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肃北县石包城乡草原高原鼠兔洞口数很多,超过防治指标,应进行大面积防治。生物制剂药品灭效高,平均灭效为85%;化学制剂药品灭效低,平均灭效为64.90%。建议甘肃及我国北方地区取消化学灭鼠,暖季采用C型肉毒素灭鼠,冷季采用D型肉毒素灭鼠,浓度都为0.05%~0.10%,每个鼠洞投毒饵量为2g。最佳灭鼠时间为冬季下雪后。  相似文献   

2.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中华鼢鼠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鼢鼠灵(当归)毒饵防治落叶松人工林中中华鼢鼠3a中的防效分别为52.16%、52.99%和53.53%,低于其它地方所做的试验结果,需进一步研究寻找原因。纸壳电雷管炸灭法对中华鼢鼠的防效3a分别为89.74%、90.21%、91.34%,春季一次处理可控制其危害,但要严格执行有关安全使用规定,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3.
C型肉毒素草地灭鼠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C型肉毒素对定边县草原害鼠进行了灭鼠效果试验。结果表明:C型肉毒素是一种高效的生物杀鼠药物,投饵后第7天0.10%的毒饵灭洞率为83.35%,0.15%的灭洞率为84.90%,0.20%的灭洞率为89.09%,各浓度间灭洞率差异不显著。从生态平衡与经济学角度考虑,确定0.10%C型肉毒素毒饵是最佳的灭鼠浓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鼢鼠灵、磷化锌毒饵、氟乙酰胺毒饵、烟雾炮等药物对中华鼢鼠进行防治试验对比。结果表明鼢鼠灵防治效果最佳,其次是氟乙酰胺毒饵及磷化锌毒饵,烟雾炮防治效果最差。且鼢鼠灵使用操作方法简便易掌握,在生产中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沙鼠的防治技术和对策,保护人工梭梭林不受大沙鼠危害。[方法]以0.5%大卫(溴敌隆母液)、克鼠星1号、磷化锌、鼢鼠灵、C型肉毒素为供试药剂,在民勤县人工梭梭林内对大沙鼠进行化学防治试验,采用堵洞法调查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0.5%大卫和磷化锌的防治效果较好,校正灭洞率分别为88.24%和83.39%;克鼠星1号和C型肉毒素的校正灭洞率分别为78.75%和71.24%;鼢鼠灵的防治效果最差,校正灭洞率为9.67%。0.5%大卫与克鼠星1号、C型肉毒素存在显著差异(P<0.05),磷化锌与C型肉毒素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0.5%大卫、磷化锌和C型肉毒素对民勤县人工梭梭林大沙鼠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宁夏天然草原鼠害发生情况并研究其防控效果。[方法]运用夹日法、洞口系数调查法等方法对草原害鼠数量进行调查,并利用堵洞开洞法和捕净法对草原害鼠防治效果进行检查。[结果]春季灭鼠区域主要害鼠平均种群密度为甘肃鼢鼠161个土丘/hm2、达乌尔黄鼠59个土丘/hm2。长爪沙鼠平均有效洞口数为468个/hm2;C型、D型肉毒梭菌毒素杀鼠剂对草原鼠害的防治效果明显,灭后有效洞数明显减少;第1年鼢鼠灵投放10 d后平均灭效为65.9%,投药后第2年平均灭效为93.9%。[结论]试验结果为草原鼠害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C型肉毒素饵粒防治草原鼠害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6年应用生物杀鼠剂C型肉毒素饵粒对乌拉特后旗草原害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C型肉毒素饵粒750 g/hm2、1500 g/hm2、2250 g/hm2和3000 g/hm2处理投饵后7d防效为81.5%~86.5%,对照药剂用500万毒价/ml C型肉毒杀鼠素冻干剂毒饵1500 g/hm2处理防效为87.4%,各用量处理及对照药剂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且对人畜和害鼠类天敌比较安全,无二次中毒现象;综合考虑,以每hm2撒施C型肉毒素饵粒750~1500g为宜.  相似文献   

8.
为指导冀北山地的中华鼢鼠鼠害防治工作,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下属林场为例,通过对毒饵及人工地箭2种防治中华鼢鼠方法进行研究,综合分析对比两种方法在实际生产中的防治机制和效率。结果表明:毒饵法平均防治率为59.5%,人工地箭法平均防治率为78.5%,二者都对中华鼢鼠鼠害均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相比之下人工地箭法的防治率相对较高,具有优势,适合在林业生产中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在大山门林场进行了中华鼢鼠无害化综合防治技术对比试验,通过4种药剂毒饵、新式弓箭、植物趋避、营造混交林等防治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鼠道难毒饵不仅防治效果较好(90%),且属生物制剂以物理方式促使鼠肠道梗阻致脏器衰竭死亡,只针对鼠类,对人、畜、禽无害,无二次中毒,安全无污染,残药可不回收;银恒快速捕鼠器的防治效果为90.0%~96.7%,平均93.3%;植物趋避作用的黄花菜、蓖麻地块内,无鼢鼠危害;营造混交林比油松成林遭受危害轻,都是目前防治中华鼢鼠较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唐俊伟  张明  马志贵 《农林科学实验》2013,(24):144-144,152
探究鼢鼠灵、0.2%C型肉毒杀鼠剂、0.2%D型肉毒杀鼠剂对青海省高原鼢鼠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投饵施药法,鼢鼠灵防治效果达82%以上,明显高于0.2%C型肉毒杀鼠剂、0.2%D型肉毒杀鼠剂防治效果(p〈0.05)。鼢鼠灵杀鼠剂适宜在青海省大面积防治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杨柳小卷蛾连年发生,对海晏县人工营造的乌柳林造成较大的危害.通过25%的灭幼脲3号悬浮液1200g·hm-2和1000g·hm-2不同浓度的配比试验,从虫口减退率入手分析了该药荆的实际防效,结果表明两种浓度的药荆防效均在83%以上,且持效期长,对天敌及周围环境无危害,适合在今后的防治工作中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扩大灭黑一号在水稻上的杀菌谱和应用效应。[方法]以枯草芽孢杆菌和井冈霉素为对照药剂,在水稻孕穗期和破口期前5 d各施药一次,研究不同用量的灭黑一号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一次用药后,灭黑一号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低于对照药剂,且与用量呈反向效应;二次用药后,各处理的防效明显提高,灭黑一号600 g/hm2的防效最高,病株率、病指的防效分别为96.14%、97.50%。灭黑一号防治稻曲病的效果与用量呈正向效应,450 g/hm2以上用量处理的防效在60%以上,大于对照药剂。[结论]灭黑一号在水稻孕穗期和破口期前连续用药两次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退耕还林(草)地工程区设置鼠害防治试验示范小区,对中华鼢鼠运用灭鼠雷、人工地箭及鼢鼠灵防治试验,试验结果鼠药的最佳投放时间应为每年的4~5月份为好,灭鼠雷及人工地箭都堪称为杀灭中华鼢鼠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灭鼠农药最佳防治浓度,选择最佳的诱饵载体,为山地半山地麦区中华鼢鼠防治提供依据,于2008年3月11日至3月15日在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镇张山村半山地进行了诱敌隆不同浓度、不同诱饵载体防治中华鼢鼠的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5.
6种低毒药剂对核桃楸大蚕蛾的毒力测定与林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核桃楸大蚕蛾幼虫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对6种低毒、无公害的植物源和生物杀虫剂开展室内毒力测试和林间防治试验,筛选出更适合杀灭核桃楸大蚕蛾幼虫的药剂。结果表明,室内48 h毒力测试时不同药剂对核桃楸大蚕蛾2龄幼虫的毒力依次为:阿维菌素>甲维盐>阿维·灭幼脲>烟碱·苦参碱>阿维·杀铃脲>灭幼脲。用药后的1、2 d,烟碱·苦参碱的防治效果最好;用药后3 d,阿维菌素、烟碱·苦参碱、阿维·杀铃脲的防效都达到100.00%,阿维·灭幼脲防效为99.69%,甲维盐防效为98.50%,这5种药剂的防效均无显著差异,且都显著大于灭幼脲的防效28.08%。阿维菌素、烟碱·苦参碱和阿维·杀铃脲都能作为林间防治核桃楸大蚕蛾2龄幼虫的药剂,防治时可以根据不同药剂的市场售价和稀释倍数择优选择。灭幼脲对核桃楸大蚕蛾幼虫的林间防效较差,用药后7 d防效达到77.29%,不可单独使用作为防治药剂。林间打药防治核桃楸大蚕蛾幼虫应在幼虫3龄以前集中时进行,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华鼢鼠是农林牧业生产中主要的鼠害之一,加强中华鼢鼠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并提出了中华鼢鼠常规防治与冬季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烟草青枯病田间防治药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防治烟草青枯病的最佳杀菌剂,对72%农用硫酸链霉素WP 4 000倍液、0.1×108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FG 600倍液、特效灭萎灵TM 500倍液3种杀菌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多粘类芽孢杆菌FG防治效果较好,具有延迟病害发生的作用,采收后期相对防效为18.05%,整个生育期防治成本为3元/处理;其次为特效灭萎灵TM,采收后期相对防效为13.51%;72%农用硫酸链霉素WP防治效果较差,采收后期相对防效为6.09%。结合防治效果及成本考虑,多粘类芽孢杆菌FG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不同药剂对旱直播稻田杂草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药剂对旱直播稻田杂草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在天气干旱、一直无雨水的条件下,施田补(德国巴士夫)2.7 L/hm2+10%苄嘧磺隆300 g/hm2、广灭灵600 mL/hm2+10%苄嘧磺隆300 g/hm2对旱直播稻田杂草的防效较好;50%瑞飞特1.2 L/hm2+10%苄嘧磺隆300 g/hm2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定不同毒饵拌料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趋性及田间防治效果,选取了4种毒饵拌料开展了韭菜迟眼蕈蚊幼虫趋性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对豆粕趋性较强,用豆粕作为毒饵拌料的田间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可达52.07%,韭菜增产5.24%。研究结果对使用毒饵方法防治韭菜迟眼蕈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试验表明麦客隆、巨星和快灭灵对麦田的双子叶杂草具有显著的防除效果,其株防效均达80%以上.其中40%快灭灵干燥悬浮剂2.5g+10%麦客隆可湿性粉剂8g/667m2综合防效最佳,并能起到较好的增产作用,对小麦及其后茬作物大豆或油菜也较安全.但三种除草剂对单子叶杂草野燕麦等无效,因此在防除野燕麦较多的麦田时还需与其它除草剂合理混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