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乐至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套作种植是该县玉米生产的主要模式。为探索川中丘陵区套作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本文开展了套作玉米模式、品种、播期、密度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双二五""麦/玉/苕"和"双三O""麦/玉/豆",4月上旬播种,半紧凑型品种密度54000~60000株/hm2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净作和套作2种种植模式下不同玉米品种的产量对比,分析套作模式下不同产量水平玉米的生理特性差异,为筛选适宜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的玉米品种提供参考。【方法】通过2年的大田试验,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研究21个玉米品种在净作和套作模式下的产量水平,以产量为7 500 kg/hm~2为界限,将供试的玉米品种划分为3个产量类别,即净作高产套作高产(S~HI~H)、净作高产套作低产(S~HI~L)和净作低产套作低产(S~LI~L),通过比较净作高产套作高产与净作高产套作低产两个类别下玉米穗位叶的叶片特性,从品种间穗位叶生理特性变异系数和生理特性与产量的相关性筛选套作高产玉米穗位叶的生理指标。【结果】筛选出叶绿素a、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厚度可作为选择套作高产玉米穗位叶的主要特征指标,在吐丝期套作高产的玉米品种叶片叶绿素a含量为345.76~503.64 mg/m~2,叶绿素含量为481.21~727.73 mg/m~2,叶片厚度为143.18~163.43μm。【结论】套作高产的玉米品种相对于套作低产的玉米品种有较高的叶绿素a、叶绿素含量和较厚的叶片厚度。  相似文献   

3.
<正>玉米宽厢立体间套种植技术是玉米与其他矮秆作物进行立体间套种的种植模式。充分利用玉米秸秆高的优势,推广玉米间作套种模式,可以有效增加土地复种指数。玉米与红薯、马铃薯、大豆、花生和辣椒等作物进行间套种,效益十分显著。选择株型紧凑、耐密、株高中等、抗逆性强的玉米高产品种。对于玉米与马铃薯间套种,宜选用中晚熟玉米品种、中早熟马铃薯品种;对玉米与红薯、马铃薯、大豆、花生和辣椒等作物间套种,宜选用中熟偏早玉米品种、中晚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马铃薯威芋3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设置单作不同种植密度、不同底肥种类(有机肥、复合肥)及不同施用量和套作以马铃薯行宽、行数为变量的玉米-马铃薯行比组合的高产高效栽培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单作以每亩种植4 500株、施用有机肥1 000 kg、复合肥40~50 kg(以50 kg较好)组合趋于合理;套作以1.7 m开厢,马铃薯与玉米行比2∶2的马铃薯产量最高,玉米产量比对照减产最低,马铃薯、玉米复合产量位居第一,是马铃薯新品种威芋3号与玉米套作的最适模式。从经济效益看,当前马铃薯价格看好,1.9 m开厢,3∶2模式的效益也很好,也是适宜模式。因此,马铃薯与玉米套作,可根据市场来定,哪个作物的效益好,就加大这一作物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山区超早玉米高产技术研究与推广选用高产型品种、超常早播、酿热温床双膜覆盖育苗、乳苗深窝定向覆膜种植、合理套作等关键技术,实行规范化种植,提高群体整齐度,减缓夏旱影响,避开伏旱危害,实现了玉米高产稳产,展示了现代农业的种植水平,促进了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6.
旱地宽厢宽带玉米、辣椒套作高效栽培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进行了旱地宽厢宽带玉米、辣椒套作高效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辣椒套作比玉米净作纯收入可增加8250元/hm2左右,比辣椒净作减少6750元/hm2左右。该模式是一种既可保障粮食生产,又可提高农民经济效益的种植模式,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是北票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主要的大田作物,其播种面积占据了全市耕地面积的90%,无论平地还是坡地均种植玉米,因此搞好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对稳定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尤为重要。一、玉米品种选择及种子包衣1.因地制宜选择良种根据北票市的光热资源和种植方式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选品种要求高产、优质,具有多抗性,种子质量高。春玉米要选择生育期在115天以上,根系发达、株型紧凑、叶片上冲、生长健壮、抗逆性强、单果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鲜食玉米多熟制高产高效种植新模式,根据江苏淮北地区生态气候特点,研究了不同品种搭配处理对市场经济效益的影响、前季不同种植方式对鲜食玉米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作物种植模式对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江苏淮北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搭配可以实现一年双季鲜食玉米栽培新模式;双色鲜蜜/连甜糯209的双季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最高;早春设施大棚育苗移栽、双膜直播和地膜直播3种栽培方式的鲜食玉米均可在6月15日左右收获,对夏茬无影响;双季鲜食玉米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最高,其次为鲜食玉米/水稻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9.
大蒜—玉米—花生宽厢宽带“321”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大蒜—玉米—花生宽厢宽带的1年3熟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大蒜-玉米-花生宽厢宽带的1年3熟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类作物,有着广泛的种植历史,这种来自于南美地区的粮食作物,养活了我国成千上万的居民。玉米在种植过程中为了实现稳产和高产的目标,在栽培过程中需要高产的栽培技术作为支撑。但是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对整地、品种选择、播种保苗等几个方面进行重点的研究和分析。本文主要论述了玉米种植过程中高产栽培技术,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开展玉米种植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在开县生态环境下套作玉米增产潜力,本文通过对17个玉米品种进行不同海拔区域开展试验,分析其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差异,以期选择出适合本地套作模式种植的优质高产的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低坝区域渝单8号、先玉508、正红311,中山区域三峡玉3号、华凯2号、奥农玉1号等品种表现较优,其实际产量都达到560.0 kg/667m2以上,适宜本地推广。  相似文献   

13.
从双膜覆盖芝麻蜜甜瓜种植地块选择与处理、品种选择与处理、育苗与定植、田间管理、收获及玉米种植技术等关键技术方面总结了陕西省榆林市双膜覆盖芝麻蜜甜瓜套种玉米高产高效种植集成技术,以期为榆林市芝麻蜜甜瓜套种玉米生产提供种植指导。  相似文献   

14.
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种植栽培玉米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气候、温度、土壤等因素,选用优良玉米品种,并采取科学栽培方法,这样才能实现玉米的高产稳产,保证农民的玉米种植效益。本文主要分析了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要点,包括良种选择、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调控水费、适时除草、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晚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一、选择优良品种当前鲜食玉米主要有甜玉米、糯玉米以及甜糯兼用型玉米。在选择品种时,首先要考虑当地生态条件,选择适宜当地栽培的株型紧凑、优质、高产、抗病虫的鲜食玉米品种,要使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陆续上市。二、控制隔离区为了确保鲜食玉米的优良种性,在栽培上要  相似文献   

16.
对小麦、半夏和玉米的多种间套作模式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分析不同种植模式的产量及效益差异。结果表明,以小麦窄-宽-窄行的方式套作半夏,虽然小麦减产0.45%,但套种的半夏生长健壮;夏玉米与半夏不同间作模式的产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以半夏播量为480 kg/hm2,与玉米品种晋单63号、郑单958宽窄行间作的种植模式较佳,半夏及玉米产量较高,该模式纯收益比小麦、玉米轮作高出2.773万元/hm2。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虞城县是全国玉米种植大县,常年夏玉米种植面积在5.33万hm2以上。笔者曾多次主持或参与夏玉米高产攻关试验,其中,在2017年、2019年创下了夏玉米每667 m2超800 kg的产量水平,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如下:一、选择竖叶型品种,抢时早播从夏玉米高产试验的经验来看,在品种选择上必须使用具有高产潜力而且稳产性能好、抗病抗倒、适合高密度种植、株型紧凑的玉米单交种。种子质量必须达到或超过国标一级标准,种子纯度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18.
耐密植型玉米创新高产栽培模式与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玉米耐密种植模式与方法,总结了耐密高产模式的创新点,对玉米不同耐密种植模式对其产量的影响进行试验,并比较其推广效果,结果表明:玉米品种郑单958、辽单565增大种植密度,可以改善植株性况和田间环境,减轻病害,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玉米—辣椒套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玉米—辣椒套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套作模式下,玉米产量7 200 kg/hm2以上,辣椒产量约2 777 kg/hm2,总收入34 500元/hm2以上,较玉米单作增收21 804元/hm2左右,经济效益提高171%;较辣椒单作增收10 554元/hm2左右,经济效益提高44.0%。玉米—辣椒套作种植,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大区示范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可广泛适用于冀东中高肥水农田区,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山西中部地区小麦套种青贮玉米种植模式比传统单一种植小麦、玉米更容易实现增产增收。在该种植模式下,选择山西省审定的水旱兼用小麦新品种长麦251作为小麦配套品种,在小麦产量得以保证的前提下,青贮玉米品种的选择以及适宜的套种种植密度和播期是实现小麦玉米双增产的关键因素。试验结果显示,大京九26在所有参试青贮玉米品种中产量位居第1,是比较适合小麦套种的青贮玉米品种;大京九26在该套种模式下的最佳种植密度是75 000株/hm2,其最佳播期5月22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