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烤烟新品种HN2146烘烤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烤烟品种HN2146的烘烤特性。【方法】以云烟87为对照,采用暗箱和电烤箱试验方法,研究HN2146中部和上部烟叶变黄变褐特性、失水特性、叶绿素降解特性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1) HN2146上部和中部烟叶暗箱变黄时间分别需48和84 h,上部和中部烟叶暗箱变褐时间分别需72和120 h,较云烟87变黄难、变褐易;(2) HN2146上部和中部烟叶失水均衡性分别为0.43和1.24,失水均衡性都较好;HN2146的中部烟叶失水均衡性要好于云烟87,HN2146的上部烟叶失水均衡性较云烟87差;(3) 72 h时,HN2146上部和中部烟叶的叶绿素降解速率分别为13.68和13.03 g/(kg·h),降解比例分别为98.55%和93.85%,叶绿素降解特性均较好,但与云烟87的叶绿素降解速率差异不显著;(4) HN2146上部和中部烟叶烘烤过程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平均值分别为0.224和0.236 U,较云烟87分别高15.63%和13.98%。【结论】HN2146品种的易烤性较好,耐烤性较好,属于烘烤特性较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南方稻作烟区上部烟叶烘烤特性,采用暗箱和电烤箱方法研究了云烟87不同素质(正常烟叶、落黄快、落黄慢、早衰发白)上部鲜烟叶的变黄变褐特性、失水特性、叶绿素降解特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正常烟叶、落黄慢烟叶、落黄快烟叶和早衰发白烟叶的变黄指数分别为1.58、1.53、1.60、1.58,变褐指数分别为0.18、0.13、0.17、0.33,失水均衡性分别为0.45、0.61、0.43、0.43,叶绿素降解量分别为90.73%、85.33%、92.48%、95.42%,叶绿素降解速率分别为每小时降解1.26%、1.19%、1.30%、1.33%,多酚氧化酶活性平均值分别为0.21、0.15、0.23、0.45 U。正常烟叶、落黄快烟叶和早衰发白烟叶变黄快、易失水,易烤性好,落黄慢烟叶变黄慢、失水难,易烤性中等。正常烟叶、落黄慢烟叶和落黄快烟叶变褐慢、多酚氧化酶活性低,耐烤性好,早衰发白烟叶易变褐,多酚氧化酶活性高,耐烤性中等。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稻茬烤烟主栽品种上部烟叶烘烤特性,给稻茬烤烟制定烘烤工艺提供参考,采用暗箱方法和密集烤房“中温中湿”烘烤工艺,探索了湖南稻作烟区主栽品种K326、云烟87和湘烟7号上部烟叶变黄变褐特性、失水特性、叶绿素降解特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及淀粉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暗箱试验中湘烟7号、云烟87和K326上部烟叶变黄时间均为40 h;湘烟7号与云烟87褐变时间均为60 h,K326为72 h;3个品种变黄速率差异不显著,K326变褐指数较小。(2)叶绿素降解率为K326>湘烟7号>云烟87,降解均匀度为K326>湘烟7号>云烟87。(3)上部烟叶失水速率为云烟87>K326>湘烟7号。(4)在烘烤变黄期(0 ~ 48 h),叶绿素降解量为K326>湘烟7号>云烟87;烘烤末期,湘烟7号的类胡萝卜素降解量最大,K326与云烟87接近。(5)PPO活性的变化规律一致,湘烟7号上部烟叶第1个峰值与云烟87一致,较K326晚12 h;湘烟7号第2个峰值出现时间与K326一致,较云烟87晚12 h;K326、湘烟7号和云烟87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平均值分别为0.125、0.127和0.123 U。(6)淀粉降解率为湘烟7号>K326>云烟87;K326、湘烟7号和云烟87的还原糖含量变化类似。综上所述,湖南稻茬烤烟主栽品种上部烟叶烘烤特性存在差异,在制定烘烤工艺时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4.
烤烟红花大金元不同素质上部烟叶烘烤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明确返青烟、多雨寡照烟及过量施肥烟叶等不同素质上部烟叶烘烤特性。【方法】采用暗箱和电烤箱的方法研究了红花大金元不同素质上部叶的变黄特性、失水特性以及烘烤过程中烤烟水分、颜色、色素的动态变化与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在暗箱及烘烤试验中返青、过量施肥烟叶变黄速度较慢,失水速度较快,多雨寡照烟叶变黄速度较快,失水速度较慢;烘烤过程中返青、过量施肥烟叶色素降解速度较慢,多雨寡照烟叶色素降解速度较快;淀粉含量多肥返青多雨寡照;多酚氧化酶活性多雨寡照多肥返青;烤后烟叶质量多雨寡照、过量施肥烟叶挂灰、黑糟烟比例较高,返青烟叶烤青烟比例较高。【结论】返青烟叶易烤性较差而耐烤性良好,多雨寡日照烟叶易烤性较好而耐烤性较差,过量施肥烟叶难变黄、易变褐,易烤性耐烤性均较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其烘烤特性进行烘烤工艺的调整,从而提高烤后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变黄前期失水胁迫对烟叶烘烤特性的影响,为烟叶烘烤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花大金元中部叶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变黄前期烟叶进行不同失水胁迫程度处理,研究其暗箱试验烘烤特性,并探讨其烘烤过程中的水分、色素、淀粉含量变化及烘烤质量.[结果]随着烟叶失水胁迫程度的增加,暗箱中烟叶的变黄时间缩短、变黄指数增大,烟叶变褐时间延长、变褐指数增大,但变褐发生时间提前;随着变黄前期烟叶失水胁迫程度的增加,烘烤过程中烟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淀粉降解加快,烤后烟叶等级质量有所提高.[结论]变黄前期烟叶失水胁迫可加快烟叶色素和淀粉降解,促进烟叶变黄,改善烟叶烘烤特性.  相似文献   

6.
郴州烤烟K326品种烘烤特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烤烟的烘烤特性是指烟叶在农艺过程中获得的与烘烤技术和效果紧密相关的固有素质特性,因品种而异。试验以烤烟K326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暗箱和电热式烤箱研究郴州产区烤烟K326品种的烘烤特性,分析其变黄、变褐特性,失水特性,叶绿素降解特性及主要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暗箱条件下,下部叶变黄快,易烤性较好,变黄后变褐时间短,耐烤性较差;上部叶则与下部叶表现完全相反,易烤性较差而耐烤性较好;中部叶的易烤性和耐烤性介于上部叶和下部叶之间。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失水规律表现为"慢-快-慢"的变化趋势;叶绿素降解呈先快后慢的规律;主要化学成分中总糖、还原糖含量表现为增加趋势,总氮、烟碱含量变化不明显,淀粉含量呈降低趋势。在不同烘烤阶段不同部位烟叶各项指标的变化速率和幅度均存在明显的差异,需依据各部位烟叶烘烤特性制定科学的烘烤工艺,充分发挥烟叶潜力,提升K326品种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7.
浓香型烤烟新品种豫烟7号和豫烟9号成熟及烘烤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观察、暗箱试验和烘烤试验研究了豫烟7号、豫烟9号和中烟100的成熟及烘烤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烟叶的成熟特性和烘烤特性差异较大。与中烟100相比,豫烟7号和豫烟9号田间生长旺盛、发育良好。豫烟7号品种落黄相对较晚,中上部烟叶能够分层落黄,成熟较慢,田间耐熟性较好,有利于上部烟叶养熟;烘烤特性表现为变黄相对较慢,前期失水较慢,"易烤性"不如其他两品种,中后期脱水速度加快,变黄和脱水速度同步性不易控制,但烟叶"耐烤性"较好。豫烟9号易熟性较好,田间较耐熟;烘烤特性表现为容易变黄,"易烤性"较好,易失水,变黄和脱水速度同步性易于控制,"耐烤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氮素对烟叶主脉特征、烘烤特性的影响及烟叶主脉特征与烘烤特性的关系,为优化在合理施氮范围内烟叶的烘烤工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上部叶为试验材料,设75 kg/ha(低氮)、105 kg/ha(正常)和135 kg/ha(高氮)3个施氮量处理,研究鲜烟叶主脉水分迁移速率,烘烤过程中烟叶主脉硬度、木质素含量和水分变化,烟叶叶片水分、叶绿素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并统计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结果】鲜烟叶主脉水分迁移速率表现为低氮< 正常< 高氮。在烘烤过程中,低氮烟叶主脉失水较少,其中在定色期(48~96 h)失水速率为0.07%/h,束缚水/自由水比值较大,主脉硬度较小且变化缓慢,木质素含量较低;正常施氮量的烟叶主脉在定色期失水速率为0.22%/h,束缚书/自由水比值、硬度和木质素含量均居中;高氮烟叶主脉失水较多,其中在定色期失水速率为0.35%/h,束缚水/自由水比值较小,主脉硬度较大且变化速率较快,木质素含量较高。在烘烤过程中,低氮烟叶叶片水分散失较多,其中变黄期(0~48 h)失水速率为0.20%/h,叶绿素降解量为89.47%,降解速率为1.24%/h,表明易烤性较好,PPO活性较高,表明耐烤性较差,烤后烟叶杂色烟比例达12.47%;正常施氮量的烟叶叶片水分散失量居中,变黄期失水速率为0.13%/h,叶绿素降解量为87.35%,降解速率为1.21%/h,表明易烤性中等,PPO活性居中,表明耐烤性中等,烤后烟叶上等烟率达31.27%;高氮烟叶叶片水分散失较少,其中变黄期失水速率为0.08%/h,叶绿素降解量为85.64%,降解速率为1.19%/h,表明易烤性较差,PPO活性较低,表明耐烤性较好,烤后烟叶青烟比例达14.50%。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了高氮烟叶主脉硬度与叶片PPO活性呈显著相关外(P< 0.05),其他各施氮量烟叶主脉指标与叶片烘烤特性指标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P< 0.01)。【结论】氮素对烟叶质地和生理均有显著影响,施氮量为105 kg/ha的烟株,其烟叶主脉发育及保水力均较好,在烘烤过程中主脉调节叶片水分散失效果较好,使烟叶变黄和失水较协调且耐烤,可为适宜施氮范围内不同施氮量烟叶烘烤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不同移栽期对烟叶烘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移栽期对烟叶烘烤特性的影响,为密集烘烤工艺的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始兴烟区常规移栽期(2月20日)为参照,设置4个不同移栽期处理,研究密集烘烤过程中不同移栽期烟叶的水分、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丙二醛(MDA)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状况及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结果】移栽期对烟叶烘烤特性的影响十分显著。4个处理中,2月13日(提早移栽)、2月20日(常规移栽期)移栽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各观察阶段失水速率相对接近各自72h内失水速率的平均值,失水均衡性好,且2个处理叶绿素在变黄期降解量较大(分别为92.38%,90.70%)、降解速率较快(分别为1.925,1.889%/h),烟叶失水与变黄协调性较好。2月13日移栽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PPO活性保持最低(4.652U/g),并且在定色初期温度升高时仍然保持最低的PPO活性(5.12U/g);而2月27日移栽的PPO活性最高(6.242U/g),在烘烤中易出现褐变现象,耐烤性较差。2月13日移栽的烟叶膜脂过氧化水平最低,MDA积累少且慢。在经济性状方面,随着移栽时间的推迟,各处理的产量逐渐增加,但是中上等烟的比例显著降低,其中2月13日移栽烟叶的产值(46 024.85元/hm2)和中上等烟比例(86.78%)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结论】始兴烟区在传统移栽期基础上适当提早移栽(2月13日)可以改善烟叶烘烤特性,获得更好的经济性状;推迟移栽和过度推迟移栽的烟叶烘烤特性均较差,烟叶质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摸清湖南郴州桂阳县新引进烤烟品种湘烟3号的烘烤特性。[方法]以湖南当地的主栽品种云烟87为对照,研究了暗箱试验和烘烤过程中湘烟3号中部叶的变黄、失水规律以及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结果]试验表明,暗箱试验中,湘烟3号变黄、失水较快,褐变速度快但滞后;湘烟3号色素含量低,烘烤过程中降解快且彻底,类叶比较高,易变黄;湘烟3号变黄期失水较慢,定色期大幅度失水,失水协调性较好。[结论]研究可为优化湘烟3号烘烤的工艺,充分彰显该品种特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09011的示范推广及烟叶烘烤提供科学依据,以09011为试材,云烟87为对照,采用暗箱烘烤方法,研究烤烟新品系09011的变黄性、失水速率、色素降解速度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成熟期上部、中部和下部烟叶总水分和束缚水含量均为09011云烟87,自由水均为云烟8709011,束缚水/自由水均为09011云烟87;暗箱烘烤各部位烟叶的失水速率、变黄速率及程度,09011均慢于、略快和略强于云烟87;变黄期2个品种各部位叶片的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叶绿素降解速度明显快于类胡萝卜素;云烟87和09011中部叶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在12h和36h时达最高,09011高峰出现时间较云烟87晚24h,不利于烟叶定色。与云烟87相比,烤烟新品系09011的叶片含水量较高、失水较慢、不易定色,其易烤性差,生产上应采取针对性的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烤烟上部叶的最佳采烤方式,提高上部叶烘烤质量,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上部叶为材料,以不带茎烘烤为对照,研究了2片叶带茎、4片叶带茎烘烤过程中烟叶呼吸强度及水分、色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比较了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和经济性状。结果表明,4片叶带茎烘烤烟叶主变黄期(烘烤24~48 h)呼吸强度高于对照烟叶,变黄后期和定色前期呼吸强度低于对照;带茎烘烤上部烟叶在变黄期失水慢,定色期失水快,4片叶带茎烘烤的茎秆失水速率快于2片叶带茎烘烤;带茎烘烤烟叶变黄快,色素降解充分;4片叶带茎烘烤的烤后烟叶总氮和烟碱含量低,糖含量高,糖碱比适宜,且中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最高,经济性状最好。综上所述,烤烟上部叶采烤时,4片叶带茎烘烤在变黄期叶片含水率高,细胞生理代谢旺盛,内在化学成分降解转化充分;烟叶变黄快,色素降解迅速;叶片失水速度在变黄期慢、定色期快,烟叶失水与变黄、定色协调性好;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经济性状较好,可作为提高上部叶产质量的最佳采烤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贵州种植烤烟品种(系)烘烤特性,提升烟叶烘烤品质。【方法】研究散叶烘烤中K326、毕纳1号、韭菜坪2号、红花大金元(红大)、贵烟2号和南江3号中部烟叶生理、颜色、变黄程度以及烤后烟叶经济性状与外观质量的差异。【结果】散叶烘烤中(0~96 h) K326、毕纳1号和贵烟2号变黄与失水协调性较好,变黄快,较易定色,烤后烟叶经济性状较好;韭菜坪2号、南江3号变黄稍慢,色素降解速率居中,耐烤性相对偏好,经济性状中等至偏好;红大变黄慢,失水快,色素含量高,颜色褪绿慢,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相对偏差。烘烤过程中不同烤烟品种(系)的烘烤特性与POD、LOX抗氧化防御能力密切相关;叶绿素酶、LOX与烟叶的易烤性状密切相关,而POD、PPO与烟叶耐烤性状密切相关。【结论】根据不同烤烟品种(系)烘烤特性研究结果,建议K326、毕纳1号和贵烟2号应一边变黄一边排湿,促进烟叶适度失水变黄;韭菜坪2号和南江3号应适度保湿变黄,延长变黄时间10~15 h;之后转入正常定色。对于红大,变黄前期应保湿变黄,变黄中后期适当排湿,适度延长变黄时间20~30 h,定色期应适当调高定色湿度,进一步促使烟叶变黄和内在物质转化。这为不同烤烟品种(系)烘烤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难变黄烟叶烘烤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烤烟K326品种上部叶为试验材料,分别选取返青烟、高温逼熟烟、贪青晚熟烟3种类型难落黄烟叶进行烘烤,测定烘烤过程中烟叶的水分含量、外观颜色参数、叶绿素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研究结果显示:返青烟在变黄期和定色期失水较快,叶绿素降解量最高,多酚氧化酶活性波动较大;高温逼熟烟在变黄期失水最慢,叶绿素降解量中等,多酚氧化酶活性较低且变化较为平稳;贪青晚熟烟在变黄期和定色期失水较慢,叶绿素降解量最低,多酚氧化酶活性波动最大。研究得出:易烤性为返青烟贪青晚熟烟高温逼熟烟;耐烤性为高温逼熟烟返青烟贪青晚熟烟。  相似文献   

15.
为09011的示范推广及烟叶烘烤提供科学依据,以09011为试材,云烟87为对照,采用暗箱烘烤方法,研究烤烟新品系09011的变黄性、失水速率、色素降解速度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成熟期上部、中部和下部烟叶总水分和束缚水含量均为09011>云烟87,自由水均为云烟87>09011,束缚水/自由水均为09011>云烟87;暗箱烘烤各部位烟叶的失水速率、变黄速率及程度,09011均慢于、略快和略强于云烟87;变黄期2个品种各部位叶片的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叶绿素降解速度明显快于类胡萝卜素;云烟87和09011中部叶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在12 h和36 h时达最高,09011高峰出现时间较云烟87晚24 h,不利于烟叶定色。与云烟87相比,烤烟新品系09011的叶片含水量较高、失水较慢、不易定色,其易烤性差,生产应采取针对性的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驻马店烟区各品种上部烟叶的烘烤特性以优化和完善配套品种烘烤工艺,为河南浓香型烟叶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分析密集烘烤中(0~96 h)云烟87、K326、豫烟13号、NC71和贵烟2号上部烟叶水分、色素、多酚氧化酶活性以及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的差异。【结果】云烟87、NC71和贵烟2号的变黄与失水协调性较好,耐烤性相对较好,烤后烟外观质量较好;K326失水快,色素含量高且降解较慢,变黄稍慢,多酚氧化酶活性在定色期较高,耐烤性最差,烤后烟外观质量较差;豫烟13号失水慢,色素降解慢,变黄慢,多酚氧化酶在定色期含量较高,耐烤性相对较差,烤后烟外观质量相对较差。【结论】应当使云烟87、NC71和贵烟2号变黄期的干湿球温度与烟叶的变黄排湿相一致,促进烟叶的变黄失水相协调;豫烟13号应当适度保湿变黄,延长变黄时间为10~15 h,将干湿球温度差缩小到约1℃;K326应当加大排湿量,使干湿球温度差扩大到3~4℃。为促进烟叶变黄,转入定色期的转火速度要稳,定色期间应该加大排湿而不升温,促进烟叶内在物质充分转化。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烤烟新品系YY-08不同部位成熟烟叶在烘烤过程中水分及叶绿素的变化。结果表明,烘烤72 h时,YY-08的下部叶、中部叶和上部叶的叶绿素降解速率和降解量分别为1.30%·h-1,93.49%;1.30%·h-1,93.7%;1.31%·h-1,94.13%,变黄特性好,易烤性好;YY-08失水速率和失水量的变化规律与K326基本一致;叶肉干燥和主脉全干时间则慢于云烟87,早于K326;中部叶和上部叶失水适宜、协调,下部叶失水均衡性稍差。综合评价,YY-08烘烤特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密集烤箱烘烤烟叶变黄期温度容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变黄期各恒定温度梯度处理下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变化规律,最终找到适宜密集烘烤变黄期温度的容差范围,为烘烤工艺的优化与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方法】采用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以K326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变黄期各温度梯度处理下对不同部位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1)下部叶以36~44℃变黄处理,中部叶以36~42℃变黄处理和上部叶以34~42℃变黄处理的烟叶,烤至72 h时,失水率均达到50%~60%,叶绿素降解率均在90%以上,有利于烟叶变黄和定色;(2)不同部位烤后烟叶以36~42℃变黄处理烘烤工艺,烟叶经济性状指标较高,其中上等烟比例最高可达85.53%,均价最高可达32.48 CNY/kg;(3)不同部位烤后烟叶以36~42℃变黄处理烘烤工艺,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其中烟叶糖碱比均在9.58~12.16,且烟叶感官质量较好,其中下中部叶以38~40℃变黄处理和上部叶以36~40℃变黄处理感官评吸质量达到最大值.【结论】变黄期以36~42℃容差范围烘烤工艺处理的烤后烟叶基本满足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19.
为摸清临沂主栽品种NC55、NC102的烘烤特性,研究了成熟中部烟叶烘烤过程中失水特性、变黄特性、定色特性,在暗箱条件下的变色特性及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结果表明:NC55中部叶,失水特性不好,变黄特性较好,定色特性一般,烘烤特性一般;NC102中部叶,失水特性好,变黄特性较好,定色特性好,烘烤特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摸索适宜密集烘烤主变黄时间的容差范围。[方法]试验采用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以K326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在变黄期不同时间组合对不同部位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部位烟叶在烘烤变黄时间70 h条件下,以主变黄时间20~40 h,烤至72 h,烟叶失水率均达45%~55%,叶绿素降解率均在85%以上,有利于烟叶变黄和定色;不同部位烟叶在烘烤变黄时间70 h条件下,以主变黄时间30~40 h的烟叶经济性状较优,且叶尖变黄时间10 h+主变黄时间35~40 h的组合容差感官质量相对较大,叶尖变黄时间20 h+主变黄时间30~35 h的组合容差感官质量也相对较大。[结论]在烘烤变黄时间70 h条件下,以主变黄时间20~40 h容差烘烤的烟叶能基本满足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