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茎瘤芥生育期光温综合反应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利用12个茎瘤芥代表品种,进行了7个播期的分期播种试验,以各品种的生育特性在备个播期间的变异方差为指标,研究这些品种对光温综合反应敏感程度及其与主要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不同品种、生育期光温综合反应敏感性不同。瘤茎膨大期是光温综合反应最为敏感的时期;参试品种中。营养生长期以96092、96077、96044、98145和96154对光温综合反应最为迟钝。96060、96155最为敏感;出苗至瘤茎膨大始期对光温反应以96118、96077、96044、96155较为迟钝,96060、96140较为敏感;瘤茎膨大期对光温反应以96039、96060较为迟钝,以96155、98140较为敏感。②营养生长期光温反应敏感程度与营养生长期、瘤茎膨大期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出苗至瘤茎膨大始期呈显著正相关;瘤茎膨大期光温反应敏感程度与瘤茎膨大期、株重、瘤茎纵径、营养生长期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出苗至瘤茎膨大始期光温.反应敏感程度与出苗至瘤茎膨大始期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瘤茎横径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玉米不同播期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丹玉405、丹玉39、丹玉86、丹玉605四个不同熟期的优良玉米品种为材料,分别于4月22日、5月8日和5月26日进行三次播种,比较不同熟期品种在不同播期的产量差异。结果表明:极晚熟和晚熟品种适宜提早播种,以满足生育期内对光、热的充分利用,促进品种高产;中晚熟和中熟品种在生长期充足的情况下,适当晚播能够促进后期充分灌浆、避免早衰,有利于品种增产。在辽宁不同玉米产区,选择适宜熟期的品种和播期,有利于提高玉米的单产水平。  相似文献   

3.
播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播期对玉米的影响是与生长发育期间光、热、水和土壤等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播期不同,玉米不同生育期植物冠层所获的光照量及有效积温也不同,从而导致不同播期的玉米植株生长速率及产量均有所不同。适时播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一项重要栽培技术,具有增产、增收的作用。通过试验,为不同生态地区确定玉米品种适宜播期,以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气象数据记录以来1977—2017年青藏高原青稞生长季内气候变化,以及对青稞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的影响。【方法】基于青藏高原农气资料,校正DSSAT-CERES-barley模型,模拟过去40年间青藏高原青稞生育期长度及光温生产潜力,并结合实际统计产量计算产量差,通过数理方法解析气候变化对其影响情况。【结果】(1)青藏高原多数站点过去40年间青稞生长季内温度、降水呈显著上升趋势,太阳辐射量呈下降趋势,且林芝站达到显著水平,与增湿相比增温趋势更加明显;(2)在播期和品种不变的情况下,过去40年青稞生育期长度显著缩短,引起不同站点下降的主要气候因子不同,高海拔站点主要由平均最高气温升高所致,低海拔站点主要由生育期内平均温度升高导致有效积温增加所致;(3)青藏高原青稞光温生产潜力受海拔影响,3 500 m左右的高海拔站点光温生产潜力高且稳定,如山南站平均光温生产潜力最高可达12 000 kg·hm-2。3 000 m左右的低海拔站点光温生产潜力低,平均在6 000 kg·hm-2,且易受气候变化影响,高海拔站点光温生产潜力对太阳辐射更敏感;(4)青藏高原在过去30年间由于实际产量增加,导致绝对和相对产量差都呈减小趋势,平均相对产量差由58.2%缩小至34.5%,但缩小幅度放缓,2007—2017年拉萨和日喀则站点平均相对产量差最低,小于25%。【结论】青藏高原不同站点光温生产潜力差异较大,高海拔站点青稞光温生产潜力显著高于低海拔站点,过去40年气候变化导致低海拔站点光温生产潜力波动大,而高海拔站点较为稳定。由于品种改良和栽培管理水平提高,过去30年青藏高原产量差逐渐缩小,但除拉萨和日喀则外,其他站点产量差仍较大,未来有较高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有气象数据记录以来1977—2017年青藏高原青稞生长季内气候变化,以及对青稞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的影响。【方法】基于青藏高原农气资料,校正DSSAT-CERES-barley模型,模拟过去40年间青藏高原青稞生育期长度及光温生产潜力,并结合实际统计产量计算产量差,通过数理方法解析气候变化对其影响情况。【结果】(1)青藏高原多数站点过去40年间青稞生长季内温度、降水呈显著上升趋势,太阳辐射量呈下降趋势,且林芝站达到显著水平,与增湿相比增温趋势更加明显;(2)在播期和品种不变的情况下,过去40年青稞生育期长度显著缩短,引起不同站点下降的主要气候因子不同,高海拔站点主要由平均最高气温升高所致,低海拔站点主要由生育期内平均温度升高导致有效积温增加所致;(3)青藏高原青稞光温生产潜力受海拔影响,3 500 m左右的高海拔站点光温生产潜力高且稳定,如山南站平均光温生产潜力最高可达12 000 kg·hm -2。3 000 m左右的低海拔站点光温生产潜力低,平均在6 000 kg·hm -2,且易受气候变化影响,高海拔站点光温生产潜力对太阳辐射更敏感;(4)青藏高原在过去30年间由于实际产量增加,导致绝对和相对产量差都呈减小趋势,平均相对产量差由58.2%缩小至34.5%,但缩小幅度放缓,2007—2017年拉萨和日喀则站点平均相对产量差最低,小于25%。【结论】青藏高原不同站点光温生产潜力差异较大,高海拔站点青稞光温生产潜力显著高于低海拔站点,过去40年气候变化导致低海拔站点光温生产潜力波动大,而高海拔站点较为稳定。由于品种改良和栽培管理水平提高,过去30年青藏高原产量差逐渐缩小,但除拉萨和日喀则外,其他站点产量差仍较大,未来有较高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6.
红麻品种的光温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自然条件分期播种与定光试验结合,研究57份红麻不同类型品种的光温反应特性。结果表明:(一)分五期播种,无论何期播种,供试红麻品种的现蕾期出现在9月中、下旬;播种后约60天;介于上述二者所需日数之间等三类。(二)根据红麻品种的感光感温特性和最短营养生长期,可将供试品种分为12种光温反应类型。(三)不同光长和不同温度对麻株生长速度的影响因品种而异。自播种到现蕾的活动积温变化与品种感温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玉米杂交种郑单958、漯玉16和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分别在6月1日、6月8日、6月15日和6月22日播种,考查品种在不同播期下播种至出苗、播种至拔节、播种至抽雄、播种至吐丝及播种至成熟的天数和产量指标,研究豫中南夏玉米品种在不同播期下的生育进程及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下3个品种播种至出苗及播种至拔节的天数基本没有变化;播种至抽雄和播种至吐丝的间隔天数随着播期的推迟逐渐变短且趋势一致,播种至成熟的间隔天数也逐渐缩短;3个品种均呈现播种越早产量越高、播种越晚产量越低的趋势,且同一品种在不同播期间产量差异均极显著。  相似文献   

8.
适期播种可使冬小麦整个生育期需要的光温条件与当地实际的气候变化相匹配,充分利用越冬前期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促使幼苗健壮生长,促进收获穗数、穗粒数和粒重的协调发展,实现冬小麦的优质高产。本试验选择3个冬小麦品种设置5个播期共15组处理,通过分析不同播期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得出结论:新冬41号和新冬33号较适宜的播期为10月5日,石新633较适宜的播期为10月10日。  相似文献   

9.
大穗型迟熟组合Ⅱ优6078,在川东温光资源良好地区,通过大棚旱育秧早播、早栽、稀植,结果在头季取得较生产上主推组合增产10%以上产量的同时,中稻熟期较其在本地常规(或适期范围内)播种的水育秧提早成熟3—4天,为再生稻的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一般产量2700kg/hm2,高的可达3000kg/hm2以上,弥补了按水育秧种植难以取得再生稻的不足,为川东温、光资源良好地区从事大穗品种中稻-再生稻生产,深入挖掘其生产潜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俗话说"苗好成一半",培育黄瓜壮苗、搞好前期管理对于温室黄瓜非常重要。1.品种选择好的黄瓜品种具有很高的生产潜力,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很高的生产潜力,目前适宜种植的越冬茬黄瓜品种主要有津优30号、裕优3号、津优3号、新泰密刺等。2.适期播种越冬茬黄瓜最佳播期为10月中旬。播种过早,由于日照长,温度高,造成黄瓜  相似文献   

11.
豫粳2号(原名郑州早粳)具有抗旱、稳产、抗碱、耐迟播等优点,在近年高温干旱情况下,产量明显高于其它旱种品种。自1984年以来,我们曾把它同12个旱种水稻品种进行分期播种对比试验,其他品种播期弹性均不及豫粳2号。因此,到目前为止,它们是我省水稻旱种的当家品种。该品种的播期弹性,实质上是其具有的感光性造成的。揭示品种的光温特性,在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高油酸花生品种潍花25和普通花生品种花育25为供试材料,各设置4个播期(5月2日、5月9日、5月16日、5月23日),研究不同播期对高油酸花生生育时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期确定烟台市自然条件下高油酸花生的最适宜播期,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烟台市高油酸花生适宜播期在5月9-16日,且应在适宜播期内适当晚播。播种过早,花生出苗期延长、出苗率低,不利于花生个体健壮生长;播种过晚,花生生育进程加快,结荚—成熟期缩短,不利于荚果发育,产量显著降低。若在适宜播期内因干旱等原因不能如期播种,应设法造墒播种。  相似文献   

13.
通过2019年在河北坝上地区开展3个不同熟期燕麦品种的种植试验,阐述不同的播期对不同品种的生育期、产量水平、籽粒成熟度等方面的影响,初步明确了不同熟期燕麦品种的最适宜播期。结果表明,早熟品种白燕二号的最佳播期是在6月17日左右,6月24日之前播种能正常成熟;中熟品种坝莜一号的最佳播期是6月3日左右,6月17日之前播种都能够正常成熟,6月24日后播种不能正常成熟;坝莜三号的最佳播期在5月6~13日之间,6月17日之前播种都能正常成熟,在6月17日之后播种不能够正常成熟,6月24日后播种不能成熟。  相似文献   

14.
苹果Malus domestica生产潜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和光照。为计算宁夏高酸苹果光温生产潜力,利用全区各地1980-2015年的气象资料及近4 a高酸苹果中晚熟品种‘澳洲青苹’Malus domestica‘Granny Smith’的发育期观测资料,采用光照、温度逐级订正的方法,分不同发育期(发芽期-幼果期和幼果期-成熟期)计算得出宁夏全区各地高酸苹果光合生产潜力及光温生产潜力。结果显示:宁夏高酸苹果光合生产潜力为114.0~146.9 t·hm-2,与太阳光合有效辐射空间分布趋势一致;光温生产潜力为68.8~142.9 t·hm~(-2)。与鲜食苹果对比,高酸苹果光合生产潜力偏低15.4%~18.4%,而光温生产潜力比鲜食苹果高10.9%~30.1%,因此,温度对鲜食苹果的限制作用大于对高酸苹果。另外,高酸苹果生产潜力空间分布可分为灌区各地及中部干旱带东北部、中部干旱带其他地区至海原以北、海原以南3个地区,基本与宁夏自然地理分区一致。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北方单季稻作区在保证安全齐穗期前提下,采用晚熟的品种在早播旱育稀播发挥个体生产力开发稻作生产潜力的可能性。结果指出北京地区晚熟种提早15~30天播种比常规播期明显增产,从近年气候变暖看,利用早期气候资源提高水稻物质生产量也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上海地区不同绿肥品种在不同播期对绿肥最终产量的影响,筛选出不同播种时间适宜种植的绿肥品种,从而选择与播期更适宜的水稻品种进行搭配种植,特进行了不同播期对不同绿肥品种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4个绿肥品种均表现为播种时间越早,产量越高,均以在10月下旬之前播种为佳。在9月下旬播种绿肥,品种应选择红花草,如需提高经济效益可选择草头;在10月中旬播种绿肥,品种应选择油菜;在10月下旬播种绿肥,品种应选择蚕豆。  相似文献   

17.
选用三个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品种,同作分期播种。从物候期、生长率、生长曲线及产量等方面,研究品种类型与气候资源的关系,并建立了有关的数学模型。试验表明:种子萌发阶段,出苗时间取决于土壤温度和湿度,生长阶段,生长率和温度呈线性关系,土壤水分在凋萎湿度到田间最大持水量范围内温度起主导作用;籽粒形成阶段,粒重与光、温、水的相关程度均提高,此期间降水、积温和太阳辐射对产量形成有重要意义。不同生态类型品种在这方面的反应程度有所不同。分析了不同熟期品种的播期与产量的关系。从不同播期间的产量差异中可以看出:在不同气候地带的生育期限中,对不同熟期品种客观上存在着一个气候优势段落。适宜播期的含义,应是使某一品种的生命起止期与其气候优势段落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生产上一般把小麦播期迟于播种适期10d以上的称为晚播小麦。苏北淮南地区在11月中旬后播种的小麦,由于冬前及冬季不能形成有效分蘖,只能依靠主茎成穗。主茎成穗比例占80%左右,形成独秆栽培。通过对晚播小麦的观察总结,其每667m2产量达400kg的技术关键是在选择适宜小麦品种的基础上,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壮苗;高效施肥以充分发挥主茎穗的生产潜力,实现足穗大穗。  相似文献   

19.
茎瘤芥(榨菜)对播种期的响应及其筛选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12个不同类型的茎瘤芥品种为试材进行了7个播期的分期播种试验,采用多元分析法研讨了茎瘤芥对播种期的响应与适应性。结果表明,①不同性状对播种期的响应程度不同,可分为敏感型、迟钝型和中间型等3种类型;②品种对播期的响应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可将其分为4个不同的响应等级,其中三转子77和半碎叶两品种为稳定型,各性状受播期的影响均较小;③以营养生长期长短为熟性划分标准,不同熟性品种,对播种期的要求不同即熟性愈早,可适播种范围愈窄,对播期要求愈严格;并进一步分析提出在四川盆地茎瘤芥产区早熟品种宜9月中旬播种,中熟品种宜9月上中旬播种,而晚熟品种可依不同栽培目的在8月下旬至10月中上旬均可播种。  相似文献   

20.
王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217-17218,17220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黄淮海地区51个气象站点的1971~2006年的逐日气象数据,以WOFOST模拟冬小麦的光温生产潜力,借用ArcGIS软件,研究光温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结果]研究时段内,黄淮海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整体呈增加趋势,然而不同区域的趋势不一致。不考虑20世纪80年代冷湿气候的影响,河北西北部和南部、河南东南部及环渤海湾地带的光温生产潜力呈上升趋势;冀东、京津和鲁中地区的光温生产潜力呈下降趋势;河南西部和北部的光温生产潜力20世纪80、90年代连续下降,进入21世纪初后大幅上升。[结论]气候变化整体上有利于光温生产潜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