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外源诱抗剂对烟草青枯病的诱抗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外源诱抗剂对烟草青枯病的诱抗效果,利用外源水杨酸、核黄素和草酸等诱抗物质处理烟苗,研究3 种物质处理后接种青枯病对相关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病情指数和相对防效的影响。结果表明,3 种诱抗物质均能提高叶片内的苯丙氨酸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但却降低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3 种物质均可诱导烟草对青枯病的抗性,前期以核黄素的诱抗效果较好,平均防效达55.71%(5 天),且与水杨酸差异不显著;中期(8 天)以水杨酸防效较好,防效为42.20%,显著高于其他2种物质;后期水杨酸的诱抗效果好,平均防效达33.67%(11天)。  相似文献   

2.
番茄斑萎病毒病(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TSWV)和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是云南烟草生产上的主要病毒病,本研究旨在筛选有效的药剂防控烟草番茄斑萎病毒病和马铃薯Y病毒病,从而减少烟草经济损失。通过小区试验,分别研究了1%香菇多糖水剂、3%超敏蛋白微粒剂、5%氨基寡糖素水剂和2%嘧肽霉素水剂对田间烟草番茄斑萎病毒病和马铃薯Y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试验所选的4种病毒抑制剂对烟草番茄斑萎病毒病和马铃薯Y病毒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控作用,1%香菇多糖、3%超敏蛋白、5%氨基寡糖素和2%嘧肽霉素对烟草TSWV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1.11%~39.90%、54.34%~59.91%、8.69%~38.21%和22.75%~43.32%,4种药剂对烟草PVY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5.08%~71.06%、68.10%~82.24%、37.76%~55.36%和58.07%~68.86%,其中,3%超敏蛋白的防效最好,其烟草TSWV和PVY防治效果分别高于50%和60%,其次是2%嘧肽霉素,对烟草TSWV和PVY防治效果分别高于22%和58%。防治烟草番茄斑萎病毒病和马铃薯Y病毒病以3%超敏蛋白微粒剂的防治效果最佳,其次是2%嘧肽霉素水剂。  相似文献   

3.
烤烟新品种遵烟6号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遵烟6号是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从红花大金元品种中获得的自然变异株,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叶片形态特征与红花大金元相似,遗传性状稳定,在株高、叶数、茎围、节距等主要农艺性状上有明显差异;经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抗性鉴定和田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遵烟6号中抗青枯病,感烟草花叶病,抗气候性斑点病的能力优于对照;主要经济性状产量、产值和均价均优于对照;各项化学成分指标均在优质烟叶适宜范围内,主要化学成分协调;初烤烟叶感官质量评吸与对照K326相当。  相似文献   

4.
烟草青枯病生防菌的筛选及其田间防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出对烟草青枯病有效防治的生防菌,通过稀释涂布法从烟株根际土壤分离到一株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69-1,经16S rDNA鉴定该菌株为壮观链霉菌(Streptomyces spectabilis),并用该菌株进行烟草青枯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菌株69-1处理烟株茎围、有效叶片数、最大叶宽、最大叶长、上中下部烟叶单叶干重、最大叶面积、产量均显著增加,且对烟草青枯病的相对防效达60.42%,同时对不同处理组的初烤烟叶进行化学成分的检测分析,发现菌株69-1处理相对于对照组烟叶品质更佳。该菌株菌剂处理不仅可以提高烟株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而且还提高烟叶品质和产量,可为烟草青枯病生物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赖荣泉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2):175-179
为了解烟草青枯病药剂的防治效果,在龙岩烟区进行不同药剂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烟草青枯病田间防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华北制药集团制剂有限公司)防效较好,达36.15%;20%青枯灵可湿性粉剂及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石家庄曙光制药厂)防效较差,分别为16.11%和14.77%;其余防效居中。此外,各处理对烟株生长发育(农艺性状)、烟叶化学成分等均没有明显影响或药害。因此,在龙岩等南方烟区,在确认产品合格前提下,可推广使用成都普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华北制药集团制剂有限公司生产的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防控烟草青枯病较好,但尽量不要把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与农用硫酸链霉素混用,否则易降低防效。  相似文献   

6.
旨在有效防控邵阳市植烟田杂草,维护大田烟草健康生长,调查了植烟田的杂草种类并归纳分析,在前期优选除草剂混配(乙羧氟草醚+砜嘧磺隆)基础上,通过施药后30 d除草效果调查,验证自制助剂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邵阳市植烟田杂草共有42种,隶属于22科,广泛分布于各植烟田。自制助剂混配除草药剂有较好的除草效果,施药后30 d,砜嘧磺隆+乙羧氟草醚+助剂3000倍液总株防效95.44%,总鲜重防效达到97.19%,且对烟草安全。供试自制助剂+除草剂可以减施增效,可为烟草杂草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烤烟新品种南江3号的特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省是种烟历史长、种烟面积广、品种更迭较快的烤烟大省,独特的海拔立体气候为外引品种变异提供了良好条件。南江3号就是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在红花大金元品种中发现的自然变异株,该品种农艺性状叶片形态特性与红花大金元相似,遗传性状稳定,田间生长整齐一致,在株高、叶片数、叶色、烟叶烘烤特性等性状上与原品种红花大金元有明显差异,单株有效叶数较多,叶片较大,叶色浓绿,生长势较强,叶片分层落黄,易烘烤;经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抗性鉴定和多年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结果表明,该品种中抗黑胫病和青枯病,感烟草花叶病,气候斑点病轻,抗叶斑类病害的能力优于对照;主要经济性状产量、产值和上等烟率显著高于对照;初烤烟叶外观质量总体略好于对照,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较协调;感官品质与对照K 326相当。  相似文献   

8.
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具有良好防效的生防菌株,为烟草根茎类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生防资源。从发病烟株根际土壤中分离细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滤纸片法测定分离菌株对烟草青枯病菌和黑胫病菌的抑制活性,基于盆栽验证法检测高活性菌株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的防治效果,通过16S rDNA通用引物对高活性拮抗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选用9对特异性引物对高活性菌株的促生长和抑菌活性进行PCR检测。共筛选出2株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均有防治效果的拮抗菌株LF-1和LF-2,经分子生物学鉴定LF-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F-2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室内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F-1、LF-2对烟草青枯病菌抑制率分别为31.16%、56.98%,对烟草黑胫病菌抑制率分别为64.44%、72.44%;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F-1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的防效分别为69.54%和65.49%,菌株LF-2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的防效分别为72.49%和68.32%。菌株LF-1和LF-2对烟草根茎类病害具有较好的生防效果,在烟草根茎类病害防控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养分平衡剂在烤烟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养分平衡荆在烤烟上应用的田间试验袁明:养分平衡剂配施烟草复合肥能有效改善烟草的生物、经济性状,提高烟株的抗病抗逆性,具有明显的增产、提质和增效作用。在4个处理中,以常规烟草复合肥+养分平衡荆处理表现最好;常规烟草复合肥减量5%+养分平衡剂次之;常规烟草复合肥减量10%+养分平衡剂处理的表现不及常规烟草复合肥处理(ck)。试验还表明:常规烟草复合肥+养分平衡剂处理与ck比较,烤烟气候性斑点比ck下降了1.17%;各生育期的各项生物学性状指标均明显优于ck,烟叶产量增加3.8kg/667m^2产值增加153.93元,上等烟叶比例提高2.39%,经济效益明显;还原糖、总氮、总糖和总烟碱分别提高1.41%、0.12%、1.39%和0.11%,有效地提高了烟叶的商品等级和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烟田大面积轮作难、土传病害防治难等现状,为了探索植烟土壤处理新途径,研究了氯化苦土壤熏蒸防除杂草和烟田土传病害的效果。以99.5%氯化苦原液采用注射法按不同用量处理土壤,结果表明:苗床使用不同用量氯化苦熏蒸对苋菜、马齿苋、莎草均有极显著防效,但对牛筋草无效;接种条件下,烟苗移栽98天后,不同用量处理对黑胫病的的防效为68.00%~84.29%,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效为80.66%~92.49%;大田条件下,移栽104天,后不同用量处理对黑胫病的防效为75.16%~88.15%;移栽165天后,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效为53.60%~65.70%,并能明显改善烟株生物学性状。因此,氯化苦土壤熏蒸是一种有效解决烟草土传病害的方法。氯化苦熏蒸不能防除牛筋草的结论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1.
硫处理在果蔬保鲜与加工中的利与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硫处理在果蔬保鲜与加工领域应用广泛,可用作杀菌剂、贮藏剂、护色剂等,与其它方法相比硫处理有许多优势.首先,不需要冷藏处理即可杀菌或抑菌保鲜,能够较好地保持原料的品质;其次,用量少,价格低廉,使用简便;再次,SO2易挥发,残留量低.因此,硫处理在许多种果蔬保鲜和加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选育和利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高粱、苏丹草强大的杂种优势,选育的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经试验、示范,不仅单株优势明显、单位面积产量高,而且品质也十分优良,用于养鱼和养牛,均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随机选取14头秦川牛(其中1.5岁的公、母牛各4头,2.0岁的公、母牛各3头),按性别分为两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液中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的水平,并对每头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胸深、尻宽、腰角宽等体尺指标及体重进行测量并分析,结果表明: 在1.5时公、母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2.0岁时公、母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差异显著(P<0.05);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呈下降趋势而胰岛素则呈增加趋势,且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呈差异不显著的负相关(P>0.05)。通过对体尺指数进行分析得出:较1.5岁而言,2.0岁秦川牛体躯发育程度更大,胸围更宽,尻部增幅明显,骨骼等体躯部分生长速度相对减慢,而肌肉等体量部分增长速度则相对加快,符合肉牛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秦川牛中、晚熟的特点。将实测体重与经济性能划分标准比较,发现秦川牛仍属于役肉兼用型品种,但经过近几年的选育,体重有了很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以一定浓度的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水溶液对小麦进行浸种处理,能明显提高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和胚乳中淀粉酶的活力,并能使苗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幼苗的高度增加。青霉素以40IU/L效果最好,氨苄青霉素则是在800mg/L浓度时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5.
以Y05-222A和Y06-136R杂交得到的135株F2群体为研究材料,测定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脯氨酸(Pro)、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等6个生理指标,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对F2群体进行偏度及峰度分析。结果显示,以上6个生理指标在F2群体中P>0.05,分布频率符合正态分布,同时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显示,这些指标与抗盐碱系数均呈极显著相关(正相关或负相关),且相关系数与总间接通径系数方向一致。POD活性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5003,可见POD直接影响抗盐碱性;CAT活性和Pro含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1317和-0.0384,间接影响抗盐碱性;SOD活性、MDA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直接或间接影响抗盐碱性。POD、SOD、Pro、CAT、可溶性蛋白和MDA各生理指标的抗盐碱作用表现为POD>CAT>Pro>可溶性蛋白>MDA>SOD。叶片数、株高、茎粗和盘径与抗盐碱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其相关性表现为叶片数>盘径>株高>茎粗。以上结果可为研究油用向日葵抗盐碱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杨梅果实代谢旺盛、含水率高且无外果皮保护,在采收、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易遭受机械损伤及霉菌侵染,进而导致其品质劣变,严重制约杨梅产业的发展.本文概述了产地保鲜技术(保鲜剂、预冷、短波照射以及静电场等)和贮运包装(减震包装、气调包装和蓄冷包装)对杨梅鲜果采后品质的影响,通过分析引起杨梅品质劣变的主要因素,提出"低温环境"+"缓震处理"+"气调技术"三维一体的栅栏保鲜技术将成为杨梅鲜果的保鲜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7.
选用96份黄麻属种质资源,比较了SRAP、ISSR及二者结合的方法在黄麻属起源与演化研究上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1)SRAP方法的多态性条带比率为100%,高于ISSR方法的98.1%,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的多态性条带亦高于ISSR方法。(2)SRAP方法构建的进化树可大致将各类型种质资源区别开来,可较明确、清晰地展现黄麻属的起源与演化趋势。但无法区分开个别种质; ISSR方法构建的进化树将很多圆果黄麻品种聚在一起,无法区别开来,且分枝长度短,无法确定进化时间;(3)SRAP与ISSR结合构建的进化树将不同类型的黄麻种质资源有序排列,可清晰地明确其进化趋势及演化关系。比较而言,SRAP与ISSR分子标记结合的方法优于SRAP方法,而SRAP方法又优于ISSR方法,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优先考虑采用SRAP与ISSR分子标记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沙棘果实、沙棘叶的采收和加工状况进行了归纳,系统分析了沙棘饮料、沙棘酒、沙棘油和沙棘叶提取物等产品特点,概括了上述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和重要参数,建议对沙棘果采用冷冻贮藏或者部分玻璃化状态贮藏,深度开发高档沙棘冰酒和胶囊化、微胶囊化沙棘油产品。  相似文献   

19.
果蔬食品的褐变与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结合生产实际,对果蔬食品产生褐变的机理及其控制途径进行探讨。通过遗传学途径,培育果蔬新品种,使之不含易氧化变色物质,增强其天然抗褐变性,是控制果蔬褐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鲜牛乳、大豆、花生为原料,对生产大豆花生风味酸乳的最适发酵温度与最佳配方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40℃条件下发酵,单硬脂酸甘油脂添加量0.1%,植物乳:牛乳3:4,蔗糖添加量8%,L-半胱氨酸添加量5%,生产出的大豆花生风味酸乳感观评价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