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庄雯培  曹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806-10807
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农林高校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上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遵循受教者的心理发展规律为研究的逻辑起点,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接受教育行为的影响机制,从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与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对推进产业兴旺、实现乡村文明现代化、加强乡村治理、打造绿色乡村,实现生活富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教育对象思想保守、基层领导干部不够重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缺失等现实问题阻碍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为此要从教育队伍、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着手,优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促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玫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385-7386,7389
介绍了美国公民教育实为客观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分析了美国公民教育的社会化取向及其对我国农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农林高校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其责任担当意识对于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学生个人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明确立爱农之志、强兴农本领及担强农重任的目标导向,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的教育合力,致力于提升农林高校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使其勇于担负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伟大重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网络传播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分析为主要切入点,从立足"互联网+"时代下,重塑思政教育观、借助网络传播媒体,高效整合思政教育资源、利用网络传播媒体,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手段三方面重点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网络传播媒体的路径,旨在通过本文研究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等重大战略背景之下,多元主体协同创新培养成为农林高校的一项战略选择。从我国高校多元主体协同创新培养背景入手,阐释其内涵与运行机制,分析农林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多元主体协同创新背景下农林高校培养农科人才的可行性路径,旨在更好地促进农林高校协同创新发展以及提升其培养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和引领行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提高"双一流"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7.
“三农”政策对农林高校的新文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析"三农"政策影响农林高校新文科专业建设的组态路径,得到回应农村生活现代化要求、回应农村治理现代化要求、回应农村产业现代化要求三种组态路径类型。建议通过强化管理学类新文科专业的建设优势、填补文科其他学科的新文科专业建设的空白、创新设置文科学科交叉的新文科专业等措施加强农林高校新文科建设。  相似文献   

8.
农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创业教育是发展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时代需求,是高等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近年在"双创"大背景下,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发展较快,但发展中仍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对关键问题、重要概念缺乏深入思考,对创新创业认知存在误区,创新创业师资薄弱,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基于农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以东北农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为例,分析了农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与特色,梳理了农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已悄然而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的新常态。如何积极主动应对"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是当前高校面临网络新环境育人工作的时代要求,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提升的期待。高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强大优势,打造一支思想觉悟高尚、网络技艺高超、业务能力高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相似文献   

10.
探析农村基层治理与新型职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推进的路径,既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也有助于增强新型职业农民抱团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使基层工作者和新型职业农民齐头并进、共创佳绩。本文分析了农村基层治理与新型职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推进的必要性,并围绕党建、经济发展、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基层治理体系、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提出农村基层治理与新型职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推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媒体平台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建设,有利于完善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增强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调查问卷、优秀案例分析、平台运营实践,总结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构建现状,分析平台构建中存在问题,探索具体实施路径,为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完善与平台的构建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产学研合作是农林高校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服务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农林高校产学研合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众多要素和主体,体现为物理、事理和人理三个层次,具备推动农林产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林企业发展、提高农林高校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水平以及促进农林科技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三大功能。农林高校产学研合作必须引导系统多方共赢,促进系统创新涌现,实现系统整体最优,加强系统环境支撑。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8):314-315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一个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话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挑战。陕西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本文首先分析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涵,然后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理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研究综述,再诊断陕西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现状及问题,并对陕西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并尝试探索陕西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实施方式与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4.
微博的崛起开启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一些高校正在积极探索利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为了弄清高校利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笔者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22名受访者进行了访问调查并进行了结果分析,发现高校利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高校需要不断总结利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不断解决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切实将微博打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和新阵地,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时代主旋律,共筑中国梦。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要从“政治性”和“科学性”两个维度来考量。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质量”,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体现在“两个度”上:一是目标的客观达成度,二是教育主体的主观满意度。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拓展“政治—价值”内涵、“学术—文化”内涵、“职业—发展”内涵、“实践—服务”内涵、“健康—幸福”内涵、“技术—传播”、“质量—满意”内涵。其发展路径有:一是系统优化路径,做好顶层设计;二是要素协同路径,实现三个整合;三是特色取胜路径,打造特色品牌;四是质量监控路径,完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就要求高校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注意紧密结合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重视农村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在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对农村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7.
人才振兴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全国农林高校肩负着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三农人才的历史使命。在课程思政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知农爱农教育、厚植学生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意义重大。从时空维度、主体维度、学科维度和教学维度探讨农林高校课程思政知农爱农教育的实施路径,以期建构农林高校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知农爱农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8.
传统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已难以适应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而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则显著增加。面对形势需要,天津农林高校必须尝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文从创新教育理念,明确天津农林高校办学定位、创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创新"应用研究性"课程体系和多途径、多层次打造创新人才平台4个方面探析了天津农林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自媒体高度发达,多元文化思潮快速传播,给意识形态教育、价值观引领、道德培育工作带来挑战。同时,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个性化更加突出,对以理论灌输为主导的政治和道德知识教育产生抵触心理。面对传统教育模式与被教育对象接受程度之间的矛盾,高校德育模式亟待深度改革。论文总结分析中国古代书院制度和欧美高校的书院建设经验,结合农林高校书院建设经验,提出了农林高校书院制度下德育载体建设的思路与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的深度发展,颠覆了传统教育者掌控话语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引领了话语狂欢时代的到来。微媒体背景下信息生成的平等性交互性,信息传播的开放性裂变性,信息获取方式和互动的日常化多元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增大,教育者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转劣势为优势,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主体、客体和载体的角度出发,探索微媒体情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