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影响刨花板热压传热过程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刨花板热压时的传热过程对产品的质量以及热压机的生产周期都起决定性作用.该文研究了刨花板的目标密度、厚度、热压温度、热压前板坯含水率、汽击法喷水量及其添加剂的浓度等因素对热压传热的影响,从而提出了强化热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麻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播期、密度及肥料对大麻原茎产量、纤维产量和全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原茎、纤维产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肥力密度播期。对全麻率所起到的作用是密度播期肥力。方差分析表明密度、播期与施肥量对原茎产量影响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木纤维/岩棉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探讨了制造木纤维/岩棉纤维复合材料时,纤维长度、岩棉纤维用量、密度、施胶量、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将岩棉纤维和木纤维混合,制造木纤维/岩棉纤维复合材料是可行的;木纤维长度、产品密度、岩棉纤维用量是影响复合板材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主要因素;随着木纤维长度的增大,产品的静曲强度提高、内结合强度降低;随着密度的提高,产品的力学性能呈线性比例增大;随着岩棉纤维用量的加大,产品的力学性能呈线性比例降低、阻燃性能呈线性比例增大;在实验选定的参数范围内,施胶量、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对产品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成为研究热点,树轮密度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代用资料之一。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研究树木年轮密度与气候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基于当前国内外对树轮与气候关系的研究进展,本文分别从树轮密度测量方法、树轮密度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树轮密度对气候响应的影响因素方面等进行综述。总结了树轮密度与主要气候因子(温度、降水)综合作用的关系,树高、海拔、树龄和坡向等非气候因子对树轮密度与气候响应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它们的关系体现在早材密度与降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晚材密度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且树轮密度受降水和温度双重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花菜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绿雄90青花菜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花菜的品质与产量都有极显著影响,如果以生产内销或速冻产品为主,对产量的要求较高,同时考虑生产成本等因素,种植密度在3.300~3.675万株/hm^2为宜;若以生产保鲜外销产品为主,对单位面积合格商品花球的产出数量要求较高,种植密度则在3.300~4.200万株/hm^2均可。  相似文献   

6.
水稻抛秧密度试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抛秧密度对水稻的生长、产量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众多研究结果表明:水稻高产需要一个合理密度。在基本苗较少情况下,抛秧密度对水稻的产量形成影响较小,而在稳定基本苗情况下,密度对水稻产量形成影响较大。在水肥条件不足情况下,应适当提高抛栽密度,以增穗数来发挥群体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7.
消费者参与对数字绿色普惠金融产品满意度产生影响,从而可有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基于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的经验研究发现:提升消费者参与认同,增加消费者参与行为均对数字绿色普惠金融产品的满意度产生正面影响;消费者参与认同和社交参与对总体满意度的正向影响较大,参与深度的影响大于参与密度;具体的参与方式对不同维度的满意度影响存在异质性。因此,在设计数字绿色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时要关注消费者参与度对满意度的正向影响及其异质性,在丰富参与方式的同时重视线上社交参与等新型参与方式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占才  孔祥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262-3263,3265
介绍了吞噬细胞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综述了污染物、水温、种群密度等环境因子对鱼类吞噬细胞作用的影响.旨在为深入研究环境因子对鱼类吞噬细胞作用的影响提供参考,为评估环境因子对鱼类免疫和健康的影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施肥方法和栽培密度对水稻品种间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首先,分析了不同水稻品种、不同施肥方法和不同栽培密度3种主效应以及它们的互作效应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决定产量性状表现的主要因素。不同施肥方法和栽培密度对大多数产量性状有影响。在合理的栽培密度内,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大。互作效应对产量性状的作用不大。由此可知,这3个主效应对产量性状的作用大多数是独立的。因此,要获得高产,第一是选择高产品种(早稻产量以舟优903为高,晚稻以协优46为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转基因杂交棉F1、F2纤维品质的密度、施氮量、施钾量和缩节胺施用量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缩节胺与密度是影响F1纤维品质指标的关键因子,而密度是影响F2纤维品质指标的关键因子。密度对F1、F2的纤维品质均有显著作用。密度与施钾量的互作对F1纤维品质起关键作用,而密度与缩节胺、密度与施氮量的互作对F2纤维品质指标的影响最显著。建立了4个栽培因素对F1、F2纤维品质影响的最优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转基因杂交棉F1、F2纤维品质的密度、施氮量、施钾量和缩节胺施用量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缩节胺与密度是影响F1纤维品质指标的关键因子,而密度是影响F2纤维品质指标的关键因子。密度对F1、F2的纤维品质均有显著作用。密度与施钾量的互作对F1纤维品质起关键作用,而密度与缩节胺、密度与施氮量的互作对F2纤维品质指标的影响最显著。建立了4个栽培因素对F1、F2纤维品质影响的最优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原油计量中的密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莹 《油气储运》2003,22(12):36-38
原油密度是原油计量中最重要的数值,对原油的损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原油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时间、含水率及明水、采样准确性,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消除这些影响因素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冻融处理对甘薯热风干燥产品品质的影响,本试验比较了不同冻融处理对甘薯糊化特性、电导率、花青素及干燥产品表观密度、复水性、色泽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冻融处理甘薯的糊化特性曲线、电导率和花青素含量有差异;冻融1次甘薯电导率最小,花青素含量最高;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干制品复水性增加,表观密度减小,呈现出较好的色泽;冻融2次甘薯的产品硬度最小。该研究为阐明冻融处理对甘薯热风干燥品质的变化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固定标准地和标准木法,在瘠薄立地开展杨树造林试验,分析不同造林密度对林木生长量的影响和不同造林密度对材种出材量及木材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分密度对林分生长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土壤深度、捕食者(二疣槽缝叩甲幼虫)和植食者(细胸金针虫幼虫)虫口密度变化对捕食量及捕食者死亡的影响。【方法】以前期对土壤内捕食性天敌昆虫资源调查筛选出的叩甲科捕食者和植食者为试验材料,在实验室内人工模拟野外土壤内捕食者及植食者生存环境,测试虫口密度及土壤深度与捕食者捕食行为的关系,分析对叩甲科捕食者捕食作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土壤深度、捕食者和植食者密度3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其交互作用对植食者死亡量综合解释值为59%,而单独和两两交互作用对植食者死亡量综合解释值均为0;对捕食者死亡影响作用值均为0。当其中两种因素存在时,土壤深度变化对植食者死亡变化影响不显著(P0.05),而对捕食者死亡量变化在相对浅层土壤死亡数量显著高于深层土壤(P0.05);植食者密度变化对自身及捕食者死亡量的影响仅在捕食者密度相对较大时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捕食者密度变化对自身及植食者死亡量变化在相对密度高于1头时显著升高(P0.05)。【结论】捕食者和植食者密度及土壤深度综合作用对植食者死亡的影响明显高于捕食者。捕食者密度或土壤深度不变时,植食者密度变化对自身死亡量具有绝对解释作用;植食者密度不变时,捕食者是直接控制植食者死亡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上层、底层棕榈油产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棕榈油分层现象对关键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棕榈油存储过程中出现的分层现象对产品的碘价、熔点以及密度等特征指标无显著影响,但分层现象对产品的固体脂肪含量和冷冻试验效果影响显著。通过对油罐温度和棕榈油外观的持续跟踪,得到了适合的温度控制措施,将罐温控制在比棕榈油熔点高20~25℃可以有效防止罐内棕榈油结晶分层,保证用油质量。  相似文献   

17.
农业景观格局与过程能够强烈影响寄生蜂对寄主的寻找及寄生作用,寄主密度亦是影响寄生蜂分布的重要因素,然而农业景观的格局和寄主密度对寄生蜂寄生率的相互影响是一项值得研究的工作。在简单与复杂2种麦田农业景观结构下,调查了麦蚜的分布格局与2种寄主密度下麦蚜的初寄生率与重寄生率,分析了景观结构对麦蚜密度的影响、景观格局与麦蚜密度对寄生蜂寄生率与重寄生率的影响及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景观结构的复杂性对麦蚜分布和寄生蜂初寄生率与重寄生率的影响均不明显,但寄主密度与景观结构的复杂性对寄生蜂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交互作用,寄主密度与寄生率呈正相关,寄主密度较低时烟蚜茧蜂为优势种,寄主密度较高时燕麦蚜茧蜂为优势种。麦蚜初寄生蜂与重寄生蜂对寄主密度的反应与其形态学、体型大小以及生活史特征相关,初寄生蜂与重寄生蜂的群落组成显著影响其对麦蚜的寄生率,而与景观结构的复杂性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8.
麦套玉米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旱作条件下麦套玉米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千粒重与小麦密度、小麦施氮量、玉米密度及玉米播期呈显著的四元二次回归关系。单因子对小麦千粒重的作用,依小麦密度、玉米密度、小麦施氮量及玉米播期的次序递减,两因子交互作用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依玉米密度和玉米播期、小麦施氮量和玉米播期、小麦施氮量和玉米密度次序递减。同时分析了各因子及因子间对小麦千粒重的作用规律,讨论了麦套玉米复合群体中各种竞争与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以桂单162为供试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密度为主处理,行距为副处理,研究4个种植密度下4种行距配置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行距及密度与行距互作对玉米出籽率的影响不显著;密度、密度与行距互作对玉米结实长度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密度加大结实长度越短,不同密度与不同行距配置才能对结实长度起到最大的影响作用;种植密度对穗粗影响达到显著水平,穗粗随着种植密度加大而变小;密度、行距及密度与行距互作对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4种种植行距下4 000株/667m2产量最高,4个密度下60 cm单行单株种植产量最高,桂单162以4 500株/667m2,60 cm单行单株种植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试验以桂单162为供试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密度为主处理,行距为副处理,研究4个种植密度下4种行距配置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行距及密度与行距互作对玉米出籽率的影响不显著;密度、密度与行距互作对玉米结实长度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密度加大结实长度越短,不同密度与不同行距配置才能对结实长度起到最大的影响作用;种植密度对穗粗影响达到显著水平,穗粗随着种植密度加大而变小;密度、行距及密度与行距互作对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4种种植行距下4000株/667m2产量最高,4个密度下60 cm 单行单株种植产量最高,桂单162以4500株/667m2,60 cm 单行单株种植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