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草原》2007,(4):31-45
高洪波: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著名诗人、评论家对里快的作品,我不是特别熟悉。但是看了他的两个作品以后,一个是《美丽的红格尔塔拉河》,一个是《菜市》,发现里快是一个文学底蕴、可以说'童子功'比较扎实,由文学青年、文学爱好者,在自己生活的土壤上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成长为一个作家的。《菜市》写的是汉族农民在经济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森林文学作家。在探索森林文学发展史的过程中,对《诗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发现《诗经》是一部流芳千古的森林绝唱,是中国森林文学的源头。《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了西周初年(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大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这些诗歌大部分是从民间采集的,  相似文献   

3.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我在家乡一直靠种田维持生计,这些年眼看着别的地方一天天富了起来,而我的家乡还是老样子,心里特别着急。从小我就喜欢搞养殖,养过兔、猪、鸡、鸽,可最后还是挣不了多少钱,后来,我分析了一下,还是因为我不懂技术,加之信息太封闭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了《农村养殖技术》,根据上面的市场行情,家里养了几十头猪,喂了100多对鸽子,今年获得了丰收。乡亲们看我挣了钱,都问我靠啥?我拿出《农村养殖技术》对他们说:全靠它!后来几位乡邻借阅了以后,都夸《农村养殖技术》办得好,说的都是咱农民心里话,写的都是咱身边事,乡亲…  相似文献   

4.
英国"湖畔派"与中国的"荷花淀派"文学虽然属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时代文学的两股文学流派,但是这些作家们对家园对生活的热爱和眷恋使得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通过描绘大自然来建构他们的文学世界。由于环境和经历的差异,"荷花淀"派作家的生态观和英国作家哈代的生态观以及他们的人生态度、作品风格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草原》2013,(10):39-39
编者按:编完本期"草原骑手",我想起在鲁迅文学院第四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上,作家刘庆邦在《顽强生长的短篇小说》中所讲的,一位优秀的作家应具备五种品质,那就是善良的天性,高贵的心灵,高尚的道德,悲悯的情怀,坚强的意志,这样的精神要求作家必须有高尚的道德与良知。作家要具备这样的道德认知深度与践行程度,他创作的作品才可能具有震撼读者心灵的力量,照亮社会现实的力量。文学绝对不是名利,一切追名逐利的书写绝对不是真文学。而白雪林等内蒙古作家们则结合自身写作经验,更多强调文学的本土经验与地域特色,并最终达到文化的自信和自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与刘庆邦先生不约而同达成的共识,文学不在繁华热闹的场所,而在寂寞的书房。  相似文献   

6.
宋生贵 《草原》2007,(10):70-73
2007年春节之后,我的最有收益的一件事情,就是一连数十日力拨杂务,集中精力阅读了《超克图纳仁文集》(六卷本,远方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共计200余万字。集中一段时间和精力阅读一位作家如此大量的作品,这在我的阅读与研究经历中尚属首例。如此之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我过去对于作家超克图纳仁先生虽有所知,知道他于上世纪50年代就创作了《金鹰》等话剧文学剧本,声名远播;进  相似文献   

7.
<正>上大学时我是班里为数不多的,第一志愿填报兽医专业的人,随着学历的增加和工作岗位的变化,越来越觉得兽医像人医一样神圣。现在,养殖户喊我一声"孙兽医",心里觉得很自豪,这是对我的信任和尊敬。在天津宝迪集团养殖事业部任兽医师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猪业科学》杂志,通常每天中午都午睡的我,那天破例,一个人在办公室研究一篇名为《有机酸对仔猪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的文章,因为当时我巡检猪场仔猪的状况与文中一致,于是我请示领导后,  相似文献   

8.
阿霞 《草原》2013,(3):4-4
编者按:广子拖雷赵卡青蓝格格娜仁高娃照日格图赵娜安宁晶达编者按:就像时间慨叹始终是文学绕不开的一个主题,不知不觉中这个栏目已经做了三期,至此,九位"骑手"全部在《草原》展露了身手。作为编者,我们在观看、审视他们作品的同时,也和他们一样以文学的方式感知着这片草原上的生息律动。文学的承  相似文献   

9.
陈璟 《北方牧业》2014,(12):190
澳大利亚小说家蒂姆·温顿(Tim Winton)是目前澳大利亚最多产且知名的作家,他的每部作品都是一出版便倍受批评家们的注意,他的绝大多数小说作品都曾获奖。自1981年发表《露天泳者》(An Open Swimmer)开始,他已出版了21部作品。这些作品已被译成25种文字,多部作品被搬上舞台和荧屏。他的小说《浅滩》(Shallows,1984)、《烟云缭绕的街道》(Cloudstreet,1991)、《土乐》(Dirt Music,2001)和《呼吸》(Breath,2008)曾四次获得澳大利亚最高文学奖迈尔斯·富兰克林奖,  相似文献   

10.
正龚、宁二位老师:你们好!来信无别,只因为在《蜜蜂杂志》上看到你们那里有2本养蜂书籍出售的启事。一本是65元的《蜜蜂饲养原理与方法》,另外一本是50元的《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对我而言,这2本书都是开荒书。因为养蜂技术这方面,我没有基础知识,就是有点喜欢蜜蜂,关心这方面的事情,但养蜂却要从零开始。长期以来(已有三十多年了),我都是以电器维修为职业,直到如今六十多岁。多年来都觉得每天时间不够  相似文献   

11.
正2012年10月诺贝尔文学奖尘埃落定,为中国籍作家莫言获得。莫言出生在山东一个很荒凉的农村,家里人口很多。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质生活非常贫困,像他这样的农村孩子,像小狗小猫一样长大。莫言曾在某一年的大年三十到别人家讨饺子。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歧视给他的少年生活留下了惨痛记忆,父亲过于严厉的约束也使他备受压抑,这种心理特征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小学三年级时,莫言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受到文学启蒙。小学没毕业又碰上"文革",  相似文献   

12.
《草原》2013,(12):45-45
编者按:近年来,很少有文学刊物如《草原》这样,以全年连续十期的规模推出一个作者群。一整年下来,"草原骑手·九人联展"刊发了以70、80后为主的九位本土作家、诗人们的小说、散文随笔、诗歌、评论等共计90余篇(首)。如此的阵容,甚至可以出版一本厚厚的专集了。面对这些作品,赞誉也好,批评也罢,重要的是作为一份文学刊物,《草原》有责任把内蒙古的文学现场呈现给关心它的读者。好在,这样的努力并未辜负我们的期待。第十期拖雷的中篇小说《叛徒》被《小说选刊》11期头条转载,这在我区近  相似文献   

13.
苏州评弹是评话与弹词的合称,两者都俗称说书:评话是大书,弹词是小书;评弹演员,不论男女,都称"说书先生". 我有近十年未进书场了.最后一次是在大儒巷"纱帽厅"听书,听大书《英烈》(亦称《大明英烈传》),其中的"胡大海手托千斤闸"百听不厌,那天听的就是这一回书.我坐在书场,像一堆大白菜里混了棵小青菜,显眼得很.因为听书的十有九个是老头,十有一个是老太婆,就我一个青头鬼.老听客大概也觉得奇怪,会不时朝我望望,有的神情里还有不屑.我知道他们的心思:小赤佬来听书,懂个啥末事!  相似文献   

14.
<正>澳大利亚小说家蒂姆·温顿(Tim Winton)是目前澳大利亚最多产且知名的作家,他的每部作品都是一出版便倍受批评家们的注意,他的绝大多数小说作品都曾获奖。自1981年发表《露天泳者》(An Open Swimmer)开始,他已出版了21部作品。这些作品已被译成25种文字,多部作品被搬上舞台和荧屏。他的小说《浅滩》(Shallows,1984)、《烟云缭绕的街道》(Cloudstreet,1991)、《土乐》(Dirt Music,2001)和《呼吸》(Breath,2008)曾四次获得澳大利亚最高文学奖迈尔斯·富兰克林奖,  相似文献   

15.
阿霞 《草原》2014,(2):102-108
正访谈人物:荆永鸣,男,汉族,生于1958年,内蒙古赤峰人。就职于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公司,先后从事教学、宣传、工会、编辑和办公室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中国煤矿作家协会副主席,赤峰市作家协会主席。1985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散文集《心灵之约》;中短篇小说集《外地人》、《北京候鸟》、《大声呼吸》、《创可贴》;长篇小说《老家有多远》等。其作品被收入50余部中短篇小说选集,并多次荣获《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北京文学》奖、《小说选刊》奖、《小  相似文献   

16.
李廷舫 《草原》2007,(10):84-85
阅读《超克图纳仁文集》,纵观这位斐声文坛的老作家的文学和戏剧作品,我不禁想起人们常常引用的一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追溯超克图纳仁文学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当然一是出自他的艺术才华,二也是基于他深厚的生活功底。回顾内蒙古文学史,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大约1950—1955年五年间,在充满生机的草原  相似文献   

17.
若水 《草原》2011,(9):95-96
依据生活的提供,充分调动各种美学资源,进行艺术的概括和提炼,是文学,尤其是严肃文学或曰纯文学始终不渝的走向,也是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遵循。中短篇小说集《清场》(天热著,现代出版社2009年出版)所构建的一系列内涵丰富的艺术画面和饱满的艺术形象又一次说明了这一点。《清场》结集了作家的八部中篇小说,四个短篇小说,共十二部作品。  相似文献   

18.
《草原》2011,(10):56-56
展北国风情,抒西部壮志,欢迎订阅《草原》文学月刊《草原》文学月刊是内蒙古文联主办的内蒙古自治区惟一的一家汉文文学月刊。多年来,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发表了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优秀作品,培养了一批具有创作实力的作家,团结了全国各地的新老作者、作家,为祖国的文学百花园增添了万紫千红。多年来,《草原》文学月刊在全国广大读者的支持下,发行量逐年增加,2012年度希望老朋友继续支持本刊,希望有更多的新朋友与《草原》结缘。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养蜂历史悠久,蜜蜂文化源渊流长,古代有大诗人苏轼写的《收蜜蜂》诗等文字,现代有作家杨朔写的散文《荔枝蜜》等作品。为了弘扬蜜蜂文化,《蜜蜂杂志》开辟了"蜜蜂文化"栏目,发表了许多弘扬蜜蜂文化方面的文章。2013年,《蜜蜂杂志》又开辟了"蜂业文学"栏目,连载了业余作家王桂凤写的长篇小说——《天涯追梦》。《天涯追梦》写的是养蜂人陆坷艰难曲折的养蜂历程。小说中作者把陆坷在全国各地放蜂时的生活、工  相似文献   

20.
蒙古族作家萨仁托娅走的是一条不平常的路。她写小说,写剧本,写纪实文学作品,因为她关注草原,关注家乡,关注草原上的人们。著有长篇小说《静静的艾敏河》(2002年7月),剧本集《牧野无歌》,与人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