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玉米品种标准DNA指纹库构建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玉米品种标准DNA指纹库构建的进展及应用情况。我国玉米品种标准DNA指纹库规模已达到22 089份,经与国内外作物品种DNA指纹库比较,是全球品种数量和建库规模最大的DNA指纹库,并且在区域试验、品种权保护及种子质量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至今已开展玉米品种真实性鉴定等达40 000多份次。同时,对DNA指纹库构建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建议继续发挥SSR标记的作用、加快推进SNP标记的研发、发掘In Del标记的应用潜力并持续关注测序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主要农作物品种SSR分子鉴定技术规程的相继颁布,玉米、水稻已经建立了标准样品SSR-DNA指纹数据库,其它作物正在启动,整合一套稳定性好、通用性高、操作便捷的建库方案对多种作物DNA指纹库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6份高粱和3份玉米标准样品为例,以高粱和玉米品种真实性检测标准为基础,研究跨作物应用玉米DNA指纹库构建方案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将玉米DNA指纹库构建方案应用于高粱中是可行的,这为后续探究其他作物DNA指纹库构建通用性方案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DNA指纹技术在玉米区域试验品种管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中国自2002年起开始开展玉米区域试验品种真实性和一致性检测工作,截至2014年底,已累计检测国家及各省玉米区域试验品种15 596份。十多年来玉米区域试验品种DNA指纹检测规模不断扩大,检测技术不断提升,真实性和一致性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本文回顾了中国玉米区域试验品种DNA指纹检测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玉米区域试验品种DNA指纹检测的发展规律,分析了区域试验、审定、品种权保护及种子质量管理之间的协调和衔接情况,最后对玉米区域试验品种DNA指纹检测中面临的新品种的判定标准、区域试验品种的命名及标准样品的留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河南省玉米品种数量不断增加,目前生产上推广品种达300多个,每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区试的品种达100多个.出现了品种多、乱、杂现象.DNA指纹技术是从分子水平上为每一个品种确定一个身份证,克服一品多名和一名多品的现象,因此开展玉米品种DNA指纹鉴定、构建玉米品种标准DNA指纹库,对规范种业市场以及对玉米新品种权进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SSR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构建玉米DNA指纹库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SR分子标记技术是在PC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DNA多态性检测技术,已开始应用于植物基因组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概述了SSR标记的原理、类型、功能及其引物的来源和利用SSR构建玉米DNA指纹库的进展以及玉米DNA指纹库在品种鉴定、品种保护及品种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玉米品种DNA指纹数据库构建的标准化规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保证玉米品种DNA指纹库构建的标准化,从建库标记、检测平台、试剂、样品、评估程序、数据整合、模式库、扩展库、随机盲测等九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范:(1)通过对不同分子标记的比较,确定SSR标记作为建库标记;(2)通过对不同DNA指纹检测方法的比较,确定毛细管电泳结合多色荧光检测方法作为DNA指纹片段分析方法;(3)规范了DNA、引物、Taq酶等试剂质量,以保证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4)规范了样品来源、样品类型及分析样品数量;(5)确定评估品种的数量及引物的取舍标准;(6)为解决不同来源DNA指纹数据的有效整合问题,提出了固定一套核心引物、提供标准品种、提供标准DNA、确定引物等位基因BIN、规定对异常带型数据处理方式、规定数据的编码方式等6个解决策略;(7)规范了构建模式库的材料名单、来源及构建方式;(8)规范了构建扩展库的材料来源及构建方式;(9)进行数据库数据随机盲测,以评估入库数据质量.以上规范将为不同单位合作开展大规模的DNA指纹库构建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利用24对多态性SSR标记引物构建了13个北京地区主栽西瓜品种标准样品DNA指纹,并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标准样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指纹信息的共享和应用,为这些西瓜品种的鉴定和品种权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并为规范北京西瓜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种业导刊》2012,(7):38-38
日前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的玉米标准DNA指纹库,包括14000多个玉米品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玉米标准DNA指纹库。据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介绍,目前,玉米标准DNA指纹库已得到多方面的认可,制定多项部颁标准,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相似文献   

9.
植物品种鉴定对保证种子质量及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DNA指纹技术在植物品种鉴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DNA指纹鉴定已从间接证据转变为主流方法。本研究总结提炼出品种DNA指纹鉴定技术方案—核心位点组合法,即采用一套固定的核心位点组合来鉴别不同品种,该方案自2003年提出以来不断得到完善:一是在原有核心位点的基础上增加位点数量形成扩展位点组合,以应对派生品种涌现对品种鉴定的更高要求;二是将核心位点进一步分解为群特异位点和品种特异位点,群特异位点发挥快速准确分群的功能,品种特异位点则具有较强的品种鉴别功能;三是在借鉴二倍体作物成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适合多倍体作物的核心位点组合,即二倍体化的单标记法和组合标记法。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测序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大大推动DNA指纹检测方案的完善,提升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系统阐述了品种鉴定的概念及特点,总结了品种DNA指纹鉴定的主要类型及鉴定思路,提炼了品种DNA指纹鉴定的技术方案,展望了品种DNA指纹鉴定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对各作物DNA指纹品种鉴定标准的研制及分子技术在DNA指纹库构建和品种鉴定中的应用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与人类一样,玉米不仅具有“指纹”,而且不同品种的“指纹”绝对不会雷同。据该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介绍,玉米“指纹”由DNA确定,利用玉米品种不同“指纹”也不相同的特性,可以快速、简便地完成玉米种子鉴定、品种权登记保护、质量监控、新品种侵权司法鉴定,而且对理清我国玉米种质的血缘关系、杂种优势群划分、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