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地处祁连山脉以北马鬃山以南~([1]),气候干燥少雨,特别是大风天气较多,大风是当地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该文通过多年的历史资料分析,对酒泉大风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归纳总结,得出了酒泉大风天气的环流分型:酒泉大风天气冷锋后偏西大风、强锋区下偏西大风、冷高南部偏东大风和热低前部偏东大风。通过大风环流的特征,以期对酒泉大风天气的预报有所帮助,提高大风的预报准确率,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1971-2010年嘉善县气象局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嘉善县8级以上大风的分布规律及大风风向的规律.结果表明,嘉善县大风的季风特征明显,冬半年大风多为冷空气大风,春季及初夏大风多为低压、倒槽引起的雷雨大风,夏季连续性大风主要是受热带气旋影响而产生.全年各月嘉善均有出现大风的可能,大风天数以8月最多,10月最少.由于嘉善冬季盛行北风,春夏季盛行东风,冬季大风以西北偏北风占大多数,夏季雷雨大风,相对来讲WNW、ESE大风最多;台风大风大多以ESE、SE、E为主.  相似文献   

3.
利用1961~1999年伊犁地区8个气象站大风观测资料,分析了伊犁河谷和山南的大风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伊犁地区大风的年平均日数6~22 d,河谷西段的霍尔果斯大风日数最多,随着地势的抬高,河谷东段大风日数逐渐增多,山南昭苏年平均大风日数最少;河谷大风日数集中在4~6月,山南多在5~7月出现;39年内伊犁地区大风日数呈明显的减少趋势,河谷大风日数在1989年发生突变,山南1982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大风日数明显减少;伊犁地区大风的高发期,河谷为下午17:00至午夜1:00,山南为下午16:00至傍晚21:00;河谷60%的大风持续时间小于30 min,山南85%的大风持续时间小于30 min。  相似文献   

4.
王胜利 《北京农业》2013,(30):161-162
为了提高内蒙古包头机场大风的预报准确率,统计了包头机场2003年1月-2012年12月出现的大风日,分析了大风的季节分布与年变化;从天气形势上将大风分为冷锋大风、雷暴大风及地面气压场发展型三类,并分别就引起大风的天气形势进行了讨论,给出了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保亭县1966—2011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保亭县大风天气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初步分析产生大风的天气形势,结果表明:近46年大风日数为103 d,年平均大风日数为2 d;大风天气主要集中在7—10月,占全年的66%,秋季出现大风日数最多,占全年的48%。近46年保亭县年大风日数整体没有变化。热带气旋系统是保亭地区产生大风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对流性天气系统产生大风天气的概率最小。  相似文献   

6.
嘉兴地区大风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1981-2013年嘉兴地区6个地面观测站大风资料,分析嘉兴地区8级以上大风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嘉兴地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大风的季风特征明显,冬半年大风多为冷空气大风,春季及初夏的大风多为低压、倒槽引起。夏季的大风主要是受热带气旋及副高边沿影响产生的。受地理位置影响,平湖的大风日数远远多于其他几个县。嘉兴地区平均大风日数总体呈线性递减趋势,平湖市的递减趋势尤为显著。运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分析嘉兴地区大风日数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大风日数具有明显的周期变化规律特征,存在12年的短周期和32年的长周期,目前处于大风日数偏少期。  相似文献   

7.
利用1965—2015年旅顺口区本站气象观测站大风资料,得出旅顺口区8级以上大风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旅顺口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大风的季风特征明显,冬季大风多为冷空气大风,春季初夏的大风主要由低压和倒槽引起,夏季的大风主要受热带气旋和副热带高压北上引起。受三面环海影响,旅顺口区大风日数远远高于内陆地区。从近50年大风日数分布规律来看,旅顺口地区大风日数总体呈线性递减趋势。春季和夏季以东南、南东南风向为主,秋季和冬季以北风、北东北风向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渤海海峡大风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统计了烟台、大连沿海共6站1975~2005年共31年的逐日风资料,进行了大风的分区对比分析。[结果]分析表明,海岛站不仅大风日数多,且风力大,能较好地代表渤海海峡大风的情况;渤海海峡大风的主导风向为NW-NNE,大连沿海以北大风为主,烟台沿海春秋季南大风次数明显增多;偏北风和偏南风时风力较大,而偏东风和偏西风时风力较小。南隍城大风增幅大,增速快,大风日数明显偏多,风力偏大。渤海海峡大风增大时间存在明显的时间差。[结论]该研究可为渤海海峡大风预报服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依据和布克赛尔县气象大风记录资料,分析了大风时空分布特征。同时依据大风主要影响系统和天气形势特征,用天气学方法对大风天气进行了分型,简述了当地大风的预报经验。  相似文献   

10.
依据和布克赛尔县气象大风记录资料,分析了大风时空分布特征。同时依据大风主要影响系统和天气形势特征,用天气学方法对大风天气进行了分型,简述了当地大风的预报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主要利用锡林浩特市气象站点1954—2020年大风日数、风速等统计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针对大风的变化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锡林浩特市出现大风日数较多,1954—2020年共出现大风1 645 d,年平均出现大风日数共25 d,并以1.777次/10年的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以春季出现大风的次数最多,平均占比高达51.6%,而冬季出现的大风次数最少,平均占比仅为8.4%。锡林浩特市在春季较为容易出现大风天气,而夏季和秋季大风日数基本一致,冬季最少。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79—2009年的CFSR再分析风场资料,分风向、分月份对黄海6级以上大风变化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黄海大风日数呈趋势性减少特征,黄海北部海区和东南部海区大风日数最多。NNW风向大风日数最多(6.8 d),而南风大风日数最少(0.8 d)。大风日数最多的月份是12月(7.8 d),而最少的月份是6月(2.0 d)。各风向大风日数异常振荡的周期一般为2.5~3.0年。黄海大风冬季3个月基本以偏西北风为主,春季偏南大风的比例逐月增加。夏季3个月主要以偏南大风为主,秋季3个月以西南大风日数最多。全年中8级以上极端大风日数最多的月份是8月,与夏季极端大风相联系的天气过程主要为热带气旋。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79—2009年的CFSR再分析风场资料,分风向、分月份对黄海6级以上大风变化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黄海大风日数呈趋势性减少特征,黄海北部海区和东南部海区大风日数最多。NNW风向大风日数最多(6.8 d),而南风大风日数最少(0.8 d)。大风日数最多的月份是12月(7.8 d),而最少的月份是6月(2.0 d)。各风向大风日数异常振荡的周期一般为2.5~3.0年。黄海大风冬季3个月基本以偏西北风为主,春季偏南大风的比例逐月增加。夏季3个月主要以偏南大风为主,秋季3个月以西南大风日数最多。全年中8级以上极端大风日数最多的月份是8月,与夏季极端大风相联系的天气过程主要为热带气旋。  相似文献   

14.
王安娜  高洪蛟  张巍  付雯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353-11355
针对绥化市春季大风的环流形势特点,把大风天气分为冷锋后偏北大风、南高北低型大风、平直西风型大风和低压并入型大风4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天气学指标,且对指标进行了细化,最终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分级预报;并对此方法进行了拟合检验,实践证明此方法在具体的大风预报中有很好的预报能力,且操作简单,非常适合基层台站使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1~2014年岳阳水上大风个例,分析了岳阳水上大风的区域分布、季节分布和分类分布规律,从地面实况天气图和高空实况天气图对岳阳偏北大风、偏南大风、雷雨大风进行分型,为岳阳水上大风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新疆博州大风的气候特征,掌握其变化规律。[方法]利用1961—2000年博州4个气象站大风天气的观测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大风的气候特征。[结果]博州年大风日数8-160d,4~8月大风日数较多,20世纪60-90年代年平均大风日数逐渐减少。博州大风日数年际变化具有9年的振荡周期。温泉、精河、阿拉山口大风天气的高发时段分别为15:00~19:00、15:00~22:00、14:00-23:00,3站大风持续时间以2h为主。1961~2000年40年内博乐、精河和阿拉山口年大风日数呈减少趋势,博乐和精河年大风日数分别在1986、1976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年平均大风日数明显减少。[结论]对于防灾减灾,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新疆博,kl·I大风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博州大风的气候特征,掌握其变化规律。[方法]利用1961—2000年博州4个气象站大风天气的观测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大风的气候特征。[结果]博州年大风日数8-160d,4~8月大风日数较多,20世纪60-90年代年平均大风日数逐渐减少。博州大风日数年际变化具有9年的振荡周期。温泉、精河、阿拉山口大风天气的高发时段分别为15:00~19:00、15:00~22:00、14:00-23:00,3站大风持续时间以2h为主。1961~2000年40年内博乐、精河和阿拉山口年大风日数呈减少趋势,博乐和精河年大风日数分别在1986、1976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年平均大风日数明显减少。[结论]对于防灾减灾,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85~2011年温泉县大风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小波变换和M-K分析,研究了温泉县大风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7年来年大风日数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年平均大风日数为24 d;大风日数以7月最多,2月最少,以夏季最多,秋季和冬季较少;年大风日数存在6年左右的主周期变化和3年的次周期变化。年大风日数在1988年发生了由多向少的突变。  相似文献   

19.
刘威  王瑜 《现代农业科技》2009,(22):281-282,285
根据南四湖区大风天气的形势特点对其大风天气进行划分,并对可能出现湖区大风天气的形势作了初步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湖区大风天气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盐池县气象站的大风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就大风变化特征从而明确大风在 全年的天数情况,结合区域位置为农林牧等产业发展提供大风气象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