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4个玉米自交系作为父本,11个玉米自交系作为母本,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44个杂交组合,调查南方锈病抗性水平进行配合力效应分析,并估算遗传参数,为玉米自交系的抗锈改良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1个母本玉米自交系的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差异显著,GCA负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S313、CML161、CML451、南959、FM528、D001、万姆、ZH01、ZH03、ZH02、WH0218。4个父本玉米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异显著,GCA负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桂39722、桂兆18421、郑58、昌7-2。进一步对遗传参数的分析表明,自交系对玉米南方锈病抗性的广义遗传力为52.54%,狭义遗传力为47.44%,该性状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同时存在一定的非加性效应,性状表现受环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CML系列玉米自交系的灰斑病抗性配合力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为进一步选育抗灰斑病玉米新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6份CML系列玉米自交系(CML373、CML390、CML442、CML488、CML489和CML204)为材料,按Griffing双列杂交试验设计方法Ⅳ组配15个杂交组合,对玉米自交系及其配置的杂交组合的灰斑病抗性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6份玉米自交系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差异极显著(P<0.01,下同),自交系CML373和CML390的GCA效应为负向效应,以CML390的负向效应最大;CMLA42、CML488、CML489和CML204的GCA效应为正向效应,CML204的正向效应最大.15个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差异极显著,组合CML373×CML204的SCA负向效应最大,组合CML442×CML204的SCA正向效应最大.玉米灰斑病抗性遗传加性方差为3.63,显性方差为0.21,广义遗传力为93.74%,狭义遗传力为88.52%.[结论]CML390组配的各组合抗性表现及SCA效应均较优.玉米灰斑病的抗性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同时存在一定的非加性效应,性状表现受环境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3.
以9份典型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的72个双列杂交组合为试材,对玉米自交系及杂交一代产量与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淀粉含量、容重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而产量受基因非加性效应影响占主导地位。对于主要受加性效应影响的性状表现出一般配合力高,则特殊配合力也高的趋势;对于既受加性效应影响又受一定非加性效应影响的性状,一般配合力影响特殊配合力,实际杂交组合的表现受二者共同影响。在选配杂交组合时,不仅要注意对一般配合力的选择,还应注意对其特殊配合力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14个玉米自交系49个[7(个)×7(个)]杂交组合的收获期含水量、株高、穗长、产量等性状进行了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配合力分析表明,A5和B2两个玉米自交系综合性状优,可以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A5、B5、B4等自交系收获期含水量的一般配合力负效应较大,可以组配收获期含水量低的适宜机收籽粒的杂交组合。遗传参数分析表明,收获期含水量、穗行数、株高、穗位高的遗传力较高,在后代的遗传中基因的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不易受环境条件影响,早代选择可靠性大。  相似文献   

5.
用2个雄性不育系和5个转几丁质酶基因抗病品系按NCП设计配制10个杂交组合,研究了转基因杂交水稻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各抗性指标的一般配合力达极显著水平, 但一般配合力的高低与其抗病性的强弱并不完全相关,而与其组合抗性呈极显著正相关;转基因杂交稻抗纹枯病性的超亲优势强度小,但组合间抗性差异极显著,病级和病情指数的特殊配合力也达极显著水平;转基因杂交稻抗纹枯病性遗传力高,受加性和非加性遗传共同控制,以加性遗传较为重要,源于转基因父本的加性效应明显高于不育系母本的加性效应.转基因水稻E 14-1和Pin 4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在抗病育种中有较大的利用价值;杂交组合Hai 3 S/Pin 4和GD 1/E 14-1特殊配合力效应突出,是初步筛选出的优良抗性组合.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水稻抗纹枯病性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2个雄性不育系和5个转几丁质酶基因抗病品系按NCTI设计配制10个杂交组合,研究了转基因杂交水稻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各抗性指标的一般配合力达极显著水平,但一般配合力的高低与其抗病性的强弱并不完全相关,而与其组合抗性呈极显著正相关;转基因杂交稻抗纹枯病性的超亲优势强度小,但组合间抗性差异极显著,病级和病情指数的特殊配合力也达极显著水平;转基因杂交稻抗纹枯病性遗传力高,受加性和非加性遗传共同控制,以加性遗传较为重要,源于转基因父本的加性效应明显高于不育系母本的加性效应。转基因水稻E14-1和Pin4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在抗病育种中有较大的利用价值;杂交组合Hai 3S/Pin 4和GD1/E14-1特殊配合力效应突出,是初步筛选出的优良抗性组合。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Ⅳ设计方法,对不同来源的9个玉米骨干自交系进行组配,将获得的36个杂交组合进行鉴定,对杂交组合的8个穗部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分析。结果表明:穗粒重一般配合力效应较大的有B23、 B122、 H455、 R455和RL0457,利用这5个自交系组配出高产组合的几率要大。轴粗和穗行数狭义遗传力较高,可对这些性状的自交系进行早期选择。  相似文献   

8.
利用5个普通玉米自交系和5个高赖氨酸玉米自交系,按Grifing方法4模式配制双列杂交组合,分析了杂交F1代籽粒性状的遗传表现和配合力效应。从平均值看,普通玉米较高赖氨酸玉米在籽粒密度、百粒重和穗粒重性状上普遍为高,而籽粒含水量较低。普通玉米和高赖氨酸玉米杂交F1代籽粒性状介于中间,但明显偏向普通玉米。以硬质粒普通玉米作亲本可以改良高赖氨酸玉米籽粒的缺陷。配合力分析表明,同一亲本在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有很大差异,同一籽粒性状在不同亲本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也有很大差异。籽粒密度和籽粒含水量在遗传上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穗粒重和百粒重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9.
选育具有高配合力的优良自交系是育种工作的基础,为更好的了解北方早熟春玉米区玉米(ZeamaysL.)自交系的配合力表现和性状遗传规律,为杂交种组配和种质改良提供亲本和育种策略,选用在生产及种质改良中常用的12个玉米自交系,按双列杂交模式设计组配杂交组合,以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对主要穗部性状进行鉴定,按照改良griffingⅣ双列杂交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试验表明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在亲本间存在显著差异。穗粗、容重、籽粒行数等性状遗传力较高,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而产量、穗重主要受非加性基因控制,易受环境因素影响。K12、丹340和黑选169对提高产量的效应明显,P138在提高后代容重方面优势显著,含有地方种质的早熟材料龙抗118、大粒黄可以显著提高后代穗部长度。  相似文献   

10.
以10个具有抗茎倒折差异的玉米自交系,按完全双列式组配的45个组合为供试材料,经遗传参数估算和通径分析结果:所有抗茎倒折性状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抗茎倒折性状基因型变异中其一般配合力比特殊配合力重要;同一抗茎倒折性状不同自交系,同一自交系不同抗茎倒折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明显差异;多数抗茎倒折性状间的遗传正相关显著,丰产的玉米组合表现较优的茎秆强度.以利用加性遗传效应为主的育种方案,对抗茎倒折性状改良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9个玉米自交系,用完全双列杂交组配了36个组合进行试验,按Griffing的方法4模式1估算了这些自交系及其组合9个数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7个性状的遗传力,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方差分析表明,9个性状一般配合力均方和特殊配合力均方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各性状的配合力效应不同,同一性状不同自交系间差异很大,同一自交系各种数量性状配合力效应各异,可用配合力的总效应的大小衡量一个杂交组合的优劣。在本试验中,7个数量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差别很大,狭义遗传力由大到小的趋势依次为:抽丝日期、稳重、穗位高、行粒数、株高、单株粒重、穗长。  相似文献   

12.
通过抗性及感性稳定的10个自交系完全双列杂交对腐霉菌(pythiumsp)引起的茎腐病的抗性遗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对茎腐病的抗性存在极显著差异,F1的抗病性与亲本抗病性密切相关,且多偏向于感病亲本。正反交差异不明显,属于核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为不完全显性。基因加性效应大于显性效应,属于数量性状遗传,抗性遗传力较高。10个玉米自交系间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玉米抗茎倒折性状遗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10个具有抗茎倒折差异的玉米自交系,按完全双列式组配的45个组合为供试材料,经遗传参数估算和通径分析结果:所有抗茎倒折性状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抗茎倒折性状基因型变异中其一般配合力比特殊配合力重要;同一抗茎倒折性状不同自交系,同一自交系不同抗茎倒折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明显差异;多数抗茎倒折性状间的遗传正相关显著,丰产的玉米组合表现较优的茎秆强度。以利用加性遗传效应为主的育种方案,对抗茎大倒折性状改良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玉米生产上常用的5个黄改系为父本,10个含有国外种质的自选系为母本,利用NCⅡ试验设计对这些黄改系穗部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改系lx9801穗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较高,组配优良杂交组合的概率较高;浚926和浚928穗部性状的特殊配合力较高,容易组配高产的玉米新品种.昌7-2和K 17与穗部性状一般配...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利用和改良玉米优良自交系,以9份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的72个双列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采用格列芬双列杂交方法对玉米产量及穗部性状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穗粗、穗行数、百粒重、容重性状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产量主要受非加性效应影响;穗长、行粒数、出籽率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穗行数和容重的狭义遗传力与广义遗传力接近,说明二者的显性效应较低,主要是加性效应起的作用。产量的遗传力则有较大的差异,说明亲本产量不能决定子代产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7个亲本自交系按照Gyiffing方法Ⅳ配制杂交组合21个,估算其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总配合力(TCA)和遗传力(hB~2,hN~2)及优势率(q~2)。结果表明: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为特殊配合力方差的2.475~9.188倍,说明各性状的遗传均以加性效应为主,只是程度上有差异;亲本自交系中某性状GCA的大小对F_1该性状SCA的优劣起决定作用,在配制组合时应选择双亲的一般配合力都高或选择亲本之一一般配合力较高,另一亲本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较大的自交系进行组配;利用自交系GCA的效应进行性状互补是有效的;TCA是产量育种不可忽视的参数。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的方法对6份抗感差异的辣椒抗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遗传规律进行研究,估算其抗CMV的遗传力和配合力等遗传参数。结果表明:辣椒对黄瓜花叶病毒株系CMV-HB的抗性由多基因控制,以加性效应为主;抗性的正反交效应不显著,配制杂交组合要选择双亲均具较高抗性的亲本。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Iodent种质机收性状的应用价值,采用10份Iodent种质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按NCⅡGriffing杂交设计组配45份杂交组合,对株高、穗位、茎粗、茎秆强度、苞叶长、籽粒长和收获时籽粒含水量7个宜机收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及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I201一般配合力(GCA)效应综合表现最好,杂交组合I201×I203特殊配合力(SCA)效应综合表现最好,穗位和茎秆强度受非加性效应遗传,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受加性效应遗传,株高、茎粗、苞叶长和籽粒长由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9.
6份CIMMYT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国内不同玉米(Zea mays L.)杂种优势群的5份代表自交系与来自CIMMYT的6份自交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30个杂交组合,分析了6个自交系7个穗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总配合力。结果表明,CIMBL98、GEMS13两份自交系性状综合表现较优,是组配强优势组合的优良自交系,CIMBL98×340、GEMS13×昌7-2是较好的杂交模式。  相似文献   

20.
利用国内不同玉米(Zea mays L.)杂种优势群的5份代表自交系与来自CIMMYT的6份自交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30个杂交组合,分析了6个自交系7个穗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总配合力。结果表明,CIMBL98、GEMS13两份自交系性状综合表现较优,是组配强优势组合的优良自交系,CIMBL98×340、GEMS13×昌7-2是较好的杂交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