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花蛤,又称蛤仔,属于滤食性贝类,是福建省海水滩涂贝类养殖主要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养殖周期短、养殖方法简便等特点。目前其养殖方式主要有滩涂养殖、土池养殖等。在土池养殖中,花蛤主要是通过滤食池水中的底栖硅藻和单细胞藻类及有机碎屑等来满足其生长的需要。因此,池水中保持有质优量足的饵料生物是花蛤土池  相似文献   

2.
重金属离子对菲律宾蛤仔呼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永红 《齐鲁渔业》2008,25(6):22-24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滩涂养殖贝类之一。国外专家学者对滤食性生物耗氧率做过较多的研究,而重金属离子对水生生物影响研究报道较少。本文通过测量耗氧量来探讨不同浓度的Cd^2+、Cu^2+、Zn^2+对菲律宾蛤仔呼吸代谢的影响,旨在为研究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生物机理和贝类能量学提供依据,所得结果可作为选择蛤仔养殖滩涂底质的重要依据,并有助于养殖过程中科学管理,提高滩涂养殖种类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3.
福建诏安湾贝类养殖容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现场对诏安湾叶绿素a含量、初级生产力、生态效率、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养殖贝类有机碳含量及其含壳重与鲜组织重比值、养殖贝类和野生滤食性动物滤水率、潮间带和潮下带及吊养区附着滤食性动物现存量等的调查获得模型参数,应用营养动态模型、沿岸能流模型估算贝类生态容量,进而扣除野生滤食性动物现存量形成贝类的养殖容量,同时采用贝类能量收支模型估算贝类养殖容量。3种模式估算的贝类养殖容量分别为58469t,288260×104ind;60275t,297167×104ind;61532t,30336×104ind;平均60092t,296263×104ind。并且采用统计分析法估算贝类及其各品种的适养面积。贝类适养总面积为2755hm2,其中缢蛏25hm2,牡蛎1560hm2,翡翠贻贝215hm2,菲律宾蛤仔120hm2,泥蚶30hm2,凸壳肌蛤95hm2,波纹巴非蛤710hm2。  相似文献   

4.
福建罗源湾贝类的养殖容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海洋生态系统营养动力学为理论依据,通过现场对位于南海南部的罗源湾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生态效率、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养殖贝类有机碳含量及其含壳重与鲜组织重比值、养殖贝类和野生滤食性动物滤水率、潮间带和潮下带及吊养区附着滤食性动物现存量等的调查和检测。应用营养动态模型、沿岸能流模型估算贝类生态容量,进而扣除野生滤食性动物现存量以估算贝类养殖容量,同时采用已报道模型估算贝类养殖容量,并用统计分析法估算贝类及其各品种的适养面积。3种模型估算的罗源湾贝类养殖容量分别为104064t,127321t,113675t。贝类适养总面积为2622hm2,其中缢蛏450hm2、牡蛎2000hm2、贻贝125hm2、菲律宾蛤仔20hm2、泥蚶27hm2。罗源湾1999年已经超容量养殖,必须调整养殖面积和数量,优化养殖种类结构,实现生态养殖,达到贝类养殖持续健康、高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现场对湄洲湾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养殖贝类滤水率和有机碳含量及其含壳重与鲜组织重比值、潮间带、潮下带底栖滤食性动物和吊养区附着滤食性动物的现存量等生态参数的调查和检测,采用营养动态模型和沿岸海域能流分析模型估算该海域贝类生态容量,进而扣除野生滤食性动物现存量,估算贝类养殖容量;同时应用方建光模型估算贝类的养殖容量;还采用统计分析法估算贝类及其各养殖品种的适养殖面积,目的在于控制该海域贝类的养殖量和对各种贝类养殖量进行优化配置。三种模型估算的贝类养殖容量为235487~263676 t,平均247116 t,906104×104个~1014567×104个,平均950850×104个;贝类适养面积为6867hm2,其中牡蛎(O streidae)5420hm2,缢蛏(Sinoncvacula constricta)880hm2,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20hm2,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olippinarum)460hm2,泥蚶(Tegillarca granosa)7hm2。1999年贝类养殖面积已超过了估算的适宜养殖面积815hm2,应予以削减。  相似文献   

6.
沉积再悬浮颗粒物对3种滤食性贝类摄食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模拟实验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沉积再悬浮颗粒物对3种经济贝类的滤水率、摄食率和吸收效率影响。结果表明,(1)沉积再悬浮颗粒物对3种滤食性贝类的滤水率、摄食率和吸收效率有明显的影响(P<0.05)。(2)在一定浓度范围内,3种贝类的滤水率和摄食率随沉积再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再悬浮颗粒物浓度超过一定浓度后,滤水率和摄食率迅速下降。(3)实验期间(24h),随时间的变化,总悬浮颗粒物浓度为20~100mg/L时,3种滤食性贝类的滤水率呈现周期性的升降变化,总悬浮颗粒物对不同时间段3种贝类的滤水率的影响显著(P<0.05)。300和500mg/L时,总悬浮颗粒物对不同时间段栉孔扇贝和紫贻贝滤水率的影响不明显(P>0.05),而对菲律宾蛤仔滤水率的影响显著(P<0.05);在6~24h时间段,3种贝类的滤水值多次出现负值。(4)吸收效率随沉积再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与悬浮颗粒物有机质的百分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本研究表明,沉积再悬浮颗粒物对3种滤食性贝类的摄食生理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印  宋伦  刘苏萱 《水产科学》2022,(5):891-898
<正>海洋微藻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主要的初级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碳,增加海洋碳汇,对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3];海洋微藻亦是浮游动物、鱼类、滤食性贝类等海洋动物的主要营养来源,而微藻细胞粒径的大小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些动物的营养储备和健康生长,尤其对饵料质量选择型的滤食性贝类影响更大[4-5]。  相似文献   

8.
西施舌的摄食与饵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Spengler,1802)]俗称海蚌、贵妃蚌、沙蛤、红蛋,滤食性贝类[1,2]。西施舌个体较大,肉味鲜美,具有很高的营养和食用价值。西施舌是广温性种类,分布于太平洋西部、印度支那半岛、日本和中国沿海,其中福建漳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围头湾的叶绿素a含量、初级生产力、潮下带、潮间带和吊养区非养殖滤食性动物现存量、养殖贝类有机碳含量及其含壳重与鲜组织重的比值等模型参数的调查测定和检测分析,并参照邻近大嶝岛海域的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养殖贝类的滤水率和参照附近深沪湾的生态效率,采用营养动态模型和沿岸海域能流分析模型估算了该海域贝类生态容量,进而扣除野生滤食性动物现存量,估算贝类养殖容量;同时应用方建光模型估算贝类的养殖容量;还采用统计分析法估算贝类及其各养殖品种的适养面积,目的在于控制该海域贝类的养殖量和对各种贝类养殖量进行优化配置。3种模型估算的贝类养殖容量分别为111 720 t,508 246×10~4 ind;112 072 t,509 849×10~4 ind和114 504 t,520 789×10~4 ind,平均112 765 t,512 991 ind;适养面积为3 905 hm~2,其中牡蛎2 956 hm~2,缢蛏359 hm~2,菲律宾蛤仔489 hm~2,翡翠贻贝11 hm~2,凸壳肌蛤90 hm~2。1999年贝类养殖总面积1 894 hm~2,尚有2 011 hm~2可再扩大养殖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大嶝岛海域面积91.1 km2,系厦门市贝类主要养殖基地.为了合理和充分开发该海域生物资源,使贝类养殖业持续、高效、健康发展,课题组对该海域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潮下带、潮间带和吊养区非养殖滤食性动物生产量、养殖贝类的滤水率、有机碳含量和贝类含壳重与鲜组织重的比值等模型参数等进行调查、测定和检测分析,采用营养动态模型和沿岸海域能流分析模型估算该海域贝类生态容量,进而扣除野生滤食性动物生产量,估算贝类养殖容量;同时应用方建光模型估算贝类的养殖容量;还采用统计分析法估算贝类及其各养殖品种的适养殖面积,目的在于控制该海域贝类的养殖量和对各种贝类养殖量进行优化配置.三种模型估算的贝类养殖容量为35248~39990 t,平均37488 t,140008~158850万个,平均148903万个;适养面积为2145 hm2,其中牡蛎(Ostreidae)1900 hm2,缢蛏(Sinoncvacula constricta)81 hm2,泥蚶(Tegillarca granosa)20 hm2,凸壳肌蛤(Musculista senhousei)144 hm2.2000年贝类及其各养殖品种的养殖面积已超过了估算的适宜养殖面积,应予以削减.  相似文献   

11.
韩伟 《水产养殖》2016,(11):38-39
正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是我国四大传统养殖贝类之一,俗称花蛤、蚬子等,多栖息于风浪较小、水流通畅并有淡水注入的内湾中低潮区的泥沙滩涂上~[1-2]。寿光蚂蚬是寿光市别具特色的菲律宾蛤仔品种,由于当地独特的气候、水质与底质等条件,其贝壳厚度和硬度大,肉质结实而富有弹性,口感极佳,深受市场欢迎,更因此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3]。寿光市位于渤海莱州湾南畔,  相似文献   

12.
我国浅海滩涂总面积约为9.3万km2,生活着700余种海洋贝类,贝类产量名列世界第一.目前已开展人工养殖滩涂埋栖贝类有泥蚶、缢蛏、泥螺、文蛤、青蛤、西施舌、菲律宾蛤仔、彩虹明樱蛤等[1].由于滩涂养殖贝类具有开发成本低、效益好、生态型等优点,近年来人工养殖规模发展很快,对海水养殖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愈加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3.
张继红  吴桃  高亚平  唐望 《水产学报》2013,37(5):727-734
采用室内静水法,研究了虾夷扇贝、栉孔扇贝、长牡蛎、紫贻贝及菲律宾蛤仔对不同浓度、质量的牙鲆粪便、残饵、沉降物的摄食行为,从摄食生理角度,分析了基于滤食性贝类的鱼+贝IMTA养殖模式的可能性。研究结果显示,这5种贝类对鱼粪、残饵及网箱周围沉降物都可摄食,但是,不同贝类对食物可获得性的反应不同。菲律宾蛤仔、长牡蛎、栉孔扇贝的摄食率显著高于其它2种贝类;5种贝类的吸收率、吸收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饵料对贝类的摄食行为影响显著。吸收效率(AE)都随有机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对有机物的吸收率(AR)与有机物浓度(POM)呈线性正相关关系。颗粒物TPM浓度达到26.24,21.64,27.00 mg/L时,长牡蛎、栉孔扇贝、虾夷扇贝会产生假粪来调节摄入的能量。在牙鲆+滤食性贝类的IMTA养殖模式中,菲律宾蛤仔、长牡蛎、栉孔扇贝是比较好的候选种。  相似文献   

14.
硬壳蛤又称美洲帘蛤,原产于美国东海岸,是美国大西洋沿岸浅海和滩涂主要的养殖贝类。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贝壳又是高级工艺品、装饰品的原料,提取的蛤素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辽宁锦州地区地处辽东湾北部,滩涂底质和水质等自然环境十分适宜美国硬壳蛤的生长。2006年初我们去大连丹东等地考察学习,  相似文献   

15.
贝类卫生和净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据统计,我国浅海滩涂总面积约为9.3万平方公里,生活着700余种海洋贝类,贝类产量名列世界第一,1999年我国贝类总产量1000万吨左右,约为全国渔业总产量的1/4,是我国水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海产贝类占贝类总产量的95%以上。贝类不仅营养丰富,美味可口,而且含有丰富的牛磺酸,对各个年龄的人都具有营养保健功能,深受国内外销费者的欢迎,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品种之一。 但是,贝类与游动的鱼类不同,它的生长位置比较稳定,一旦遇到水质污染,较难回避。加上双壳贝类属于滤食性生物,它在滤食饵料生物的同时…  相似文献   

16.
滤食性贝类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养殖种类,规模化养殖极大地增加了近岸水域中贝类的数量.贝类生理过程和养殖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海洋生态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文章梳理了目前关于贝类对浮游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规模化贝类养殖对养殖区及毗连水域的浮游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机制:贝类的滤食对浮游生物产生强烈的下行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美国硬壳蛤又称小圆蛤、北方帘蛤、美洲帘蛤.硬壳蛤是广温、广盐贝类,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硬壳蛤原分布在美国大西洋沿岸,是该地区浅海和滩涂主要的经济贝类之一,营养和经济价值较高.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承担的国家级虾蟹体系日照虾蟹试验站有虾蟹养殖池塘16亩,一直从事对虾和梭子蟹养殖试验,2018年引入美国硬壳蛤与中国对虾、...  相似文献   

18.
<正>硬壳蛤又称小圆蛤、北方帘蛤、美洲帘蛤,是美国大西洋沿岸浅海和滩涂主要的经济双壳贝类之一,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其贝壳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和药物价值,同时硬壳蛤还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等特点。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市养殖品种结构,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丰富老百姓的菜篮子,2012年7月~2013年8月,  相似文献   

19.
西北地区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水库在西北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渔业养殖、水利调度、防洪以及气候调节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外源污染的过量输入、来水量下降和补水不足、气温升高、生态系统受损是西北地区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应对西北地区不同类型水库进行基础调查,了解水库水质状况和营养水平,有针对性的实施投放鱼食性鱼类或人工控制浮游动物食性鱼类、投放滤食性鱼类、投放螺、蚌、贝类等水生动物和人工调控水生植被等生物操纵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对虾综合养殖模式,是以对虾养殖为主,在虾池中混养其他水产生物,在改善水质和底质同时充分发挥水体潜力的养殖模式。在综合养殖模式中,选择与对虾混养的滤食性贝类主要有牡蛎、扇贝、蛤仔等,但目前还没有人进行毛蚶与对虾混养的实验研究。毛蚶为双壳类软体动物,栖息于泥沙质海底,底栖藻类丰富且水质清新的海区。本研究利用海水池塘陆基围隔进行养殖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