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探明中药“肠宁”的抑菌疗效,本试验以致病性大肠杆菌K88为试材,通过葡萄糖酚红肉汤稀释法,研究了不同提取方式提取的中药“肠宁”的抑菌效果及亚抑菌浓度下对细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回流浸出法制得的中药“肠宁”最小抑菌浓度为0.0625g/mL,亚抑菌浓度为0.03125g/mL;煎煮法最小抑菌浓度为0.5g/mL,亚抑茵浓度为0.25g/mL;而冷浸法制得的1g/mL中药“肠宁”无抑菌作用。循环回流浸出法提取的中药“肠宁”在亚抑菌浓度下对细菌形态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中药与西药对肉鸽沙门氏菌的抑菌作用以及药物抑菌活性MIC和MBC,采用纸片扩散法和琼脂扩散法进行8种西药与4种中药对沙门氏菌的抑菌作用观察。结果显示,西药的抑菌率都在55%以上,而中药的抑菌率都在55%以下,表明西药总体的抑菌活性相对比中药总体的抑菌活性强。西药中氧氟沙星抑菌作用最好,其次是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头孢拉定、青霉素钠和庆大霉素的抑菌作用相当,利福平的抑菌作用最弱,四环素完全没有抑菌作用。中药里五倍子的抑菌作用在4个中药中最好,其次是黄连,黄柏和石榴皮的抑菌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究中药复方对猪大肠杆菌体外抑菌活性,选择常用5种中药复方展开体外抑制猪大肠杆菌活性试验,对比5种中药复方体外抑制猪大肠杆菌活性效果。综合来看,复方1与复方2具有良好的抑菌性与杀菌性,抑菌浓度均达到15.63 mg/mL,其余3种复方抑菌效果并不显著,但有着相对较高的抑菌浓度与杀菌浓度;同时复方1为中敏,平均抑菌圈范围最大,因此,复方1抑制体外猪大肠杆菌活性效果最佳。5组中药复方对体外抑制猪大肠杆菌活性都有一定作用,但综合对比来看其中以黄连、白术、赤石脂、黄柏、防风复方效果最为突出,抑菌强度高、抑菌范围广,建议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对获得的91株鸡源奇异变形杆菌进行了11种抗生素敏感性测定,从中筛选出5株耐药性较高的耐药奇异变形杆菌。以奇异变形杆菌标准菌株为模型,进行了31种中药水溶性粗提物抑菌活性研究。以庆大霉素和青霉素为参照,采用管碟法对6种中药水溶性粗提物的抑菌活性进行效价估算。最终将6种中药水溶性粗提物作用于筛选出的耐药奇异变形杆菌,验证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31种中药中地榆、虎杖、大黄、黄芩、大青叶和绵马贯众对奇异变形杆菌标准菌株的抑菌效果最佳,对耐药奇异变形杆菌抑菌效果明显优于试验的11种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药用真菌桑黄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也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桑黄类真菌涉及的种类繁多,丰富的桑黄类真菌资源和日益扩大的生产规模,利于桑黄类真菌抑菌物质开发利用。本文介绍了桑黄及其与形似真菌的关系,简述了桑黄类真菌抑菌活性的研究结果,以期为桑黄类真菌抑菌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子宫内膜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是危害养牛业发展的四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子宫内膜炎主要由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病原菌引起,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抗生素疗法、激素疗法、生物学疗法和中药疗法,由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激素等的残留,中药治疗子宫内膜炎成为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方向。作者阐述了单味中药的抑菌效果、中药复方制剂的抑菌抗炎活性及中药复方制剂的临床应用,为科研人员在筛选抗菌消炎中药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毒性试验和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毒性和体外抑菌活性。毒性试验和体外抑菌试验显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经小鼠灌胃给药后,未出现明显急性毒性症状,小鼠1日最大给药剂量150g/kg,相当于奶牛用量的3000倍(含量为0.9%时为1667倍)、肉牛用量的6000倍(含量为0.9%时为3333倍)。表明所用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牛、羊等动物基本无毒害作用。体外抑菌试验中,液体稀释法表明中药配方1以1:16稀释对沙门氏菌有明显抑菌效果,为其最低抑菌浓度;琼脂稀释法表明配方1和2以1:2稀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原液有抑菌作用,配方1作用稍强于配方2。试验表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动物基本无毒,且在体外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纸片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观察复方制剂中药“止泻散”及其组成成分中的五味中药:白头翁、秦皮、黄柏、苦参、马齿苋,对引起仔猪腹泻的常见细菌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的抑菌圈大小及其最小抑菌浓度(MIC)。  相似文献   

9.
冯将  王鲁 《中国兽药杂志》2017,51(12):30-35
目的:为了研究中药复方及其主要药味拆方组合的抗炎、镇痛、抑菌活性。方法: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及冰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渗透试验观察其对炎症的影响;通过醋酸致小鼠扭体试验及热板法试验观察其对疼痛的影响;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 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中药复方组及拆方组合不能减轻二甲苯致炎小鼠的耳肿胀度和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 (P>0.05);中药复方组、拆方组合都能极显著的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1),但对热刺激引发的小鼠痛反应时间无明显的延长 (P>0.05);中药复方在0.63 mg/mL浓度以上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很好的抑菌效果,对沙门氏菌呈中度敏感,其MIC为9.375 mg/mL。然而,拆方组合抑菌效果不明显。结论:中药复方及其拆方组合具有一定的镇痛及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紫花地丁(维药名比来不喜)的生物学活性,考察了总生物碱的抗病毒、药敏活性,观察其抗病毒和抑菌作用。试验结果显示,紫花地丁总生物碱有抗鸡新城疫病毒作用;对大肠埃希氏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采用纸片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观察复方制剂中药“止泻散”及其组成成分中的五味中药:白头翁,秦皮、黄柏、苦参、马齿苋,对引起仔猪腹泻的常见细菌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的抑菌圈大小及其最小抑菌浓度(MIC)。  相似文献   

12.
中药单味药及复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用煎煮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探讨了黄连、五倍子、大黄、诃子等中药单味药及中药复方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体外抑菌作用,测定了抑菌圈大小.采用双倍试管稀释法测得了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试验结果表明,16种中药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五倍子、黄连、诃子、大黄的水提物的抑菌效果最好,MIC值分别为7.81 mg/mL、15,63 mg/mL、31.25 mg/mL、62.50 mg/mL.五倍子作为主药,分别与诃子、黄连、大黄接一定比例组成的复方的MIC分别为3.906 mg/mL、7.813 mg/mL、15.625 mg/mL.通过对筛选的复方与市场上销售的3种成品复方的体外抑菌活性的比较,发现本实验室筛选的复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更强.  相似文献   

13.
在一个大型奶牛场对碘伏和“菌毒灭”的抑菌强度分别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菌毒灭”效果最好、碘伏次之;而两种稀释浓度不同的消毒药,最好的抑菌浓度是1:250的“菌毒灭”和20%的碘伏。  相似文献   

14.
12种中药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中药对标准菌及临床分离菌的抗菌活性,为中药应用于临床,以及消除细菌耐药性的研究提供基础。采用管碟法,进行了12味中药对3种标准菌及30株临床分离菌的抑菌作用观察。结果显示,12味中药中的8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乌梅、五倍子和黄连抑菌活性最强,木耳、穿心莲、白头翁、苦参无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菌体量法及孔扩散法研究了乳过氧化物酶(简写LP)对细菌和霉菌的抑菌活性及LP浓度、pH值和温度对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P对于各供试菌均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其中,LP对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产黄青霉的抑制作用最显著,5μg/mL就能完全抑制他们的生长;在中性偏酸性环境中的抑菌活性比碱性环境的抑菌活性强;一定温度内处理不影响LP的抑菌活性;在中性条件下抑制供试革兰氏阴性菌和霉菌的能力强于Nisin。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抗菌新兽药“菌灭”的抑菌活性,采用试管2倍稀释法对“菌灭”与头孢唑林钠、环丙沙星以畜禽常见的19种病原菌进行了体外抑菌活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菌灭”对畜禽常见的十几种病原菌抑菌效果均优于头孢唑林钠,总体上与环丙沙星相当。  相似文献   

17.
符华林 《四川畜牧兽医》2004,31(6):16-16,18
1四川中药资源概况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中药资源极为丰富。据1985~1989年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我国中药资源种类已达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四川地处中国西南腹地,历来都是我国中药材的重要产区,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中药之库”、“中医之乡”,在中医界更有“无川药不成方”之说。四川中药材资源丰富,以其种类多、产量高、品质好著称世界。据全省中草药资源普查初步查明,我省现有中药资源5000多种,常用中药材400多种,入药中药材品种占全国80%以上,居第一位。更有…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价中药及其复方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取乌梅、五倍子、山茱萸、黄芩等30种中药,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药水提物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并筛选出抗菌作用较强的中药水提物与其他中药水提物组成复方,测定中药复方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五倍子、乌梅、金银花、大青叶、黄芩、薄荷、五味子、青蒿、秦皮对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五倍子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最强(MIC为6.25 mg/mL),而五味子和乌梅对大肠杆菌杀菌活性最强(MBC为50 mg/mL)。选取9种中药水提物作为主药与其他中药水提物分别组成复方后,大部分复方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9.
鹅巴氏杆菌病病原分离鉴定及中西药联用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常规分离鉴定技术,对湛江市某养鹅场的病鹅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采用水提法制备中药药液,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各中药药液和抗菌药对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同时测定中药与西药联用对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分离的病原菌符合巴氏杆菌的生化特性;中药与西药联用抑菌和杀菌能力均大于或等于单药,恩诺沙星与五倍子联用,恩诺沙星用量为单药的1/4、五倍子用量为单药的1/8即可抑制巴氏杆菌;酒石酸泰乐菌素与夏枯草联用,酒石酸泰乐菌素用量为单药的1/16、夏枯草用量为单药的1/4即可抑菌;酒石酸泰乐菌素与五倍子联合,酒石酸泰乐菌素用量为单药的1/4即能杀菌。  相似文献   

20.
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常用6味中草药煎剂及中药复方制剂,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对所分离的3种致病菌进行抑菌试验,并测定了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 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鱼腥草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MIC为62.5 g/L.野菊花、连翘、金银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MIC分别为15.7、31.3和31.3 g/L.金银花、连翘对无乳链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MIC为15.7和31.3 g/L.而复方中金银花+野菊花+连翘相对其它4个组方对3种致病菌都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