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农垦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是中国特色农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2016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要求农垦“努力形成农业领域的航母”。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时强调,农垦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援国家建设、维护边疆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深化农垦体制改革,全面增强农垦内生动力、发展活力、整体实力,更好发挥农垦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考察调研,从国家战略出发,对黑龙江农垦作出努力构建"三大一航母"的重要指示。2018年9月25日,总书记来东北三省调研,第一站就来到北大荒。总书记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在有着"中国绿色米都"之称的建三江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底以来,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党委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的两次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总局党委关于推进农场企业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解放思想、不等不靠,在深入实际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着"精干、高效、顺畅、节约、规模适度、职能全覆盖"的原则,推行农场、管理区"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一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东北角,昔日北大荒,今日大粮仓。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时,来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走进大田,观看秋收。当听到建三江通过深化农垦体制改革,稳居中国农业企业"龙头"地位时,习近平总书记感慨道:"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北大荒发生了沧桑巨变,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很了不起,非常鼓舞信心、鼓舞斗志。"  相似文献   

5.
张韧 《中国农垦》2007,(10):72-73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现已形成35亿公斤粮食的生产能力,粮食转化率70%以上,粮食商品率92%。2006年实现粮食总产34亿公斤,单产443公斤,农业职工人均生产粮食4.85万公斤,种植业产值60亿元。2006年,分局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了"中国绿色米都"的称号。最近,本刊记者采访了建三江农垦分局局长王金会,请这位"绿色米都"的当家人来谈谈——  相似文献   

6.
2008年12月28日,在全国农业会议上表彰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农业局研究员、局长尹刚被评为全国农垦系统中唯一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9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江平原腹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粮食生产和收获情况。在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一楼大厅,习近平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这一句"中国粮食,中国饭碗",让无数的北大荒人潸然泪下。这是总书记对北大荒最高的褒奖,也是对北大荒人最有力的鞭策。如果逝去的徐一戎先生能听到这句话,他也一定会感到欣慰。  相似文献   

8.
正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调研。建三江地处三江平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习近平总书  相似文献   

9.
正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因水而兴、因稻而富、因米享誉。多年来,管理局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进程中,始终坚持打造生态、循环、科学、高效的农作物种植生产模式,坚持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2017年,建三江管理局粮食总产128.8亿斤,各类农作物收获后产生的秸秆量超600万吨,这么多的秸秆如果丢弃在田间地头,浪费的不仅仅是资源,对农业发展、环境保护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为寻求更好的解决途径,建三江管理局通过招  相似文献   

10.
会讯     
由农业部农垦司下达,北京农业工程大学、黑龙江农垦科学院红兴隆科研所和八五○农场干燥厂共同承担的“粮食干燥工厂工艺设备配套优化研究”课题于1992年1月8日在北京通过科研鉴定。部农垦司、中国农机院、中国农工院、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工程大学、黑龙江农垦科学院有关负责同志及专家参加了鉴定会。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黑龙江农垦勤得利农场成功完成了农机侧深施肥改装、水稻旱作、水稻超早育苗"三大技术革命"。这些技术革新成为推动黑龙江大农业发展的第一动力,被建三江管理局、北大荒股份、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选为典型进行推广。勤得利凭借多项农业技术革新成果和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态度,正在成为建三江管理局和兄弟农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领跑者"。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有个北大荒,北大荒有个建三江,建三江的现代化大农业气势磅礴、令人震撼,让每一位领略过它风采的客人都惊叹不已。而最令人震撼的当属高度先进的农业机械化。近年来,建三江农垦管理局创业农场扎实推  相似文献   

13.
刘磊 《中国农垦》2007,(10):78-78
近日,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等来到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分局就粮食生产、收购、销售、仓储等进行调研。聂振邦一行先后参观了建三江分局七星农场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国家级科技示范园区、三十七队张景会水稻示范园区、智能化水稻育秧基地、第九管理区标准化农机停放场、建三江国家粮食储备库、北大荒米业30万吨稻谷加工厂、前进农场中央储备粮建三江直属库、二道河农场万亩大地号、八五九乌苏里江灌区渠首、红卫农场第八作业站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田、创业农场十七作业站水稻示范田等。  相似文献   

14.
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在同农场干部职工交谈时强调,北大荒建设到这一步不容易。当年这里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共和国把这里作为战略基地、把农业作为战略产业发展起来。总书记在交谈中提到了北大荒的电影《老兵新传》《北大荒人》。总书记日理万机,还清楚地记得这两部反映北大荒开发故事的电影,让北大荒人万分感动。下面,笔者就说说这两部电影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垦》2023,(5):14-17
<正>2023年3月28-29日,第二届中国农垦国有农场联盟成员大会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召开。农业农村部农垦局副局长程景民、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主任李尚兰出席大会并讲话。来自全国农垦94个国有农场,28个垦区主管部门、省级农垦集团公司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共175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6.
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地处三江平原腹地,辖区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00万亩,下辖15个国有农场,人口22万。开发建设以来,累计生产粮食1263亿斤,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140亿斤,现已形成了140亿斤以上的粮食产能和100亿斤水稻加工能力,是著名的“中国绿色米都”。2012年粮食总产量141.4亿斤,占全省的1/8、商品量占全省近1/4,是国家重要的商品量基地。  相似文献   

17.
刘伟 《中国农垦》2023,(3):14-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就是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种子作为农业“芯片”,在建设农业强国的进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农垦改革的践行者,作为六大垦区联合、联盟、联营的结晶,作为长三角大型国有种企,中垦种业有责任、有义务、有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业振兴行动抓出成效、落到实处,确保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食,中国粮食主用中国种子。中垦种业将紧紧依靠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生态低碳种业,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区域农业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诊断分析方法薄弱问题,以黑龙江省建三江管理局15个农场为例,构建区域农业水资源指标评价体系,基于拉格朗日极值原理将最优组合赋权法赋予指标权重,建立改进TOPSIS农业水资源恢复力评价模型,并利用ArcGIS软件绘制其恢复力等级空间图。结果表明,恢复力为Ⅰ、Ⅱ等级农场占农场总数80%,其中洪河农场恢复力最高(0.6551),创业农场最低(0.2666),空间分布呈"西南部低,东北部高"趋势;改进TOPSIS模型得综合值极差为0.3885,变异系数为0.2207,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964,均优于另两种方法单独评价结果,利于评价农场水资源恢复力。可有效解决TOPSIS模型数据波动较大和评价模型等距处理难问题,对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农业水资源合理开发和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家庭农场对于农垦系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早在20世纪80年代全国农垦系统就兴起了创办职工家庭农场的热潮,并形成了大大小小几十万个职工家庭农场;陌生是因为现代家庭农场具有许多新的特征,职工家庭农场与现代家庭农场形似而神不似。作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之一,现代家庭农场应该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20.
正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红卫农场有这样一个80后:他充分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立足农场大农业发展实际,致力于科技创新和服务职工群众,研发出基于手机网络的电机井智能管控设备、物联网智能化育秧大棚、田间智能运输轨道车及转弯系统、平推式育秧大棚药、水、肥一体化调控系统、催芽棚苫布自动收放装置、植保无人机等7项创新成果,并在红卫农场和建三江管理局其他农场推广应用,其中有3项已获国家专利,其他4项正在申报中。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