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夏西吉县年种植马铃薯面积达到6.67 万
hm 2,成为地区经济的顶梁柱。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
的扩大、种植年限的延长,晚疫病的发生逐年加重。
为了明确西吉县马铃薯主栽品种的晚疫病抗性水
平,笔者通过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田间自然发病情况、
产量、商品薯率三方面的调查结果,及综合性状排位
来确定西吉县马铃薯主栽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巫溪县马铃薯晚疫病常年发病面积2万hm2,发病程度3~5级,不防治一般损失30%~50%,防治后挽回损失4万t。巫溪县引进比利时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应用后,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将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每667m2减少损失300kg,年增加原粮2160万kg,为保证巫溪县粮食安全、特色产业及农民增收保驾护航。预警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技信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巫溪的监测能力居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3.
天水市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和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是甘肃省天水市三大农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6.67万hm2,总产量100万t。由于马铃薯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生育期变幅大等特点,已成为集粮、菜、经、饲于一体的兼用型作物。马铃薯晚疫病  相似文献   

4.
漆文选 《中国蔬菜》2011,1(19):29-31
地处高寒二阴区的甘肃省渭源县2006 年以来
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当地耕地面积的45% 以上,随着
马铃薯区域化、规模化发展,马铃薯连作几率增大,
加之频繁的调引种、气候变暖和栽培管理措施不到
位,导致马铃薯晚疫病呈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从
2006 年以来马铃薯晚疫病年发生2.11 万~2.15 万
hm 2,病田率84.0% ~89.5% ,发生程度3~4 级,每
667 m 2 产量损失15% ~25% 。经观察,发病呈现出发
生早,前期发展慢,中期扩散快,后期流行快受害重
的特点。环境因子对晚疫病的加重发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是马铃薯生产大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在全国排列前4位,常年种植面积在53.3万hm^2以上,晚疫病(确ytophthora infestans)是马铃薯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在我省马铃薯产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给马铃薯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因此,我们选用不同药剂进行马铃薯晚疫病防效比较试验,试图寻找出对该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为马铃薯的大面积推广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是陕西丹凤县主要的粮食及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5万亩左右。2018年丹凤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在8.5万亩以上,一跃成为丹凤县第一大粮食作物。近年来,由于规模化种植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马铃薯晚疫病在丹凤县发生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影响马铃薯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重庆番茄晚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是重庆种植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2万hm2左右,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番茄晚疫病(俗称"黑炭元"、"过火风")发生严重,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毁种无收.2002-2004年我们对重庆几个番茄主产区的番茄晚疫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文对重庆地区番茄晚疫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一些分析,并提出综合防治建议,以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称地蛋、洋芋、土豆等.马铃薯是济宁市兖州区常年种植蔬菜之一,现有种植面积540 hm2,总产量2万t,其中早春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且经济效益好.通过调研并结合本地实际,现将无公害早春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8—2013年巫溪县开展了农业部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落实万亩高产示范片1个(3.28万hm2),千亩核心示范片57个(0.4万hm2),通过推广"以脱毒种薯推广和晚疫病防治为核心的‘四推三改’集成高产技术",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目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重庆万亩高产创建活动中,4年综合评比巫溪县获得重庆市第一名,曾连续3年创马铃薯最高单产纪录,最高单产达到3962.6kg,带动了大面积均衡增产和种薯产业的发展。在引进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指导晚疫病防治和推行"薯-玉-苕"和"薯-玉-苕-薯"套作模式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在西南山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长阳县是鄂西南反季节蔬菜大县,属亚热带大陆性夏热潮湿气候区,境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全县八镇三乡均适宜番茄栽培.20世纪70年代,长阳县开始大面积种植反季节蔬菜,到2014年为止,全县蔬菜种植面积30万hm2,其中,番茄种植面积0.4万hm2.近年来,长阳县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民种植热情高涨,连作障碍日益突出.2014年6~8月,阴雨天气高达35天,番茄晚疫病发生面积0.2万hm2,病田率达50%以上,其中重度发病率达69%,面积达0.1万hm2,造成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是山东邹城市看庄镇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为800 hm2左右,2019年看庄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依托济宁市马铃薯创新团队,开展了马铃薯—鲜食玉米—马铃薯一年三种三收试验示范,每667 m2纯收益达到1.5万元. 1 地块选择及耕作 1.1地块选择 马铃薯产量、商品品质与土壤类型、质地息息相关.选择灌溉便利,有机质含量丰富,2年以上未种植过马铃薯、甘薯、芋头等薯芋类作物的地块.  相似文献   

12.
合作003号是杂交选育的淀粉加工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生育期110 d,生长势强,结薯集中,淀粉含量高,品质好,抗晚疫病,1 hm2产量37.5~46.5 t.适宜在西南海拔2 500 m以下地区作为春作马铃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通河县常年蔬菜种植面积1 666 hm2(公顷)左右,近年来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现已达到166 hm2(公顷),其中保护地大棚达66 hm2(公顷),由于番茄晚疫病的发生面积达33 hm2(公顷),严重影响了产量和品质,一般发病率达15%以上,有的甚至出现死苗、缺苗现象,病害之所以严重流行,主要是2005年特别适宜病的气候条件和不良栽培管理措施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广西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肖丽 《广西园艺》2006,17(5):21-22
广西位于北纬21°~26°,东经104°~112°之间,在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划中,百色至桂林的大部分山区处于"西南单双季混作区"地带,其他地区处于"南方二季作区"地带.西北部海拔较高的山区,气候垂直差异明显,昼夜温差大,适合马铃薯夏季生长,而其它地区冬春季节相对温暖,有霜期极短或无霜,把马铃薯作为冬种作物与水稻玉米轮作,可有效提高土地、光热资源的利用率,改善稻田土壤耕作条件,提高复种指数,使冬闲田得到有效利用.近几年来,广西区农业厅根据市场需要,把发展冬种马铃薯作为一项优势产业来抓,使冬种马铃薯成为广西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种植面积迅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4万hm2,2004年6.2万hm2,2005年达10.3万hm2.  相似文献   

15.
2015年1月6日,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指出,马铃薯主粮化开发是深入贯彻中央关于促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积极探索.通过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力争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单产水平、总产量和主粮化产品在马铃薯总消费量中的比重均有显著提升,让马铃薯逐渐成为继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1,2]. 预计到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 种植面积将由目前的533万hm2逐步扩大到0.1亿hm2 [3,4]. 由此可见,马铃薯将真正实现"小土豆,大产业"的发展目标.马铃薯的主粮化,充分说明国家对该产业十分重视. 那么,海南作为全国冬季北运瓜菜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能否发展马铃薯产业呢?  相似文献   

16.
番茄晚疫病是上杭县番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番茄、茄子等茄科作物面积逐年增加,番茄晚疫病发生逐年加重.2003年春季全县种植面积150 hm2.受3~4月多雨、寡照气候条件的影响,病株率一般为40%~60%,严重时为100%,晚疫病大发生,部分菜园已绝收改种,病情发展之快、发生之普遍、危害之严重在上杭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滕州市是我国最大的马铃薯二季作主产区,春秋两季种植面积达到3.3万hm2以上,2000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当地农技人员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生物防治虫害方法,采用种植蓖麻、油菜、紫穗槐等作物,使马铃薯生产基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主要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产品产量和品质不断提高。现将马铃薯无公害生产中的生物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枣庄市地处鲁南,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3.9℃,极适宜于春、秋马铃薯的生长.我地常年种植马铃薯面积约3万hm2,其中春马铃薯面积2万hm2以上.保护地栽培形式有节能日光温室,钢架、竹木大棚,中拱棚及地膜覆盖,以拱棚2层或3层覆盖为主.近几年来,为充分利用拱棚设施条件,提高拱棚栽培效益,滕州市大坞镇人民政府经反复试验摸索出了拱棚马铃薯间作芋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现已累计推广567hm2,平均每hm2产马铃薯32322kg,芋45458kg,平均每hm2产值10.2万元,纯收入7.5万元.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马铃薯又名洋芋、土豆、荷兰薯等,可粮菜兼用,深受人们喜爱。我国自2015年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后,马铃薯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战略地位得到提升和稳固,种植面积和范围也得到进一步增加和扩大。作为马铃薯主产省之一的河北省,马铃薯产业在其农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hm2以上,产量高达360多万t。而作为河北省主要马铃薯产区的冀东地区(主要包括唐山市、秦皇岛市),近2年迎着"我国马铃薯主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抗性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晚疫病是为害六盘水市马铃薯生产最为严重的病害,发生面积约1.3万hm2,一般发病株率20%,严重地块达50%~80%,一般减产5%~15%,严重地块达4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