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
母牛爬卧不起综合征是泌乳母牛临近分娩或分娩后发生的1种以“倒地不起”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常发生于低钙血性产后瘫痪之后。典型症状是病牛多在分娩后72 h内趴卧不起,经2~3次钙剂治疗后仍不能站立。常发生在产犊后的高产乳牛,此病虽然发生率较低,但导致奶牛的死亡率和淘汰率却相当高。笔者在多年临床诊疗中,接诊此病32例,治愈24例,治愈率75%。本文从病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及体会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笔者拜读了贵刊 2 0 0 0年第六期所刊何生虎同志“母牛爬卧综合症的诊治”一文 ,受益匪浅 ,但作者谈到治疗母牛爬卧综合症采用了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的方法 ,我认为这种方法不宜采用。现提两点看法与何生虎同志商榷。1 地塞米松可抑制钙磷的吸收母牛产后爬卧是由于母牛在妊娠期的最后两个月里 ,因胎儿生长发育较快 ,对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钙的需要量急剧增加 ,加之母牛长期饲料单一 ,缺乏钙质 ,使母牛血钙浓度减少 ;母牛为了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 ,发生钙的代谢性代偿 ,分解骨骼中的钙进入血液 ,以维持正常的血钙浓度所致。治疗时应补充钙、磷 ,…  相似文献   

3.
母牛爬卧综合征是指母牛产前或产后发生的以卧地不能起立或不敢起立为主的一组疾病,是高产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相似文献   

4.
奶牛卧地不起综合症是奶牛产犊期间发生的一类错综复杂疾病的临床表现。此病的发生涉及到许多疾病。由于发病原因不十分清楚,故难以给爬卧牛(Downer cow)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文献资料中报道的名称也不一致,如“爬卧母牛综合症”、“倒地不起奶牛综合症”等。一般认为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综合症是指包括能使母牛产后爬卧不起的所有疾病。但它并不泛指那些致使母牛濒死前不能站立的重度疾病;并和生产瘫痪有着根本的区别。所以有人把此病看作是发病后用足够量的钙制荆注射或应用乳房送风治疗仍不能起立的任何生产瘫痪病例。  相似文献   

5.
加士合剂在爬窝母牛综合症中的运用山西省山阴农牧场一分场(038400)张挨双爬窝母牛综合症,又称"卧地不起综合征"、"倒地不起奶牛综合征"等,是奶牛产犊期间发生的一类错综复杂疾病的临床表现。此症的发生涉及许多疾病。10年来,笔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配...  相似文献   

6.
母牛爬卧综合征是母牛分娩时发生的一种疾病 ,其临床特征是长期卧地 ,甚至在连续两次钙疗后仍不能站立 ,剖检时见腿部肌肉和神经的创伤性损伤 ,腿肌局部缺血性坏死 ,心肌炎和肝脏的脂肪浸润及变性。病因复杂 ,机理仍不清楚。其临床病理学为血钙、血磷、血镁和血糖水平均在正常值范围内 ,在卧地 1 8~ 2 4h肌酸磷酸激酶和血清谷草转氨酶水平明显升高。从概念和血液学检查可知产后轻瘫 ,在连续两次钙治疗后 2 4h之内仍不能站立 ,而不表现昏迷、沉郁、低温和明显的肌肉麻痹 ,并且病牛仍能爬行 ,方可称为母牛爬卧综合征。所以 ,张民中同志提到…  相似文献   

7.
奶牛肢蹄病的简易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常见病之一。成母牛发病率高达 10 % ,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 ,会降低奶牛生产性能。奶牛发生肢蹄病的主要症状是跛行 ,站立姿势不正。急性肢蹄病局部有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 ,患牛卧多立少 ,严重者伴有体温升高 ,采食减少 ,泌乳量下降等症状。近年来 ,笔者采用了在病灶上方“人”字形注射治疗奶牛肢蹄病的简易方法。实践中应用 ,疗效好、见效快。现介绍如下。药物准备 :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 3 5mL ,溶解青霉素 2 40万U~ 40 0万U。再抽取 2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6mL ,作 1次注射。注射部位 :病灶在四肢上部…  相似文献   

8.
<正>爬卧母牛综合症是奶牛产犊时发生的一种疾病,还常发生于低钙血性产后瘫痪之后。其临床特点是长期卧地,甚至在连续2次使用钙剂之后仍不能站起。剖检时可  相似文献   

9.
"穿心莲"注射液治疗奶牛乳房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于 1999年用穿心莲注射液治疗奶牛乳房炎一例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诊治报告如下 :病例 :田家寨乡田家寨村村民侯某的一头高产黑白花奶牛牵来我站诊治 ,经查病牛乳房肿胀、潮红、发硬、疼痛剧烈、增温。乳头也肿大、乳汁稀薄 ,混有血液及絮状物 ,不易挤出 ,诊断为出血性乳房炎。治疗 :用 0 .1%高锰酸钾溶液 ,经乳针冲洗乳房 ,经 3 0分钟后挤出冲洗液。再用穿心莲注射液 40ml,每乳头注入 10ml ,每日 2次 ,用此法治疗一周痊愈“穿心莲”注射液治疗奶牛乳房炎@彭中山$湟中县田家寨兽医站!811603…  相似文献   

10.
莒南县某奶牛场 ,1头经产奶牛 ,日产奶量达40kg。产后 30d时 ,突然卧地不起 ,强行驱赶 ,有企图站立动作 ,两前肢能伸直站立 ,但两后肢却不能抬起后躯 ,呈犬坐式。奶牛精神、食欲尚好 ,针刺四肢及躯干皮肤均有感觉 ,但反应强度减弱。病初疑为产后低血钙症 ,经治疗无效后 ,采颈静脉血作血钙、血磷含量测定。血钙含量 :1 0 2mg/ 1 0 0ml(正常含量为 8 6~ 1 1mg/ 1 0 0ml)。血磷含量为 :1mg/ 1 0 0ml(正常含量为 4~ 5mg/ 1 0 0ml)。随确诊为严重急性低血磷症。治疗 :( 1 ) 1 0 %磷酸二氢钠注射液 40 0ml,静脉注射 ;( 2 …  相似文献   

11.
爬卧母牛综合症是母牛产犊期间发生的一种临床综合症。据长春市示范奶牛场(130000)李国超、戚喜才,吉林农大田永民报导:爬卧母牛常发生于低血钙性生产瘫痪之后,其临床特征是“爬卧不起”。病例简介:  相似文献   

12.
奶牛子宫脱出是一种较常见的奶牛产后疾病。近年来 ,笔者采用新的奶牛子宫脱出的整复和治疗方法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 ,该法治疗奶牛子宫脱出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奶牛子宫脱出的整复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 整复方法根据牛体大小 ,首先肌肉注射 2 %的静松灵 5~ 1 0ml(间隔 1 5min后再注射肾上腺素 1 0ml) ,几分钟后病牛即卧地。采取右侧卧位 ,将后躯尽可能抬高 ,尾巴拉向体侧。术者剪短指甲 ,并进行常规消毒 ,可用 37~38℃的 0 1 %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消毒后臀部和脱出的子宫 ,并小心剥离胎衣 ,清洗污物 ,再用一块长 1 2 0c…  相似文献   

13.
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综合征是指母牛在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产后瘫痪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笔者行医多年,接诊并治愈该类病牛20多头,现报告如下:病例1:2006年2月6日茈碧湖镇后堆村何某所饲1头6岁黑白花奶牛,4胎,产后第3天,突然精神沉郁,卧地不起,食欲废绝。笔者前去急诊,经检查,该牛心率60次/min,  相似文献   

14.
发情母猪发生瘫痪一般很少见 ,笔者在2 0 0 0年治愈两例 ,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发病情况 :2 0 0 0年 9月 1 2日 ,一养猪户来诉 ,其一头母猪初发情 ,第二天 ,后肢卧地不能起来 ,现已第 3天。 1 0月 7日 ,另一养猪户也来诉 ,其有 1头母猪初发情 ,后肢不能站立 ,上午刚刚发生。临床症状表现为后肢瘫痪 ,不能站立 ,前肢跪地爬行 ,体温、食欲正常。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诊断为母猪后肢瘫痪。治疗 :用当归注射液 1支 (人用 ) 2毫升 ,用维丁胶性钙注射液 5~ 6毫升 (人用 ,每支 1毫升 ) ,用维生素B1 注射液 1支 1 0毫升 ,上述药分开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15.
母牛爬卧综合征是指母牛产前或产后发生的以卧地不能站立或不敢站立为主的一组疾病,是高产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引起本病的原因很复杂。主要原因可分为:意识障碍的乳热、缺镁症、酮病:代谢障碍的低血钾、低血磷、低血钙;四肢尤其是后肢及躯干、骨关节、肌肉、神经的损伤;其他症状性不能起立,如子宫内膜炎、子宫化脓、风湿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杨云 《中国牛业科学》2006,32(5):98-100
母牛爬卧综合征是指母牛产前或产后发生的以卧地不能起立或不敢起立为主的一组疾病,是高产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引起本病的原因很复杂,主要原因可分为:①意识障碍的乳热、缺镁症、肝昏迷、酮病。②代谢障碍的低血钾、低血磷、低血钙。③四肢尤其是后肢及躯干、骨关节、肌肉、神经的损伤。④其它症状性不能起立,如子宫内膜炎、子宫化脓、风湿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
多汗症是奶牛在泌乳期因大量钙质随乳汁排出而继发的一种疾病。该病多发生于3胎次以上的高产奶牛。由于长期缺乏青绿饲料和光照不足,机体合成维生素D不足,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钙质大量丧失后又得不到及时补充而发病。由于机体内钙不足,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而使汗腺分泌增强而大量出汗。对该病若不及时治疗,则可导致奶牛发生骨软症及爬卧不起综合征等,因此对本病的治疗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8.
母牛爬卧综合征是母牛分娩时发生的一种疾病 ,通常发生于低钙血性产后轻瘫。其临床特征是长期卧地 ,甚至在连续两次钙疗后仍不能站立 ,剖检时见腿部肌肉和神经的创伤性损伤 ,腿肌局部缺血性坏死 ,心肌炎和肝脏的脂肪浸润及变性。该病病因复杂 ,至今仍无统一的定论。 1 992~ 1 999年 ,笔者在临床上诊治 1 2例病牛 ,现报告如下 ,供同行参考。1 症状及病理变化该病一般在产后 1~ 1 5d内发生。病牛表现有神、机敏、饮食欲稍减 ,体温正常 ,有的稍高 ,心率 80~ 1 0 0次 /min ,呼吸基本正常。病牛常想爬起来 ,但后肢不能充分伸展。挣扎站立…  相似文献   

19.
1 正常发情征状奶牛属非季节性发情动物 ,只要营养充分 ,饲养管理良好 ,则可常年发情。奶牛发情持续期较短 ,从发情到排卵时间平均为 30 h。排卵时间一般在发情症状消失以后。大多数奶牛发情过程中都有爬跨现象 ,即母牛与母牛相互爬跨——俗称“同性爱”。多数奶牛都排单卵( 97% ) ,也有 3%的母牛可能排双卵 ,排多卵的极少 ,如果注射外源性激素 (如 PMSG、FSH) ,排卵数可增加 2 1 .6 %。一般右侧卵巢排卵多( 6 0 .5% ) ,左侧卵巢排卵少 ( 39.5% ) ;夜间排卵多 ( 85.2 % ) ,特别是在 0~ 6时排卵多 ,所以配种常在夜间。奶牛发情时 ,体温…  相似文献   

20.
穴位注射夏天无注射液治奶牛生产瘫痪郑滨(黑龙江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150036)1985年以来,笔者用夏天无注射液(市售成品)穴位注射配合补钙治疗奶牛生产瘫痪37例,全部治愈。(一)治疗方法1.10%葡萄糖溶液500ml,25%硼葡萄糖酸钙溶液5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