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更深入了解北京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分布规律和特征,该研究以200—2005年的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对白河堡、汉石桥、怀沙河怀九河、金牛湖、拒马河、野鸭湖6处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将湿地植物划分为水生、湿生、中生和旱生4个类群,最后分析了典型湿地植物的分布特征和湿地入侵种的现状. 研究区域内共记录湿地维管束植物74科,193属,314种;温带成分、热带成分和世界分布成分在其属的分布类型中占绝对优势,根据区系特征可将北京湿地自然保护区分为3类;保护区内酸模叶蓼、薄荷、野大豆、旋覆花、水棘针和芦苇等植物分布较广,菖蒲、黑三棱、鳢肠等分布范围窄;共记录入侵植物11种,未见有害检疫种. 北京湿地水资源缺乏导致植物类群变化及中生和旱生植物扩散;湿地水陆过渡带面积大小是造成物种丰富度和分布区类型的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些入侵种尚未造成明显危害,但需要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广西大学自生植物资源现状,采用样线调查法,对广西大学校园自生植物资源组成、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大学校园自生维管植物358种,隶属89科251属,其中乡土植物272种(占总种数75.98%),外来植物86种(占24.03%);植物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占67.60%),木本植物占23.46%,藤本植物占8.94%;自生植物果实(孢子)共有17种类型,其中干果类型以蒴果、瘦果占优,肉果类型以浆果为多;校园内各生境的自生植物按物种数量由多到少排序依次为地被>林地>草坪>耕地>果园>湿地>硬化地>花坛树池>花境>生态停车场>树干;根据生境情况和适应特征,将358种自生植物分为广适型、湿生型、中生型、耐干旱-贫瘠型4类。自生植物应用策略:(1)废弃地或其他贫瘠的场地可运用广适型自生植物作为先锋物种、建群种;(2)在保证湿地景观效果基础上保留和应用长势良好的湿生型自生植物;(3)筛选观赏价值较高的乡土自生植物作为人工栽培植物群落的伴生种;(4)运用耐干旱-贫瘠型自生植物营造硬化生境的绿化景观。研究结果为自生植物的应用提供...  相似文献   

3.
在新疆伊犁巩乃斯河面积不等的3个岛屿上作群落植物组分结构调查,调查得出:3个岛屿共有植物63种,隶属于27科61属。其中小岛有植物8种,中岛为29种,大岛为52种;各岛屿间共有种数量存在一定差异,在大岛和中岛出现共有种数量最多,为19种;植物生态型主要以直立型、直根型、地面芽生活型和中生植物种最多。分析表明:植物数量多少与岛屿面积大小相关,植物种类数量随着岛屿面积增大而增加;岛屿植物种类呈"子集嵌套结构"的随机分布格局;生长型和生活型结构表明岛屿植物具有中温带草本群落植株和根系特点,也具有典型的地面芽植物气候特征和不耐水淹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了解洞庭湖区喜旱莲子草的发生、分布和危害情况。[方法]对洞庭湖区的6个不同生境的喜旱莲子草的分布、发生及危害情况进行了随机取样调查研究。[结果]喜旱莲子草普遍分布于河道、沟渠、路边、水塘、湿地、水田和旱地等生境,其发生频率均为100%。分布量多的生境是沟渠和湿地,其盖度平均为70.5%和88.4%。生长在河道和活水沟渠较其他生境表现为茎蔓长(分别为301 cm2、24 cm)、粗壮、组织幼嫩,茎蔓节间长(分别为9.7 cm8、.0 cm),其最长分枝多在中部且最长分枝长度(分别为93 cm6、6 cm)也相应较长。[结论]喜旱莲子草是河道、沟渠、水塘、湿地生境内发生量最大的优势种群,严重阻塞河道、沟渠,影响水产养殖,降低物种丰富度,防除困难,增加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成本。  相似文献   

5.
以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条件下的沙木蓼群落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各样方物种组成、沙木蓼生长特征、优势种重要值、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沙木蓼群落物种稀少,组成简单,以旱生、超旱生灌木和多年生草本占主导地位,表现出明显的荒漠草原植被特征。沙木蓼群落以旱生灌木层为优势层片,多年生草本层数量次之,1年生草本数量最少,群落稳定性主要由灌木层和多年生草本层决定。群落所处生境决定了群落重要值、生长量指标以及多样性指数。生境类型Ⅲ中沙木蓼生长量最大,表明该生境是适宜沙木蓼生长的生境类型,而生境Ⅱ中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为最高,群落优势度较低,表明该生境是适宜群落中大部分植物生长的生境类型。生境类型Ⅰ和生境类型Ⅲ相似,在群落特征上也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6.
余顺慧  彭黎立  邓洪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10-12012
在对万州区入侵植物危害对象(种子植物)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种子植物的生长型组成、科及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区内种子植物较丰富,共47科,184属,279种;生长型相对单一,以草本占优势;优势科、属明显;种子植物地理成分较复杂,吴征镒划分的中国种子植物属的15大分布类型分布有7种;区系特征具明显的温、热带混杂现象,温带分布科11科,占总科数的37.93%,温带分布属81属,占总属数的52.60%。  相似文献   

7.
据调查,鄱阳湖野生蔬菜有25种,分16科24属。根据对湖水深度和草洲土壤湿度等适应性的差异,将其生境类型分为水生野生蔬菜有浮叶型、挺水型,旱生野生蔬菜有湿生型和中生型。浮叶型主要分布于高程11~13m的湖底滩地上,叶片浮水而生;挺水型分布高程12~15m,植株挺立水面生长;湿生型和中生型则主要分布于高程14~17m的草洲。鄱阳湖野生蔬菜种类随湖水的涨落呈季节性更替,且多呈不规则等高分布。  相似文献   

8.
采用线路调查法和样方调查法,对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进行植物调查,对湿地公园内的植物进行区系分析,对植物群落TWINSPAN分类,对样方和物种进行DCA排序。结果表明,湿地公园范围内共有植物68科206属337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5属7种,裸子植物1科3属4种,被子植物62科198属326种;共有湿地植物42科85属109种,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3种,被子植物41科103属135种;该区域的种子植物区系在科级和属级水平均体现温带特征;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植被可分为9个群落类型,其中6个是由湿地草本植物所组成的湿地群落;DCA排序图第1轴反映的环境因子是土壤含水量,第2轴所反映的生态因子还不明确。  相似文献   

9.
植物种群构件数量统计是植物生态学的崭新领域,对种群结构与动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无性系灌木刺五加种群的地上部分构件枝、芽为对象,研究了三种天然次生林群落中及皆伐迹地上刺五加的平均枝长和分枝级数以及各级枝上着生的活芽数和分枝角度的变化规律,并从群落环境和刺五加的年龄状况对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刺五加种群的枝、芽构筑型特征是由其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的,但随年龄和环境状况而产生适应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潘莹  许经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642-1644
在参照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维管束植物种类、生态类群及其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共有水生维管束植物64种,隶属25科40属,含3种以上的9个较大科构成了区系的主体,共24属44种,占总属数的60%和总种数的68.75%,其中以挺水植物为主要生态类群,共有32种,占总种数的50%;区系中单种属多,属的分化程度较高;从分布区类型来看,世界分布属最多,温带分布属次之,热带分布属亦较多,区系总体表现出明显的温带特征,并具有向亚热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西北半干旱区湿地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以宁夏哈巴湖自然保护区四儿滩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湿地-草原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群落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外业调查选择每年的植物生长季节,从东、东北、西、西北4个方向沿着湿地-草原生境梯度布设4条样线,每条样线均超过1 km。调查内容包括植物盖度、生物量、密度、频度、高度等,以及土壤环境因子。采用TWINSPAN数量分类方法和DCA排序方法对四儿滩湿地植被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同时进行排序轴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秩相关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植被分为3个植被型14个群丛。第一组为盐生沼泽植被,以湿生、盐生植物为主,代表群丛为芦苇+盐爪爪,主要分布在湿生带;第二组为草甸植被型,以湿生、中生植物为主,代表群丛为白刺+白草群丛,主要分布在湿地-草原交错带;第三组为草原植被型,以中生、旱生的赖草+新疆猪毛菜+苦豆子群丛为主,分布在草原旱生带。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全盐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全N、速效K、有机质等)均是影响植被沿湿地-草原梯度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湿地 草原不同方位间植被分布格局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地形及放牧等。此外,该文还对重要值的完善与改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郝炅旗  张建林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8):116-120,124
[目的]调查山西省榆次区潇河湿地公园园林植物,统计其中节约性园林植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对郊野公园和植物节约性特征等相关概念进行阐述,以山西省榆次区潇河湿地公园为例,对园内植物种类、生长状况及配置模式等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结果]通过调研得知,该园区植物有50余科100余属,共计138种,其中具有节约性特征的植物有106种,占76.81%.[结论]从节约的角度对园区植物应用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应用策略:选择具有节约特性的植物,优化植物配置模式,为同类型郊野公园中植物景观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细胞型多效能海绵湿地植物景观构建的原则,即注重湿地植物游憩、生产、生态三大功能的融合,并详细阐述了细胞型多效能海绵湿地植物景观的构成,即由细胞型湿地植物、多效能湿地植物、海绵湿地植物三大类型植被群落构成,以乡土植物为前提,发挥植物水陆生境的生产、生态功能。其中,生产功能以农作物、经济作物为构成元素,以林、田、带等形式融入景观;生态功能主要以湿地净化塘体系、生物滞留设施为表现形式,发挥湿地植物群落的净化水体、营造生境多样性的功能,湿地净化塘体系包括沉淀塘、氧化塘、净化塘、稳定塘,在不同塘体中种植与塘体功能相对应的植物群落,以实现水体的层层净化;生物滞留设施包括植草沟、花甸、湿地泡,通常分布于路边、林缘、林中,实现地表径流的防、缓、排、渗、蓄。  相似文献   

14.
人工湿地植物系统优化管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北京官厅水库附近建立潜流人工湿地(总面积:5×20m×2m),芦苇、蒲草混合种植,研究其工艺参数对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植物生长优劣及杂草的存在对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湿地运行初期控制水位和水力负荷对植物生长非常重要;在相同的水力负荷下,植物生长状况良好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果明显高于植物生长状况差的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效率与植物生长的优劣呈正相关关系;大量杂草特别是浅根旱生杂草的生长会降低人工湿地的净化效率。最后分析了人工湿地生态,提出系统植物的种植、运行期和冬季的管理方法和综合利用思路。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发现于湖州市埭溪的古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林的生境、植物区系、群落学特征和保护价值等。结果表明:该古树群地处浙江北部水网平原,区系组成复杂,共有维管植物219种,隶属于70科166属;地理成分多样,以温带成分略占优势。具有典型的常绿阔叶林外貌;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居首位,次为地面芽植物和1年生植物。垂直结构复杂,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层。优势种主要为樟树,朴树Celtis sinensis,糙叶树Aphananthe aspera,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其中樟树的龄级结构属于增长型趋向稳定型。群落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景观、科研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红树林是沿海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和变化直接影响着沿海的生态环境安全。本文对海口市五源河湿地公园的红树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有植物12种,分属10科12属,其中人工林群落本土红树植物有红海榄、秋茄树、木榄、桐花树、老鼠簕和白骨壤,人工群落外来种红树植物有无瓣海桑、拉关木,半人工群落半红树植物有黄槿、海杧果、玉蕊和阔苞菊等;五源河红树植物物种组成相对简单,生长发育成单层群落,林下植被主要有铺地黍、鱼藤、蕹菜等。此次对五源河湿地生态与红树植物群落现状的调查,可为五源河湿地公园红树植物群落的演替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红树林是沿海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和变化直接影响着沿海的生态环境安全。对海口市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红树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得出共有植物种12种,分属10科12属,其中,人工林群落本土红树植物:红海榄、秋茄、木榄、桐花树、老鼠簕和白骨壤;人工群落外来种红树植物:无瓣海桑、拉关木;半人工群落半红树植物有黄槿、海杧果、玉蕊和阔苞菊等也有分布。五源河红树植物物种组成相对简单,生长发育成单层群落,林下植被主要铺地黍、鱼藤、蕹菜等。以此次对五源河湿地生态与红树植物群落现状的调查能为五源河湿地公园红树植物群落的演替与修复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样方法研究湿地-草原化荒漠生态系统的植物多样性沿生境梯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沿湿地-草原化荒漠生境梯度进行样方布设,共布设样方64个.在物种多样性软件(Bio Diversity Pro)及统计软件(SAS9.0)的支持下,以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对乌兰布和沙漠湿地植物多样性现状进行了研究.湿地-草原化荒漠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的排序均为湿地>过渡带>旱生带;均匀度指数的排序为过渡带>湿地>旱生带.通过对乌兰布和沙漠湿地-草原化荒漠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的分析,论述了植物多样性现状及其退化原因,为乌兰布和沙漠湿地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理论基础,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及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帕米尔高原位于新疆西南部,主要包括塔什库尔干县和阿克陶县的大部分地区及乌恰县南部的部分地区.经采集、鉴定,目前帕米尔高原约有种子植物963种(包括变种),归59科303属;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12种,被子植物56科300属951种.该区种子植物具有如下特征:中小科属数量丰富,属分化强烈,属种比值偏高;区系成分以北温带成分为主的温带成分占主导地位,热带成分极其微弱;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占优势,含有相当比例的一二年生和高住芽植物;生态类型以旱生中生植物为主,兼有寒冷生及水生和湿生植物.  相似文献   

20.
甘肃盐池湾湿地种子植物多样性及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查清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湿地种子植物多样性及植物区系特征.【方法】采用实地踏查结合样方调查的方法,选择典型的湿地群落设置样方,对样方内和踏查路线中出现的所有植物个体均采集标本并鉴定,统计保护区内湿地种子植物种类和生活型多样性,确定湿地种子植物科、属的区系地理成分.【结果】该保护区湿地中共有种子植物36科158属366种,分别是保护区种子植物科、属、种数的80.0%、86.8%和87.4%;菊科和禾本科两个科为优势科,共计48属、116种,分别占湿地种子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30.4%和31.7%;单种属和少种属共148属,占总属数的93.7%;保护区湿地种子植物中有地面芽植物197种,占保护区湿地种子植物总数的53.8%;世界分布型23科,占保护区湿地种子植物总科数的63.9%,温带分布型共10科,占总科数的27.8%;温带性质的属有126属,占保护区湿地种子植物总属数的79.7%;中国特有成分匮乏,仅有2属2种.【结论】湿地是保护区内种子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保护区内湿地主要由草本植物组成;该湿地具有典型的高寒草原湿地性质;保护区内湿地种子植物区系年轻,温带性质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