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解决金沙江水土流失问题,在金沙江头塘小流域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内,选择典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4种典型生态恢复人工林类型(21年生云南松林、19年生旱冬瓜林、19年生银荆林和荒草地)的产流产沙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林地坡面的产流量、产沙量和土壤侵蚀强度都表现出相同的大小规律,都为云南松林的最小,其次是银荆林和旱冬瓜林,荒草地的产流量、产沙量、土壤侵蚀强度都是最大的,分别为云南松林的3.05倍、6.23倍、6.29倍,说明云南松林的水土保持效果好。产流量、产沙量与降雨量都呈正相关关系,径流系数与产沙量呈正相关关系,即降雨在坡面产流时,径流系数增大,即产流量增大,产沙量也随之增大。由此可知,营造良好的人工林林分可以防止金沙江头塘小流域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2.
利用人工径流区,以杉木人工纯林为对照,研究了福建永安安砂库区主要植被类型之一糙花少穗竹单优群落的固土保水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糙花少穗竹林地抗蚀性、渗透性及贮水性都优于杉木林,可作为水土保持林加以保育。  相似文献   

3.
基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利用ArcMap 10、Fragstats 4.1、DPS 14.1、Excel等软件,选取常用的景观指数,分析云南省腾冲县天然林的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①腾冲县天然林景观总体异质性高、形状复杂、聚集程度高、斑块分布比较均衡,景观格局特征比较复杂;②各森林类型面积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栎类林其它阔叶林云南松林针阔混交林旱冬瓜林硬阔林竹林冷杉林软阔林华山松林铁杉林,栎类林、其它阔叶林面积占61.51%,是腾冲县天然林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云南松林、针阔混交林、旱冬瓜林面积占32.04%,是腾冲县天然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硬阔林、竹林、冷杉林、软阔林、华山松林、铁杉林面积仅占6.45%,面积虽小,但在天然林景观中具有特殊的作用;③因子分析结果,从稳定、复杂、异质性高、破碎化低、抗干扰能力强等方面综合评价,按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栎类林其它阔叶林云南松林硬阔林针阔混交林旱冬瓜林竹林冷杉林铁杉林华山松林软阔林;④聚类分析结果,可把腾冲县天然林分为4类,第一类是破碎度低、形状复杂、异质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栎类林和其它阔叶林,第二类是破碎度高但形状复杂、异质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云南松林、针阔混交林和旱冬瓜林,第三类是斑块间平均距离远、聚合度高、呈群团状分布的硬阔林、竹林、铁杉林和冷杉林,第四类是破碎度高、形状简单、异质性低、抗干扰能力弱的华山松林和软阔林;⑤聚类分析结果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体现了硬阔林平均几何最邻近距离远的特征,对腾冲县天然林景观格局的评价效果比因子分析更好。  相似文献   

4.
滇中地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是其垂直带上重要的植被类型。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其主要群落类型及破坏后的森林群落类型进行植物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认为,元江栲林和高山栲林是该区域顶级群落,破坏后产生的次生群落类型主要为云南松林、旱冬瓜林、华山松林。对不同演替阶段的物种多样性、保护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完整性、群落的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进行评价,并对当前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5.
1994.12-1995.1对龙陵县拟建中的小黑山、大雪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一次综合考察,其中的植被考察以线路调查为,样地调查为辅,该保护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有(1)灌丛:多变石栎、杜鹃灌丛、地檀香灌丛;(2)常绿阔叶林:多变石栎、马缨花苔藓矮林,多变石栎林,木果石栎林,截头石栎、尖齿木荷林;(3)竹林:空心箭竹林;(4)落叶阔叶林:旱冬瓜林;(5)暖性针叶林;华山松林,秃杉林,云南松林,杉木林。  相似文献   

6.
通过87个样地的调查研究表明,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植物群落有:栲林、木荷林、亮叶水青冈林、石栎林、华榛林、鹅掌楸林、桦木林、枫香林、华南五针松林、润楠林、马尾松林、杉木林、闽楠林、云山白兰林、三尖杉林、龙胜杜鹃林、映山红灌丛、竹林、马兰灌草丛等。植物群落景观具有明显的垂直性分布:海拔1 200 m以下为常绿阔叶林带;海拔1 200~1 400 m之间为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包括针阔叶混交林);海拔1 400~1 700 m之间为山顶矮林;海拔1 700 m以上为中山灌丛、草丛带。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复杂性呈正相关,各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指数普遍较高。  相似文献   

7.
对地处澜沧江上游滇西北山区大理洱源炼铁乡的云南松林,旱冬瓜林,梨树果园,桉树林,桤木 圣诞树混交林5种主要林分类型林地土壤的氮含量与微生物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林地土壤的含氮量与微生物学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林地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数量对其土壤氮含量的贡献大于氨化细菌的数量,但氨化作用对其土壤氮含量的贡献大于硝化作用的强弱;林地土壤氮含量的高低与其土壤的微生物学性质强弱一致,而受不同林分类型影响,两者间的关系是显著或极显著的,且相互影响相互联系.随林地土层的加深,其土壤微生物学性质、土壤氮含量均逐渐减少.5种林分类型林地土壤的微生物活性与土壤氮含量的排序为:旱冬瓜林>桤木 圣诞树混交林>梨树果园>桉树林>云南松林.  相似文献   

8.
1994.12~1995.1 对龙陵县拟建中的小黑山、大雪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一次综合考察,其中的植被考察以线路调查为主,样地调查为辅。该保护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有(1)灌丛:多变石栎、杜鹃灌丛,地檀香灌丛;(2)常绿阔叶林:多变石栎、马樱花苔藓矮林,多变石栎林,木果石栎林,截头石砾、尖齿木荷林;(3)竹林:空心箭竹林;(4)落叶阔叶林:旱冬瓜林;(5)暖性针叶林:华山松林,秃杉林,云南松林,杉木林。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钟灵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境内,森林生态系统保存完整,植被类型丰富。按照《云南植被》的划分原则,其天然森林植被类型共有4个植被性及6个群落类型,主要包括元江栲林、黄毛青冈林、灰背栎林、旱冬瓜林、云南松林和华山松林。钟灵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体植被类型为以元江栲林为主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在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功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合肥市大蜀山森林公园3种典型植物群落的负离子时空分布为研究对象,利用空气离子评议系数(CI)对该区域春季的空气清洁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雪松群落白天的平均空气负离子浓度为1 100个/cm3,杨树群落为1 831个/cm3,竹林群落为1 498个/cm3。植物新叶量的多少是影响植物群落负离子产生能力的关键因素,杨树林在4月份新叶量最多,生理活性最旺盛,空气负离子产生能力最强;其次是竹林,雪松林最弱。根据空气评价系数,3种群落空气清洁度顺序为杨树林 > 竹林 > 雪松林。  相似文献   

11.
大红山铁矿林草植被水土保持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裸地为对照,分别对土壤物理性状及土壤的渗透性,土壤中含水量的动态变化,地表径流及土壤流失量等进行了定点定量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林地与草地能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强土壤渗透性和降低土壤水分含量;能通过提高土壤抗蚀性、改善土壤养分含量来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效益。研究结果还表明,林地和草地减少侵蚀效益较好,裸地的土壤流失最严重。与裸地相比,林地和草地对地表径流的控制率达到63%~89%,对土壤流失的控制率达到69%~94%。  相似文献   

12.
本项研究选取云南切梢小蠹寄主植物云南松的针叶和藏柏、樟树、滇青冈等20种非寄主树种的叶与云南松针叶混合物(质量比为1∶4),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其趋向行为,测试云南切梢小蠹对纯云南松针叶、混合样及空气间的趋向行为选择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以云南松针叶作参照,云南切梢小蠹对云南松+藏柏、云南松+缅桂、云南松+滇朴、云南松+旱冬瓜的趋向率较低,分别为32.3%、33.4%、32.3%、31.5%;以空气作参照,混合样趋向率由小到大依次为云南松+藏柏、云南松+缅桂、云南松+滇朴、云南松+旱冬瓜,分别为38%、39%、40%、42%,均小于50%;藏柏、缅桂、滇朴、旱冬瓜4个树种对云南切梢小蠹表现较强的趋避作用,可作为营建抗云南切梢小蠹虫危害的混交树种.  相似文献   

13.
辽西地区水保林树种结构的调整及其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辽西地区水土保持林中油松纯林比例过大造成的松毛虫危害严重、水土保持性能和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开展了树种结构调整研究。20多a的试验结果表明,油松纯林经调整后,松毛虫危害减轻,水土保持性能提高,植物多样性增加,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形成了"有虫不成灾"、稳定性强的林分。  相似文献   

14.
阿伦河流域水土保持林土壤抗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阿伦河流域水土保持林内土壤抗蚀性能的试验 ,提出了阿伦河流域水土保持林不同林种、不同树种对土壤的物理性质、结构、有机质及抗蚀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或增强 ,并总结出在阿伦河流域以落叶松、小黑杨、柳树为主体的水土保持林 ,对土壤抗蚀性能提高最大 ,为阿伦河流域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Hedgerows with intercropping systems were established at the ICIMOD test and demonstration site at Godawari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Sloping Agricultural Land Technology (SALT) in reducing run-o...  相似文献   

16.
《Southern Forests》2013,75(3):255-260
Natural forests are disappearing in many tropical countries, resulting in loss of biodiversity and erosion of forest-dependent livelihoods. The maintenance and restoration of forests as well as a search for alternative natural resources that can concurrently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and enhance incomes of local communities has become crucial. Bamboo is suggested as a resource, which could substitute trees for socio-economic and ecological purpos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sub)tropics. However,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bamboos and trees for socio-economic and ecological purposes in bamboo-growing communities is not yet studied. Here, we present a study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socio-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of bamboo and tre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ree bamboo-growing communities in the Wassa East District of Ghana. The compared benefits were ranked on a five-point Likert scale and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ces was tested at the 95% confidence level. For socio-economic benefits, trees were rank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amboo for domestic energy, medicinal use and commercial harvesting; however, furniture,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or ecological benefits, bamboo was rank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rees for erosion control and riverbank protection. Trees, on the other hand, were rank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amboo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oxygen generation. The results imply that transforming bamboo into suitable products to meet communities’ energy needs could alleviate pressure on trees in natural forests.  相似文献   

17.
滇东北山区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繁,是云南省生态环境恶化、人民生活贫困的特困山区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构成了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危害日益加剧。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体,加快退耕还林步伐和加速坡耕地治理是当务之急。在当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应把滇东北山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议从加快生态经济型防护林(草)体系建设,建立滇东北生态经济科技示范园区,实行生态移民,积极进行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强化法制意识,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和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8.
树皮结构特征与树木耐火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云南油杉、旱冬瓜、云南松、直杆蓝桉、华山松5个滇中地区主要造林树种的树皮结构特征,分析了树皮结构与树木耐火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云南油杉、旱冬瓜和直杆蓝桉树木的树皮耐火性较强,华山松树皮的耐火性最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森林防火对策.  相似文献   

19.
竹林水土保持功能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竹林作为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是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优良物种,特别在各主要竹产区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了全面认识竹林的水土保持功能,掌握其水土保持作用的机制和条件,本文综述了竹林生物学特征与水土保持功能的关系以及截留降水、涵养水源、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减少土壤侵蚀等水土保持作用方面的进展,阐明了竹林在我国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竹林水土保持功能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湖南省攸县境内的不同水土保持林对土壤抗侵蚀性能的影响,本文从林地土壤的物理性状、土壤抗蚀性能和土壤抗冲性能3个方面来进行对比研究。测定其林地0~20 cm层土壤的容重、孔隙度、水稳定指数、渗透系数、土壤团聚体占土样百分比和抗冲指数几个指标,进而分析不同林分类型之间的林地土壤抗侵蚀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从土壤的物理性状来看,楠+桤木+枫香混交林的容重和孔隙度均比其他两种林分要好;从土壤的抗蚀性能来看,3种不同林分的水稳性指数大小按照大小顺序为楠+桤木+枫香混交林枫香+栾树+桤木混交林杉木+柏木+马尾松混交林,楠+桤木+枫香混交林的渗透性能优于杉木+柏木+马尾松混交林和枫香+栾树+桤木混交林,且3种林分的水稳性指数与渗透系数均大于荒坡地;从土壤抗冲性能来看,土壤总团聚体占土样百分比和土壤抗冲指数按照楠+桤木+枫香混交林枫香+栾树+桤木混交林杉木+柏木+马尾松混交林的大小排列顺序,且指标均大于荒坡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