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伞滑刃线虫属 4个种rDNA的PCR扩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61份病松树样本中分离、鉴定出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霍夫曼伞滑刃线虫(B.hofmanni)和赫列尼库斯伞滑刃线虫(B.hellenicus)3个种,其中后二者是中国新记录种,华山松和云南松分别是这两个种的世界新寄主记录。本试验以松材线虫(B.xylophilus)为对照,用伞滑刃属线虫rDNA相关引物对这4种伞滑刃线虫进行PCR扩增,进一步印证形态鉴定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霍夫曼伞滑刃线虫、赫列尼库斯伞滑刃线虫与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均扩增到约800 bp的分子片段,为霍夫曼伞滑刃线虫和赫列尼库斯伞滑刃线虫的鉴定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PCR快速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PCR技术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与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的rDNA的ITS1区和5.8S区核甘酸序列扩增.根据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的ITS1序列区别,分别设计出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特异性引物,实现了单条活的或FG(φ为4%的甲醛)固定的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
四川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的PCR-RFLP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PCR-RFLP技术对来自四川省8个地方的枯死松树样品中的伞滑刃属线虫(Bursaphelenchus)群体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显示来自邻水、雅安的枯死松树样本中含有松材线虫(B.xylophilus),而来自大竹和遂宁的枯死松树样本中含有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其他伞滑刃属线虫包括莱鲁尔夫伞滑刃线虫(B.rainulf)、霍夫曼伞滑刃线虫(B.hofumanni)、泰国伞滑刃线虫(B.thailandae)、变异伞滑刃线虫(B.aberrans)。本研究中选用的4种限制性内切酶(DraⅠ、SalⅠ、HhaⅠ、AluⅠ)除SalⅠ外均可对所鉴定的这6种伞滑刃属线虫产生特异性的酶切位点,从而可均有效地鉴别出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和其他4种伞滑刃属线虫,其结果可为今后这几种伞滑刃属线虫的分子鉴定提供一定的参照。  相似文献   

4.
不同松材线虫虫株致病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材线虫萎蔫病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Buhoror)Niclde]引起的松属树种上一种毁灭性的病害,目前对该病的致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采用松材线虫的6个虫株和拟松材线虫的1个虫株对1年生黑松苗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1、6号虫株致病性较强;2、5号虫株致病性较弱;3号和4号致病性居中。6个虫株的松材线虫最终都能导致黑松死亡,拟松材线虫不具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5.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种间及种下群体的RAPD指纹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RAPD技术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和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的分离物基因组DNA进行了DNA片段的随机扩增,以确定种间及种内群体的亲缘关系和筛选具有种鉴定特征的分子标记.通过对40个10聚体随机引物的筛选,应用8个引物对两种线虫种间及种内分离物扩增片段的遗传分析显示:两种间群体RAPD扩增片段的共享度为40%~56%,而在松材线虫的不同分离物之间的共享度为60%~84%;其中有一个引物(P253)可在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种间产生具有种鉴定特征的特异性RAPD片段,在松材线虫的不同分离物中均可产生一约700bp的特异性片段,而在拟松材线虫中产生了两个分别约为1300bp和1900bp的特异性片段.  相似文献   

6.
 对华坪县11个乡镇林区萎蔫死亡松树进行采样调查,多数样本分离到线虫,该线虫经纯化培养后鉴定为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采样调查结果表明,华坪县全县已有5个乡镇的松林发生不同程度的萎蔫死亡。拟松材线虫和松墨天牛共同危害(松墨天牛作为拟松材线虫的媒介昆虫)是松树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在华坪县这种共同危害正成为一种危害趋势。  相似文献   

7.
拟松材线虫对黑松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材线虫病(Buraphelenchusmucronatus)是发生在松树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目前已在日本、中国、美国、加拿大和韩国等分布 ,并在日本和中国造成巨大的损失。在北美洲 ,松材线虫分布也很广。针叶树中还有一些形态与松材线虫非常相近的伞滑刃线虫 ,统称松材线虫复合种(PWNC) ,其中最常见的是拟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在东亚、美洲、欧洲都有 ,分布极广泛。杂交试验和DNA分析证实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有密切的关系 ,能用RAPD和RFLP技术进行区分 ,拟松材线虫的DNA有东亚和欧洲两种类型 ,前者主要分…  相似文献   

8.
利用rDNA的PCR-RFLP对伞滑刃属线虫群体的分子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对rDNA中ITS的PCR-RFLPs技术和方法对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松树或木质包装箱中分离出来的伞滑刃属(Bursaphelenchus)6个线虫群体进行了分子鉴定.其中来自浙江镇海的松树和日本的木质包装箱中分离出的各一线虫群体被鉴定为松材线虫(B.xylophilus),而来自浙江富阳的松树和韩国、香港及日本的木质包装箱中的另一个群体等4群体被鉴定为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本研究中选用的4种限制性内切酶(Hinf Ⅰ、Hae Ⅲ、MspⅠ、cfo Ⅰ)的特异性酶切位点均可以有效地鉴别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  相似文献   

9.
对宁波余姚市针叶林中的伞滑刃属线虫种类进行了调查,从采集的218份样本中,根据形态学特征共分离和鉴定出伞滑刃属线虫8种,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莱奴尔夫伞滑刃线虫(B.rainulfi)、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林伞滑刃线虫(B.1ini)、湖南伞滑刃线虫(B.hunanensis)、泰国伞滑刃线虫(B.thailandae)、中华伞滑刃线虫(B.sinensis)和程氏伞滑刃线虫(B.chengi)。其中,程氏伞滑刃仅在台湾的木质包装中报道:  相似文献   

10.
松材线虫和拟松线虫种间及种下群体的RAPD指纹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RAPD技术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lphilus)和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的分离物基因组DNA进行了DNA片段的随机扩增,以确定种间及种内群体的亲缘关系和筛选具有种鉴定特征的分子标记。通过对40个10聚体随机引物的筛选,应用8个引物对两种线虫种间种内分离物扩增片段的遗传分析显示:两种间群体RAPD扩增片段的共享度为40% ̄56%,百在松材线虫的不同分  相似文献   

11.
松材线虫两种实用分子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检验已开发的SCAR标记与实时PCR两种分子检测方法鉴定松材线虫的可靠性,本文选用线虫未知种样品7个以及已知种样品3个为实验材料,采用上述两种分子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并且对7个线虫未知种样品进行形态鉴定。结果表明:1)运用SCAR标记检测,第2、3、4、7号4个未知种样品与8号松材线虫样品出现了一条清晰、明亮的860b...  相似文献   

12.
利用荧光PCR快速检测松材线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荧光PCR从美国进境的木质包装材料中成功检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结果表明,探针检测松材线虫样品时,可产生明显的荧光信号,但空白水对照、小杆线虫(Rhabditida)、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无荧光信号,表明探针有较强的特异性,且具有简单、灵敏、快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松材线虫及携带细菌对黑松复合的侵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不同松树上分离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滑刃线虫和小杆线虫,并从松材线虫和小杆线虫体上分离细菌,将线虫无菌化处理后与从线虫体上分离到的荧光假单胞杆菌、产气肠杆菌混合接种无菌黑松苗和愈伤组织。结果表明,单独接种无菌线虫或细菌不能使黑松致病,无菌松材线虫、无菌拟松材线虫只有与有毒性的荧光假单胞杆菌混合接种时才能使黑松无菌苗和愈伤组织发病,细菌通过线虫携带在树体内传播扩散,使松树致病。研究进一步证明了线虫和细菌在松材线虫病致病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松木包装板材的伞滑刃线虫种类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记述了输入福建省的松木包装板材中分离到的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和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讨论了松材线虫对福建省林业构成的威胁.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弄清松材线虫的致病机理,该文对松树上分离的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和小杆线虫的体壁物进行了初步研究。 通过电镜观察和可溶性糖含量分析,发现松材线虫体表有一层很厚的物质,而拟松材线虫和小杆线虫体表比较光滑;松材线虫比其他两种线虫体表有更多的糖类物质。研究同时提出,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体表物质的厚度和糖含量,可能与二者的致病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松材线虫快速检测技术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获取准确、快速检测松材线虫的方法,利用纤维素酶活性、苯乙酸与苯甲酸含量和显色剂检测松材线虫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纤维素酶活性检测结果为病树与健树酶活性差异显著.病树的光吸收值与健树的光吸收值差异不显著,但测定结果不稳定.显色剂测定病树内与健树内的显色差异明显,病树的显色结果呈深红色至浅红色,线虫愈多色泽愈深;健康材呈无色,感染拟松材线虫的松材呈清白色或无色.显色剂检测是简单、快速和有应用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