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对江西井冈山境内鱼类资源进行了本底调查,共采集鱼类样本1062尾,经鉴定有鱼类39种,隶属4目12科32属.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24种,占此次调查井冈山鱼类物种总数的61.5%,以鲤形目鲤科的泥鳅、侧条光唇鱼和鲫鱼在区域内分布最广,在井冈山主要溪流均有分布.鱼类群落以山区溪流小型鱼类为主,其中杂食性鱼类最多,占总种数的51.3%;其次是动食性鱼类,占总种数的48.7%,此次未捕获植食性和滤食性鱼类.从区系分析结果看,井冈山地区鱼类种类分为5个区系复合体,南方平原鱼类区系复合体和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种类较多,分别占此次调查鱼类总种数的46.2%和30.8%;其次是晚第三纪早期区系复合体,占此次调查鱼类总种数的12.8%,南方山地和北方山地区系复合体较少,分别占此次调查鱼类总种数的5.1%和2.6%.与以前研究结果相比,此次调查新记录鱼类17种;同时,有15种鱼类在此次调查中未采集到.  相似文献   

2.
淮河流域安徽段共采集到鱼类65种,隶属于8目17科,其中鲤形目39种,鲈形目12种,鲶形目和鲑形目各4种,鳉形目和鲱形目各3种,鳗鲡目和合鳃鱼目各1种。淮河流域安徽段的鱼类可划分为中国江河平原鱼类复合体、古第三纪鱼类复合体、南方平原鱼类复合体和海水鱼类复合体4个区系。本文还分析了该地区鱼类资源的现状,并就进一步加强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整理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淡水鱼类名录,并对该地区淡水鱼类的区系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共有淡水鱼类220种,隶属14目35科109属。该地区淡水鱼类可分为6个区系复合体:中国江河平原鱼类区系复合体,98种;南方热带平原鱼类区系复合体,65种;中印山区鱼类区系复合体,5种;北方平原鱼类区系复合体,5种;北方山区区系复合体,5种;上第三纪鱼类区系复合体,7种。其他种类为河口及洄游性鱼类。长三角地区鱼类区系以东亚特有的江河平原鱼类为主。  相似文献   

4.
经调查,桂江鱼类资源丰富,有鱼类162种,隶属于7目21科92属,鲤形目鱼类占绝对优势。鱼类区系复合体由热带平原、江河平原、中印山区、上第三纪、北方平原5个区系复合体构成。外来入侵物种4种;主要经济鱼类16种。拦河坝的大量建设,严重影响了土著鱼类的栖息、索饵及繁殖,取而代之的是适宜滤食性的鲢、鳙成为桂江鱼类的绝对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5.
于2007年2月至2008年1月对八仙山自然保护区鱼类区系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采集、、鱼类标本213号,经鉴定为7种,隶属2目、3科、7属。鱼类种类不多,但区系构成复杂,以北方平原复合体和古代新第三纪复合体为主。多样性分析的结果表明,鱼类多样性存在空间差异,与水生植物和底质的差异相关。  相似文献   

6.
北部湾海域鱼类物种分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南海北部湾海域鱼类物种种类组成的历史资料,系统整理了鱼类物种组成,并计算了北部湾海域鱼类的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结果显示,北部湾海域共记录鱼类626种,隶属2纲27目。其中软骨鱼类为7目16科27属42种;硬骨鱼类20目122科344属584种,以鲈形目种类最多、有331种,占硬骨鱼类总物种数的56.8%,其次为鲀形目、杜夫鱼目等。北部湾海域鱼类平均△+约为63.5,∧+约为110。北部湾海域鱼类△+高于东沙群岛的珊瑚礁海域,但低于北方的黄渤海海域和一些河口区域,符合纬度较低的海域其△+一般也较小这一规律;而∧+与其他海区相比则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7.
嘉陵江流域鱼类区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现有资料为基础,结合野外实地调查,总结嘉陵江流域的鱼类分布情况,发现该流域分布有鱼类共156种,隶属于7目18科86属。采用以所含种属的绝对数目进行排序的传统方法和以科(属)所含次级分类类群在该地出现的相对频率进行排序的区系存在度方法分别对目、科和属级水平进行排序,进而分析嘉陵江鱼类区系组成特点。结果显示,2种分析方法存在较大差异,传统排序方法中占优势(广布性)的科和属在嘉陵江的分布并不多,区系存在度也相对较低;而一些分布较窄的科和属,其区系存在度却相对较高。鳗鲡科和钝头鮠科都只有一个属分布在亚洲,但它们的区系存在度较高;金沙鳅属和鯮属只有1个种分布在长江流域,其区系存在度也高达100%。因此,需要结合2种区系分析方法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出嘉陵江鱼类区系的组成特点。此外,比较嘉陵江鱼类区系与长江干流鱼类区系存在度,发现两者存在较高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8.
李仙江鱼类的区系存在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调查、文献记录和西南林业大学标本馆馆藏标本,确定李仙江流域共有鱼类66种,隶属于5目14科44属。剔除6种引入种后,对李仙江鱼类的目、科、属3个级别进行区系存在度分析。结果显示:属级存在度更能够反映该流域的鱼类区系组成的特点,一些世界性分布的科属在李仙江流域的存在度相对较低,而具有地方性分布的部分科属,区系存在度较高,可以反映李仙江流域鱼类的区系特征。李仙江的鱼类区系成分与元江鱼类区系相似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对广西中北部6个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查,发现鱼类70种,隶属5目16科50属。6个自然保护区的鱼类以老第三纪原始鱼类类群后裔及南亚暖水性鱼类为主。比较了6个保护区鱼类起源、分布和区系组成。  相似文献   

10.
林芝地区鱼类资源调查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9~10月对林芝地区主要是林芝县、波密县和察隅县的鱼类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共采集到鱼类标本515号18种,隶属2目3科12属.其区系组成以中亚高原鱼类区系复合体为主,裂腹鱼类为优势类群,这与整个青藏高原的鱼类组成特点相一致,属典型的高原鱼类区系.根据资源现状与保护管理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洮儿河是内蒙古最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之一,也是一个具有特色的复合生态系统,近年来该流域的渔业产量锐减,野生鱼类逐渐减少.为保护该流域的生物多样性及全面了解鱼类资源的自然和经济特性,于2011年~ 2012年利用渔获物、刺网和地笼采捕的方法并结合市场调查,对洮儿河流域进行了鱼类资源调查,共采集到洮儿河鱼类的种和亚种共74种,分属于8目16科,其中鲤科46种,占62.2%.区系组成分归6个区系类群,其中属于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鱼类26种,占35.1%;该河具有北方山地区系复合体和北极淡水区系复合体鱼类,显示了该河鱼类的特殊性.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为该河流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宏观决策及进行合理渔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截止2009年,我国已记栽锯天牛亚科6族、22属、103(亚)种.通过区系分析得出:在属的组成中.若按区系成分分析,北方区系成分3属,南方区系成分17属和南北区系成分不明的2属;属的比例各为13.64%,77.27%和9.09%.在种的组成中,北方区系成分17(亚)种,占总区系成分的16.50%;南方区系成分77(亚)种,占总区系成分的74.76%;南北区系特征不明的7种,占总区系成分的6.80%;全国分布的2种,占总区系成分的1.94%.该亚科属、种的分布均以南方区系成分占优势,并存在中国特有的区系成分.  相似文献   

13.
截止2009年,我国已记载锯天牛亚科6族、22属、103(亚)种.通过区系分析得出:在属的组成中,若按区系成分分析,北方区系成分3属,南方区系成分17属和南北区系成分不明的2属;属的比例各为13.64%,77.27%和9.09%.在种的组成中,北方区系成分17(亚)种,占总区系成分的16.50%;南方区系成分77(亚)种,占总区系成分的74.76%;南北区系特征不明的7种,占总区系成分的6.80%;全国分布的2种,占总区系成分的1.94%.该亚科属、种的分布均以南方区系成分占优势,并存在中国特有的区系成分.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赣江中下游的鱼类资源现状,在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分别于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对赣江峡江至南昌段的干流及2条支流共10个点的鱼类资源进行了3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流域内共发现记录鱼类90种(亚种),隶属6目16科60属,以鲤形目为主,鲶形目与鲈形目的居中,鲱形目、合鳃鱼目和颌针鱼目极少;且优势种类主要为鲤(Cyprinus carpio Linnaeus)、鲫(Carassiu auratu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江湖洄游性鱼类(如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等)数量大量减少,而一些江海洄游性鱼类和珍稀鱼类(如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鯮Luciobrama macrocephalalus、鲥Macrura reevesii等)在此次调查中没有发现。与历史资料相比,赣江峡江至南昌段水域的鱼类种类组成变化较大,资源量明显降低,小型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5.
2004—2008年,对彭水电站沿河段库区鱼类资源进行调查,结合文献记载,查明沿河段库区有鱼类125种,分别隶属7目18科80属,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鲇形目次之,鲈形目第三,其他目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6.
湛江市沿海鱼类共有171种.隶属于17目73科131属。软骨鱼类有8种,占总数4.7%.硬骨鱼类有163种.占总数95.3%.其中鲈形目鱼类占优势.有106种.根据区系的温度特性.湛江沿海鱼类.可以分成二个类群:暖水性鱼类135种.占总数78.95%;暖温性鱼类36种。占总数21.05%.没有冷水性鱼类.湛江沿海鱼类区系组成与闽南——台湾浅滩鱼类区系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7.
湖南鱼类新纪录及鱼类区系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湖南省鱼类新纪录13种及其地理分布。迄今为止,湖南共有鱼类179种和亚种,隶属于11目26科101属。鲤科鱼类最为丰富,有93种和亚种,占该地区鱼类总数的51.9%。湖南鱼类区系以东亚特有的江河平原鱼类为主,另有老第三纪原始类群的后裔种类,还有南亚暖水性类群鱼类,而且青藏高原性类鱼类也有分布。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雅鲁藏布江土著鱼类进行更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必须充分了解其种类组成和区系资源特征。经近年来对雅鲁藏布江流域土著鱼类实地采集调查,结合雅鲁藏布江流域多年的鱼类调查名录,对该江域土著鱼类组成、分布区系特点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其资源特征,对其现有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显示:雅鲁藏布江流域土著鱼类共42种,隶属于3目5科20属,在种类组成上主要以裂腹鱼亚科鱼类、条鳅亚科鱼类和鮡科鱼类为主;区系组成较为单一,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在资源特征方面,雅鲁藏布江土著鱼类的主要食料基础为水中昆虫和藻类,但也随着土著鱼类生境不同在食性种类上有所变化,表明其食性具有可塑性。雅鲁藏布江土著鱼类在繁殖策略上也有其各自独特性。在种群数量变动上,资源价值利用较强的土著鱼类种群有下降的趋势,但绝大部分土著鱼类种群仍处于原始的动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9.
弄清区域性物种组成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在《江西鱼类的研究》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参照最新的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成果,整理、修订江西省鱼类物种组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建议。经确认江西鱼类有12目30科107属251种,其中我国特有种有133种,受威胁物种20种,保护鱼类11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动物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动物2种,省重点保护动物7种),江西鱼类物种以鲤形目鲤科物种最多,其次是鲇形目鲿科物种。针对江西省鱼类资源现状,本研究还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松花江鱼类种类组成的现状及变化趋势,笔者于2010年5—10月,通过走访当地居民、农贸市场调查、标本采集等形式对松花江干流嫩江至同江段鱼类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共发现鱼类69种,隶属于2纲8目18科,占黑龙江省鱼类种类的63.9%,其中鲤科鱼类的种数最多,计有35种,占50.7%,多为重要的经济鱼类;其次为鳅科,计有7种,占10.2%;鲑科和鲿科各4种,各占5.8%,其他鱼类14科19种,占27.5%。调查结果显示,松花江干流嫩江至同江段的鱼类资源有减少的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