴旅游项目,同时也是茶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结论】茶文化旅游使茶业带动旅游.又以旅游促进茶产业,提高茶产业的附加值,向人们普及茶的知识、促进茶消费.推动茶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茶作为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彰显健康生活的民生产业。如今,中国茶在新时代的脉络中展现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本文从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和茶健康等角度全方位论述了中国茶的影响、地位、贡献和前景,解读茶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时代愿景。  相似文献   

13.
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当地的茶叶市场消费的影响,因此,探讨支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茶叶市场消费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几个县市的抽样调查,结合云南省茶叶产业发展情况,分析总结了符合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消费特点及云南茶叶市场消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云南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茶叶市场消费调整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4.
齐世峰 《农业考古》2021,(2):246-249
茶在英国经济和社会文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茶在英国催生了独特的茶文化,不仅影响了英国人的生产生活,还对世界很多国家地区的茶文化产生了影响。本文归纳总结了有关英国茶园的重要类型或案例,如茶花园、果园茶室、本土茶种植园等,从中折射出英国茶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唐代繁荣昌盛的社会形态、迅猛发展的茶业、日益繁荣的茶文化、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活跃的外交活动及僧人频繁的互访留学等各种有利因素,为唐代茶及茶文化向外广泛而有效传播提供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交通运输和外交往来等诸多有利条件和广阔的平台。唐代茶及茶文化向外传播不仅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及海外诸国的饮茶文化习俗的形成及茶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促进了唐朝和这些地区间文化、科技、贸易、经济等方面的广泛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6.
安康市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安康市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金、管理、技术、科研等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特殊的生态条件、土壤富硒特点、气候特点、悠久的种茶历史等),提出了安康茶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具体措施,以期实现安康市茶产业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7.
黔东南自然环境优越,是茶树起源中心之一,历史上出现多个知名的茶叶品种,目前,当地的古茶种质资源已被严重破坏,保护较差。但古茶树散落的种子、根茎、枝条等生成的后代茶树在其原产地还有少量分布,及时保护利用,可为产业建设提供较好物质基础。对黔东南州主要古茶种质资源凯里香炉山云雾茶、黄平回龙茶、镇远天印茶、岑巩思州绿茶和从江滚郎茶的保护利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开展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通过对茶树栽培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实践,提出了要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制定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等措施,以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对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福建乌龙茶产业及相关产业链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该产业存在问题,查阅相关资料,提出福建乌龙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注重茶园的生态建设和休闲旅游开发,提高茶叶的品质及安全,将茶产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实现茶产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跨越升级,更要借鉴国际茶产业应用精深加工开发茶叶副产品的先进经验,重视精深加工技术的研发,提取茶中含有的各种既有“有效成分”又有“活性成分”化学物质,发挥茶的医疗效能,弘扬中医和茶文化结合的荼疗生态文化,为“十二五”实现福建乌龙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