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粱的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标记技术具有消除环境影响、缩短育种周期、提高选择效率、精确定位性状基因等优点.回顾了高粱遗传图谱构建、抗旱性QTL基因定位、抗病性状基因定位、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高粱重要抗性性状的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病性是高粱遗传改良的主要目标,是高粱高产、优质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进步,高粱基因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大量重要的抗性性状基因被定位于相应的高粱遗传连锁图上,这为高粱抗性机制的生理研究、抗性基因的克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有利基因的定向转移及基因聚合奠定了基础。本文综述了高粱抗旱性QTL、抗病性基因、抗虫性基因、抗寄生草及耐寒性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探讨抗性基因定位存在的问题及其有效利用,展望了高粱抗性基因定位在高粱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定位猪CACNA2D1基因并分析该基因是否可作为影响猪某些生产性状的候选基因。【方法】扩增并测定猪CACNA2D1基因的部分序列,运用辐射杂种细胞系对其进行定位并将定位结果与相关遗传图谱进行整合分析。【结果】将猪CACNA2D1基因定位在猪9号染色体79.3~86.7 cM的位置上,发现在CACNA2D1基因定位区域有3个分别影响母猪发情期排卵数、胴体肩胛重以及10周龄体重的QTL,在定位区域附近有影响猪屠宰24 h后肌肉pH值的QTL。【结论】猪CACNA2D1基因可作为猪繁殖性状、胴体性状、生长性状甚至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近25年来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CMS—WA)恢复基因的遗传及其分子标记定位研究进展.有学者认为,CMS—WA育性的恢复受1对基因控制;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受2对基因控制,2对基因间互作方式有加性、重叠和显隐性上位作用,也有的认为2对基因是相互独立的;还有人认为受多基因控制或是一种质量一数量性状.在恢复基因分子标记定位方面,有学者发现为1对恢复基因,并将其定位在第10染色体上,也有定位在第7染色体上;发现为2对恢复基因的学者,将其定位在第1和第10染色体上,或定位在第7和第10染色体上,也有将2对恢复基因都定位在第10染色体上;发现为多对恢复基因的学者,有人鉴别出8个基因位点,其中2个Rf-3和Rf-4为主效基因,分别定位在第3和第4染色体上,6个微效基因分别定位在第1,2,5,6,10和第12染色体上;也有人将2个主效基因定位在第1和第10染色体上;还有学者发现为4个QTLs,其中一个主效基因Rf-10被定位在第10染色体上,3个微效基因分别定位在第1,第7和第11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小麦抗病基因定位研究进展和抗病基因定位研究方法,着重介绍了抗条锈病、抗白粉病基因标记定位和构建高密度遗传图的新进展,并对其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前景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深讨。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水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的定位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了应用形态标记、生化标记及分子标记的定位结果,指出了目前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定位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定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QTLs定位的特点、基本步骤、统计方法,以及QTLs基因定位在果树上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目前果树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存在的问题,以供果树遗传育种参考。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水稻芽期、苗期、孕穗期耐冷性的鉴定方法,数量性状基因定位(quantitative traits loci,QTL)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耐冷基因定位的材料、鉴定方法和指标以及耐冷基因定位后的利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分子标记在昆虫基因定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昆虫遗传连锁图谱构建、昆虫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基因定位。  相似文献   

10.
水稻抗稻瘟病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水稻抗稻瘟病遗传规律、抗病基因定位、抗病基因克隆及抗病基因近等基因系的选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至目前为止,已鉴定了30多个抗稻瘟病基因,其中32个已精确地定位在染色体上和Pi-b基因已被克隆。  相似文献   

11.
从KAPs基因的结构特征、基因的表达与定位以及基因多态性方面综述羊的KAPs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野大麦CIPK基因在植物亚细胞水平上的定位情况,以已知细胞质膜定位的拟南芥AtCBL1基因和液泡膜定位的AtCBL3基因作为参照,构建了这两个基因分别与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融合的植物表达载体(参照载体),以及野大麦CIPK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融合的植物表达载体(目标载体),利用基因枪转化法将参照载体和目标载体共转化洋葱上表皮细胞,瞬时表达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共定位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为进一步深入分析该基因的功能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水稻雄性不育及育性基因定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阐述了水稻核质互作雄性不育和细胞核雄性不育的类型及育性相关基因的定位,以期为深入研究和应用水稻雄性不育及其基因定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育种后代材料中发现1株水稻(Oryza sativa L.)颖壳扭曲突变体P303,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表型受1对隐形基因控制。根据TWH1基因的初步定位结果,利用F2定位群体对该基因进行精细定位。结果表明,TWH1基因被定位在RM14148和RM14167之间的0.6 c M区间。通过在目标区间设计SSR引物,TWH1基因最终被定位在SSR标记RML25和RML35之间,物理距离为11.9 kb。基因注释表明在该区间只有1个候选基因LOC_Os02g56610,该基因编码一个包含DUF640结构域、全长248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序列分析表明,突变体在该基因第二个内含子区域发生了17个碱基的缺失,从而导致开放阅读框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几种DNA分子标记技术(RFLP,RAPD,SSR,AFLP)在小麦抗性基因定位上的研究进展,并对它们在小麦抗性基因定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比较了基因定位的几种方法,肯定了DNA分子标记在基因定位上的优越性,并就DNA分子标记在小麦辅助育种上的应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从GH和IGF-I基因的结构特征、基因的表达与定位以及基因多态性方面综述鹅的GH和IGF-I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SHW-L1紫色花药的遗传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38份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并利用已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对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SHWL1的紫色花药目标性状进行遗传定位。结果表明,该目标性状为单基因遗传,且被定位于染色体3D,该基因与R基因、Pal基因及Dfr等基因毗邻或具有等位性。  相似文献   

18.
水稻ms91(t)基因定位群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ms91(t)基因定位,对sh38/C18、sh38/N 1等F2群体的多态性、育性、偏分离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多群体定位,可以方便地对目标基因定位。本文还对已有基因组计划定位群体及其它群体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水稻许多重要的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和QTL定位方法的日趋完善,为水稻数量性状基因(QTL)的研究提供了基础.综述了数量性状基因座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定位的原理、定位群体和常用方法及分子标记在水稻产量性状基因定位中的研究现状,并对目前水稻产量性状QTL定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利用亚细胞定位技术对水稻抗白叶枯病相关基因的表达产物进行了分析,为基因功能分析提供了重要信息。通过前期基因芯片筛选、半定量/定量PCR的验证及基因功能注释,从高抗白叶枯病水稻品种Y73中筛选了18个潜在的与抗白叶枯病相关的基因,并在烟草叶片细胞中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通过观察融合有绿色荧光标记(sGFP)的表达产物,初步了解这些基因在烟草细胞中的表达位置。经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后发现: 其中4个基因的 sGFP 融合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上,可能发挥了转录因子的功能;4个基因的 sGFP 融合蛋白定位于细胞质膜上,推测可能与细胞质膜的稳定或控制蛋白转运相关;4个基因的 sGFP 融合蛋白同时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膜上;另有6个基因的 sGFP 融合表达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定位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