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乡村景观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的研究是景观科学和景观规划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我国乡村景观大多数是城乡交错带、农业观光景观以及生态脆弱的乡村景观等。本文通过对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的概念探讨,研究了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发展乡村景观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探讨数字时代乡村景观在园林景观设计应用中的理论研究,探讨乡村景观的概念、构成、特点,乡村景观的研究内容,乡村景观在园林景观设计应用,分析目前我国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乡村景观与乡村旅游的定义及其关系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我国乡村景观旅游开发现状及开发的价值、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下,我国的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现场调研考察和文献研究,归纳总结乡村聚落景观的构成要素,即建筑景观、公共节点、户外小品、道路铺装、植物景观和滨水景观,以及主要特征,主要是地域性、乡村性、乡土性、生态性、文化性、传承性和协调性;并从提高乡村旅游吸引力的角度,提出了打造田园景观风貌,建设特色乡旅项目,打造特色农业景观,创意嫁接时尚景观等营造具有吸引力的乡村聚落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5.
乡村景观是我国重要的景观类型之一,是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实地调研及文献研究,系统阐述了乡村景观的起源与发展,总结了乡村景观的构成与分类,分析了乡村景观的应用特质,基于3个角度研究了乡村景观评价,分别筛选出了配套的方式方法,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和针对性。通过乡村景观3个方面的进展研究,为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为乡村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提供基础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6.
乡村景观评价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前提和基础。文章借助CNKI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近20 a国内发表的乡村景观评价文献进行定量研究分析,总结了国内乡村景观评价的研究内容、发展动态及不足。研究发现,乡村景观评价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呈现多学科参与的特点;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乡村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生态评价、美学评价和综合评价4方面;对乡村景观生态评价研究较为深入,但综合评价研究水平相对薄弱。  相似文献   

7.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景观地域特色的营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乡村景观地域特色的营造理念分析,总结出了乡村地域特色景观的营造原则和方法。研究认为,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营造归根到底是将地域元素融入乡村景观的过程,对乡村地域元素的挖掘和如何发挥这些地域元素在乡村景观营造中的作用是乡村景观营造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乡村景观的打造能体现乡村文化,展现乡村生态,是乡村旅游的基础.英国和德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是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先驱国家,其乡村景观也成为吸引世界各国游客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从两国乡村景观的景观发展史与乡村景观的特征进行梳理与解读,总结出英国乡村景观是以文化为积淀力的综合田园景观,德国乡村景观是重视生态为主的复合型乡村景观,认为我国乡村景观应该构建乡村文化体系和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从"如画性"乡村文化景观和打造"纯净性"生态景观入手,并提出构建乡村艺术智库、打造乡村学术力量、依托农业开展生态旅游等具体策略,为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型乡村景观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重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研究乡村景观的重要意义。并在阐述我国乡村景观的发展演变和总体概况的基础上,指出乡村发展中所面临的生态与文化危机。同时,结合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政策,探讨了我国现代新型乡村景观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基于乡村发展的乡村景观多元价值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景观多元价值体系是以乡村发展为主体的,以乡村景观作为价值客体的研究体系。它是乡村景观相关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是乡村景观评价的标准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本文以乡村发展作为出发点和目标,从乡村发展的内在和外在需要,基于乡村发展的乡村景观价值、以及乡村景观价值取向的变迁和局限三个大的方面进行研究,最终构建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乡村景观多元价值体系所涵盖的四个价值领域。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和社会经济发展,过去的城乡二元结构被新型城乡关系替代,乡村景观在区域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城乡梯度视角,首先探讨城市郊区乡村景观的存在形式与构成,乡村景观包括乡村自然景观以及聚落景观、农田景观和文化景观等乡村人文景观。之后在目前研究较为热点的生态系统服务基础上,提出乡村景观服务的内涵与功能,在城乡梯度下,乡村景观为城市提供了食物、能源、物资等生产服务,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等生态服务和文化传承、休闲游憩、美学鉴赏等生活服务多种价值。最后一部分在对现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乡村景观服务功能要受到自然环境本底、土地利用方式、社会需求特征、城乡关系和社会发展战略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乡村景观特征有着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不仅是时代的产物,更是历史的见证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的原始风貌。其中的风貌可以具体化为乡村景观的特征。城镇化的快速扩张与发展导致传统乡村景观衰败与消退,景观特征出现弱化、多样性降低、文化符号消失等问题。本文通过解读与整理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景观特征保护与更新策略、可行方法,结合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发展的现状,提出适用于我国乡村景观特征保护与更新的方法途径。以期对我国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乡村规划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乡村聚落景观生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雷凌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24-6527
目前,乡村聚落景观生态学研究在中国尚处于初创阶段,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进一步研究乡村聚落景观生态学。先对国外乡村聚落景观生态的研究动态做了简要回顾,然后从乡村聚落景观的营建选址、规划布局、植物景观、水口园林景观、建筑及其装饰文化景观、生态评价及预警6个方面对乡村聚落景观生态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对乡村聚落景观生态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魏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864-2865,2983
在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之上,介绍了乡村景观发展吸引力的内涵,阐述了当前乡村景观发展存在的问题,认为我国乡村旅游缺乏有效的战略规划,景观产品特色不明确,乡村景观资源营销力度不足。总结了乡村景观吸引力的影响因素,结合我国当前发展的实际,提出提高乡村景观吸引力的建议与措施,强调应营造舒适的乡村景观意象,切实加强对乡土文化景观的保护力度,强化乡村景观资源旅游市场的开发。以期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国乡村旅游景观开发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乡村旅游的兴起与发展带动了乡村景观的变化,在分析乡村景观对乡村旅游的作用的基础上,对我国开展乡村旅游景观开发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冯歆  孟祥庄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598-6600
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民生活水准的提高和城市化的急剧扩张,乡村地区逐渐失去特色,乡村景观更呈现模糊化现象。有鉴于此,对牡丹江市乡村景观文化类型及其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为在乡村景观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挖掘牡丹江市乡村景观文化,并有效地加以表达而做出铺垫。以期既能够保护原有的乡村景观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又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代的发展,为我国乡村景观规划事业的长久进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分析我国乡村旅游景观存在的问题入手,研究乡村旅游景区中的乡村景观营造理论并得出三个营造方法。并以山东博山长寿山为具体案例展开研究。在深入分析其现状、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提炼出自然、人工和非物质形态三类乡村旅游景观元素,以这三种乡村景观的营造为切入点,创造养生、休闲、旅游、观光、餐饮、体验、祈福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富有地域特色的景区,以期为乡村景观规划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美丽乡村建设和数字乡村战略双重背景下,乡村景观资源的数字化集成、管理、表达与应用是实现我国乡村生态和人居环境数字化管理提升的基础工作,本研究针对乡村景观资源数据多源异构、难以集成的问题,以乡村景观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构建为主题,应用3S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明确乡村景观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的需求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景观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总体功能架构,并围绕多尺度乡村景观资源数据的融合与存储、乡村景观资源分类与评价、乡村景观资源数据可视化3个平台的核心模块的构建过程进行了叙述。通过构建分布式“空间-属性一体化”乡村景观资源大数据应用平台,实现国土-区域-地方-村域多尺度多源乡村景观资源数据的集成、分类、评价与展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基于乡村景观旅游发展而进行的我国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研究,重点突出了以乡村景观环境设计为导向、以乡村旅游开发为中心、以融合国家新农村建设为目标的乡村经济、社会、环境的三元体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刘琛 《乡村科技》2019,(3):26-2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素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目光开始从一般的观光旅游转向层次更高的度假旅游。其中,旅游市场发展到一定时间就产生了一个重要分支——乡村旅游。而我国最常见的景观之一就是乡村景观,大部分中国人民追根溯源都是来自乡村,对乡村景观有着来自血脉的亲切感和归属感,乡村旅游与其他的旅游方式相比更能吸引我国大众。基于此,本文主要就美丽乡村视野下乡村旅游景观的设计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