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土壤速效钾含量和藜麦养分吸收及产量对不同钾肥施用量的响应规律。[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钾肥施用量(0、40、60、80、100 kg/hm2)对土壤速效钾含量、藜麦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不同施钾水平下,土壤速效钾含量随藜麦生育期推进呈降低趋势;且施钾量为100 kg/hm2水平下,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随施钾量的增加,钾肥贡献率、钾肥农学利用率(KAE)及钾肥吸收利用率(KRE)呈先增后减趋势,钾素偏生产力呈减小趋势;藜麦植株中氮、磷、钾素的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且均在T3条件下达到最高;产量构成因素以T3处理最高,其产量较T0、T1、T2、T4分别提高102.58%、61.03%、43.14%、20.67%。[结论]施钾80 kg/hm2可获得较高的藜麦产量及钾肥利用效率,是研究区合理的钾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氮磷肥施用量对甜菜生长及产量质量的影响,以甜菜品种Beta796为试验材料,设置了低氮高磷(N∶P2O5=150 kg/hm2∶225 kg/hm2,T1)、高氮低磷(N∶P2O5=270 kg/hm2∶120 kg/hm2,T2)、高氮高磷(N∶P2O5=270 kg/hm2∶225 kg/hm2,T3)、不施氮正常施磷(N∶P2O5=0 kg/hm2∶180 kg/hm2,N0)、不施磷正常施氮(N∶P2O5=210 kg/hm2∶0 kg/hm2,P0)5个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氮磷肥配比对甜菜气体交换、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麦、玉米秸秆还田对植烟土壤养分、常发性病害发生流行、烟草农艺性状、烟叶经济和化学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置不还田+常规烟草复合肥(CK)、常规烟草复合肥+6 000 kg/hm2大麦秸秆还田(T1)、常规烟草复合肥+6 000 kg/hm2玉米秸秆还田(T2),测定烟株移栽后土壤化学性质、农艺性状、烟叶产量产值和化学性状并调查病害发生情况。[结果]T2处理后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较CK分别增加了10.31%、44.19%、26.09%和130.35%,T1、T2处理促进了烟草农艺性状;田间气候斑点病、普通花叶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表现为CK>T1>T2,黑胫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表现为CK>T2>T1;T1、T2处理提高了烟草产量、产值和...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青海山旱地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青海主栽品种“青薯9号”和“下寨65”干物质分配及产量的影响,明确该地区有机肥最佳施用量,为提高马铃薯栽培水平及农户种植效益提供理论依据。于2021年开展有机肥不同施用量试验,施肥水平为9 000 kg/hm2(T1)、7 500 kg/hm2(T2)、6 000 kg/hm2(T3)、4 500 kg/hm2(T4)、3 000 kg/hm2(T5),测试其不同处理不同生育期马铃薯总干物质积累、各个器官干物质分配量及产量。结果表明,2个主栽品种在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现蕾期至膨大期干物质增长速率最大;有机肥使用量为4 500 kg/hm2,2个品种在膨大期积累量均达到最大值。为了获得高产与高效,推荐有机肥施用量4 500 kg/hm2,主导品种较其他处理增产较显著,较...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富源烟区适宜的烤烟施氮量,研究施氮量对KRK26和云烟99烟叶原料产质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法,每个品种设置5个不同施氮处理,分析施氮水平对烤烟农艺性状、田间发病情况和原烟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KRK26品种施氮量为75 kg/hm2时,烤烟株高、有效叶数、节距等农艺性状指标显著高于30和45 kg/hm2,但与另外2个处理无显著差异,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最高,叶片结构较疏松,中部叶单叶重达10.04 g;当云烟99施氮量为67.5 kg/hm2时,烤烟株高、有效叶数最高,节距、茎围等农艺性状指标相对较高,产量较高,产值和上等烟比例最高,中部叶单叶重达12.76 g。综合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可知,75 kg/hm2为KRK26的适宜施氮量,67.5 kg/hm2为云烟99的适宜施氮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德州地区绿肥应用模式对拆村还田的影响。[方法]以供试苜蓿品种为紫花苜蓿、春玉米品种为九圣禾2468开展试验,设置了玉米单作(T1)、苜蓿单作(T2)和玉米间作苜蓿(T3)3种种植模式。[结果]T1玉米产量为6.57 t/hm2;T2苜蓿收获2茬,鲜重为1.05 t/hm2;T3玉米产量为6.52 t/hm2,苜蓿收获2茬,鲜重为1.01 t/hm2,T3比T1玉米减产0.76%,减产不显著;T1玉米在生育期全氮、全磷、全钾表现整体优于T3;同时期各处理间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全盐、有机质和pH整体表现差异不显著;T3和T1相比,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结论]该绿肥应用模式适用于拆村还田土地。  相似文献   

7.
以甘薯品系冀科紫18(JK274)、冀科紫19(JK142)、冀科薯20(JK7)和冀东地区主栽甘薯品种济薯25、腾飞、徐紫薯8号、普薯32为试验材料,研究氮、磷、钾肥施用方式[一次性底施(1)、1/2底施+1/2追施(1/2+1/2)、1/3底施+2/3追施(1/3+2/3)]和施用量(N:0、75.27、150.55、225.82 kg/hm2;P2O5:0、39.27、78.55、117.82 kg/hm2;K2O:0、85.09、170.18、255.27、340.36 kg/hm2)对7个甘薯品种(系)单株分枝数、单株最长蔓长、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单株结薯数和产量的影响,筛选出甘薯较适宜的氮、磷、钾肥施用方式和施用量,为甘薯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合适的氮、磷、钾肥施用方式和适宜的施用量能促进甘薯生长,提高产量,但不同甘薯品种(系)合适的氮、磷、钾肥施用方式和适宜的施用量有所不同。综合考虑,施氮方式表现为N1>N...  相似文献   

8.
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氮磷钾肥料不同用量处理对雪茄烟品种楚雪26号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显著提高雪茄烟叶的产量,增产效果顺序为氮肥>钾肥>磷肥;氮磷钾肥料合理施用可以优化烟叶等级结构,增加茄衣和茄套的产量,提高产值;通过一元二次回归拟合发现,烟叶最大产量时的施氮量为138.75 kg/hm2、施磷量为71.85 kg/hm2、施钾量为361.65 kg/hm2。综合考虑产量、产值、养分吸收等指标,氮肥推荐施用量为130~140 kg/hm2、磷肥推荐施用量为60~70 kg/hm2、钾肥推荐施用量为340~360 kg/hm2。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宣威烟区镁肥、硼肥不同施用量对烤烟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以云烟100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对比方法,研究镁肥、硼肥不同施用量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物理特性、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施肥处理农艺性状均较好,当镁肥施用量为225 kg/hm2、硼肥施用量为45kg/hm2(T3处理)时,烤后烟叶经济效益最优,产值为69 363.90元/hm2,综合品质得分0.71,分别较对照提升11.28%和4.41%。综上所述,在宣威烟区,建议分别按225和45 kg/hm2的用量增施硫酸镁和硼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明枝条原位还田处理方式对葡萄霜霉病发病率及其产质量的影响,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进行枝条还田为CK,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枝条原位还田不同处理[T1(0)、T2(尿素225 kg/hm2)、T3(尿素225 kg/hm2、负载营养微生物菌剂60 kg/hm2)、T4(尿素225 kg/hm2、负载营养微生物菌剂60 kg/hm2、土壤调理剂300 kg/hm2)]对葡萄霜霉病、生长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枝条原位还田葡萄霜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值较CK分别低19.24百分点和9.75,以T4效果最佳;葡萄叶面积、SPAD值和比叶重均值较CK分别高6.15 cm2、3.69和4.21 mg/cm2,以T4效果最佳;单果重、单穗重和产量分别较CK高4.38%~...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氮水协同供应对驻玉216品种干物质和氮素累积与分配、氮素运移及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施氮和灌水2个因素,3个灌溉水平W0(0 m3/hm2)、W1(750 m3/hm2)、W2(1 500 m3/hm2);3个施氮水平N0(0 kg/hm2)、N1(150 kg/hm2)、N2(300 kg/hm2)。【结果】 W2灌水量(1 500 m3/hm2)和N1施氮量(150 kg/hm2)氮水协同供应下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氮素吸收效率最高,W1灌水量(750 m3/hm2)和N1施氮量(150 kg/hm2)氮水协同供应有利于干物质和氮素累积向籽粒内运移,提高营养器官氮素运移量,增加籽粒内的分配比重,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氮素运移效率、氮素运移贡献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结论】 综合籽粒产量与节肥节水因素,灌水量750 m3/hm2、施氮量150 kg/hm2是驻玉216品种灌水施肥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氮肥减施对滴灌棉田NH3挥发及养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田间试验,设置5个处理:(1)对照(不施氮肥,CK),(2)常规化肥(习惯施氮300 kg/hm2,T300),(3)常规化肥减氮20%(240 kg/hm2,T240),(4)酸性液体肥减氮20%(240 kg/hm2,L240),(5)酸性液体肥减氮35%(200 kg/hm2,L200)。【结果】 减氮处理(T240、L240、L200)土壤NH3挥发损失较T300处理分别降低31.1%、73.4%、78.8%。在同一减氮水平下,L240处理NH3挥发累积量较T240处理降低61.4%。T240和L240处理氮素吸收量显著优于T300处理,较T300处理分别增加了9.1%和12.6%。L240处理棉花磷素吸收量最高,较其它处理提高了11.7%~17.7%。T240和L240处理棉花产量显著高于T300处理,分别增加9.6%和12.6%。与T300处理相比,各减氮处理均可提高棉花氮肥利用率,其中氮肥表观利用率增加20.1%~24.9%。【结论】 酸性液体肥减氮20%显著降低滴灌棉田土壤NH3挥发损失,促进棉花氮磷素养分吸收,提高棉花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以小麦品种烟农999为研究对象,在前茬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分别设置施N 0kg/hm2(处理T1)、70kg/hm2(处理T2)、140kg/hm2(处理T3)、210kg/hm2(处理T4)、280kg/hm2(处理T5)共5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处理对小麦光合特性、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以处理T4最大;胞间CO2浓度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处理T4最小。随着施氮量增加,各处理小麦产量均有所增加,处理T4产量最高。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处理T4的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最高。综合考虑认为,试验条件下秸秆还田配施氮肥210kg/hm2可以有效提升小麦光合能力,提升土壤养分,提高小麦产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肥料配施方式、改善风沙地土壤肥力和土地生产能力。[方法]设置CK(空白对照)、T1(有机肥1.0kg/m2)、T2(膨润土5.0 kg/m2)、T3(膨润土5.0 kg/m2+有机肥1.5kg/m2)、T4(膨润土5.0 kg/m2+有机肥1.0 kg/m2) 5个处理,监测披碱草各不同生育期生理特性变化,探讨膨润土、有机肥不同施配方式对披碱草各生育期的生理特性影响,分析不同配施的膨润土、有机肥对风沙地改良效果。[结果]膨润土与有机肥的配施对披碱草生理特性有促进作用,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均有一定影响。其中,T4处理显著提高了披碱草的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在成熟期分别较CK提高了33.51%、27.57%、65.37%、39.58%和43.3...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产量及肥料效应的影响,确定适宜大豆生长的最佳施肥方式,以保证大豆产量。以黑农48号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将氮肥(A)、磷肥(B)、钾肥(C)作为主要试验因素,每个试验因素设3个水平,对照组(T1)和试验组(T2、T3、T4、T5、T6、T7、T8、T9)共9个处理,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产量及肥料效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9种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产量以及肥料效应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T5(氮、磷、钾肥分别为30、75、90 kg/hm2)处理的试验效果最佳。可见,T5(氮、磷、钾肥分别为30、75、90 kg/hm2)施肥处理能够提高大豆产量,施肥效果较好,在种植过程中,应加强对T5施肥方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防止耕地“非粮化”政策下,为合理利用四川地区紫色土(坡地、荒地等)进行白芷种植,本研究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探究紫色土中氮肥、磷肥、钾肥配施对川芷2号白芷品种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色土中氮肥、磷肥、钾肥配施对白芷产量的影响大小为钾肥>磷肥>氮肥,钾肥和磷肥对产量的影响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氮肥对白芷产量没有显著影响;氮肥、磷肥、钾肥配施对欧前胡素含量的影响为钾肥>氮肥>磷肥,对异欧前胡素含量的影响为磷肥>氮肥>钾肥,可见钾肥显著影响欧前胡素含量,磷肥显著影响异欧前胡素含量。通过统计频数法优化出施肥配方,在氮肥施用量为233.73~283.36 kg/hm2、磷肥施用量为1 380.66~1 522.04 kg/hm2、钾肥施用量为215.14~240.03 kg/hm2时川芷2号能实现高产,在氮肥施用量为240.39~276.58 kg/hm2、磷肥施用量为1 097.69~1 197.45 kg/hm2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化肥减量配施腐殖酸肥对北疆超晚播冬小麦产量、氮磷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为新疆超晚播冬小麦化肥减量增效、提升麦田土壤肥力和调整小麦施肥结构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设7个处理,分别为(1)常规施氮处理,NF;(2)优化施氮处理,OPT(80%常规施氮);(3)无氮处理,N0;(4)无磷处理,P0;(5)有机无机配施处理1,NM1(OPT配施腐殖酸肥1.80 kg/hm2);(6)有机无机配施处理2,NM2(OPT配施腐殖酸肥3.60 kg/hm2);(7)有机无机配施处理3,NM3(OPT配施腐殖酸肥5.40 kg/hm2)。【结果】与常规施氮相比,80%常规施氮配施不同剂量腐殖酸肥超晚播冬小麦穗数提高了16.42%~24.16%,穗粒数提高了4.35%~12.42%,产量提高了13.93%~32.48%,地上部植株氮素积累量提高了2.08%~9.83%,磷素积累量提高了16.08%~30.6...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引黄灌区滴灌水肥一体化下何种比例氮磷肥配施能促进银川平原春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和肥料利用率及产量,为引黄灌区春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氮磷肥合理配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试验于2019—2020年在引黄灌区银川平原开展,银玉274玉米品种为材料,当地氮、磷肥常规施用量为417、142.50 kg/hm2。70%氮、磷肥常规施用量为291.90、99.75 kg/hm2。130%氮、磷肥常规施用量为542.10、185.25 kg/hm2。设6个不同比例氮磷肥配施处理,T1 (N 0、P 0),T2 (N 100%、P 70%),T3 (N 100%、P 100%),T4 (N 70%、P 100%)、T5 (N 130%、P100%)、T6 (N 100%、P 130%)。分析滴灌水肥一体化下不同比例氮磷配施对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转运量、籽粒贡献率、养分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6种氮磷肥配施处理下氮肥291.90 kg/hm2、磷肥142.50 kg/hm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减氮调控对滴灌春小麦光合特性、荧光参数和产量的影响,为提高新疆滴灌春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裂区设计,施氮量为主区,品种为副区;新春31号和新春6号为材料,设置全生育期所施用的氮肥用量:0 kg/hm2(N0,不施氮)、225 kg/hm2(N1)、250kg/hm2(N2)、275 kg/hm2(N3)、300 kg/hm2(N4),5个不同施氮量,N4为常规施氮处理。【结果】 在小麦整个生育期中,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减少,2个品种小麦的叶面积指数(LAI)均在抽穗期达到最大值,且趋势都是先增后减;SPAD值发生的变化也为先升高后降低;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先增后降,而胞间CO2浓度(Ci)先降后增,与PnTrGs的趋势相反;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与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在开花期均出现最大值且变化趋势都先增后减;2个品种小麦的产量变化趋势先增后减,穗数和每穗粒数随氮肥使用量的增加呈不断增加趋势,但千粒重却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新春31号在N3处理下产量最高,新春6号在N2处理下产量最高;经通径分析,产量三因素中穗数、穗粒数对产量都有较大的影响,千粒重对产量影响不大。【结论】 新春31号的最佳施氮量为275 kg/hm2,新春6号的最佳施氮量为250 kg/hm2。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春玉米最佳的施氮量,进一步揭示不同施氮水平下春玉米的光合参数和产量的变化情况,本研究分析了不施氮肥(N0,0 kg/hm2)、常规施肥(N1,225 kg/hm2)、氮肥减施10%(N2,200 kg/hm2)、氮肥减施20%(N3,180 kg/hm2)、氮肥减施30%(N4,150 kg/hm2)5个施氮水平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光合参数、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氮225 kg/hm2处理相比,在180 kg/hm2和200 kg/hm2的施氮水平下,玉米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减少氮肥的施用可以提高玉米的光合能力,但当施氮水平在150 kg/hm2时,光合作用水平下降。在200 kg/hm2和180 kg/hm2的施氮水平下春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均高于常规施氮22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