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9 毫秒
1.
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以繁殖障碍、呼吸困难、耳朵蓝紫为主要临床特征,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2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2.
一、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俗称“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猪发生的一种新传染病。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对养猪业的危害极大,是目前养猪业重点防范的疫病。(一)病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的病原属动脉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一种有囊  相似文献   

3.
猪蓝耳病的疫苗防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猪传染病。该病的发生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农业部紧急批准12家企业生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不少猪场接种后使该病得到了控制,但该病的疫苗免疫仍处在争议之中,故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防治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疾病。受感染的猪场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此病传播快,饲养条件差的散养户和小型猪场较多发,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认识和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2年猪红皮病的报道可能是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蓝耳病)最早的地方性流行。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经历漫长的地方性流行,发展为2001年的普通猪蓝耳病大流行,再发展为2006年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大流行,表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在我国呈愈演愈烈之势。与此同时,我国猪病的严重性、复杂性和难于理清头绪之势也愈演愈烈。从以上两者的密切关系,完全可以得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我国猪病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蓝耳病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俗称"猪蓝耳病".该痛主要危害怀孕后期母猪及仔猪,易造成严重的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极高的死亡率.迄今为止,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陆续报道了该病,已严重影响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主要从病原、流行病学、诊断方法、防制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以妊娠母猪的繁殖障碍及各年龄猪特别是仔猪的呼吸道疾病为特征.该病自20世纪80年代末首次发现,虽然人们采取诸多方法防治,但该病依然是当前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PRRSV的变异株引起的,病毒的毒力增强,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2007年西宁市某县的2个养殖场的仔猪发病,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确诊后立即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猪蓝耳病弱毒疫苗免疫方法的效果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由于蓝耳病毒株的变异,出现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特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近2年来重创了我国的养猪业,  相似文献   

9.
《中国牧业通讯》2007,(9):71-7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  相似文献   

10.
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感染。据载,1987年在美国中西部首先发现本病,我国于1996年首次分离到PRRSV。该病主要以猪高热、发病急和死亡快为特征,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1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急性、高致病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以猪高热、发病急和死亡快为特征,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严重危害着养猪业的发展。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必须从提倡科学养殖人手,改善饲养环境,加强综合防治,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2.
“猪高热病”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该病主要以猪高热、发病急和死亡快为特征,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这种病来势猛,传播快,饲养管理条件差的散养户和小型猪场多发,往往能给养猪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猪蓝耳病”(PRRS),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猪传染病.近几年,该病在我国迅速流行扩散。现已成为对猪场经济效益影响最大的疾病。当前,其危害形式也由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转变至以保育猪的呼吸综合征为主。  相似文献   

14.
张哲玮  贝为成 《猪业科学》2021,38(11):78-8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感染引起的一种以妊娠母猪发热流产、仔猪高死亡率和各年龄段猪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目前,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对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计其数。自1996年我国首次分离PRRSV到如今,该病已在我国横行了25年之久,却依旧无法有效防治。文章对目前国内外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疫苗免疫和综合防控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病性传染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病死率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1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又名猪流行性流产与呼吸综合征,本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引起的猪的传染病,主要危害繁殖母猪和仔猪,可导致怀孕后期母猪发生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弱胎,幼龄仔猪发生呼吸道症状.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7.
猪蓝耳病又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该病是1987年新发现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母猪呈现发热、流产、木乃伊胎、死产、弱仔等症状,仔猪表现为异常呼吸症状和高死亡率。因发病猪一般表现出耳朵发蓝,故简称蓝耳病。受感染的种猪场的母猪流产、早产、死胎率可达20%~30%,新生仔猪的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在流行过程中存活的仔猪常常发育不良,且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猪只一旦感染了本病,  相似文献   

18.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俗称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猪传染病,可引起怀孕母猪早产、流产、产木乃伊胎或死胎,同时会导致保育猪和育肥猪发生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PRRS高致病性病例的出现,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养猪业的巨大难题。本文对PRRS的发病特点、诊断、防治措施进行综述,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兽医导刊》2007,(4):17-18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  相似文献   

2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猪的重要疫病之一,病猪通常双耳发绀呈蓝紫色,又称猪蓝耳病,这是一种已经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重大疫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极易变异与重组的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针对其最重要的防控手段是疫苗接种。已经获批上市的灭活疫苗与减毒活疫苗,以及正在探索中的亚单位疫苗、DNA疫苗等新型疫苗尚无法实现根除该病。mRNA疫苗因其突出的安全、有效、高产及便利等特点,极可能实现对猪蓝耳病的完全预防。论文综述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控现状、mRNA疫苗的研究进展以及mRNA疫苗用于该种疫病的可能性分析,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控思考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