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封山育林的规模不断扩大,禁止“生桩”经营,控制山区乱挖滥伐已成必然趋势。当然,“生桩”源头枯竭也给树桩盆景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人工“造桩”便成了盆景树材的有效补充。笔者于20年前就开始探索苗木扦插之术,通过实践,感受颇深。我认为这是一条既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又能繁荣盆景事业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
评点两则     
一、“桩景与根艺相结合"说法不妥贵刊94·l期第35页《桩景与根艺相结合》一文中“这一作品是桩景与根艺的结合,是一种新尝试(因低干已成为不动的自然根艺)一”的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应该说:自然的“根”只有与人的“艺”结合之后才能成为根艺,两者不可或缺。也就是说,自然的根干无论如何地“像”,也仅是自然物而不能称为根艺。例如,菊花石的天然花纹维妙维肖,但这还不是“艺”;某些树瘤酷似柿等果品,但这也不是  相似文献   

3.
将“根雕艺术”一栏更名为“树根艺术”,我以为不够贴切,还是恢复原各为好。在“根”字前冠以“树”,当然就限制了根的范围。事实上,不仅树的根可以加工成艺术品,其他的藤根、竹根等等,也有同样的价值。有的同志认为,“树根作品的  相似文献   

4.
小叶冬青老根桩盆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叶冬青可制作成各种树型、各类规格的树桩盆景。而更为突出的是:小叶冬青在土面以上的粗老根桩,虬曲弯转,形状优美,干肌古朴斑剥,受长年虫注土蚀,坑凹洞穴较多,枯凹面积较大,色泽枯黑,形似山崖陡悬。又能借助桩上的部份侧根活皮,屈强地向上萌发枝叶,郁郁葱葱,与残缺古朴的老根桩形成鲜明的对比。笔者被此类老根桩所吸引,利用它制作成老根桩盆景。现介绍“露干式”和“矮状式”两种类型。一、露干式:这是利用桩上的枝干造就成与根桩相协调的树型。其枝干能独立成型,而又不失与根桩相配成景。枝叶集中在枝  相似文献   

5.
我家的一棵紫藤盆景,是1986年春从野外荒草滩中挖得的,根径达10厘米以上,盆栽3年开花,煞是壮观。不少人向我要紫藤树,我苦于野生株难觅,终未如愿。 1994年春,我为紫藤桩翻盆,剪去了许多蜷缩盆底的根,粗的直径有1厘米。我选了2根较粗壮的,略行修剪,截成15厘米长,按原根上下顺势扦插在院内天竺树旁,1/3露出地面,2/3插  相似文献   

6.
一、增强插梢“根原体”和“薄壁细胞”的活力。我在实践中发现:插后,难生根、少生根、不发芽的插梢是多年的老化枝梢、株冠内部过分密聚的纤细枝梢,或受菌虫害污染过的枝梢。那些生根快、根多而粗,发芽早而壮实,开花快的插梢是当年萌发而成的接近成熟的壮实圆滑、无污染的春梢。这是因为当年发育接近成熟的春梢,生命力特别旺盛,所积累的有机物质,尚未因发新芽而被消耗。叶节间的枝皮充满着“根原体”,皮层里的薄壁细胞活力强盛,分生组  相似文献   

7.
“桩不露根如插木”。一盆树桩盆景如无悬根露爪,无论它的杆、枝、叶片的造型怎样古雅、美观,都不能算是好的作品,只有二者结合才能成为上品。一般来说,要使树桩形成悬根露爪是需数年的时间,经逐年提根才能成功。若从野外挖掘来的老桩头则另当别论。现将我的点滴经验介绍给大家参鉴。  相似文献   

8.
岭南树桩盆景,群众素来都称为古树。自然界的古树必然是形体高大的,故“大树形”就成为岭南桩景的主要特色。岭南地区的常见大树以榕树和红棉为代表,这类树遍布于村前村后,因此榕树和红棉树的古木形态就明显地从岭南桩景艺术形象中反映出来。常见的“大树形”岭南桩景,无论它是什么型式,也无论它的形象千变万化,但多少都带有古榕树的风姿。如描绘桩景的雄伟、浑厚情态,多取法于红棉的形象,故“大树形”有“古榕格”和“木棉  相似文献   

9.
《科学种养》2012,(6):8-8
面条树南非马达加斯加生长着一种树,叶狭长,果实长达2米,成熟时割下晒干储藏,吃时放进锅里煮软,捞出加上作料便成了味道鲜美的“面条”。  相似文献   

10.
读冯、夏先生的文章后,又仔细欣赏了原作《榆树》(见今年一期插6),首先使我感到疑惑的是,明明是“直干式”桩景冯先生却说成是“一件典型的组合式盆景”.这是一个明显的概念错误。直干树下植以一丛兰草,盆内点上几块小石,成为“典型的组合式”。照此说来,那水旱盆景应改名为组合盆景,因为水旱盆景比冯先生所说的那件“典型的组合式盆景”更为“典型”。翻一下当今已出版的盆景专著,在树木盆景造型  相似文献   

11.
著名散文研究家邓星雨先生的生花妙笔曾在我的脑际划下一道道深痕。“那是一个插根筷子都发芽的城市”,这是典型的一例。这虽是赞美杭州的一句话,却也有“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句)之妙。我在品味妙句的同时,也与盆景创作联系了起来。我想,从事盆景艺术创作的人若具备这种“插根筷子都发芽”的技术,那该多好啊。筷子是不会发芽的。但在盆景界,有人创造了类似筷子发芽的神话,  相似文献   

12.
读贵刊96年第四期雪扬先生的文章《夕阳凝辉,其热犹炽》及所附图照,深受教育鼓舞。这里谈点粗浅体会,祈望指教。耐翁老先生的朴树桩景《寿而康》,以其独特的构思、独特的表现手法,把“自然之神”和“自我之神”融为一体,达到形具而神生。反复欣赏,回味无穷。该桩景的素材,原来只是一截布满伤痕瘤疤,首尾一样大小,既没有收缩过渡,又没有枝托,且与头部根基成45度角的干身。按常规要求,这是一块不具备桩景造型基本条件,既无“形”又无“用”的桩胚。但耐翁老先生却独具慧眼,独运匠心,从无  相似文献   

13.
岭南树桩盆景的枝、干形体,向以自然为尚,概括言之曰:“缩龙成寸”,以表达其形象之美与结构的自然完整。龙虽在自然界不存在真实的形象,但长期约定俗成于绘画之中。首尾鳞爪的形象比例,为人们所普遍承认;如比例失当,不免为人非议。桩景的根、干、枝、梢也是如此。首要的是艺术形象的比例自然,但允许合理的夸张,不主张无原则地直接复制绘画与仿照自然树木。龙有美的形象,也有美的文采,树桩也极相似。偃仰曲折,枝展根蟠,为树桩的形象美。  相似文献   

14.
这件榔榆盆景的桩坯主干粗大,几达30厘米,根基直径近45厘米。树高40厘米处分叉成两干,一高一低,中有口径6厘米左右的空洞。主干前部及两干内侧已经枯死,显得苍老古拙,不失为好桩。缺憾是左干粗而低,右干高却相对粗度不足。经地栽两年育坯,上盆施艺时作斜栽。一是可裸露右侧粗大根盘,使根基壮实有力,稳如泰山;二是使双干一高一低,呈一正一斜态势,以求变化。总体设想是造就古朴而充满生机的大树树相。  相似文献   

15.
1.怎样对待老桩移植后的“假活”现象?老桩移植后,本身原有的水分和营养有时也会使树干、枝条上萌发新芽,甚至抽出新枝,这就是未长新根的“假活”现象。特别在生长季节,如仔细观察,可发现枝干上的树芽、叶片已停止生长,此时应立即采取遮荫、喷水保湿措施,同时将稍长的枝条短截,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不翻盆、修剪、蟠扎,也不施肥,促使根系尽快萌发生长。2.树胚的侧根为啥要适当保留?一般来说,树胚都有一些侧根,这种侧根有个特点,就是上盆后最容易长出新根,对雀  相似文献   

16.
大型榕树造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3月,我的同仁苏先生,采得一棵十分奇特的榕桩,此桩垂直生长在残壁上,没有泥土却依然顽强贴墙而生,枝干过渡自然,根盘八面平展,树干虬曲成门,野趣横生,苍劲雄浑,别具一格。先生得此桩如获至宝,当晚运至我家共赏。当我见到此桩,大为惊叹,这是世上绝无  相似文献   

17.
冯蜂鸣《赤楠盆景观后感》(本刊95·5期)中的看法,值得商榷。找想从两方面来谈。一、“恐龙衔树”能成立否? 把并不象恐龙的东西说成恐龙,这是很不实在的。恐龙是中生代(地质年代)繁衍的爬行类动物,种类很多。人们对其最深的印象莫过于“庞大”二字。“赤楠”的根形有一丝儿庞大感么?如果一定要把它说成“象形式”的话,“象”乌龟倒差不多:正前方略向右弯的根活脱是爬行中的乌龟腿,短得快没有了的一截树干也活如强直的龟头。话说回来:就算是恐龙吧,按冯文强调的“树的比例协调”逻辑来看。那树的宽度(“恐龙”二倍)又该是多少呢?  相似文献   

18.
您知逋吗?出门看树色,便知阴与晴,这种“气象树”是广西融安县花卉盆景老艺人铁笔亚山采集培育的。他用这种奇异的苗木制作成的盆景很受人们喜爱。气象树又名小叶红豆,由于它的叶子能够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幻颜色,所以也称为“变色树”。晴天时树叶呈绿色,如即将出现阴雨天气,树冠下部的叶片首先变红,然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从事盆景创作三十余年,笔者对根艺术的涉足原只限于将枯死的盆景树桩制作成几架。后来对不宜作几架的枯桩经干燥处理后,或假代山“石”,或雕刻成竹篱,茅舍等配件,或利用枯桩幼苗似现枯木逢春的意境等等,也不过是偶一为之。  相似文献   

20.
选择桩景红枫桩景要获得粗大的桩头很不容易,通常都是选择鸡爪槭(青枫)的根蔸,通过嫁接换冠培育而成。一般应选择根蔸粗大、桩形大方、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