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九十年也是中国农村土地政策不断变迁的九十年。九十年来党关于中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的历史演进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21年到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主题是革命。1949年到1978年建国前30年,主题是建设。1978年至今,主题是改革。其当代启示有:农村土地政策的变迁应当与时俱进,及时进行调整;农村土地政策的变迁必须使农民真正受益;土地政策的核心在于界定土地的产权;评价农村土地政策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农村的社会生产力;政府在农村的土地政策变迁中,担负重要的角色;新时期应当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制度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相似文献   

2.
一、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概述 (一)我国农用地使用权制度变迁的历程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变迁主要经历了如下过程:第一阶段:1958-1978年的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土地由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 第二阶段:1979-1993年从包干到户的确立至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推行,出现了我国农村特有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两权分离.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政策执行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农业》2015,(1):8-9
<正>农村土地确权政策执行评估与建议为落实中央开展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执行情况"回头看"精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2013年第二期主任基金应急项目设立《农村土地政策执行问题研究》子项目,对2004-2013年中央出台的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等五大类土地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本次农村土地政策执行评估主要依据两类数据,一是对河北、辽宁、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四川和陕西等11个省  相似文献   

4.
一、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乡村干部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认识不够到位.一是在土地承包政策和土地流转关系认识上有偏差.认为承包期30年的政策是土地流转的障碍,如果不搞土地延包30年,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二是在土地发包方(村集体)和承包方(农户)的关系处理上有偏差.认为村干部代表的是集体,拥有土地所有权,集体想流转土地,村民就应该服从,没有把双方看成是平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河南农业》2003,(9):5-5
针对目前一些地方随意调整、收回农民承包地、强迫农民流转承包地等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切实落实党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全面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农业部日前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法律贯彻执行情况检查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农(牧、渔)业厅(局、委、办)在全国开展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法律贯彻执行情况检查。通知指出,土地是农民的重要生产资料,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的基本财产权利,是农民根本利益之所在。无论是随意调整收回农民承包地,还是强迫农民流转承包地,都是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回顾与瞻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顾了1978年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发展历程。对新形式下农村土地流转的时代特征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7.
土地承包政策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是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的关键。当前,要真正实现土地承包关系30年不变,既要签订承包合同,发放土地经营权证书,又要及时建立配套的政策和制度。 一、以解决“均田”需求与“稳田”需求矛盾为重点,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中共中央、国务院从1993年起,先后发出四个文件,反复强调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但从大多数地区的执行情况看,仍没有跳出“三年一小调、五年一大调”的怪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农业目前的发展水平还没超越“耕者有其田”的阶段,土地仍是广大农民的生活来源和社会保障,农民普遍认为,只要有一口人,就应拥有一份土地。  相似文献   

8.
交易成本视角下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变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考察交易成本横向及纵向的变化,分析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变迁.结果表明,在纵向维度,农村土地流转需求环节和家庭联产责任制度实施的环节中的交易成本较大,促使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经历了"不禁止-承认-鼓励"变迁,开辟了"制度变革范式"促进农业发展的第二道路;在横向维度,现阶段土地流转政策的交易成本结构变化,带来了一系列战略挑战.在分析这些交易成本变化的基础上总结出"列车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土地制度是国家制度,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式。因历史原因,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仍然有较多制度缺陷,在农村土地征收的管理体制、农民土地权益保障体系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政策误区与实施障碍。在已经开始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地区,谨慎推进改革的同时,政策也应随改革展开灵活调整。因此,对试点地区出现的问题与应对政策进行研究,在现阶段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指导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制度改革的重要政策性文件。在这份文件当中第一次提出了在坚持农村土地所有制前提下,促使承包权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新格局。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浮出水面,这实际上既放活了土地的经营权,又保证了亿万农户的承包权。这一重要政策的出台无疑将成为农村土地流转的新动力,可以预见,正在探索中的土地流转将进入稳健加速期。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当前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大量人口和劳动力离开农村,承包农户不经营自己承包地的情况越来越多,在大多数地区,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实现土地集体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农村土地政策和各个不同时期土地政策的特点,进一步对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变迁进行研究。通过总结改革开放至今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模式变迁中产生的问题,得出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解决集体土地所有权、流转机制、经营模式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只有这样中国农村经济才能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后,如何尽快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正确地引导农民进行合理的流转,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尽其才。地尽其力,这是确保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条件,也是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土地承包政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自从1978年实行农村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土地流转就一直存在,国家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也是一贯的,支持和允许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的土地流转的规模不大,程度不高,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是从政府职责方面阐述解决农村的土地流转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处于一个社会转轨期,各项政策和制度都在不断的改革和变化之中。从农村到城市,改革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这其中最令人关注和期待的就是广大农村的改革发展及党在农村政策的变化,而农村改革的焦点就是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走向问题。这一问题之所以这么引人瞩目,不仅仅是因为土地是广大农民的基本生存资料,更是因为土地问题关系着8亿多人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本文试图从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情况,分析探讨党在农村土地政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市场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资源市场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利用中所存在矛盾的有效途径。基于当前农村土地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客观分析了土地市场化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促进农村土地市场化发展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国家依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但是,随着新一届中央政府减免农业税、种粮补贴及其他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在承包地上的收入较前明显增加的同时,部分无地或少地农户(以下简称部分农户)不仅对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政策心存芥蒂,还进而提出按现有人口数调整承包地的要求。为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保障党和国家农村土地政策的顺利实施,不能不对这一问题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台湾土地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台湾特殊的殖民地经济历史与岛屿经济特点,使其土地制度与政策的形成有其特殊的过程与特点. 一、1949年前台湾土地制度与政策的形成及特征 台湾土地制度与政策的形成始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至1620)的农地开垦.当时,大量汉人移民到台湾,实行同一氏族的人共耕共有农地制度,称为社团农耕制.  相似文献   

18.
基于手工搜集的1978—2018年中国政府颁布的206份农村环境管理政策文本,从政策发布年度、政策发布主体、政策发布形式、政策作用对象、政策工具及政策效力6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运用政策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农村环境管理政策的演进特征。结果表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环境管理政策在数量上呈整体持续上升态势;农村环境管理政策经历了探索起步(1978—1989年)、初步形成(1990—2004年)、快速发展(2005—2013年)和全面推进(2014年以后)4个阶段的演进;政策发布主体的行政级别较高且呈现多元化特征,政策联合决策程度高,但政策之间统筹性和协调性较低;政策绝大多数以通知、意见等形式发出,缺乏权威性和规范性;政策的着力点主要在原生态保护层面,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视程度不够;命令控制型政策是政府最为偏好的农村环境管理政策工具,经济激励型、信息公开型和自愿参与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政策整体效力的提升主要由政策发布数量驱动,政策反馈不足、政策措施较少和政策目标量化程度低是导致政策平均效力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通过论述建设和发展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必要性。以及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性质、主要职能和基本组织形式展开研究。以杭州萧山区的实地调研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制度与法律建设不够完善是最主要的问题。并提出建设和发展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俞凌欣 《农业展望》2013,(12):25-30
首先以粗线条描述了大集体和包产到户两个不同时期中国农村生产的总体状况及农民的现实感受,指出了两种农村体制的优点与不足;接着按照统计数据对中国农村人口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农村人口流失严重的结论;然后对近10年国家一系列“三农”政策的调整和所发挥的巨大历史作用作了深刻阐述;最后对中国农村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认为农业现代化是解决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是强国富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体现在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上。实行农村土地流转势在必行,但不能强迫命令、一哄而上,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同时还需要协调解决好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和保护耕地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