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避雨栽培是以防止和减轻葡萄病害发生,提高葡萄品质和生产效益为主要目的一种栽培技术.夏秋季多雨,对葡萄十分不利,特别是在新梢生长、开花坐果期间正值梅雨季节,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极易使露地栽培葡萄发生较为严重的病害.避雨栽培是高档葡萄生产的发展趋势,是降低霜霉病等病害发生的主要措施,可以大大减少喷药次数,是实现生态农业的有效方法.葡萄避雨栽培成本较低,管理容易.  相似文献   

2.
无公害葡萄避雨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避雨栽培可防止和减轻葡萄病害,提高葡萄品质和生产效益。文章根据德安县河东乡实践经验,介绍葡萄的避雨设施构建、品种的选择、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相似文献   

3.
2017年在宝鸡市陈仓区葡萄基地进行避雨棚栽培示范,并重点就避雨栽培模式下的葡萄主要病害发生和果实生长、成熟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避雨棚栽培对霜霉病、白腐病、灰霉病等叶部和果实病害均具有良好防效,且随着降雨日的增多,病害防控效果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避雨栽培是近年来在我国葡萄生产上得到较快发展的一种栽培模式,相对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具有更多的优势。采用避雨措施后,棚膜阻止雨水与葡萄植株的直接接触,可有效地减轻甚至避免一些主要病害的发生;避雨栽培扩大了品种的选择范围,即使是抗病性较差、容易裂果的品种其病害、裂果也会得到有效控制;避雨栽培后,田间喷药次数减少6~8次,...  相似文献   

5.
南方地区早春低温多雨、梅季雨水多、夏季台风暴雨多,露地栽培的葡萄极易引起病害发生,严重影响葡萄生长结果和品质。文章介绍了连栋大棚促成避雨栽培技术,此技术可减轻病害发生,提早葡萄成熟期,提高品质和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轻葡萄病害发生程度,提高葡萄品质和效益,2017年4月,对避雨栽培的葡萄病害情况进行了调查。避雨棚为钢竹结构,种植品种为红芭拉多和阳光玫瑰,以同样品种和管理的露地栽培作为对照。通过葡萄套袋后到采收前的5次调查,比较分析叶片和果穗发病率,得出结论为避雨栽培对提高葡萄抗病性和果实品质、延迟采收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进行冬暖式大棚栽培青提葡萄,可使果实提前至6月上旬成熟,又可实现葡萄的避雨栽培,叶果病害大为减轻,枝叶生长健壮,花芽分化良好,连年丰产稳产。栽植第3年开始,666.7m^2产量控制在2000—2500kg。介绍了塑料大棚的建造、篱架的搭建、青提葡萄的栽植、整形修剪、肥水管理、温湿度控制、花果管理、避雨防护和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8.
酿酒葡萄西拉避雨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酿酒葡萄西拉为材料,采用顶部小拱棚避雨的方式,研究了避雨栽培对葡萄病害、果实品质和酿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能够有效降低葡萄叶片和果实病害的发生,大幅提高果实含糖量、葡萄酒酒度和含干浸出物的量等主要品质指标,明显改善葡萄酒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广西柳州市对巨峰葡萄进行了小拱棚膜简易避雨栽培和露天栽培的病害防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巨峰葡萄避雨栽培对葡萄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控效果,葡萄叶片病害和果穗病害发生病情指数分别为4.6和2.2,防控效果分别为83.7%和87.7%,比露天栽培的要低。  相似文献   

10.
王金姣 《广西园艺》2007,18(4):35-36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韶关地区栽种葡萄的面积发展很快,品种有十多种,多数果园采用棚架式露地栽培,由于南方葡萄花期多阴雨天气,葡萄病害发生严重,影响品质及经济效益。笔者于2003年对美国红提葡萄进行简易避雨栽培、整花整穗、果实套袋、病虫防治等以防病、提高浆果品质为中心的措施,有效地减轻了病害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取葡萄综合避雨技术,让葡萄枝叶能很好地避开自然降雨,可大大减轻因雨水飞溅多种病害的侵染,提高葡萄品质和经济效益,确保鲜食果实安全,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夏黑葡萄是近年引进的早熟葡萄新品种,在闽北高温高湿露天栽培情况下极易感染葡萄霜霉病等病害,农药使用次数多、量大,造成果园管理成本高、难度大,产品污染严重,制约着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自2009年开始参与了建瓯市小桥镇南田自然村夏黑葡萄避雨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病害的发生明显减轻,果实商品性显著提高,达到绿色无公害(食品)标准;  相似文献   

13.
《南方园艺》2021,32(5)
在桂林山地进行西红柿避雨栽培试验,以露地栽培为对照,研究避雨栽培对山地西红柿生长微环境及对西红柿病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措施可避免雨水对西红柿植株和栽培畦面的冲淋,并有效调控了西红柿生长的微环境。晴天时避雨栽培棚下空气相对湿度略大于露地,雨天时避雨栽培空气相对湿度显著低于露地栽培,雨天时避雨栽培土壤含水率较低,为西红柿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并阻隔了病害传播途径,减轻病害。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的西红柿坐果数提高了21.21%,产量提高了19.34%,同时裂果率降低了16.61%。避雨栽培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适合在南方多雨山区推广。  相似文献   

14.
<正>陕西省是葡萄主产区之一,产量在全国占比较大,已经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主导性产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果在雨季有长时间的阴雨天气,葡萄园不能及时喷药,病害发生严重,造成烂果,降低果实的经济价值。采用葡萄避雨栽培技术,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增强树势,减少喷药次数,降低果实腐烂率,提高商品率。因此葡萄避雨栽培技术既是农民急需期盼的新技术,也是提高果品品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大棚避雨栽培美人指葡萄,可显著减轻病虫危害,但果实日灼病发生较严重。采取适地建园、合理施肥、及时排灌、注意架面管理、果穗套袋、挂网遮阳及摘除病果等措施可有效防止果实日灼病发生。  相似文献   

16.
葡萄避雨栽培在有效减轻病害的同时,也能够影响果实品质。从避雨栽培条件下光照、温度、湿度等微环境条件变化对葡萄果实品质影响的角度,综述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微环境变化与葡萄果实糖、酸、芳香物质、酚类物质、着色等主要果实品质指标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葡萄在黄河故道地区栽培历史悠久,但葡萄病害发生严重是造成丰产不丰收的主要原因,限制了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笔者总结了适合黄河故道地区的避雨起垄葡萄栽培模式,能为根系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环境,利于果园雨季排水防涝,降低病害发生,改善葡萄果实品质,提高了丰产能力,为黄河故道葡萄栽培提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高温、多雨、高湿,病害易发生流行,是南方葡萄生产的最大障碍,也是生产无公害葡萄的最大难点。结合梅州实际,总结出一套葡萄避雨系统设施建设及其配套栽培技术,应用该技术,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9.
葡萄避雨设施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避雨设施栽培是针对陕西气候特点摸索出的一项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新技术,可以使葡萄整个生长季节不被雨水淋漓,从而使所有的雨媒病害如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等得到控制。这项技术的推广对解决葡萄丰产不丰收的问题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芋疫病是荔浦芋的主要病害,它破坏绿叶面积,造成芋头烂叶或全叶枯死而影响产量。通过搭棚,构建"避雨栽培"环境,阻隔风雨对芋疫病病原物的传播,减轻该病的发生危害。结果表明,荔浦芋实行"避雨栽培"对芋疫病的发生危害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且植株生长旺盛,茎粗叶大,能显著提高产量,为生产上预防该病的发生和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