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区林业生态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林业是我国生态建设的主体,山区林业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山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与治理建设山区,是国土整治中的头等大事,也关系着全社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从我国山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山区林业和生态建设的关系,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山区林业发展,搞好生态立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山区林业生产实践出发,阐述了山区林业在生态立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投入不足、农民科技素质不高、农民增收困难、森林生态功能脆弱和林业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方面分析制约贵州山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提出促进生态立省建设的对策:大力发展生态高效林业;不断更新观念;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施科技兴林战略;深化林业改革;加大对山区林业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3.
分析和归纳了乡村社会林业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与基本要求,进而提出了山区发展乡村社会林业的基本原则。认为山区发展乡村社会林业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的作用、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发动农民广泛参与、推动产业化经营、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并通过加强林业科技推广保障山区乡村社会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山区发展乡村社会林业的基本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念东  谢志忠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6):179-181,186
分析和归纳了乡村社会林业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与基本要求,进而提出了山区发展乡村社会林业的基本原则。认为山区发展乡村社会林业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的作用、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发动农民广泛参与、推动产业化经营、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并通过加强林业科技推广保障山区乡村社会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严重滞后,新时期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非公有制林业强有力的支持.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不仅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农村山区发展和扶贫、解决林业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而且是有效推进速生丰产林工程、建设发达林业的动力所在.然而,当前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还存在着思想认识、法律保障、林地市场化和政策支持等若干制约因素,因此,只有提高对非公有制林业的思想认识、健全林业法制建设、完善林地流转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才能真正实现非公有制林业的大发展,为我国林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林业的良好发展是森林资源的物质基础,也是林业工作者的核心任务。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林业资源分布不均匀,同时林业位于偏远山区,满足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木材的需求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加强国内林业资源的管理,强化森林资源的管理和督察,同时做好保护和培育新的森林资源,开源节流,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项目的具体实施,结合本地山区和半山区所谓的沟系,发展林下经济作物,期望改变林农长期以木材为主的经济生存方式;通过项目的带动,实现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最大化,加快产业化调整,真正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的途径,即大力发展林业科技,以科技兴林促可持续发展;纳入区域可持续发展框架,实现区域化林业发展;完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法律,充分保障;以森林可持续发展经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林业主要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山林地区,林区多在山区,如果基于经济的诱惑,无视生态效益,继续以前的破坏性掠夺式采伐,最终无疑将葬送林业的发展。因此,很有必要对林业可持续发展采取相应对策,本文结合富蕴林场的实际对如何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结合我国山区林业开发的现状,找出目前山区林业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和限制条件,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山区林业开发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完善山区林业的投入机制,如将山区林业建设基本投资纳入每年的经济规划当中、增加信息投入、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增加山区林业开发的劳动力投入等,加强区林业开发的科学性。另外,将山区林业开发与市场进行有效衔接,如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开发林业开发项目,根据市场价格制定开发产品的价格弹性等。只有通过这些途径,才能够实现我国山区林业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11.
河北山区生态林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山区生态林业是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土整治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山区农民增收、促进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结合河北省山区生态林业发展现状,从建设资金、管理规划、技术支持等方面分析了生态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指出生态林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参与式林业规划方法实施退耕还林研究,对于发展经济林果,让农民从造林中直接受益,改善生态环境,改变农村贫困面貌,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构筑山区生态屏障,改善生态环境,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林业产业化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洪军 《北京农业》2013,(27):210-211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林业产业化与林业可持续发展:一是林业产业化的作用,从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生态环境这2个方面阐述林业产业化的作用;二是林业产业化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说明林业企业必须以林业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为发展方向,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步提高;三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14.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只靠国家的投入是不够的,必须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由部门办林业向社会办林业转变,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林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两者的发展是相互影响到。为降低经济发展对林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应依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推动林业向可持续方向发展,以便确保林业能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确保林业发展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本文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构想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据此探讨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措施,以期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实现予以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是新型的发展观,包含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种苗是林业建设的物质基础,在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依靠的是种苗。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最基础和最根本的工作时抓好林木种苗,保障品种质量和数量,以最少的钱,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绿化林业的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因此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化林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绿化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就实现绿化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林业经济具有投资周期长,效益持续型的特点。要实现绿色经济,实现林业京津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本文通过研究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关系,提出林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发展乡镇林业产业和保护林区的生态环境,是促进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经济新常态下的战略决策,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山区乡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广大林农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目前我国林业可持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目的在于推动我国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