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微波螯合工艺研究了人工养殖鲟鱼皮复合氨基酸螯合钙的制备工艺,对复合氨基酸与钙的配位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及反应体系的pH值对螯合反应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正交试验表明,螯合的最佳工艺为:反应体系pH值为12,微波功率为120W,螯合时间为10min,氨基酸与氯化钙配位比为2:1。在此条件下得到复合氨基酸螯合钙(0.9561g)螯合率达69.58%。对复合氨基酸螯合钙进行了红外表征,同时,测定了复合氨基酸螯合钙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215nm。  相似文献   

2.
饲料用复合氨基酸螯合锌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阮桂生  沈国新  黄华 《饲料工业》2005,26(16):48-50
利用饲料级豆粕通过硫酸水解来获得复合氨基酸,与硫酸锌反应制备复合氨基酸螯合锌,作为新一代饲料添加剂。通过pH值滴定曲线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复合氨基酸螯合锌合成的影响。确定了在pH值7.1,游离氨基酸总量与锌摩尔比为2:1时,螯合率可达到92%以上。  相似文献   

3.
微波固相法合成蛋氨酸螯合铬及其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蛋氨酸和六水氯化铬为原料,研究微波固相法合成氨基酸螯合铬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产品进行理化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配体摩尔比3:1,微波功率600w,微波辐射时间150s,引发水剂量20mL,此条件下产率可达到56.7%。采用红外光谱分析,确认所制的产品为络合盐。试验结果表明螯合率为82.1%,产品纯度为91%,其中蛋氨酸含量为86.63%,Cr含量为11.50%。在水溶液中蛋氨酸螯合铬比较稳定;在生理条件下,产品溶解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蚯蚓水解液中含有小肽和氨基酸超过80 %,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超过50 %,与ZnSO4、CuSO4和MnSO4等微量元素进行螯合反应,在不同的pH条件下螯合率均超过80 %,因此,蚯蚓是制备复合氨基酸小肽螯合微量元素最理想的原料之一.  相似文献   

5.
氨基酸螯合锌是研究最早和应用最广泛的第三代锌添加剂,其优良的营养功能已有大量试验证实.与传统氨基酸锌螯合物制备工艺相比,采用微波固相合成法反应速度更快,并且产率高.  相似文献   

6.
氨基酸螯合锌作为新一代的含锌饲料添加剂,具有化学结构稳定、消化吸收率高和生物学效价高等优点,随着科学家对氨基酸螯合锌合成工艺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完善,目前氨基酸螯合锌在动物饲料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范,它的应用与开发不仅会在饲料与养殖生产方面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会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概述了氨基酸螯合锌的定义、合成方法、特点、吸收机制、检测方法及其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的制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钟国清 《饲料工业》2004,25(1):47-49
以氨基酸和金属硫酸盐为原料,通过调节pH值并加热使金属离子与氨基酸螯合,利用有机溶剂沉淀分离法制备了甘氨酸铜、甘氨酸锌、赖氨酸锌螯合物,以螯合率为指标考察了影响制备工艺的主要因素,试验确定的工艺条件为:投料摩尔比2∶1、pH值6.5、反应温度70~80℃和反应时间1h。并用化学分析和红外光谱对螯合物进行了研究,确证了氨基酸螯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微波水解制备复合氨基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柏林  周民杰 《饲料工业》2006,27(16):52-53
以鸡羽毛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微波水解法制备复合氨基酸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羽毛微波水解的主要因素为固液比和硫酸浓度,而水解时间与微波功率变化影响较小。试验确定的微波水解制备复合氨基酸的优化条件为:固液比1:5、水解时间3h、硫酸浓度3mol/l、微波功率500W。微波水解法与传统水解法相比,具有水解时间短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以鸡羽毛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微波水解法制备复合氨基酸的工艺条件。研究了固液比、水解时间、硫酸浓度和微波功率对水解效果的影响,确定优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5、水解时间3h、硫酸浓度3mol/L、微波功率500W。在此条件下,与传统水解法相比,微波水解法具有水解时间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复合氨基酸螯合Fe、Cu、Mn、Zn对异育银鲫生理机能的影响,试验采用正交设计L9(34),添加复合氨基酸螯合Fe、Cu、Mn、Zn4种微量元素,配制9种试验饲料饲喂异育银鲫当年鱼种,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在4种复合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中,螯合Fe对粘液LSZ酶活力影响最大,螯合Cu对血清LSZ、血清CuZnSOD、血清GPT、肝脏GPT和血红蛋白的影响最大,螯合Mn对血清T-SOD、粘液T-SOD、肝脏T-SOD和肝脏CuZnSOD酶活力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杜仲叶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杜仲叶中的绿原酸,研究可能影响绿原酸提取率的5个因素: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微波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微波功率300W、微波时间为6min、微波温度为60℃,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1:2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绿原酸的提取率为5.168mg/g。  相似文献   

12.
朱远平 《饲料工业》2007,28(22):43-45
通过均匀设计试验考察及优化了微波辅助提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提取柚皮黄酮的最适提取条件:微波辐射功率638W,辐射时间6min,乙醇浓度70%,固液比1:4。研究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柚皮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以芦丁为参照品,测定波长为258nm,吸光度与芦丁浓度的线性范围在1.0~30цg/ml,相关系数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60%,相对标准偏差为1.0%。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样品提取后不经分离可直接测定黄酮含量,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Three hundred fifty rats were used in three experiments to: 1) validate the everted gut procedure as an in vitro technique for estimating Zn absorption, 2)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ratios of picolinic acid (PA) to Zn on Zn absorption and 3)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PA on absorption of Zn and amino acid complexes at pH 6, 7 and 8. In the first experiment the time delay between tissue collection with subsequent storage in ice-cold saline and start of tissue incubation was 0, 10, 20 or 30 min. A linear decrease was observed for 65Zn uptake with increasing delay time. Lysine absorption was not affected by delay time. In the second experiment, molar ratios of PA:Zn of 0, .5, 1.0, 1.5, 2.0 and 2.5 with Zn held constant were evaluated. A linear decrease in 65Zn absorption from 65ZnCl2 occurred as the molar ratio of PA to Zn increased. In the third experiment, 0 and 5 molar ratios of PA to a constant Zn level were evaluated using 65ZnCl2, 65Zn-14C-methionine (ZnMet) and 65Zn-3H-lysine (ZnLys) at pH 6, 7 and 8. The addition of PA decreased Zn absorption regardless of Zn source. The data suggest that the Zn sources used were of similar biological value. The data do not support the theory that PA facilitates Zn absorption.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通过二氧化硅的三维网状结构对十四醇、溴甲酚紫和硼酸进行有效包裹制备出热敏变色储能复合材料,并使用正交试验对制备工艺参数,例如酯水摩尔比、复合物用量、pH值、反应温度以及陈化温度等进行分析,最后使复合材料通过浸轧烘的方式整理到蚕丝织物上。结果表明,材料用量对复合材料变色和储能性能的影响最大,最佳工艺参数为:复合物加入量为14g,酯水摩尔比为1∶7,pH为3,反应温度为60℃,陈化温度为80℃。经过整理后的蚕丝织物具有较好的热敏变色和相变储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微波辅助提取苜蓿黄酮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充分利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中的黄酮类物质,应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分别对影响其黄酮提取量的乙醇浓度、微波功率、固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因素的互作效率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固液比和乙醇浓度是影响提取量的主要因素,微波功率和其它因素影响较小;微波提取苜蓿黄酮的最佳工艺为:40%乙醇浓度,1:30固液比,微波500 W功率下作用60s;在此工艺条件下,黄酮提取量的理论值为4.92mg/g,接近于实际测定值4.88mg/g。  相似文献   

16.
微波辅助提取茄子根中总黄酮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烘干茄子根为原料,以茄子根中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利用微波辅助提取茄子根中总黄酮。选取乙醇浓度、微波时间、微波温度、微波功率、料液比为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80%、微波时间为4min、微波温度为60℃、微波功率为300W、料液比1∶20(g/mL),在此最佳条件下,茄子根总黄酮的提取率达1.652%。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零陵香总黄酮提取工艺,本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依据Box-Bebnken的方法设计对乙醇体积分数、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和液料比四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零陵香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5%,微波时间17 min,微波功率600 W,液料比68 mL/g。本试验得到的工艺条件参数可行性强,重复性好,为提高零陵香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零陵香|总黄酮|微波功率|体积分数|得率  相似文献   

18.
用蚕粪生产高置换率叶绿素a锌钠盐的工艺条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高锌置换率是提高叶绿素锌钠盐质量的保证。选择乙醇质量分数、pH值、反应温度及加锌量4个主要生产工艺条件作为试验因子,每个因子各设3个水平,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SAS统计软件进行结果分析,得出用蚕粪生产叶绿素a锌钠盐的最适生产条件是:加锌量为理论值的2.5倍,乙醇质量分数95%,pH 1.5、温度55℃。在此条件下的叶绿二酸锌络合量为3.32?,最大置锌率为3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