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罗非鱼皮为研究对象,通过微生物发酵法制备胶原蛋白,并与常见的热水法、酸法、碱法方法制备的胶原蛋白的得率、结构和性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法制备胶原蛋白得率最高,显著高于热水法和碱法(P0.05)。蛋白质结构和氨基酸鉴定表明,发酵法得到的胶原蛋白具有完整的三螺旋结构,纯度高,氨基酸组成与酸法和热水法相似。发酵法提取的胶原蛋白具有较高的溶解性、持水性和乳化性,并具有一定的吸水、吸油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碱提法对榆耳废弃角料中胶原蛋白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确定了碱法提取榆耳胶原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温度65℃、NaOH浓度0.50 mol/L、提取时间4.5h、料液比1∶65,最高胶原蛋白得率为2.94%.  相似文献   

3.
以淡水鱼加工后的下脚料鱼鳞为原料,采用微波法提取其中的胶原蛋白,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乙酸浓度、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和料液比对鱼鳞中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400W、0.6 mol/L的乙酸溶液作提取剂、料液比m鱼鳞∶V乙酸=1∶25 (g/mL)、微波处理时间5 min,此条件下胶原蛋白提取液中羟脯氨酸含量为186.358 mg/g,胶原蛋白提取率为41.37%.对提取的鱼鳞胶原蛋白进行性质测定,结果表明鱼鳞胶原蛋白的吸水性0.466 g/g、溶解性100%、乳化性51.67%、乳化稳定性91%、吸油性2.8 mL/g、起泡性84%,综合性质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体壁为原料,分别采用酸法、酶法和热水法提取胶原蛋白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通过检测氨基酸组成、紫外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SEM扫描电镜分析比较了3种胶原蛋白的特性,并采用HaCaT细胞,探讨3种酶解产物对其生长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水法提取胶原蛋白的提取得率高于其他两种方法,3种胶原蛋白均含有胶原特征型氨基酸甘氨酸Gly、脯氨酸Pro和羟脯氨酸Hyp。紫外和红外光谱图显示,3种胶原蛋白均在222 nm附近有明显的吸收峰,且存在酰胺A、酰胺B的吸收峰和酰胺Ⅰ、Ⅱ、Ⅲ的特征峰,提示3种胶原蛋白均属于Ⅰ型胶原蛋白,具有三股螺旋结构。而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相比于酶法和热水法,酸法提取的胶原蛋白三股螺旋结构保持更为完整,且较好地维持胶原纤维的原有结构。3种胶原蛋白酶解肽在50~100μg/mL时,能够显著提高正常和UVB损伤的HaCaT细胞活力,表明方格星虫胶原蛋白的酶解产物在皮肤光老化修复方面具有较好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鳞为原料,研究在3种常用工业蛋白酶作用下,水解进程对酶法制备的鱼鳞胶原蛋白肽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碱性蛋白酶,在试验条件下水解4h后,水解度为9.5%,此时胶原蛋白肽的综合性能最为理想,对DPPH·的清除率为82.14%,乳化活性指数为70.12m2/g。对于复合蛋白酶,在试验条件下水解4h后,水解度为8.7%,胶原蛋白肽对DPPH·的清除率为86.32%,乳化活性指数为32.93m2/g。对于中性蛋白酶,在试验条件下水解4h后,水解度为7.2%,胶原蛋白肽对DPPH·的清除率为70.15%,乳化活性指数为36.88m2/g。以上结果表明,不同水解程度的胶原蛋白肽性能存在差异,使用不同蛋白酶进行水解,在水解程度相同时,所得胶原蛋白肽的性能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以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鱼皮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对胶原蛋白热水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使用Design-Expert软件对提取温度、提取pH与料液比进行三因素响应面试验,以胶原蛋白得率为响应值优化热水法提取条件,并验证响应面预测值与实测值的一致性.胶原蛋白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pH为6、料液比1∶10(g∶mL),胶原蛋白得率为16.98%.实测值与响应面预测值拟合良好,说明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对热水法提取胶原蛋白的优化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NaOH和Na2CO3对水冬瓜油(酸值22 mg/g)的碱炼效果,并应用正交和单因子试验,分析了Na2CO3溶液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搅拌强度和水洗温度4种因子对水冬瓜油碱炼降酸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碱炼降酸的最佳Na2CO3用量和Na2CO3碱炼水冬瓜油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Na2CO3碱炼效果优于NaOH;以碱炼油的得率和酸值为指标,Na2CO3碱炼水冬瓜油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a2CO3水溶液浓度为170 g/L,反应温度为75℃,搅拌速度为100 r/min,水洗温度为80℃,固体Na2CO3用量为105 g/kg;在此条件下,水冬瓜毛油的酸值可降至1mg/g以下,可作为碱催化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原料。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辅助酸提鸡肺胶原蛋白的持油性和乳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肺为原料,乙酸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辅助酸提法提取胶原蛋白,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超声波功率、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为因素,胶原蛋白得率为响应值,设计响应面试验,并比较常规酸提和超声波辅助酸提胶原蛋白的疏水性能、持油性能和乳化性能。结果显示,鸡肺胶原蛋白的超声波辅助酸提最佳条件为超声波功率365 W、料液比1∶90(质量体积比)、提取时间320 min,胶原蛋白得率占除杂后冻干鸡肺(干质量)的39.55%,其得率比常规酸提的提高了3.71倍;超声波辅助酸提的胶原蛋白疏水性、持油性和乳化活性分别比常规酸提的提高了64.0%、68.6%和32.4%。  相似文献   

9.
鱼鳔是鱼类加工产生的重要副产物,来源丰富,利用酸法、酶法、热水法、盐法、碱法和发酵法从鱼鳔中提取出的胶原蛋白具有免疫原性低、组织相容性高、细胞活化能力强、可降解性好等多种优良生物学性状,在骨科治疗、细胞培养、伤口愈合、药物制作、生物发电等医学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通过综述不同来源鱼鳔胶原蛋白的多种常用制备工艺和结构特征,阐述了其生物医学应用,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应用发展,以期利用副产品鱼鳔填补医用领域的空缺。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榆耳G930菌种发酵上清液的抑菌谱及理化因素对其体外抑菌作用的影响和榆耳发酵液多糖对小鼠的免疫增强作用,采用杯碟法对体外抑菌作用进行研究,通过测定小鼠脾脏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血清溶血素水平及淋巴细胞转化率对免疫增强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榆耳发酵上清液抑菌谱较广,对肠道致病菌的体外抑制作用强于对呼吸系统致病菌的体外抑制作用;榆耳发酵上清液中的抑菌物质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及耐酸性,但在碱性环境中易失活。小鼠饲喂榆耳发酵上清液多糖21 d后,所有试验组小鼠的血清溶血素水平均极显著增强(P0.01);当榆耳发醇上清液多糖的剂量为5、10 mg/d时,可以显著增强小鼠的脾脏指数、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极显著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P0.01),说明榆耳发酵液多糖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提高末水坛紫菜资源的利用率,以末水坛紫菜为原料,考察热水法和微波法提取坛紫菜多糖的多种影响因素.利用苯酚-硫酸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法)测定多糖含量,单因素实验确定各因素的最适水平,L9(34)正交试验确定多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热水法制备紫菜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为浸提温度,其次为料液比和浸提时间;热水法制备末水紫菜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浸提温度55℃、料液比1∶32 (g∶ mL)、浸提时间90 min;影响微波法制备紫菜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为:微波功率、料液比和微波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50 W、料液比为1∶43 (g∶ mL)、微波时间60s.说明,热水法和微波法均可用于末水坛紫菜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花生壳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理化和功能特性。[方法]以花生壳为原料,分别采用直接水提法(W)、乳酸菌发酵法(F)和挤压膨化法(E)提取花生壳可溶性膳食纤维(SDF),详细比较它们的各种理化和功能特性。[结果]W-SDF、F-SDF和ESDF的溶解性分别为2.07%、3.74%和4.72%,持水力分别为8.63、12.84和15.28 g/g,持油力分别为2.32、3.07和4.17 g/g,膨胀力分别为11.73、13.85和16.23 m L/g,乳化活性分别为408.3、528.4和604.6 m L/L,乳化稳定性分别为428.7、489.3和563.8 m L/L,最小凝胶浓度分别为13.19%、10.24%和8.92%;在肠道环境(p H 7.0)中,对重金属Pb吸附能力分别为178.6、243.6、308.1μmol/g,对As的吸附能力分别为143.5、200.4、276.5μmol/g,对Cu的吸附能力分别为49.3、103.8、169.3μmol/g;在胃环境(p H 2.0)中,W-SDF、FSDF、E-SDF对重金属Pb的吸附能力分别为52.9、106.3、178.5μmol/g,对As的吸附能力分别为60.3、98.4、164.2μmol/g,对Cu的吸附能力分别为32.7、50.2、89.7μmol/g。[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花生壳膳食纤维的功能改性及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莪术油/(麦芽糊精-Povacoat)微囊的质量,建立了硫酸香茅醛显色测定其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方法。对莪术油乙醇溶液进行波长扫描,确定508nm为最大吸收波长,显色稳定性试验表明,反应液在150min内吸光度较稳定。莪术油检测浓度在0.199 2μg/mL~9.96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A=0.094 7C-0.001 2,r=0.999 3),微囊的载药量测定和包封率测定的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9.6%和99.1%。经测定,3批微囊的载药量为51.5mg/g~53.2mg/g,包封率为88.2%~90.7%。  相似文献   

14.
以鱼鳔为原料,提取其中的胶原蛋白,琼脂为凝胶剂,乌龙茶为去腥剂和调味剂,研制一种新型茶味鱼鳔胶原蛋白保健果冻.对鱼鳔胶原蛋白与茶汁的比例、琼脂和乌龙茶质量浓度、柠檬酸添加量及白砂糖添加量等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茶味鱼鳔胶原蛋白果冻的配方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配方:2 g/100 mL茶汁,1 g/100 mL的琼脂,鱼鳔胶原蛋白和茶汁的比例为1:3.5,每100 mL原液中添加50 mL 1 g/100 mL琼脂,0.07 g柠檬酸,8 g白砂糖.  相似文献   

15.
林海 《南方农业学报》2012,44(6):1014-1017
【目的】研究超高压法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山茱萸中熊果酸提取的适宜方法。【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超高压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工艺进行优化,以熊果酸得率为指标,考察料液比(g∶mL)、乙醇浓度、超高压压力、加压时间对熊果酸得率的影响;同时与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超高压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2(g∶mL)、乙醇浓度70%、超高压压力320 MPa, 保压时间4 min,该条件下熊果酸提取得率可达0.322%。与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相比,其提取得率高、时间短。【结论】超高压提取熊果酸得率高,提取时间短,是一种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6.
林海 《广西农业科学》2013,(6):1014-1017
【目的】研究超高压法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山茱萸中熊果酸提取的适宜方法。【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超高压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工艺进行优化,以熊果酸得率为指标,考察料液比(g∶mL)、乙醇浓度、超高压压力、加压时间对熊果酸得率的影响;同时与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超高压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2(g∶mL)、乙醇浓度70%、超高压压力320MPa,保压时间4min,该条件下熊果酸提取得率可达0.322%。与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相比,其提取得率高、时间短。【结论】超高压提取熊果酸得率高,提取时间短,是一种提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7.
浒苔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研究了微波功率、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浒苔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对不同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700 W、提取温度70℃、液料比40:1和提取时间25 min。在此条件下,浒苔多糖提取率为10.79%。与传统热水浸提和超声提取比较,微波辅助提取浒苔多糖具有节能、快速和得率高等优点。抗氧化试验表明浒苔多糖在浓度0.5 mg/mL的条件下,对DPPH.和.OH的清除率为65.2%和41.2%,还原力为0.354。与阳性对照品BHT和GA相比,浒苔多糖对DPPH.的清除率略高于BHT。浒苔多糖可作为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保健食品和医药工业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立足于溶剂法,通过对比超声波、微波、光波单独处理较短时间的红松籽油的得率,以及处理后单独浸提红松籽油得率的增加情况,明确在红松籽油提取过程中处于主导作用的方法,同时确认4种提取方法对红松籽油的理化指标、脂肪酸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方法  按照GB/T 5009.229—2016《食品中酸价的测定》、GB/T 5532—2008《动植物油脂 碘值的测定》和GB/T 5009.227—2016《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分别测定4种方法提取的红松籽油的酸值、碘值和过氧化物值,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红松籽油中脂肪酸的种类和质量分数,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红松籽油对DPPH·和ABTS+·的清除能力。  结果  正己烷作为最佳提取溶剂,当提取温度25 ℃,液料比18 mL/g,浸提时间5 h红松籽油得率为65.52%。超声波法(300 W,10 min)、微波法(380 W,100 s)、光波法(400 W,11 min)单独处理时的红松籽油得率分别为67.63%、62.26%、58.25%。上述3种方法处理后再单独使用正己烷浸提,使总提取时间达到5 h后的红松籽油得率分别增加了2.18%、4.50%、6.10%。4种方法提取的红松籽油符合GB/T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中酸值(≤ 4 mg/g)、过氧化值(≤ 0.25 g/100 g)的限量标准。溶剂法制备出的红松籽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均最低(P < 0.05)。脂肪酸质量分数由高到低分别是亚油酸(44.54% ~ 46.32%)、油酸(28.29 % ~ 28.83%)和皮诺敛酸(13.15% ~ 14.51%)。溶剂法、超声波法、微波法、光波法所提取的红松籽油清除DPPH·和ABTS+·的IC50值分别是9.41、8.80、9.43、9.61 g/L和5.10、5.51、6.10、5.43 g/L。  结论  对超声波法、微波法和光波法单独作用及浸提后得率进行比较,发现超声波法、微波法和光波法在提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与溶剂法、微波法和光波法相比,超声波法提取的红松籽油得率高,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高,抗氧化能力强,能够达到较好的提取效果,此方法应用于红松籽制油工业中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9.
沙棘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正交设计方法分别对热水提取法、微波辅助法、超声波法、酶法、酶法-超声波协同萃取法提取沙棘果渣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五种方法的提取量分别为:102.36mg·g^-1、19.04mg·g^-1、88.09mg·g^-1、65.91mg·g^-1、81.5mg·g^-1,5种方法的提取效果优劣依序为:热水提取法〉超声波法〉酶法-超声波协同萃取法〉酶法〉微波辅助法;综合时间、成本等因素,以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沙棘果渣多糖效果好,此时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料液比1:50(g:mL),时间20min,经验证的提取率为88.09mg·g^-1。  相似文献   

20.
缪天琳  张跃华  李文龙  刘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841-12842,12845
[目的]优选小花琉璃草的多糖提取工艺。[方法]以小花琉璃草主茎粉末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小花琉璃草多糖,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4个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k(3^4)正交试验确定小花琉璃草多糖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用苯酚一硫酸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提取次数对小花琉璃草多糖含量影响最大,其次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次数2次,料液比1:30(g/ml),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h。[结论]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多糖提取率最高可达2.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