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僧诗的渊源关系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茶的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自佛教传入后。茶佛结合,僧人以茶入诗,发展了茶文化领域。茶、僧、诗得到了相互的发展和繁荣。 相传利用茶叶始于神农时代,距今已有五千年历史。经过了药用、食用、饮用的过程;利用方式则由鲜叶、干叶、研粉、蒸压成饼、散叶而发展到今天的罐装茶水和萃取有效成分制成“速溶茶”以及配合其它营养药物制成的  相似文献   

2.
超微茶粉加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寿珍 《中国茶叶》2007,29(6):12-14
超微茶粉在我国是上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它是用茶树鲜叶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可以直接食用的超细颗粒的茶叶新型产品,颗粒300目。超微茶粉可作为速冲饮料直接饮用,也可用于茶道和加工各种茶叶食品,如茶冰淇淋、茶糖果、茶月饼、茶汤圆、茶豆腐、茶面包以及其他茶制食品。目前,超微茶粉主要有超微绿茶粉和超微红茶粉两种。  相似文献   

3.
唐代以前关于名茶采制的记述不多。司马相如《凡将篇》中将诧与中草药并列,茶鲜叶经烘干或晒干而为药用,这涉及制茶起源,三国张揖《广雅》所记载的,提及茶鲜叶烘干或晒干,制成茶饼再烘干,把散叶茶改为团茶,使茶叶的品质起了变化,因而扩大了茶叶用途,药用兼饮用...  相似文献   

4.
福云6号不同加工工艺试制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福云6号春茶标准一芽二叶、一芽三叶鲜叶原料分别进行炒青、烘青、烘青加团揉三个不同加工工艺的试制。结果表明,同一原料加工成不同形状的茶叶间品质差异较大力 一芽二顺鲜叶原料加工的眉茶型品质最优,毛峰型决之,卷曲型较差;一芽三叶鲜叶原料的眉茶型最优,卷曲型次之,毛峰型较差。分析说明:福云茶区可适当加大炒青名茶制作 ,大宗绿茶生产可推广卷曲型茶加工工艺,改善干茶条索,以进一步提高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5.
《茶世界》2020,(4)
正1普洱茶发展的历史渊源普洱茶是云南茶业的特色代表,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相传普洱茶区的茶叶利用始于约为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为诸葛亮所授!伴随陆羽《茶经》成书,在唐宋时期,中原、巴蜀地区茶已进入团饼茶的兴盛期,"普洱茶"的加工尚为"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阶段(相对于团饼茶而言)。直到元朝以后,团饼茶加工  相似文献   

6.
韩文炎 《中国茶叶》2006,28(1):43-43
在印度.茶树一般种植在山坡上,茶饼病是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病害。成品茶由一芽二叶加工而成,茶树每隔5年重修剪1次,修剪茶树在恢复过程中易受茶饼病菌的侵染。研究了茶饼病感染茶叶的生物化学变化及其对成品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能承受茶饼病感染的比例高达30%,受感染鲜叶加工的成品茶,其品质甚至优于未受感染的鲜叶,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较好地控制和稳定大用水仙有机白茶的工艺和产品质量,分别以鲜叶采摘季节、批次、嫩度及干茶外形为观测因素开展单因素两水平对比试验,对不同处理的水仙白茶样品分别进行感官审评和主要品质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制作水仙白茶以春季为好,鲜叶采摘宜早不宜迟,采摘标准以一芽一叶梢为佳,制作成白茶饼并不会明显降低茶叶品质,且较有利于降低白茶茶汤浓度和苦涩味,而鲜叶的嫩采比模压制饼更能保证干茶耐泡。总之,选用鲜嫩的原料对于提升水仙有机白茶的品质和饮用效率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张乾 《广东茶业》2004,(2):32-33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有四千多年了。从神农发现茶叶以后的数千年间,人们饮用的一直是绿茶,直到一千多年以前茶叶的制作工艺开始有了新的方法以后,红茶和乌龙茶等一些茶的种类才开始出现了。中国有句俗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作为一种最通常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将乐县利用梅占茶树品种加工美人茶的生产技术。美人茶属于乌龙茶类,起源于台湾,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近年来,三明陆续研制出大田美人茶、沙县醇香美人茶等系列产品,将乐县也开展了相关的技术研究。本文详细描述了将乐利用梅占品种加工美人茶的生产过程,包括鲜叶要求、采摘时间、采摘方式、萎凋、做青、堆青、杀青、回润、造型、烘干和复火等工序,通过萎凋、做青和堆青等过程,形成美人茶独特的果蜜香浓郁持久、滋味甘甜浓醇的品质特征。最后,论文指出将乐县加工美人茶不仅有效利用夏暑茶原料,而且提高了茶叶品质、丰富了茶叶种类,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4)粉茶.粉茶即茶鲜叶经简易加工后研磨而成的粒度均匀、外观颜色均一的粉状茶.粉茶有别于一般茶末,前者是利用茶鲜叶加工而成的制品,品质与成分较为均一;而后者是茶叶精制过程中残余的碎屑粉末,品质与外观颜色较难控制.茶叶含有许多有益人体的保健成分,通过冲泡饮用方式人体很难完全摄取这些成分,而直接食用茶叶,不但可摄入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食用纤维,同时能获得与饮茶同样的保健功效.粉茶可直接或间接地用作各种食品的调味料、着色剂或风味改良剂,以开发各式茶食,这在日本及我国台湾等地颇为风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