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全球多个国家和经济体制订了多种兽药监管制度,如欧盟的欧盟药品管理局负责每年对集中审批药品进行抽样和检验[1],澳大利亚对兽药注册进行了详细规定[2],我国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通过每年制订并实施详实的兽药监督抽检计划,有效地促进了兽药质量的提升,保障了养殖业生产安全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3]。对兽药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是美国兽药监管的一项重要制度,监督检查按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U. 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美国FDA)合规计划指导手册中的兽药生产监督检查程序(CP 7371.001)进行,  相似文献   

2.
正和其他管理体系一样,内部审核是HSE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体系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企业要适时开展内部审核,检验HSE管理体系是否符合HSE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它为有效的管理评审和纠正、预防措施提供信息,其目的是证实组织的管理体系运行是否有效,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HSE管理者代表应亲自进行企业内审,内审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企业还可聘请外部专家参与或主持审核。内审员在文件预审时,  相似文献   

3.
正内部审核也称第一方审核,兽医实验室通过内部审核来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是否可持续性、有效性的运行。1兽医实验室内部审核的目的定期对兽医实验室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可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同时可台改进、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生物安全管理体系。2兽医实验室内部审核的意义兽医实验室内部审核是管理兽  相似文献   

4.
<正>实验室质量体系内部审核(以下简称内审)是确认和验证一个实验室能否持续改进运行管理体系的有效手段,是实验室每年都要开展的重要质量检测活动。通过实验室内审,不仅可以确认和验证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而且可以组织、调动人员定期对发现的不符合项和潜在的问题采取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使实验室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对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牛传染性结膜炎是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由多种病原引起[1]。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牛摩拉克氏杆菌是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原体[2]。该病可通过虫媒传播,传染性极高,各品种和年龄的牛都可发病[3],一旦发病会引起牛食欲减退、消瘦,虽死亡率不高,但对养殖业危害极大[4]。现笔者对一起牛传染性结膜炎的诊治经过介绍如下。1 发病情况2022年10月中旬,某肉牛场牛眼部出现不适症状。刚开始,  相似文献   

6.
<正>在畜禽养殖中,要增加畜禽产量、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关键技术措施是配制营养平衡和完善的饲料[1]。目前饲料配方设计软件中使用的数学方法主要是线性规划[2]。线性规划在得出饲料配方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包括影子价格、灵敏度分析结果在内的很多其他信息[3]。但是线性规划本身还具有一定的缺陷[4~7],它无法妥善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28种苔草属植物种子发芽特性研究(简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吉文丽  吉鑫淼  陈东燕  李卫忠 《草地学报》2009,17(6):834-836,840
莎草科苔草属(Carex)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属之一[1], 其适应性强、返青早、生长期长、根茎发达、耐践踏,既是理想的草坪草种,又是良好的牧草资源和环境保护植物[2,3]。但同时具有休眠严重、萌发困难等特点[4,5],使进一步开发利用受到严重制约。本研究以28 种苔草属植物种子为对象,探讨了苔草属植物种子对恒温和变温、湿沙层积和干藏的发芽响应。通过对苔草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苔草种子发芽率,筛选发芽率高的苔草种类,也可以为种子发芽生态研究提供科学依据[6]。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全球蜜蜂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出现大量死亡[1、2]。例如,复杂多样的疾病、农药的大量使用和生存环境的破坏等对全球蜜蜂造成重大威胁[3]。而在治疗蜜蜂各类疾病过程中,抗生素等药物仍然广泛使用,容易污染蜂产品,导致蜂产品销售受阻,给蜂农们带来了巨大损失[4,5]。  相似文献   

9.
<正>肠杆菌科细菌是社区和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相继出现极大地增加了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难度,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耐药性的维持通常会对细菌造成一定的适应性代价,表现为细菌生长速率、毒性和传播的减弱,而补偿性进化[1]、无适应性代价和适应性增加的耐药突变的出现[2]、耐药基因与其他基因的遗传连锁和协同选择[3]以及质粒的稳定性机制[4]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肠杆菌科细菌耐药基因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兽药检验实验室的不断升级改造,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建立和实施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本文通过本单位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施,实现了业务受理、检验任务的指派、检验记录编写、标准管理、内部审核等多个功能,有效地提升了兽药检验机构实验室的信息化水平,为今后各兽药检验机构实验室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兽医系统实验室普遍存在的管理体系文件与实验室管理实际工作不相适应的问题,笔者通过对近年来开展的辽宁省市县兽医系统实验室培训、考核、资质认定评审等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对导致该问题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室不能有效开展内部审核工作、实验室领导层不够重视、实验室日常运行监管措施不到位等因素是导致该问题的原因;同时笔者对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认可相关法规准则规范等文件中关于内部审核工作要求进行解读,结合笔者在兽医系统实验室现场考核、资质认定评审工作及实验室日常运行管理工作中的经验体会,对兽医系统实验室内部审核的目的、组织、实施、后续措施及验证等事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放牧强度对混播草地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放牧强度对人工草地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已有报道[1~2],而有关青藏高原的研究则很少[3]。Reategui[4]认为,载畜量增大将使丛生禾草向矮生禾草演替,而导致草地退化。另外,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组成和生物多样性也有很大影响,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一些适口性高、再生性强、不耐牧的种类减少,而适口性差、耐牧的种类增多[5]。本试验研究放牧强度对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flora)混播草地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旨在为人工草地的放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1957年,Issacs和Lindermann将灭活的流感病毒与鸡胚绒毛尿囊膜一起培养,发现了一种可溶性物质,该物质作用于其他鸡胚绒毛尿囊膜时,可以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因此把这种物质命名为干扰素(Interferon,IFN)[1]。IFN是机体天然免疫防御系统中的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2],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也是目前被应用最多的3个特性[3]。根据干扰素的结构、序列、染色体上的位置和受体特异性,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即Ⅰ型干扰素、Ⅱ型干扰素和Ⅲ型干扰素[4]。Ⅰ型干扰素已发现IFN-α、IFN-β、IFN-ω、IFN-κ、IFN-δ、IFN-ε等,Ⅱ型干扰素目前只发现了IFN-γ[2],Ⅲ型干扰素目前发现了IFN-λ1、IFN-λ2、IFN-λ3,Ⅲ型干扰素的许多功能同Ⅰ型干扰素是类似的[5,6]。  相似文献   

14.
<正>胆结石来自凝结的胆囊沉积物[1]。胆色素、黏蛋白、细菌和返流的肠道内容物可作为结石微粒生成的病灶,随后可发展为大的结石[2]。胆结石在犬较为罕见,并且患犬极少表现出临床症状[1,2],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包括厌食、呕吐、昏睡、发热、腹部疼痛、腹泻、黄疸和色素尿[2,3]。笔者于2020年11月接诊1例因巨大胆结石及细菌性胆囊炎引发间歇性发热的病例,通过胆囊切除术治疗后恢复良好,报告如下。1 病例情况5岁雄性泰迪犬,已去势,  相似文献   

15.
<正>蜂产业作为现代农业中“小”而“精”的产业,被誉为“农业之翼”[1],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甜蜜”事业[2]。作为具有多种效益属性的现代农业产业,蜂产业发展不仅能有效提升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并且对改善农作物产量与质量,实现更高的社会与生态效益同样作用显著[3]。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85%的开花植物和90%的果树都需要蜜蜂进行授粉[4]。这其中,种植的107种主要农作物中有91种农作物需要通过蜜蜂授粉实现。还有国外研究指出,蜜蜂授粉带来的社会价值和生态效益是蜂蜜等经济产品总价值的143倍[5]。因此,研究蜜蜂的授粉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平衡,改善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实现现代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正>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idiopathic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IHES)是一种在犬较为罕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其特点是机体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数量异常升高,多个组织器官内发生EOS浸润,浸润在组织中的EOS通过释放阳离子蛋白、促炎细胞因子、蛋白酶、活性氧等物质,对组织、细胞造成损伤[1]。IHES的发病机制尚待研究,其确诊需要排除感染、过敏、肿瘤、药物反应等引起机体EOS升高的继发性因素[2]。  相似文献   

17.
<正>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是人畜疫病防控、肉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近10余年,我国先后制定了《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1](GB16548-2006),以下简称《规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2](农医发〔2013〕34号),以下简称《2013规范》、《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3](农医发〔2017〕25号)以下简称《2017规范》,为我国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提供了依据,大大促进了该领域工作的开展。现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对以上规范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8.
结缕草冷处理后可溶性蛋白的变化(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缕草属(Zoysia Willd.)为重要的暖季型草坪草属之一,很多优良特性[1]。对结缕草(Z.japonica)的抗寒性研究已有不少。Beard等[2]对35种暖季型草坪草的抗寒性研究表明,结缕草的抗寒性最强。Dunn[3]研究表明结缕草属植物耐寒性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而且与抗寒锻炼有关。李亚等[4]采用改良电导法(EL)对中国54种代表性种质的抗寒性进行了研究。Gerloff[5]证明低温下苜蓿(Medicago sativaL.)的可溶性蛋白质增多。  相似文献   

19.
<正>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IAV)为目前已知的指环病毒科(Anelloviridae)环病毒属(Gyrovirus)的唯一成员。CIAV直径为19~26.5 nm,无囊膜,由12个五边喇叭状的衣壳体组成二十面体结构的衣壳。CIAV对高温和化学试剂有较强抵抗力,100℃下处理15 min才能完全失活,对氯仿、乙醚和丙酮等试剂的处理也很不敏感[1]。CIAV基因组是单链共价环状DNA,全长约2.3 kb,编码3个病毒蛋白;VP1为衣壳蛋白,是病毒颗粒中唯一的蛋白质[3];VP2具有多种功能,对病毒颗粒的形成至关重要[4];VP3在体内外可引起细胞凋亡[2]。  相似文献   

20.
<正>捕食线虫性真菌Arthrobotrys flagrans首次由Duddington于1948年从腐烂的蔬菜里发现[1],并将该菌命名为Trichothecium flagrans。Cooke于1969年重新定义后为该种建立了一个新属(Duddingtonia属)[2],称为Duddingtonia flagrans,是该属唯一的种。Scholler等于1999年通过分析捕食线虫性真菌的18S r DNA和内部转录间隔区(ITS)的基因序列,认为捕食线虫性真菌的捕食器官类型在其属的分类上有重要意义。因此将捕食线虫性真菌划分为4个属,即Arthrobotrys、Monacrosporium、Dactylella及Gamsylella属[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