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蹄层孔菌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木蹄层孔菌是一种具重要价值的真菌.研究了不同配方的固体培养基,在不同的温度、pH值培养条件下对木蹄层孔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木蹄层孔菌的营养菌丝生长最适培养温度为28℃,最适培养pH值为7,最适培养C源为蔗糖,最适培养N源为蛋白胨.这些结果为将来木蹄层孔菌的人工培植和工业应用提供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桑黄真菌类群中的火木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5种原种培养基上桑黄菌丝生长长势和速度的对比试验表明,玉米粒培养基最适合用来制作桑黄菌原种,4种木屑原种培养基中柞木屑培养基最佳,其配方为柞木屑77%、麦麸10%、玉米面10%、葡萄糖2%、石膏1%。在5种栽培种培养基质上桑黄菌丝生长长势和速度对比试验中,结果表明棉子壳木屑培养基培养效果最好,其配方为:柞木屑50%,棉子壳39%,麦麸10%,石膏1%。  相似文献   

3.
杏鲍菇母种最适固化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计不同的母种培养基配方,在相同的条件下对各配方培养基上杏鲍菇母种菌丝的生长速度进行差异显著性比较,观察并记录菌丝密度、颜色等状况,筛选出适合杏鲍菇母种生长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杏鲍菇母种菌丝在配方6(1)(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酵母粉10g、水1 000 mL)、配方9(6)(葡萄糖2...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桑黄真菌类群中的火木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 5种原种培养基上桑黄菌丝生长长势和速度的对比试验表明,玉米粒培养基最适合用来制作桑黄菌原种,4种木屑原种培养基中柞木屑培养基最佳,其配方为柞木屑77%、麦麸10%、玉米面10%、葡萄糖2%、石膏1%。在5种栽培种培养基质上桑黄菌丝生长长势和速度对比试验中,结果表明棉子壳木屑培养基培养效果最好,其配方为:柞木屑50%,棉子壳39%,麦麸10%,石膏1%。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当前双孢菇母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长势为试验指标,以黑小麦为主要原料,并辅以一定量的马铃薯、腐熟麦秸、葡萄糖及蛋白胨,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双孢菇母种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试验获得的优化配方为:配制1000mL培养基加马铃薯100g、黑小麦300g、腐熟麦秸100g、葡萄糖20g、蛋白胨1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1g。在该配方下,无论是菌丝生长速度还是菌丝长势,均优于PDA综合培养基。  相似文献   

6.
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宜猪苓和蜜环菌生长的母种和原种培养基配方,通过对为猪苓和蜜环菌设计的5种母种培养基配方和4种原种培养基配方进行筛选试验,观察猪苓和蜜环菌母种和原种的菌丝在不同配方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并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表明,猪苓母种在配方3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为4.013 mm/天,菌丝粗壮,长势旺盛,猪苓原种在配方B中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为2.749 mm/天,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且长势较好;蜜环菌母种在配方5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为9.346 mm/天,蜜环菌原种在配方H中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为2.416 mm/天。所得试验结果可为日后猪苓人工栽培技术和猪苓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利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境内的1种野生多孔菌进行分子鉴定。通过组织分离的方法对该菌种进行分离培养,并选取常用的4种固体培养基进行最佳固体培养基配方的筛选;以漆酶活性为评价指标,筛选高产漆酶的液体培养基。结果表明,该种野生多孔菌为硬毛粗盖孔菌(Coriolopsis trogii)。固体培养基D(葡萄糖20 g、蛋白胨5 g、酵母浸膏10 g、KH2PO42 g、MgSO41 g、琼脂20 g,加水至1 000 mL,自然pH值)为该种多孔菌的最佳固体培养配方,在该培养基上培养的该种野生多孔菌菌丝长势良好,菌丝干质量为0.132 g; 2号液体培养基(马铃薯切片200 g、葡萄糖20 g、蛋白胨2 g、酵母浸膏2 g、KH2PO43 g、MgSO41.5 g,加水至1 000 mL,自然pH值)为该种多孔菌发酵产漆酶的最佳液体培养配方,在该培养基上培养的该种野生多孔菌菌丝生物量为8.56 g/L,漆酶活性可达907.34 U/L。  相似文献   

8.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碳氮源及无机盐对桦褐孔菌菌丝培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桦褐孔菌菌丝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比为:葡萄糖25g,黄豆粉20g,硫酸钙1.25g,琼脂20g,VBl10mg,水1000mL,并确定葡萄糖是影响菌丝体干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谭伟  张伟 《西南农业学报》2001,14(Z1):127-129
对两个长根奥德蘑菌株在4种不同母种和原种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度及生长势作比较的结果表明,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6.8mm/d),生长势(菌丝雪白、菌落浓厚、菌丝均匀整齐、紧密)最佳,可作为菌株母种繁殖的首选配方.原种培养基(杂木屑39%、菌糠49%)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3.0*#mm/d),可作为制备原种和栽培种的最佳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金银花茎藤培养香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华舟  孙爱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188-7189
[目的]探索以金银花茎藤为主要原料栽培香菇的培养基配方及菌丝生长和出菇状况。[方法]以不同含量的金银花茎藤培养基为试验组,以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以及栎木屑培养基为对照组,对比观察香菇菌丝生长及出菇状况。[结果]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的菌丝萌动和生长最快,各组培养基的菌丝生长速度差别不明显。随着培养基中金银花茎藤的增加,出菇时间和次数增加,产量提高。金银花茎藤可作为香菇种植的培养基,其适宜配方为:金银花茎藤屑200g、麸皮20g、蔗糖20g、石膏2g、水300ml或料水比1.0∶1.3。[结论]金银花茎藤含有充足的香菇菌丝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金银花茎藤培养基可替代传统栎木屑培养基用于培养香菇。  相似文献   

11.
桦褐孔菌菌丝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碳源、氮源、琼脂、天然物质在桦褐孔菌菌丝体液体培养基中的配比。结果表明:培养基配方以葡萄糖20.0 g/L、淀粉50.0 g/L、蛋白胨3.5 g/L、KH2PO43.0 g/L、MgSO41.5 g/L为最佳,菌丝生物量达0.181 2 g/100 mL。在最佳培养基配方基础上,桦褐孔菌菌丝体摇床培养5 d、培养液装量为容器的1/3时菌丝体生物量达到最大值,为0.041 4 g/50 mL。  相似文献   

12.
对泰山硫磺菌硫磺原变种ts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和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最有利于菌丝生长,最佳培养基配方为200 g马铃薯+2.5%葡萄糖+0.2%蛋白胨+0.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20 g琼脂+1 000 ml水,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适宜pH为4~6。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药用真菌红缘拟层孔菌的最佳培养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葡萄糖、蛋白胨、黄豆粉煮汁、pH值为因素,以菌丝干质量和发酵液抗肿瘤活性为标准,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从中选出最优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红缘拟层孔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中性偏酸性环境,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以菌丝干质量为标准,最优培养条件为:葡萄糖25 g/L,蛋白胨10 g/L,黄豆粉煮汁3 g/L,pH值为6;以发酵液抗肿瘤活性为标准,最佳培养条件为:葡萄糖20 g/L,蛋白胨8 g/L,黄豆粉煮汁4 g/L,pH值为6。  相似文献   

14.
对粗毛纤孔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粗毛纤孔菌菌丝生长可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在以蔗糖为碳源、谷氨酸为氮源的培养基中生长最佳;适宜pH值为8~8.5;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在黑暗条件下生长更好;最适宜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在25℃、PDA培养基上,粗毛纤孔菌10d便可在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上长满。  相似文献   

15.
配制不同碳源氮源培养基接种干巴菌菌种,研究不同配方碳源、氮源培养基对干巴菌母种、栽培种菌丝长势、生长速度、满袋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巴菌母种培养基用松针水配制,栽培种培养基中添加40%的松针,其菌丝生长速度均较快。干巴菌母种培养基菌丝最适合的主要碳源是马铃薯,菌丝生长速度最快(4.53mm/d),最适合的主要氮源是蛋白胨与酵母粉1:1的混合物,菌丝生长速度快(5.06mm/d)、菌丝长势强。干巴菌栽培种碳源以糯米最好,生长速度快(5.89mm/d)、菌丝长势强,菌丝满袋时间短(39d);栽培种氮源以麸皮最好,生长速度快(5.75mm/d)、菌丝长势强,菌丝满袋时间短(40d)。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固体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碳源、氮源和无机盐营养因子对松乳菇菌丝的影响。通过观察菌丝密度和计算菌丝生长指数筛选出最适合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松乳菇的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与蛋白胨;MgSO4、CuSO4、VB2促进菌丝生长,FeSO4、CoCl2则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正交试验,确定松乳菇菌丝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L,蛋白胨1 g/L,KH2PO40.3 g/L,MgSO40.3 g/L,VB22 mg/L,琼脂20 g/L, pH自然。经过优化以后,在28℃下培养,菌丝生长指数为4055.9。  相似文献   

17.
对莜麦秸栽培双孢菇适宜品种进行筛选,得出AS2796为最适品种,并对AS2796的最适母种、原种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AS2796适宜母种培养基为100 g发酵棉籽皮,50 g牛粪,20 g葡萄糖,20 g琼脂,3 g KH2PO4,1.5 g Mg SO4,20 mg维生素B1,5 g蛋白胨,1 000 m L水;AS2796适宜原种培养基为配方A1和配方C1,配方A1:84.15%麦粒、14.85%牛粪、1%石膏,另加0.1%KH2PO4、0.05%Mg SO4,配方C1:16.83%谷粒、67.32%高粱粒、14.85%牛粪、1%石膏,另加0.1%KH2PO4、0.05%Mg SO4。其中配方A1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菌丝长势较好;配方C1的菌丝长势最好,生长速度中等,生产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固体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碳源、氮源和无机盐营养因子对松乳菇菌丝的影响。通过观察菌丝密度和计算菌丝生长指数筛选出最适合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松乳菇的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与蛋白胨;MgSO4、CuSO4、VB2促进菌丝生长,FeSO4、CoCl2则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正交试验,确定松乳菇菌丝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L,蛋白胨1 g/L,KH2PO40.3g/L,MgSO40.3 g/L,VB22 mg/L,琼脂20 g/L,pH自然。经过优化以后,在28℃下培养,菌丝生长指数为4 055.9。  相似文献   

19.
为获得空心莲子草生防菌SF-193固体培养基的最佳配方,本研究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优化空心莲子草生防菌SF-193固体培养基各组分的配比,探讨各组分(大米粉,大豆粉,胡萝卜粉)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粉和胡萝卜粉对生防菌SF-193菌丝生长的线性效应显著,大米粉分别与大豆粉、胡萝卜粉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固体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大米粉61.7 g/L,大豆粉9.0 g/L,胡萝卜粉1.1 g/L。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研究野生古巴栓孔菌(Trametes cubensis)菌丝的最佳培养条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古巴栓孔菌菌丝的最适碳源、氮源分别为葡萄糖、酵母浸粉,碳源、氮源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5 g/L,3 g/L,最适培养温度为35℃,培养基初始pH对古巴栓孔菌菌丝的生长影响不显著.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