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壳聚糖为原料制取了羧甲基壳聚糖,并以羧甲基壳聚糖作为主要成分研制了一种涂膜剂。研究了该涂膜剂用于银条的保鲜效果。考察了涂膜银条在贮藏过程中的硬度、腐烂度、表皮颜色、失重率、VC和还原糖含量等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涂膜剂用于银条的保鲜效果良好,能够较长地延长银条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2.
《种业导刊》2008,(10):32-32
2008年9月5日至9月22日,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玉米新品种锐步一号流动现场会,先后在新乡、新郑、邓州、许昌、偃师、睢县、开封、沈丘、上蔡、通许、太康、鹿邑、杞县、清丰、汤阴、郾城、汝阳等20多个市县成功召开,北京德农公司客户代表及有关领导、嘉宾共2200多人应邀到会。河南省种子管理站副站长、省品审会委员、玉米专业组组长张进生研究员,洛阳市农业局副局长徐龙欣,郑州市种子管理站站长陈庆,偃师市副市长山岳顶,  相似文献   

3.
银条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条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活性成分,是近年来在药用和保健食品开发利用方面前景十分广阔的植物。对银条的常规成分和活性多糖进行了初步的提取测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银条菜,属草本唇形科蔬菜,菜食部分为根茎.是盛产偃师市一带的历史名菜.一般露地生产.  相似文献   

5.
镉胁迫对银条生物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CdCl2胁迫对银条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Cl2浓度的增加,银条生物量下降明显,叶片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降低,在镉浓度为250 mg/L时分别为对照的25.00%,35.52%,54.02%;水分利用效率(WUE)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而胞间CO2浓度(Ci)只在高浓度(≥200 mg/L)时才逐步升高,但增幅相对较小,在2.40%~9.15%之间.  相似文献   

6.
矮早781是偃师县二里头村科研站用偃师4号及郑州761杂交选育出的高产早熟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1986~1989连续3年参加我所区试,其丰产性、抗病性均优于偃师9号,平均亩产403公斤,  相似文献   

7.
偃单8号是偃师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偃101为母本、偃043为父本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多抗型杂交玉米新品种,于2008年4月23号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玉2008013.  相似文献   

8.
尽管在“2005年度全国花卉企业十大新闻人物”中,山东凯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许兰祥是惟一一个不单纯以花卉生产和销售为主要业务的企业家,但他在“家底”山东东方花卉有限公司的基础上拓展出来了包括凯银特菜、凯银牛奶、凯银牛羊肉等以凯银为品牌的一系列绿色食品,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绿色产业链,缔造了凯银神话。2005年,许兰祥又对其创业“家底”山东东方花卉有限公司进行了企业重组,并将企业生产的重点放在了种苗生产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使许兰祥最终高票当选为“2005年度全国花卉企业十大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9.
锌肥施用量及方式对夏玉米籽粒淀粉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不同土壤类型和生态气候条件下夏玉米的适宜锌肥施用量及方式,2013年6-9月,在浚县、禹州和偃师分别布置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和生态气候条件下锌肥施用量及方式对夏玉米籽粒淀粉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锌肥能增加夏玉米大喇叭口期、吐丝期和灌浆期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籽粒淀粉含量和籽粒产量。总体上,浚县、禹州和偃师3个研究区域夏玉米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均以锌肥施用量30 kg/hm2最好;等量锌肥施用量条件下,土施处理优于土施+喷施处理。浚县、禹州和偃师夏玉米籽粒淀粉含量分别在土施锌肥15,30,3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等量锌肥施用量条件下,土施处理优于土施+喷施处理。浚县、禹州和偃师夏玉米地上部分干物质量分别在土施锌肥15 kg/hm2+2次各喷施锌肥7.5 kg/hm2、土施锌肥30 kg/hm2和土施锌肥15 kg/hm2处理时达到最大值;土施+喷施锌肥能增加浚县夏玉米地上部分干物质量,而在不同锌肥水平下禹州和偃师夏玉米地上部分干物质量呈现不同变化规律。浚县、禹州和偃师的夏玉米籽粒产量分别达到最大值的锌肥施用量与夏玉米地上部分干物质量相同;与浚县比较,土施锌肥对禹州和偃师夏玉米的增产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0.
黑小麦新品系漯93-1漯93-1黑小麦系是我所科技开发公司从偃师8617[(黔丰1号/山前)/(偃师9号/小偃5号)]中选出的变异单株,属半冬性,株高74~76cm,幼苗匍匐,分蘖力强。穗长方形、长芒、白壳,护颖椭圆,颖肩斜,颖嘴鸟喙形。籽粒黑色、长...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小麦冻害在偃师市时有发生,冻害形成的时间、原因和受害程度均不相同,但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小麦产量.为此,笔者做了大量的调查和试验,对小麦冻害的发生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进行了总结.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叶艺兰是指叶上有金、银(即黄、白)线与斑驳的形状变化的兰花。其形状变化可分为10种(见图1~10); 1.爪:叶尖有白色花斑。 2.深爪:花斑延续到叶长的三分之一左右。 3.复轮:叶缘有白色或黄色斑线。 4.镶嵌:有色的短条斑两条在叶上部。 5.缟:有两条条斑在叶的中部。 6.中缟:有一条条斑在中脉。  相似文献   

13.
漯珍一号是河南省漯河市农科所和河南农业大学等于1991年从偃师86117(即黔丰1号///山前/偃师4号//小偃5号)白粒品种中选育出变异黑粒材料,经数年定向培育成稳定的珍稀黑粒小麦新品种。1997年9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专业组推荐备案,...  相似文献   

14.
利用AMMI模型分析冬小麦品种区试数据的稳定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袁爱梅  张敏  陈惠敏  李雪英 《种子》2005,24(5):59-61
利用AMMI模型、双标图以及稳定性参数Di(i)对2002~2003年度河南省超高产小麦良种区试的数据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参试的品种中,品种稳定性的排序为豫麦47号>温9519>丰舞981>睢科2号>内乡991>01中89>豫同M023>豫麦49号>国麦1号>花培1号>郑9405>周92031>郑9694>偃师9906.即豫麦47号最稳定,偃师9906在某些试点具有特殊的适应性.在参试地点中,地点对品种鉴别力的大小顺序为郸城所>温县所>济源所>中棉所>宝丰所>五二农场>洛阳所.即郸城所、温县所、济源所适合作为区试地点.  相似文献   

15.
为从县级层面上了解耕地变化的趋势特点,更好地实现耕地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笔者研究了偃师市1997—2004年耕地时空变化情况,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子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7—2004年偃师市耕地变化分为数量增加和数量减少两个阶段;变化幅度区域分布不同,经济发达乡镇高于落后乡镇,中心城区、重点乡镇高于一般乡镇,山区乡镇高于平原乡镇。其变化除受政策、观念等因素驱动外,经济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耕地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小麦品种抗倒春寒能力与其柱头活力及花粉活性间的关联性,以5个黄淮麦区主导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杂交时互为母本和父本,去雄后1、3、5、7、9天进行饱和授粉,成熟收获后统计各杂交组合的杂交结实率,以各品种作为母本、父本时的平均杂交结实率分别代表该品种柱头活力及花粉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当5个小麦品种为母本时:平均杂交结实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周麦18’、‘百农207’、‘西农979’、‘良星99’和‘偃师4110’,‘周麦18’的平均杂交结实率最高为72.13%,柱头活力最强;‘百农207’的平均杂交结实率居第2位,与‘周麦18’的平均杂交结实率差异不显著;‘周麦18’的平均杂交结实率与‘西农979’、‘良星99’和‘偃师4110’的平均杂交结实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当5个小麦品种为父本时:平均杂交结实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百农207’、‘周麦18’、‘偃师4110’、‘西农979’和‘良星99’,‘百农207’的平均杂交结实率最高为72.00%,花粉活性最强;‘周麦18’的平均杂交结实率居第2位,与‘百农207’的平均杂交结实率差异不显著;‘百农207’、‘周麦18’的平均杂交结实率与‘偃师4110’、‘西农979’和‘良星99’的平均杂交结实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偃师市城乡统筹发展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阶段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的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并应用于我国中部地区偃师市城乡统筹发展的综合评价,分析了1990~2007年偃师市城乡统筹水平变化趋势及其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偃师市以小麦—玉米两熟栽培为主要模式,针对夏玉米田常发有害生物类别,制定了符合实际的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模式。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本文应用Grimelius银染法对黄雀(Carduelis spinus)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食管和嗉囊中未发现嗜银细胞,消化道其它部位均有嗜银细胞,其分布密度大体呈波浪型,有两个分布高峰分别是腺胃和回肠,十二指肠分布密度最低。嗜银细胞主要分布于粘膜上皮之间和腺泡上皮之间,也有少量位于上皮细胞基部。嗜银细胞形态多样呈椭圆形、锥体形、梭形等,其中锥体形嗜银细胞突起伸向肠腔 ,梭形嗜银细胞两端均有突起,分别指向肠腔和固有膜。本文还结合黄雀消化道嗜银细胞分布型的形成与各部位消化功能有关的特点进行了讨论,认为黄雀消化道内嗜银细胞具有内、外分泌两种功能  相似文献   

20.
银莲花是一种优秀的切花植物,现存有100余种,大部分种类叶型紧凑,花瓣具光泽。银莲花可以分为两大类群,一类是宿根类,夏秋季开花,包括杂交银莲花、大火草、野棉花;另一类是球根类,花期春季至初夏,这一类包括希腊银莲花、加拿大银莲花、林生银莲花、冠状银莲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