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兽医学报》2015,(4):565-568
为了进一步研究副猪嗜血杆菌FS0307株的特性,本研究对该菌株的外膜蛋白P5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并进行其对豚鼠的致病力研究。结果显示,Hps FS0307株的序列与相同血清型的国际标准株SW124的同源性为98.3%,与多数国内分离株的同源性在98%以上,与美国分离株2170B的同源性为95.6%,而与3株其他血清型国际标准株的同源性在89.5%~95.1%之间;遗传系统进化树显示与4型国内分离株SC085(HM747106)在同一分支上。且能引起豚鼠100%发病,100%死亡。说明Hps FS0307株与国内流行菌株更相似,是1株优良的副猪嗜血杆菌病疫苗的制苗菌株。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天津部分地区2014年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情况及菌株的致病力,收集本地区45个规模化养猪场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的病料53份,通过病原分离培养、培养特性及染色特性观察、生化试验及PCR扩增等方法进行鉴定,最终分离到阳性样品15例,阳性率28.3%;挑选2株(TJ-0121A,TJ-0134A)分离于临床症状典型病猪,且生物学特性典型的分离株进行豚鼠副猪嗜血杆菌的人工感染试验,每只豚鼠腹腔注射2.0×109 CFU/mL菌液。TJ-0121A分离株接种豚鼠后,豚鼠全部死亡;TJ-0134A分离株感染7d后未出现死亡。对所有豚鼠的肝、肺、脾、淋巴结、肾、心肌进行副猪嗜血杆菌分离和PCR检测,TJ-0121A组死亡豚鼠的所有组织均可分离并检测到副猪嗜血杆菌;TJ-0134A组豚鼠仅肺脏分离检测到副猪嗜血杆菌,说明不同菌株间的致病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副猪嗜血杆菌对部分常用实验动物的致病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筛选对副猪嗜血杆菌易感的实验动物,对部分常用的不同品种、不同品系实验动物进行了副猪嗜血杆菌致病性试验。用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5型标准株(Strain Nagasaki)培养物,以2×10^8-2×10^10CFU的接种量,通过腹腔感染SPF级小鼠、大鼠、金黄地鼠、豚鼠以及清洁级豚鼠和兔。结果当接种量达到2×10^9CFU时,SPF豚鼠、清洁级豚鼠和SPF昆明小鼠出现死亡,在死亡豚鼠观察到典型的副猪嗜血杆菌病病理变化,而在死亡小鼠未见。其它各实验动物在上述剂量范围内均未发病或死亡,感染7d后剖检也未见任何异常。对死亡豚鼠和小鼠的各个组织器官进行副猪嗜血杆菌分离,结果在豚鼠的大脑、心血、肺、肝和腹水中分离到了副猪嗜血杆菌。提示豚鼠对副猪嗜血杆菌易感,可以做为建立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动物模型的候选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7,(5):823-827
近年来国内养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日益严峻,给相关猪场造成严重的损失。本研究主要对江苏省和安徽省部分养猪场的病死猪和健康猪进行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数据。同时,本室初步研制副猪嗜血杆菌血清4型、5型和12型三价灭活疫苗,用BALB/c小鼠对其进行免疫保护力的评价。结果从病死猪中分离到8株副猪嗜血杆菌,其中5型3株、12型2株、14型1株及不可定型2株;从健康猪中分离到26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率为7.12%),其中12型10株、4型4株、11型3株、5型1株、13型1株及未定型菌株7株。初步研制的副猪嗜血杆菌三价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要优于商品灭活疫苗,对副猪嗜血杆菌血清4型、5型及12型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西南民族大学动物医学实验室分离的鸭源、猪源、牛源和山羊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m),即Q1、Z1、N1、Y1株的荚膜血清型及其致病性,试验采用PCR方法对分离的这4株不同动物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种属和荚膜血清型进行鉴定,对目的基因测序分析,并用Balb/c小鼠对分离菌的致病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株菌均为多杀性巴氏杆菌;鸭源Q1株为荚膜血清A型、猪源Z1株和牛源N1株为荚膜血清B型、山羊源Y1株为荚膜血清D型;对目的基因测序后与GenBank上已公布的相应荚膜血清型比对,同源性为98%~100%;不同动物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对Balb/c小鼠的致病性研究显示,猪源荚膜血清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对Balb/c小鼠有较强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6.
副猪嗜血杆菌15个血清型标准分离株对小鼠毒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Balb/c小鼠是否适合作为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的试验动物模型,试验用1~15血清型HPS标准菌株感染Balb/c小鼠,每只小鼠接种量为1.0×109 cfu。结果表明:用血清型1,2,5,10,12,13,14接种的5只小鼠均死亡4只,用血清型4,15接种的5只小鼠分别死亡2,3只,用血清型3,6,7,8,9,11接种的5只小鼠均没有死亡;各血清型的毒力与猪体试验的结果基本相符。说明Balb/c小鼠适合作为副猪嗜血杆菌的试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规模化猪场中仔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的流行情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情况。本试验于2022—2023年采集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规模化猪场中患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仔猪鼻拭子、关节液、胸腔积液、肺脏等病料,共计283份。采用细菌分离鉴定、PCR方法对采集的病料进行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采用人工感染小鼠试验验证分离株的致病性,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简称K-B法)检测致病性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对临床中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结果显示:从采集的283份病料中分离到128株副猪嗜血杆菌,通过致病试验显示,91株副猪嗜血杆菌能引起小鼠不同程度发病与死亡,为致病性菌株;分离的91株致病性副猪嗜血杆菌对磺胺间甲氧嘧啶、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6种药物的耐药率为85.7%以上,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为3.3%~25.3%,本研究为该地区仔猪副猪嗜血杆菌合理用药及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甘草多糖对副猪嗜血杆菌在体内外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利用平板计数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分析甘草多糖在体外对副猪嗜血杆菌生长速度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然后将100 LD_50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小鼠,观察甘草多糖对小鼠的保护力。最后将0.01 LD_50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小鼠,迫杀小鼠后检测副猪嗜血杆菌在脾脏、肝脏、肺脏和心血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在低浓度时(10μg/m L、20μg/m L和50μg/m L),甘草多糖随着浓度的增加对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12(HS1075)的生长速度和生物被膜形成呈逐渐促进趋势,但高浓度时(100μg/m L和200μg/m L),生长速度与50μg/m L相比并无明显区别,但仍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而对副猪嗜血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副猪嗜血杆菌口服感染小鼠的LD_50为2.00×10~7 cfu。高剂量(100 mg/kg)甘草多糖对于100 LD_50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可提供60%的保护力。0.01 LD_50副猪嗜血杆菌攻毒小鼠,随着甘草多糖浓度增加小鼠脾脏、肝脏、肺脏和心血的细菌量逐渐减少。结果表明,在体内甘草多糖可以提高小鼠抵抗副猪嗜血杆菌的感染,对甘草多糖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应用血清抗性试验,检测了从仔猪不同部位分离的66株副猪嗜血杆菌的毒力,对比菌株对仔猪、兔、豚鼠的血清敏感性差异。试验结果显示:66株菌株中,35株是高抗血清的强毒力菌株,7株是中等抗血清的中等毒力菌株,24株是对血清敏感的无毒力菌株。说明不同分离部位的副猪嗜血杆菌对血清分别呈现血清敏感性和血清抗性,在致病力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菌株对兔、豚鼠和猪血清敏感性相同,特异性抗体对副猪嗜血杆菌并没有更高的杀伤力。吖啶黄凝集试验显示,菌株对血清的敏感性水平和它的表面结构没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闽西地区副猪嗜血杆菌(HPS)流行的主要血清型及毒力情况,试验对来自闽西地区的患病猪进行了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分型,并选取7株血清5型临床分离株进行小鼠毒力试验。结果表明:41株临床分离株中15株为血清5型,6株为血清4型,其余为1型4株、2型2株、12型1株、13型1株、未定型7株,5株存在血清型交叉。7株5型代表株在LD50(2×109cfu)时小鼠死亡率差异明显,其中LY02株小鼠致死率最高(80%),并可引起小鼠以支气管肺炎、肝炎、肾小球肾炎、心肌炎、脾炎为主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说明闽西地区HPS流行的主要血清型为5型(36.6%)和4型(14.6%),其中LY02血清5型代表株可能为高致病潜力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