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观察前列腺素E2受体激动剂(布他前列腺素(butaprost))与雌激素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表达的影响,阐明butaprost和雌激素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TGFβ3有无协同调控作用。采用胰酶消化法及机械法分离培养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分别将butaprost和雌激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butaprost和雌激素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中TGFβ3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0h作用组相比,雌激素作用16、24和48h时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TGFβ3的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4h的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且受体激动剂butaprost和雌激素有协同调控TGFβ3的效应;加入吲哚美辛后能有效抑制内源性前列腺素对TGFβ3表达的作用。结果表明,butaprost和雌激素可调控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TGFβ3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7,(7):1394-1400
采用免疫荧光法,使用角蛋白鉴定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输卵管蛋白mRNA的表达;采用Wsetern blot法检测了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输卵管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加入butaprost(EP2受体激动剂,10~(-6) mol/L)能促进输卵管蛋白的表达,加入fluprostenol(FP受体激动剂,10~(-6) mol/L)能抑制输卵管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PGE2在奶牛输卵管上通过激活EP2受体上调输卵管蛋白的表达,PGF2α通过激活FP受体下调输卵管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7,(1):6-11
旨在研究雌激素与前列腺素受体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输卵管蛋白合成与分泌的调控作用。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输卵管蛋白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了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输卵管蛋白的表达。同时,加入雌激素(10~(-10)mol/L)和butaprost(PE受体激动剂,10~(-6)mol/L),雌激素(10~(-10)mol/L)和fluprostenol(PF受体激动剂,10-6mol/L),分别观察对输卵管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雌激素与PGE_2受体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输卵管蛋白的分泌调控具有协同作用;雌激素与PGF_(2α)受体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输卵管蛋白的分泌调控具有间接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7,(2):345-351
为验证前列腺素类化合物对输卵管分泌细胞因子有调控作用,以前列腺素F2α受体激动剂fluprostenol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合成分泌细胞因子TGF-α、TGF-β3、FGF-2、LIF和GM-CSF的调控机制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吲哚美辛(10-5 mol/L)作用不同时间(2,4,8,16,24,48h)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TGF-α、TGF-β3、FGF-2、LIF和GM-CSF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fluprostenol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中TGF-α和FGF-2mRNA有正调控的作用,均在4h时mRNA的表达量达到峰值;fluprostenol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中LIF和GMCSF mRNA有双重调控作用,均是先短暂显著促进(P<0.05)其mRNA的表达,之后表现为极显著抑制(P<0.01),并均在2h时达到表达量峰值;fluprostenol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中TGF-β3mRNA起到正调控作用,作用48h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极显著升高(P<0.01),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L type amino acid transporter 1,LAT1)对奶牛乳腺中β-酪蛋白表达的作用,本试验采用PCR技术体外扩增奶牛LAT1基因并构建LAT1真核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LAT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并于转染48h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LAT1过表达后乳腺上皮细胞中LAT1、4F2hc和β-酪蛋白的表达变化。荧光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LAT1真核表达载体成功转染奶牛乳腺上皮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LAT1过表达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LAT1极显著增加(P0.01),β-酪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4F2hc表达变化不显著(P0.05)。这些结果提示LAT1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合成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观察前列腺素E2受体激动剂(布他前列腺素(butaprost))与雌激素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表达的影响,阐明butaprost和雌激素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TGFβ3有无协同调控作用.采用胰酶消化法及机械法分离培养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分别将butaprost和雌激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butaprost和雌激素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中TGFβ3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0 h作用组相比,雌激素作用16、24和48 h时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TGFβ3的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 0.01),4 h的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 0.01);且受体激动剂butaprost和雌激素有协同调控TGFβ3的效应;加入吲哚美辛后能有效抑制内源性前列腺素对TGFβ3表达的作用.结果表明,butaprost和雌激素可调控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TGFβ3 mRNA 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地西泮结合抑制因子(Diazepam binding inhibitor, DBI)在动物组织广泛表达,与细胞脂肪酸代谢密切相关,而脂肪酸参与早期胚胎发育能量供应。为研究其介导的母源分泌因子调控牦牛输卵管上皮细胞物质代谢和哺乳动物早期胚胎能量供给之间的潜在生物学作用。本试验通过分离并建立牦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培养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外源性17 β-雌二醇(0、1×10-6、1×10-7、1×10-8、1×10-9、1×10-10mol/L),作用不同时间后(0、6、12、24、48、72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PCR)、蛋白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 blotting,WB)和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IF)从基因和蛋白水平分别检测不同浓度17 β-雌二醇对输卵管上皮细胞DBI表达的影响。试验成功建立了原代牦牛输卵管上皮细胞分离与培养体系:输卵管上皮细胞接种密度4×105个/mL,DMEM/F12 培养基+10% FBS+100 U·mL-1链霉素+100 U·mL-1青霉素,24h换液一次,细胞的纯度高达90%以上;1×10-7mol/L 17 β-雌二醇作用牦牛输卵管上皮细胞6h时,DBI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最高,其它各处理组DBI表达水平降低,免疫荧光显示各处理组输卵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均可表达DBI蛋白。结果表明:17 β-雌二醇参与调控牦牛输卵管上皮细胞DBI的表达,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和时间差异性,为进一步探索母源细胞因子调控输卵管上皮细胞的多重生物学机制提供了关键科学突破点。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17-β-雌二醇对小鼠胸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将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系(MTEC1)经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的17-β-雌二醇处理后,采用CCK-8法、Edu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DAPI染色法检测细胞核形态的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DK1及CyclinB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雌激素显著抑制MTEC1细胞的生长,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雌激素处理组G2/M期细胞显著增多,出现G2/M期阻滞;细胞形态变化明显,出现形状变大、多核、核染色质凝聚等现象;CDK1及CyclinB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果表明,17-β雌二醇可以抑制MTEC1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细胞周期正调节因子CDK1及CyclinB1的表达,使细胞阻滞于G2/M期。  相似文献   

9.
试验预探索脂多糖(LPS)刺激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性因子产生时间、浓度以及其对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用酶消化法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 MEC);CCK-8法筛选LPS最佳刺激浓度(IR≤10%),并用其处理对数期生长的b MEC。ELISA试剂盒检测0~24 h不同处理时间细胞培养液上清中TNF-α和IL-1β表达变化,以确定炎症模型是否建立成功;用Western-Blot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p-p65和p65)及其抑制蛋白(p-IκBα和IκBα)的表达。结果显示,用酶消化法成功培养原代b MEC;CCK-8法筛选LPS的最佳致炎浓度为1μg/m L;LPS处理后3~24 h可极显著增加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TNF-α和IL-1β表达,并在处理后15 min极显著提高b MEC中p-p65和p-IκBα的表达。上述结果说明,LPS能够在3~24 h内有效诱导b MEC炎症模型的建立,并能在15 min时活化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的NF-κB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0.
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观察该病原菌对乳腺上皮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和相关修复因子EGFR、TGF-β3和VEGF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以MOI=1∶1的比例接种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别作用0,15,30,45,60,120,240 min,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乳腺上皮细胞β-catenin、Cyclin D1及c-Myc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β-catenin的表达及核易位;荧光定量PCR检测EGFR、TGF-β3和VEGF基因mRNA表达。结果显示,β-catenin蛋白在45,60,120 min表达量升高,与0 min相比差异显著(P<0.05);Cyclin D1蛋白在45,60,120和240 min表达量升高,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c-Myc蛋白在15,30,60,120,240 min表达量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修复相关因子EGFR、TGF-β3和VEGF基因mRNA的表达量在30 min均出现极显著升高(P<0.01),且VEGF基因mRNA在45,60,120和240 min均呈现极显著升高(P<0.01),EGFR基因mRNA表达量在30,45和60 min时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后,诱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转导和修复因子EGFR、TGF-β3和VEGF基因转录,该信号通路和修复因子可能参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炎症和细胞损伤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